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B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B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法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改善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微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肢体正中神经与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S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肢感觉减退、四肢远端麻木与烧灼感、不宁腿综合征、肢端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血液透析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机体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MHD的终末期肾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均含56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的联合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炎性因子与营养学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IL-6及TNF-α与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b、TP及Alb与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接受MHD的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微炎症及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抗感染、营养支持、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十二指肠镜治疗,研究组同期给予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T0)、治疗3d(T1)、治疗7d(T2)血、尿淀粉酶水平与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两组患者T1、T2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且T2血、尿淀粉酶水平低于T1(P0.05),研究组T1、T2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T1、T2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且T2低于T1(P0.05),研究组T1、T2时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可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4 (CD1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化脓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化脓性牙髓炎患者59例(急性组),慢性化脓性牙髓炎患者51例(慢性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对照组体检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及CD14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化脓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与CD1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时各项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高于慢性组患者(P<0.05);急性组、慢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化脓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与CD14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RP、IL-6、TNF-α及CD14均呈现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化脓性牙髓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经牙髓根管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CD14与血清CRP、IL-6、TNF-?琢呈正相关,可能作为评估化脓性牙髓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和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内毒素和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可显著提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内毒素和IL-6、TNF-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大孔径树脂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名脓毒症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性大孔径树脂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NMRC-DHP+CVVH)治疗;对照组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VVH)治疗。使用ELISA方法对两组患者CRP、TNF-α、IL-6及IL-10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3 d、7 d、14 d,两组CRP、TNF-α和IL-6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比较,观察组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3 d、7 d、14 d,两组APACHE 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期比较,观察组APACHE I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独采用CVVH,采用NMRC-DHP联合CVVH治疗脓毒症并发AKI能够更加有效清除炎症介质,促进肾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百令片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使用百令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β2-MG、BUN、Cr、IL-6、CRP、TNF-α、血糖和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ys-C、β2-MG、BUN、Cr、IL-6、CRP、TNF-α和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片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压和血糖水平,抑制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按照给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糖脉康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CRP、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C)、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TC、TG、LDL-C,FBC、2hPBC、HbAlc,HOMA-IR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血清APN、HDL-C、HOMA-IS、ISI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TC、TG、LDL-C,FBC、2hPBC、HbAlc、HOMA-IR水平均较低(P0.05),血清APN、HDL-C,HOMA-IS、ISI水平较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稳定其血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增加血清A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炎症因子、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Ⅰ级组25例,Ⅱ级组37例和Ⅲ级组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血HSP70 m RNA水平,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HSP-7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各组血HSP70 m RNA、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HSP-70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各组患者血HSP-70mRNA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各组血HSP-70mRN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各组患者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呈升高趋势,不同组别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HSP-70 m RNA、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P0.05),血HSP-70 m RNA与IL-6、TNF-α和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HSP-70与IL-6、TNF-α和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SP-70和炎症因子异常升高,HSP-70与炎症因子水平和血压相关,提示HSP-70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于月经第1 d起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治疗,研究组于月经来潮后4d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以及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血清TNF-α、IL-6、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结论: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可能与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及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AS病情活动评分量表(BASDAI)将研究组患者分为A组(BASDAI4分,32例)和B组(BASDAI得分≦4分,42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比较A组和B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RP、ESR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IL-17、IL-33在AS患者外周血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患者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益生菌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间诊断及治疗的SCAD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益生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稳定型冠心病标准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制剂,金双歧,2 g/次,3次/d,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TMAO、TNF-α、IL-6、IL-8、CRP水平及大便中双歧杆菌载量,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探究细菌载量与TMAO、TNF-α、IL-6、IL-8、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MAO、TNF-α、IL-6、IL-8及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s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s0.05),其中益生菌组TMAO、TNF-α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702,4.301,2.632;P=0.009,0.000,0.010)。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中双歧杆菌载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载量显著提高(t=4.382,P=0.000),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载量与TMAO、TNF-α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r=-0.706,-0.427;P=0.000,0.017)。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改善SCAD患者TMAO水平,其与TMAO、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和血液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联合H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微炎症状态、血液净化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肌酐清除率(Ccr)较对照组增加,血尿氮(BUN)、血肌酐(Cr)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CRF,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炎症反应,清除肾脏内的有毒物质,从而提升血液净化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所致肺损伤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脓毒症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治疗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 s用力呼气量(FEV1)、氧合指数(Pa O_2/Fi O_2)、慢性健康状况、急性生理评分Ⅱ(APACEⅡ)的变化、入住ICU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TNF-α、IL-6和APAC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VC、MVV、FEV1、Pa O_2/Fi 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但研究组血清CRP、TNF-α、IL-6和APAC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C、MVV、FEV1、Pa O_2/Fi 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能明显提高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PR)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UAE)、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IL-6、TNF-α、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TC、TG、UAE、Scr、BUN、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减少白蛋白漏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并发症、短期预后及手术前后不同时点血清TNF-α、IL-6、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MODS、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26.7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7d血清TNF-α、IL-6、CRP水平逐渐下降,且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对照组术后3d血清TNF-α、IL-6、CRP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7d则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术前(P0.01);观察组术后3、7d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0.36%,与对照组(62.50%)比较明显上升(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抑制体内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s,ARB)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AR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波立维联合ARB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24 h尿白蛋白定量(Albumin,Alb)、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刚性指标(Erythrocyte deformation index,TK)、纤维蛋白原(Plasma viscosity,PF)、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TGF-β1、U-malb、Alb、UAER、TK、PF和P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ARB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用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8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CRP,IL-6及TNF-α水平以及NMSQuest、HAMD评分均下降,而PDSS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以及NMSQuest、HAMD评分较低,而PDSS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能够降低帕金森病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且对于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Child-Pugh分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肝功能指标血浆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和血浆ALT水平分别为(820.78±85.73)ng/mL、(41.71±13.24)ng/mL、(119.85±45.56)pg/mL、(52.23±22.24)ng/L、(155.20±56.27)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51±41.82)ng/mL、(6.67±2.23)ng/mL、(68.71±23.24)pg/mL、(5.65±1.28)ng/L、(15.65±5.23)U/L(P0.05),血浆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7.69±4.32)g/L vs(45.16±5.65)g/L](P0.05)。随Child-Pugh分级的升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和血浆ALT水平逐渐升高,血浆ALB水平逐渐降低(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及TNF-α水平与血浆ALT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血浆ALB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与IL-6、IL-18及TNF-α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水平异常升高,与Child-Pugh分级和肝功能有关,检测血清s ICAM-1、IL-6、IL-18、TNF-α可能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