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状况,并探讨人口统计、生活方式、乳制品知识等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8个城市人群进行抽样,采用膳食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各类乳制品摄入量,分析乳制品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国8个城市人群的乳制品摄入量为111.39 g/d,摄入频率为71.3%;纯牛奶的摄入占比为60.39%,为乳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酸奶摄入占比为28.24%、奶酪占比2%、奶粉占比4.28%。单因素分析显示,乳制品摄入量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吸烟、收入状况、BMI以及乳制品知识得分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乳制品摄入量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以及乳制品知识得分有关。结论:我国8个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总体较低,乳制品构成相比国外相差较大。乳制品摄入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乳制品知识得分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钙与人体机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钙在机体中的作用、钙的调节和影响钙吸收、排泄、储留的因素。指出了不同年龄的人对钙的需要量、食物的含钙量。还分析了钙摄入不足、摄入过多和钙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综述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实验室研究和Meta分析,并分析乳制品及其中各种成分对癌症发病风险的影响。目前的Meta分析和WCRF/AICR报告得出,乳制品和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无关联,而过量乳制品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适量乳制品对结肠癌可能有保护作用;乳制品中增加癌症风险的成分可能是饱和脂肪、激素和环境污染物,起保护作用的一般为维生素D、乳糖、乳酸菌和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量(300g/d)摄入乳制品是安全并有益的;国家也应加强对乳制品行业的管制,防止过量的激素和污染物对民众健康和行业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骨代谢始终贯穿于动物的生命过程之中,而机体摄入的钙、磷水平和钙、磷比例又是骨代谢的重要影响因素。钙、磷摄入水平和比例的改变会使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1α,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的水平产生变化,影响RANK/RANKL/OPG系统对骨细胞功能的调控,进而对骨代谢及骨组织形态产生影响。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目前评价成骨细胞分化和骨骼矿化情况的新指标,研究BSP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可以从分子水平解释钙、磷摄入水平和比例对骨组织形态影响的机理。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one Histomorphometry)则是研究钙、磷摄入水平和比例对骨组织形态影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情况,并分析膳食来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FFQ)调查患者过去1个月的膳食情况,应用NCCW2009营养软件统计钙每日摄入量。按照钙的来源将食物进行分类,分析绝经后妇女膳食钙来源的特点。结果:总共完成调查108例,绝经后女性膳食日均钙摄入的总量为4766±1775mg/d,个体膳食结构差别大导致方差较大,总达标率为46%,随着年龄的增加,膳食钙摄入有所增加,但无明显差异(年龄组间P=0。25)。膳食钙摄入量虽然高于人群平均水平,但是仍远远低于每日推荐量,达标率极低,需要额外钙补充剂以达到适宜摄入水平(1 000mg/d)。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奶类和蔬菜类,占比大致为40%和20%,且高龄组的摄入高于低龄组,但年龄组内个体差异较大,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膳食钙的其次来源为主食类和豆类,各自占比约10%。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且绝经5~10年内的妇女膳食钙摄入低于老年人组,改进膳食结构和补充含钙制剂以达到适宜的摄入量是必要的和急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3~6岁学龄前儿童膳食矿物质的摄入情况。方法:采用立意抽样及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7个城市及2个农村的各2所幼儿园的共805名3~6岁儿童,采用24h膳食记录法进行膳食调查,并使用食物成分表调查儿童钙、磷及其他矿物质的平均摄入情况,并对钙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钙的摄入量较低,其中3~4岁钙的摄入量仅达到RNI的56.28%、4~5岁为47.25%、5~6岁为48.46%,均未满足RNI标准;其中3~4岁钙磷比为0.50、4~5岁为0.49、5~6岁为0.48,不利于钙的吸收;钙的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乳类及动物性食物来源比例较低;其他矿物质摄入情况均基本满足RNI推荐标准。结论:调查的3~6岁学龄前儿童钙的摄入量较低且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未达到RNI推荐标准。其他矿物质摄入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具有降解草酸能力的菌株DM8320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并观察其发酵乳对肾结石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DM8320的质粒,细菌易位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对DM8320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构建大鼠肾结石模型的同时灌胃目的菌株的牛奶发酵乳,实验第29天,收集24 h尿液并检测尿液中钙离子、草酸的含量.取大鼠左肾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各个实验组结石发生情况.结果 菌株DM8320中不含质粒,未发生细菌易位现象,不具有毒性.DM8320发酵乳可降低肾结石模型大鼠尿中的草酸和钙离子含量.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石蜡切片,结石组中结石含量最多,低剂量组次之,高剂量组肾结石结晶含量较少.结论 菌株DM8320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发酵乳对Wistar大鼠肾结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结石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同时也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肾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大约5%-15%的人群一生中会罹患肾结石,其中约80%为草酸钙肾结石。多数草酸钙肾结石患者没有发现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存在,称为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一些患者存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其他钙代谢异常性疾病;一些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草酸尿症等。虽然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内腔镜技术的发展使本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肾结石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10年复发率可达50%,20年的复发率可达75%。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结石发生和降低复发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这对于制定恰当的、个性化的预防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醋酸钙、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及钙通道阻滞剂和激动剂刺激小鼠前体脂肪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和钙信号相关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和Fura-2/AM荧光法测定胞内脂质蓄积情况及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变化,以探讨钙信号调节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钙通道阻滞剂和激动剂显著改变了脂蛋白脂酶(LPL),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水平,且影响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与降低外钙摄入相比,降低内钙释放能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1),而提高外钙摄入与提高内钙释放相比,提高外钙摄入显著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1)。SB203580可降低胞浆[Ca2+]i浓度,促进前体细胞分化和脂质蓄积(P<0.01)。但钙信号并未影响维生素D受体(VDR)和细胞外钙敏感受体(CaSR)的表达水平。提示钙信号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影响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郴州市60岁以上城区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行为,找出影响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和饮食行为的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对湖南省郴州市城区14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信息、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城区老人营养知识水平评价得分为(14.26±4.36)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0.93%。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人营养知识得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老人(P=0.036)。郴州城区老人的乳制品摄入量不足,每天吃乳制品的老年人仅为10.4%,每天吃乳制品的老人营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乳制品摄入不足的老人[16.73±3.96) vs(13.97±4.32),P=0.019]。此外,被调查居民监测体重的意识不足,仅25%的老年人至少30 d测量1次体重,每30 d称量1次以上体重的老人营养知识得分为(16.03±3.90),高于称量体重频率低于30 d的老人(13.67±4.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4)。结论:郴州市60岁以上城区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水平尚有待提高,乳制品摄入不足,监测体重的意识欠缺,需要加强社区营养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素养,从而增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细胞核存在独立的钙运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n Y  Chen YZ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46-248
细胞核具有独立的钙运输系统,可以以依赖于胞质游离钙浓度而对核内钙浓度进行调节。核膜为核钙库,其外核膜上存在钙泵和IP4受体,内核膜上存在的IP3受体和利苦丁(rynodine)受体,核膜经外核膜摄入钙,并在IP3或环化二磷酸腺核糖(cADPR)介导了内核膜向核内释放钙,产生核内钙信号。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母体钙摄入量需求高,钙摄入量不足往往导致母体血清游离钙离子浓度不足,危害母婴健康。研究牛奶、钙片补充对妊娠期身体生理状态及代谢的影响,为改善妊娠期身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将120名妊娠期妇女均分成2组,观察组从饮食与定量牛奶、钙片中摄入钙,对照组仅从饮食中摄入钙。采用偶氮胂比色法、紫外线终点法等检查2组妊娠期妇女血清钙、血清磷等代谢指标,同时记录2组生理状态指标。结果表明:在身体生理状态方面,观察组孕妇缺钙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牛奶、钙片结合补钙效果较优,可预防肢体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牛奶、钙片补充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血清钙、骨钙素、尿Ca/Cr与尿HY/Cr代谢水平;孕期30周以后钙补充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钙补充不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血清磷水平。应合理调节孕妇饮食结构,适当补充牛奶、钙片,改善妊娠期身体生理状态及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地域来源的乳产品中乳铁蛋白的含量,为指导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合理选择乳制品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乳制品中乳铁蛋白最低限量国家标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质谱绝对定量方法对103批次国内外乳原料及乳制品中乳铁蛋白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合成特异性标准多肽,进行内标法定量。结果:国内外乳原料、乳粉和液态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3.0、54.6、6.4mg/100g。中国国产乳原料、乳粉和液态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7.8、58.6、8.1mg/100g,均高于本次分析国内外样本量的平均值。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不同地域来源的同类型乳产品中乳铁蛋白含量相差悬殊,同品牌的相似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地域来源乳粉及乳制品中乳铁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生产企业及消费者应合理选择乳制品摄入,未来,市场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乳粉产品中乳铁蛋白最低限量的国家新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乳母对自身营养状况的认知,比较自我营养认知对膳食的影响,并探索影响营养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我国北京、广州、苏州等3个城市的乳母,共计580人。通过问卷询问乳母“是否认为自己现在存在营养不良”,并调查其自认为缺乏的营养素以及调补的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乳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结果:20.3%的乳母自认存在营养不良,其中33.1%的乳母认为钙缺乏,食补是乳母选择调补的首要方法。“自认为营养不良”者,有较多人钙、锌摄入情况良好,但同时也摄入更多的能量,且体重滞留数显著较高。学历较高的乳母认为“自身存在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P=0.013)。结论:我国乳母对自我营养状况的认知与实际营养摄入情况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部贫困地区定西市六县区居民的营养素摄入水平及膳食模式,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岷县、通渭县、漳县各随机抽取200名居民进行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记录连续3d所有摄入的食物名称及摄入量。采用CDGSS 2.0营养素分析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六县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水果、水产类、奶类等食物偏低;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水平普遍偏低;脂肪供能百分比偏高;膳食铁90%以上来自植物性食物,吸收利用率低。结论:居民的膳食结构仍以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饮食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应增加维生素A和钙、铁等的摄入,建议加强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教育,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天津市糖尿病人群膳食营养状况及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为其健康饮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连续5d的24h膳食回顾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tion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aptive intake,AI)以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Balance Diet Pagoda)对其膳食营养状况做出评价;根据膳食调查的结果,计算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量均偏低,脂肪的供能比例偏高。男性仅维生素C和烟酸的摄入量达标,女性维生素的摄入量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存在钙摄入严重不足而钠摄入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且与男性相比,女性矿物质的摄入量要普遍偏低。除了钙以外,男性其余种类矿物质摄入量均达标;女性除了磷、钠、铁、锰的摄入量达标以外,其余种类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玉米、土豆、西瓜以及甜瓜等,男性每日类黄酮的摄入量为38.23mg、女性为38.27mg。糖尿病病人摄入的膳食种类主要包括粮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豆制品、牛奶及奶制品、食用油以及食盐。其中水果类、鱼虾以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偏低,蛋类以及食盐摄入过多;男性的畜禽肉摄入过多。结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偏低,脂肪供能比偏高,维生素和钙摄入不足,而钠摄入偏高;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物、季节性水果蔬菜等;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水果、鱼虾、奶制品的摄入量过低,而畜禽肉、蛋类以及食盐的摄入量过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IDA孕妇(病例组)102例和正常孕妇(对照组)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对孕妇进行膳食调查,比较两组孕妇膳食种类的摄入频率,并分析影响妊娠期IDA发生的膳食因素。结果:两组孕妇妊娠期在水果类、油脂类、蔬菜类、谷薯类以及干果类的摄入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孕妇在鱼肉禽类、血制品、动物内脏及钙补充剂、铁补充剂、维生素补充剂、蛋类的摄入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在豆类、刺激性饮品和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鱼肉禽类、血制品、动物内脏、铁补充剂、钙补充剂、维生素补充剂属于妊娠期IDA发生的保护因素,刺激性饮品及奶类及奶制品属于妊娠期ID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膳食因素与妊娠期IDA关系密切,孕妇在妊娠期合理增加动物内脏、鱼肉禽类、血制品、铁补充剂、钙补充剂和维生素补充剂的摄入对预防和改善妊娠期IDA可起到保护作用,而摄入过多牛奶及奶制品和刺激性饮品会增加妊娠期IDA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口服补钙对甘肃鼢鼠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2007年4~5月捕获的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补钙组(n=7)和对照组(n=7)股骨钙、磷含量,血浆钙、磷浓度,分析口服补钙对甘肃鼢鼠钙、磷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甘肃鼢鼠钙、磷吸收机制。结果表明,甘肃鼢鼠补钙后股骨钙、磷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浆钙、磷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股骨钙、磷含量与钙、磷摄入总量显著正相关(P0.01),呈不饱和趋势,股骨钙、磷含量与血浆钙、磷浓度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甘肃鼢鼠骨骼对钙、磷有较高储留能力,推测甘肃鼢鼠对钙、磷的吸收可能是非依赖VD3的被动吸收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及基本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高校学生的基础健康状况、就餐频率及日常膳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蔬菜类及豆类食品摄入较为不足,油脂摄入稍有过量,水果类、奶类和鱼虾类食品摄入严重不足,畜禽肉类摄入严重过量;营养物质方面,维生素B2相对缺乏、维生素C严重不足,钙摄入严重不足、硒摄入稍有不足、钠摄入严重过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方面,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蛋白质供能比较为正常。同时,高校学生BMI值整体正常,男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高于女生;高校学生早餐食用较不规律。结论:北京市高校学生的饮食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20.
高盐摄入不仅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等风险,而且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其导致单个基因编码多种蛋白质,大大增加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的多样性,参与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但是,关于高盐摄入是否改变神经系统中基因的可变剪接事件目前还未报道。本文以黑腹果蝇作为材料,利用RNA测序分析其头部响应高盐摄入的基因可变剪接变化。结果发现高盐摄入改变黑腹果蝇头部信号转导、离子稳态、离子通道活性、离子转运和钙调蛋白结合等重要信号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进一步分析具体发生变化的基因的功能,发现它们在多个层面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证明高盐摄入改变神经系统重要基因的可变剪接,为理解高盐摄入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