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进  张维嘉  杨文光 《四川动物》2005,24(2):194-196
为达到颅、脑数值稳定、脑结构立体定位准确目的,广西恒河猴选种培育有三原则:动物来源于同一种群,同一地域;颅数值G-OP/APO OP为2 . 5±0 . 1mm ,APO- OP为32 +±1 0mm范围;后宫式饲养繁殖与相应学科研究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2.
猕猴(Macaca mulatta)又名恒河猴在一生中有两套齿列,即29个乳齿和32个恒齿。两套齿列的各类牙齿的生出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其齿面可以随同年龄增长而遭受磨损。因此,研究其牙齿状况,可以作为估计其年龄的指标。 国外舒尔策(Schultz)等专门研究过恒河猴齿序与其年龄的关系。我们对家养下出生的44只恒河猴(24只,20只)和1只猕猴种间杂种(即雄Macaca mulatta与雌M.nemestrina杂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实验猕猴被毛氨基酸含量的参考数据和对猕猴饲料氨基酸配比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数据,挑选不同生活环境的猕猴共30只,即笼养猴10只、半自然圈养(猴园)猴10只、野外猴10只,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被毛氨基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按不同生活环境分组,猕猴被毛的脯氨酸、缬氨酸、氨和精氨酸以及胱氨酸的含量是人工饲养猴(包括笼养猴和猴园猴)低于野外猴(P<0.01),被毛赖氨酸、组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含量是野外猴高于笼养猴(P<0.05)和猴园猴(P<0.01);按性别分组,只有雄性猴的被毛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高于雌性猴(JP<0.05),其余氨基酸均无差异(P>0.05).因此,影响猕猴被毛大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因素不仅是食物相应氨基酸的含量,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性别因素对猕猴被毛的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是没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4.
实验用恒河猴生物化学、血液学及免疫学参考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外有关恒河猴(Macaca mulatta)生化及血液学各种数值测定的文献不少,Mitruka和Rawnsley(1977)已予综述。马秀权和汪安琦(1959)曾报导云南产33只猕猴的血象。张和君等(1965~a,1965~b,1965~c) 报导了云南产猕猴血液生化和血象24项正常值。叶智彰和白寿昌(1978)也用云南产猕猴测定血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摸清STLV-1感染现状,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的感染率。[方法]采用STLV-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2455只出口猴血清,103份血清呈STLV-1抗体阳性,19份血清呈STLV-1抗体可疑,其余血清均为STLV-1抗体阴性。[结论]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的平均感染率为4.97%,其中猕猴STLV-1感染率为2.7%,食蟹猴STLV-1感染率为5.4%,是猕猴STLV-1感染率的2倍;随着年龄的增长,猕猴(食蟹猴)STLV-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穿刺注射。穿刺以通过苍白球中心的鼠脑切面中尾状核区为靶目标,穿刺后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确定穿刺点位置,比较MRI预扫描定位穿刺与经典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结果 MRI预扫描定位组穿刺准确率为88.89%,经典穿刺组穿刺准确率为66.67%;两种方法的穿刺定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MRI预扫描组的穿刺定位准确度明显高于经典穿刺组。结论 MRI预扫描可显著提高鼠脑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是进行立体定位精细穿刺的必要操作。  相似文献   

7.
对懒猴、猕猴、豚尾猴、熊猴、红面猴、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等七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脑进行了形态学的比较研究。在所研究的七种灵长类动物中,其脑的发育程度是同它们的分类地位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8.
猕猴菌痢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痢疾是猕猴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特别在新买来的猴群常见本病流行。例如,1963年在新运来的122只猕猴中发生菌痢的有34只,占总头数的27.86%,在疾病流行期间,我们曾将病猴粪便进行细菌学检查,发现多数病猴是由福氏痢疾杆菌引起,也有个别病猴分离出志贺氏痢疾杆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猴外周血单核细胞SV40DNA的PCR检测方法,对猕猴SV40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方法使用PCR方法对分别来自野外(云南宁蒗71只、景东60只)及笼养猕猴(64只)的SV40大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出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结果在195份样本中,有4只来自野生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3.1%,4/131),1只来自笼养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1.6%,1/64)。测序结果显示:猴血样本扩增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SV40大T抗原C-末端的基因序列片段有15个核苷酸不同(3.3%差异),与SV40.776标准株的序列基本一致,但SV40—776在nt3020处有一缺口。结论云南野生及笼养猕猴猴群均能检出SV40T抗原基因。因此建立SV40病毒的DNA检测技术,对用于科研及疫苗生产的实验猕猴的病毒学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在猴的艾滋病疫苗试验中,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猴艾滋病毒外层基因拼接复制品GP160给4只猕猴接种,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分别给它们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辅助剂和猴艾滋病病毒。试验表明,新疫苗对防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