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建立实验猕猴被毛氨基酸含量的参考数据和对猕猴饲料氨基酸配比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数据,挑选不同生活环境的猕猴共30只,即笼养猴10只、半自然圈养(猴园)猴10只、野外猴10只,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被毛氨基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按不同生活环境分组,猕猴被毛的脯氨酸、缬氨酸、氨和精氨酸以及胱氨酸的含量是人工饲养猴(包括笼养猴和猴园猴)低于野外猴(P<0.01),被毛赖氨酸、组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含量是野外猴高于笼养猴(P<0.05)和猴园猴(P<0.01);按性别分组,只有雄性猴的被毛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高于雌性猴(JP<0.05),其余氨基酸均无差异(P>0.05).因此,影响猕猴被毛大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因素不仅是食物相应氨基酸的含量,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性别因素对猕猴被毛的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是没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猕猴(Macaca mulatta)又名恒河猴在一生中有两套齿列,即29个乳齿和32个恒齿。两套齿列的各类牙齿的生出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其齿面可以随同年龄增长而遭受磨损。因此,研究其牙齿状况,可以作为估计其年龄的指标。 国外舒尔策(Schultz)等专门研究过恒河猴齿序与其年龄的关系。我们对家养下出生的44只恒河猴(24只,20只)和1只猕猴种间杂种(即雄Macaca mulatta与雌M.nemestrina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恒河猴麻疹病的诊断、治疗及防制方法。方法隔离病猴,采集猴血清,环境消毒,对病死猴进行病理学观察、抗体ELISA和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治疗。结果病猴被确诊为患猴麻疹,隔离发病猴3只,其中死亡1只,康复2只,未出现麻疹病的进一步扩大流行。采用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利巴韦林等治疗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结论预防是控制麻疹病的关键,运输及环境改变是致病的诱因,快速诊断、科学用药和综合防治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摸清STLV-1感染现状,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的感染率。[方法]采用STLV-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2455只出口猴血清,103份血清呈STLV-1抗体阳性,19份血清呈STLV-1抗体可疑,其余血清均为STLV-1抗体阴性。[结论]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的平均感染率为4.97%,其中猕猴STLV-1感染率为2.7%,食蟹猴STLV-1感染率为5.4%,是猕猴STLV-1感染率的2倍;随着年龄的增长,猕猴(食蟹猴)STLV-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猴外周血单核细胞SV40DNA的PCR检测方法,对猕猴SV40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方法使用PCR方法对分别来自野外(云南宁蒗71只、景东60只)及笼养猕猴(64只)的SV40大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出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结果在195份样本中,有4只来自野生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3.1%,4/131),1只来自笼养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1.6%,1/64)。测序结果显示:猴血样本扩增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SV40大T抗原C-末端的基因序列片段有15个核苷酸不同(3.3%差异),与SV40.776标准株的序列基本一致,但SV40—776在nt3020处有一缺口。结论云南野生及笼养猕猴猴群均能检出SV40T抗原基因。因此建立SV40病毒的DNA检测技术,对用于科研及疫苗生产的实验猕猴的病毒学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猛禽家族举行了一个家族内部关于捕食经验的交流会,会后按照惯例大家要进行大聚餐。坐在舒适的餐厅里,一只只或大或小的猛禽一边扑扇着翅膀,一边通过点餐炫耀一下自己的捕食能力。体形巨大、发型拉风的食猴雕慢悠悠地冲着服务员说:"太复杂的菜我也就不点了,来只猕猴就好了!要半岁左右、活蹦乱跳的那种!"角雕听了冷哼一声:"猕猴有什么好吃的,吼猴才有点儿吃头,边吃还能边听响儿。不过今天我想来只树——懒——哈哈哈!"  相似文献   

7.
脑研究用广西猕猴GMm-Ns新品系的培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广西猕猴新品种GMm-Ns的两个家系(?)代,(?)4只猕猴颅的测量数值;两个家系F_2代两只猴丘脑内侧背核(MD)立体定位数值。非本品种猴颅、脑测量数值作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组颅型的遗传性以及脑内结构立体定位数值十分稳定。G-O_p/APO-O_p能作为种培殖脑研究专用实验猕猴及其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恒河猴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大群预防和典型病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河猴(Macaca mulatta),习惯称猕猴,是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某些疾病由细菌性痢疾可威胁其生命。据贲氏指出,人们普遍认为新来猴群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比基本猴群高得多。在过分拥挤和不卫生的情况下,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达60%以上。1978年第三季度,我所新引进的104只恒河猴中发生了一次急性细菌性痢疾。我们采用痢特灵、止痢片、四环素等药物,分别进行大群预防和典型病例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在猴的艾滋病疫苗试验中,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猴艾滋病毒外层基因拼接复制品GP160给4只猕猴接种,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分别给它们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辅助剂和猴艾滋病病毒。试验表明,新疫苗对防  相似文献   

10.
峨眉山的“猴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又有渊远流长的佛教文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然而,作为这笔遗产的继承人,我们在受用它的同时,不能忘了还有许多责任。十余年来,山上藏猕猴“成灾”就是必须正视的忧患之一。 喂猴引发了“猴害” 得益于浓荫翠盖的层峦叠嶂和以慈悲为本的佛教文化,我国特有的两种猕猴属动物之一——藏猕猴,才得以在峨眉山繁衍至今。 山上僧人喂猴,特别是在食物匮乏的寒冬时节,已有久远的历史。这促成了野生猴子“与人相亲、相戏索食,呷然成趣”的“峨  相似文献   

11.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医学资源。由于与人类在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方面近似,猕猴是重要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之一。然而,猕猴作为自然宿主,易感染D型逆转录病毒(simian type D retrovirus,SRV)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simian T lymphotropic virus,STLV)这两种逆转录病毒,并可能会影响AIDS猕猴动物模型等的研究结果。猴B病毒(ceropithecine herpesvirus1,BV)对猕猴及动物从业人员均有危害。云南省拥有较大规模的中国猕猴繁殖种群。基于以上原因,建立SPF级别的中国猕猴种群十分必要。该文应用PCR技术筛查了人工饲养种群中411只中国猕猴的SRV、STLV和BV感染流行情况。结果表明:SRV、STLV和BV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9.71%(81/411)、13.38%(55/411)和23.11%(95/411)。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中国猕猴的病毒感染情况。该研究将有助于建立SPF级别的中国猕猴繁殖种群。  相似文献   

12.
潘汝亮 《动物学研究》2007,28(6):569-579
为了研究亚洲疣猴牙齿形态与功能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异速生长公式比较分析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猕猴。主成份分析用来分析来自异速生长公式的残差。结果表明:疣猴出乎意料地展示了比猕猴更小的门齿。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疣猴与猕猴之间的食物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小于亚-非大陆种类。也就是说,在过去的500万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疣猴和猕猴已经产生了一些对环境和食性的趋同性。当每一个疣猴属分别与猕猴进行比较时,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地理分布的差异。金丝猴(Rhinopithecus)和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具有比其他疣猴发达的臼齿。欧氏距离的结果说明疣猴和猕猴牙齿的差异性揭示了它们在系统发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猕猴(俗称猴子),属于哺乳类,灵长目,狭鼻猴亚目,猴科,猕猴属,最初发现于印度恒河一带,所以又叫恒河猴.学名为Macaca malatta.猕猴属在全世界约有12个种46个亚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南部.我国西南和华南各省和浙江、安徽一带均有她的踪迹,尤以广西最多,所以又有广西猴之称.  相似文献   

14.
人工饲养恒河猴、食蟹猴的繁殖性能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的繁殖性能,为温带地区猕猴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借鉴。方法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317只恒河猴繁殖群(30只雄猴,287只雌猴)和78只食蟹猴繁殖群(8只雄猴,70只雌猴)近两年的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恒河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60.73%、54.45%和96.89%。食蟹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9.86%、56.12%和75.00%。结论食蟹猴和恒河猴可以成功的在温带地区饲养和繁殖,但人工饲养食蟹猴的妊娠率与产仔率较恒河猴高,而仔猴成活率则低于恒河猴。  相似文献   

15.
猕猴早孕模型的建立及超声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笼饲养定时交配的方法使猕猴妊娠,共用雌猴156只,妊娠80只,妊娠率为51.3%,同时应用B型超声波,对配种猴进行妊娠诊断,确诊率为97.5%,其中妊娠15d左右的早早孕确诊率为89.4%,以此建立了猕猴早孕的确定方法,为相应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南郑县南湖公园于1986年7月15日收购1只猕猴(Macaca mulatta),雌性。入园时,食欲正常,健康,无任何病状,其毛色及活动情况与园内另外15只猕猴一样,并一起混养。 1987年4月20日,该猴产1死胎,3天后,死胎被该猴吃掉一部分,6月开始换毛,脱毛速度比一般产仔母猴要快。这时新毛颜色开始从臀、背至头部变白,全身无杂色毛,皮肤也逐渐变白。1990年10月,该猴体重已达6.5公斤,体长750毫米;尾长215毫米;后足长154毫米;耳长38毫米;年龄11—12岁。现公园将其与另1只成年雄猴并居,专笼成对饲养。有关猕猴毛色白化变异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海南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海声  练健生 《兽类学报》1998,18(2):100-106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通过对存活曲线和寿命期望曲线的分析,南湾雌猴寿命可达33~38岁。婴猴死亡率较低、成年猴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属Ⅰ形即凸形。研究表明静态生命表编制方法不适于灵长类,在建立标准化存活曲线时应考虑种群综合死亡系数。猕猴通过存活率、繁殖率、群体结构变化等社群调节机制达到种群平衡。对南湾猕猴近年内每年可捕捉利用100~150只左右,10岁以上的猴应占50%以上,在不影响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可适当多捕一些成年雄猴。  相似文献   

18.
潘汝亮 《动物学研究》2007,28(6):569-579
为了研究亚洲疣猴牙齿形态与功能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异速生长公式比较分析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猕猴。主成份分析用来分析来自异速生长公式的残差。结果表明:疣猴出乎意料地展示了比猕猴更小的门齿。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疣猴与猕猴之间的食物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小于亚-非大陆种类。也就是说,在过去的500万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疣猴和猕猴已经产生了一些对环境和食性的趋同性。当每一个疣猴属分别与猕猴进行比较时,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地理分布的差异。金丝猴(Rhinopithecus)和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具有比其他疣猴发达的臼齿。欧氏距离的结果说明疣猴和猕猴牙齿的差异性揭示了它们在系统发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国产中耳功能测定仪在猕猴(Macaca mulatta)描记了23只正常耳的鼓膜声顺图。测试声为300赫。猴鼓膜声顾图的形状、正常变异及声颠值均与人的相近,因此用猴作为动物模型来研究鼓膜声顺图的正常和病理变异规律是较为可取的。猴耳最大声顺值平均为1.31毫升(正常范围为0.91至1.79毫升).声顾动态范围平均为0.69毫升(0.30至1.26毫升)。  相似文献   

20.
猴腺病毒(simian adenovirus,SAdV)是猴类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常在病毒之一,可引起肺炎、咽炎、肠胃炎、结膜炎等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主要感染猕猴、非洲绿猴、黑猩猩和狒狒等[1]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有学者认为SAdV感染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也有报道认为其种间交叉传播在非人灵长类中可能普遍发生,是动物传染病似的感染。SAdV是否感染人类尚未见报道,但已从猴的分泌物中发现了可能和人腺病毒(humanadenovirus,HAdV)发生重组的新型腺病毒。SAdV与HAdV亲缘关系很近,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也相似,是人腺病毒研究的理想模型。目前已经制定了研发猴腺病毒模型的目标,用于研究感染机制,促进腺病毒基因治疗和疫苗开发进程[3]。但猴腺病毒自然感染流行情况的研究依然很少。本文将就SAdV的发现与分类、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及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