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高中生物的几个实验,已有不少有效的改进方法,为更好地获得实验效果,我也谈些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改进体会,以供参考。一、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观察1.剪取洋葱根尖约3—5毫米,用刀片细心地把它纵剖成数片,这样便于把根尖切片压成单层的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2.用镊子把剖成薄片的根尖放于载玻片的中央,用10%的盐酸解离,解离后用吸水纸把盐酸吸去,再滴以清水漂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去,重复数次,时间约十分钟,再滴以1%龙胆紫溶液染色3分钟,用吸水纸吸去。这样,解离、漂洗、染色不用镊子夹取,可避免夹破,  相似文献   

2.
1.切取洋葱根尖3-5毫米,用刀片纵切成数片,这样便于把根尖压成单层细胞.2.离析、漂洗、染色均在载玻片上进行,此法不用镊子夹取根尖,避免夹破根尖或染色时找不到根尖.具体方法是:把切好的根尖放人载片中央,滴10%盐酸  相似文献   

3.
用0.05%和0.1%秋水仙素溶液对洋葱Allium cepa根尖进行控时处理,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畸变的影响。结果显示,秋水仙素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停滞在中期的能力;不同固定时间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影响;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有畸变效应,诱导产生畸变的能力受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学教学中,洋葱根尖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常用的实验材料。培养洋葱根尖的传统方法是清水培养。用这种方法,根尖生长缓慢,细胞分裂相少,所需培养时间较长。为此,笔者根据植物生长的生理需要,用植物溶液培  相似文献   

5.
在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切片时,从固定液中取出洋葱根尖,在10%盐酸溶液中解离10分钟,经清水漂洗后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或刀片)截取根尖乳白色部分(取乳白色的三分之二),剔除其余部分。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的水。用镊子将截取的根尖充分捣烂(根尖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硫酸铜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根尖细胞的毒理学效应,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大蒜根尖20 h。通过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技术,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情况。实验表明: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受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影响,低浓度时分裂指数升高,高浓度时分裂指数降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随硫酸铜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下降。此外,硫酸铜也诱导了染色体产生畸变。染色体畸变率随硫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1.青霉素瓶在生物实验中用处多废弃的青霉素瓶在生物实验中有许多用途。(1)装清水,供生物实验之用。(2)装染色剂,如装稀释的红墨水、碘酒等。(3)装消毒剂,如装0.01%高锰酸钾溶液对牙签进行消毒。(4)装营养液,如装O.65%和0.9%生理盐水来观察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的细胞、组织。(5)装反应剂,如装澄清的石灰水、碘酒溶液等。(6)装分离剂,如装10%盐酸用于解离根尖。(7)装固定液和保存液,如装醋酸酒精溶液对根尖进行固定,然后再放在70 %酒精中保存。(8)装培养液,如装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按照课本中的方法进行实验,成功率极低,核内物质都被染成深紫色,不能区分。经过多次试验,认为适当降低染色剂浓度即可解决。方法是把解离好的根尖用清水漂洗3分钟(课本中10分钟),然后放入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摸索出一点较简便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洋葱根尖的培养我们采用沙盘法培养根尖.即盘中铺二寸左右厚的河沙,把选好的洋葱头并排埋入沙中约1/4,浇透水.夏天放在窗台上,冬天放在暖气旁或火炕上,两天就可取用.待根尖长到约一厘米长时进行固定为好(根过长时,根尖细胞分裂较慢).根尖固定最好在  相似文献   

10.
做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如果没有紫色洋葱,可以用白色洋葱做实验材料。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显得比较透明,破损的细胞和完整活细胞的颜色差别不大,所以,学生寻找活细胞和辨别质壁分离与复原状态有些困难。实验时,先将撕取的洋葱表皮用碱性活体染色剂进行短时间染色,就能使被撕破而暴露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染成深色,而活细胞则着色不明显。这样,以破损细胞的深色衬托活细胞的淡色就可以弥补上述的不足之处。实验方法:载片中央滴l~2滴1%。亚甲蓝溶液或1%0龙胆紫溶液,盖上盖玻片,染色lmin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明矾的遗传毒性和潜在危害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以蚕豆作为实验材料观察其根尖细胞在不同浓度明矾溶液中微核率变化情况,实验证明微核率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情况,总体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故不同浓度明矾溶液均能强烈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  相似文献   

12.
胡金朝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8):1573-1578
分别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并运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慈姑根尖固定后酶解获得的去壁细胞和细胞团块以及根尖细胞分裂周期中微管骨架列阵进行详细观察,以探索高等植物微管周期的普遍性。结果表明:慈姑根尖固定后酶解可获得大量结构完整的去壁细胞与细胞团块;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可见,慈姑根尖细胞中丰富的蛋白物质以及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核染色体;免疫荧光观察可见,慈姑根尖细胞周期中微管骨架保存较好,主要有周质微管、早前期带微管、纺缍体微管和成膜体微管4种循序变化的排列方式,构成了高等水生植物分裂细胞中典型的微管周期。实验结果证明,高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微管周期具有相似性,为植物微管周期概念提供了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实验中要用l%龙胆紫对根尖进行染色,在观察报对矿质离于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要用O.01%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染色,这2种染色剂都能对盛放它的器皿造成沾污。怎样清除它们呢?可将实验中的10%HCI溶液倒入盛有l%龙胆紫溶液的器皿中,由于龙胆紫为碱性物质而IO%HCI为酸性物质,两者可发生中和反应,此时可用试管刷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即可。做完观察报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后,将亚甲基蓝溶液倒掉后,可将CaCI。溶液倒人盛亚甲基蓝溶液的器皿中,然后用粉笔在器皿中来回磨擦,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一节课难以完成、效果不佳等问题。综合比较林亮、方春妮等研究者的改进方法,取长补短,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一套用1课时就能完成实验且效果较好的改进方法:选择洋葱为实验材料,中午12∶00取根尖,设置对照把握解离时间,在白色点滴板上完成解离、漂洗,将根尖捣碎后用醋酸配制的龙胆紫溶液染色,最后用稍宽于盖玻片的吸水纸包绕3~4圈,用带橡皮的铅笔敲击制成临时装片。  相似文献   

15.
SO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仪慧兰  孟紫强 《生态学报》2003,23(2):292-296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SO2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0.108-14.00mg/m^3),蚕豆根尖微核细胞数与SO2浓度间呈正相关,太原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冬季采暖期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非采暖期;SO2浓度0.604mg/m^3处理24h和48h或2.80-28.00mg/m^3熏气处理4h可使蚕豆根尖中具有微核的细胞数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低浓度SO2较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短期接触均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可对大气SO2污染进行生物监测。SO2(2.80-28.00mg/m^3)熏气实验中,接触时间延长能导致根尖细胞微核率下降,2.80mg/m^3熏气组下降较快,14.00mg/m^3熏气组下降较慢,研究结果提示,在运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监测环境SO2污染时要考虑蚕豆的染毒方式,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陶瓷产品浸泡废酸液处理系统应用于陶瓷产品元素溶出实验后浸泡废酸液的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现有陶瓷产品元素溶出实验完成后,浸泡废酸液或是通过实验室下水管路直接排入下水,或是经实验人员手动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废液酸性较强,会对实验人员健康不利,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损害。本系统通过特定管路链接,自动收集试验完成后的浸泡废液后,添加一定比例中和试剂后,经循环自动中和处理使实验室排放废水达到符合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17.
在做初高中的几个生理实验时,根据班次需要,在讲细胞分裂前1—2天,把蚕豆发芽。具体做法是,把锯末用温水和湿,温度以手捏成团而水不下滴为宜。将和好的锯末放于容器中,厚约2寸左右,将种子均匀地埋在其中,在温暖的地方4—6天后,胚根可长出1—2厘米。此时根尖生长点细胞正在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且蚕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6对,12条)染色体外形大,所以便于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此时恰好可做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注意因胞间层不如洋葱细胞紧密,故离析时间应比洋葱根尖少3—5分钟。把剪去主根的蚕豆埋入锯末中,适当补水,继续培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素对小麦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下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麦根尖,发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表现在核占细胞体积的比例减小,形态变化多样;内质网由分散分布到形成订聚集体;原质体减少而淀粉质体增加;微体减少;液泡增大;细胞壁不均匀地加厚且细胞间隙增大等方面。初步讨论了秋水仙素引起的微管解聚是内质网、质体、微体、核等所处的状态和细胞壁不均匀加厚的主要原因。探测了秋水仙素对小麦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Cd^2+单因子以及与表面活性剂、模拟酸雨复合污染时对植物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d^2+浓度在0~10.0mg·L^-1范围内,对蚕豆胚根细胞微核的形成有强烈的诱导作用,Cd^2+浓度6.0mg·L^-1时的细胞微核率为13.85‰,对照组的微核率为4.53‰,此时污染影响指数(PI)为3.06;当环境中存在表面活性剂LAS1.0mg·L^-1或pH值降到4.5和3.5时,同-Cd^2+浓度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PI降低,同时伴有核变形,细胞中颗粒物增多,胚根组织不容易分散等症状,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说明表面活性剂、酸雨对Cd^2+的毒性有协同作用。pH3.5的酸雨环境中Cd^2+对蚕豆细胞的损伤程度比pH4.5酸雨环境高,在检测高浓度、强毒性污染物的致突变效应时,应作至少3个稀释倍数,找出蚕豆根尖细胞最高微核率及PI。  相似文献   

20.
分别选取废弃地上的花生地、柿树地、柑桔地和桃树地等4个采样点进行调查和监测,测定了各采样点土壤浸提物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和污染指数(PI),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广西平乐锰矿废弃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用浸提法处理的4个采样点土壤的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柑桔地的污染程度最严重,污染指数达到了2.93;污染程度最轻的是花生地,其污染指数为1.97。这表明广西平乐锰矿废弃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锰矿废弃地土壤上早期不宜种植食用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