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探讨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GPS)对奥沙利铂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毒性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GPS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同时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溶媒5%葡萄糖,GPS低、中和高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200 mg/kg GPS,定期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行为变化,给药40天后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浆中N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L4-5背根神经节中Nrf2及其下游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血浆NGF下降,Western blot检测发现Nrf2及其下游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给予GPS后可显著改善大鼠行为学改变; GPS低中高剂量组可上调Nrf2及其下游NQO-1和HO-1水平。综上所述,GPS可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毒性温度和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学改变,其机制与上调NGF水平以及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心肌梗死诱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房结构重塑和心房颤动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将心力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丁基苯酞组(NBP)、模型组(Model)和假手术组(Sham)。将丁基苯酞用大豆油溶解,制成10 mg/mL的丁基苯酞溶液。丁基苯酞组按照80 mg/kg体重对SD大鼠进行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等量的大豆油灌胃。假手术组大鼠接受相同手术但未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分别检测大鼠的超声心动图、心房颤动诱导性试验及心房纤维化,并检测TNF-α、TGF-β1、NF-κB、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研究显示,应用丁基苯酞治疗4周后,NBP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p<0.05);NBP组大鼠心房颤动诱导能力和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NBP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丁基苯酞显著抑制TNF-α,NF-κ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并上调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并且,NBP对TNF-α/NF-κB/TGF-β1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因此,丁基苯酞有望成为预防房颤的上游治疗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探讨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S)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并从Nrf2/ARE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称体质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5 mg/kg)、阿里红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每组12只。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5μL/侧)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给药30天,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荧光定量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结构蛋白Keap1、Nrf2及下游抗氧化蛋白HO-1、NQO1 mRNA及蛋白含量。结果发现,干预30天后,与空白组比较,AD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大鼠海马区及脑皮层Nrf2、NQO1、HO-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而Keap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和阿里红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升高(P<0.01),大鼠海马区及脑皮层Nrf2、NQO1、HO-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Keap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表明阿里红多糖通过调节Keap1的表达,促进Nrf2激活,诱导NQO1、HO-1的表达,发挥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作用,从而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结扎颈总动脉缺血2 h再灌注48 h复制CI/R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酚酸B组,每组10只,培养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别给予0,10,25,50 umol/L的丹参酚酸B。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TC)染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大鼠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再通过细胞缺氧缺糖模型,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酚酸B对于细胞死亡率及细胞内ROS水平以及转染Nrf2或HO-1 si RNA后细胞死亡率及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酚酸B组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大脑皮层细胞中,随着丹参酚酸B浓度增加,细胞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提高,而细胞质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细胞缺糖缺氧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酚酸B组均能够降低细胞的死亡率及细胞内ROS水平,敲除Nrf2或HO-1后,丹参酚酸B组的细胞死亡率与细胞内ROS水平均有明显减低(P0.05)。结论:丹参酚酸B对大鼠CI/R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Nrf2/HO-1减轻CI/R所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剂穴位埋药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损伤及其对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剂穴位埋药线后进行神经缺失症状评分,测定神经细胞病理学,检测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及脑组织Nrf2和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剂穴位埋药线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MDA、NO含量,升高总SOD活性和GSH含量,调节Nrf2/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剂穴位埋药线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与激活Nrf2/HO-1途径,促进了Nrf2的核转位,使HO-1等抗氧化物质表达上调,提高了机体对氧化损伤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陆立和  黄李平 《蛇志》2014,(2):141-144
目的观察低、中、高不同浓度中药怀牛膝加黄芪煎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重型脑损伤性脑水肿最佳用药浓度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5只),低浓度怀牛膝加黄芪组(A组)15只,中浓度怀牛膝加黄芪组(B组)15只,高浓度怀牛膝加黄芪组(C组)15只,采用改良后Feency’s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分别在1、3、7天3个时间点每组各取5只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变化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损伤灶周围AQP4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HE染色观察发现模型组的脑组织肿胀水肿明显;A、B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发现与模型组基本一致;C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发现与模型组比较,脑组织水肿情况有所改善。结论 C组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引起的脑水肿效果最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AQP4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减轻脑细胞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定痛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佐米曲普坦组(0.83 mg每千克体质量)、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1.75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中剂量组(0.88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低剂量组(0.44 g浸膏粉每千克体质量)6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5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对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每千克体质量10 mg,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ELA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中5-羟色胺(5-HT)、内皮素(E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组织中5-HT、多巴胺(DA)、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5-HT与E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米曲普坦组、川芎定痛颗粒低剂量组有升高的趋势;NE含量明显降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其含量,而佐米曲普坦组、川芎定痛颗粒中、低剂量组则是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内5-HT含量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降低趋势明显,且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米曲普坦组、中、低剂量亦有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内NE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定痛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升高其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定痛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ET、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的抗氧化作用及胃保护效果。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生理盐水5 mL/kg),模型组(吲哚美辛48 mg/kg),西咪替丁组(100 mg/kg),低剂量AKBA组(100 mg/kg),高剂量AKBA组(200mg/kg)。预给药1小时后,用吲哚美辛(48 mg/kg)灌胃造模,评价溃疡指数(UI)、胃内容物酸度(p H)、胃壁黏液量(GWM)、前列腺素E2(PGE-2)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量。结果:(1)与造模组相比,AKBA高剂量组(P0.05)与西咪替丁组(P0.001)显著降低了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损伤,AKBA低剂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KBA与西咪替丁均显著升高胃内容物p H(P0.001)(AKBA低剂量组P0.05),增加GWM含量(P0.001);(3)与造模组相比,AKBA及西咪替丁组均显著增高PGE-2及NO含量(P0.001);(4)与造模组相比,AKBA及西咪替丁组均显著增高SOD活性(P0.001)(AKBA低剂量组P0.05)及CAT活性(P0.001)并降低了MDA含量(P0.001);(5)与造模组相比,AKBA高剂量组及西咪替丁组促进Nrf2及HO-1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AKBA有较好的胃保护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升高GWM、降低胃内容物p H,升高NO含量,阻止PGE-2的降低,同时恢复SOD、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Nrf2及HO-1的表达发挥胃黏膜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芪蝎活血通络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40只采用线栓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36只成功,4只死亡。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芪蝎活血通络汤2.0 mg/kg灌胃处理)、中剂量组(芪蝎活血通络汤4.0 mg/kg灌胃处理)和高剂量组(芪蝎活血通络汤8.0 mg/kg灌胃处理),每组9只,剩余10只大鼠仅切开皮肤分离和夹闭血管(对照组)。建模后芪蝎活血通络汤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用药4周后测评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并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含水量、脑梗死面积以及氧化应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 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延长(P<0.05),脑梗死面积增大(P<0.05),SOD、GSH-Px、CAT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蝎活血通络汤各剂量组大鼠m 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缩短(P<0.05),脑梗死面积缩小(P<0.05),SOD、GSH-Px、CAT活性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m NSS评分降低(P<0.05),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缩短(P<0.05);高剂量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组织MDA、IL-6、IL-1β、TNF-α低于低剂量组(P<0.05),SOD、GSH-Px、CAT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芪蝎活血通络汤可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8.0 mg/kg剂量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紫檀芪调节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紫檀芪低剂量组(30 mg/kg)、紫檀芪高剂量组(60 mg/kg)、紫檀芪(60 mg/kg)+N-(4-(2,3-二氢-1-(2''-甲基苯甲酰)-1H-吲哚-5-基)-5-甲基-2-噻唑基)-1,3-苯并二氧唑-5-乙酰胺(ML385)(30 mg/kg)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导NAFLD模型,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饲养,各组连续喂养12周。以紫檀芪和ML385分组处理14 d后(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检测各组大鼠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肝指数、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0、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及Keap-1/Nrf2/H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SOD及CAT水平、肝组织Nrf2、HO-1、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G、TC及FFA水平、肝指数、ALT及AST水平、血清IL-17、IL-6、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Keap-1及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紫檀芪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SOD及CAT水平、肝组织Nrf2、HO-1、Bcl-2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TG、TC及FFA水平、肝指数、ALT及AST水平、血清IL-17、IL-6、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Keap-1、Bax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紫檀芪低剂量组相比,紫檀芪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SOD及CAT水平、肝组织Nrf2、HO-1、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TG、TC及FFA水平、肝指数、ALT及AST水平、血清IL-17、IL-6、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Keap-1及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紫檀芪高剂量组相比,紫檀芪+ML385组大鼠血清IL-10、SOD及CAT水平、肝组织Nrf2、HO-1、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TG、TC及FFA水平、肝指数、ALT及AST水平、血清IL-17、IL-6、MDA水平、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Bax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紫檀芪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NAFLD大鼠脂代谢水平,调节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酚对卒中大鼠脂联素、MCP-1和sl 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occlusion, p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分为Sham组、pMCAO模型组和NBP治疗组;甲酚紫染色法测定大鼠脑部梗塞面积;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 NSS)用于评定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脑部和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以及脑部MCP-1和sl CAM-1水平。结果:药物处理后pMCAO组大鼠存活率明显低于Sham组;NBP处理能够有效逆转pMCAO诱导的大鼠m NSS得分的升高;与Sham组相比,pMCAO组大鼠脑部梗塞面积显著增加,NBP处理明显减少了损伤大鼠的梗塞范围;与Sham组相比,p MCAO组大鼠脑部和血清中脂联素表达明显降低,而大脑MCP-1及sl CAM-1水平显著升高,NBP处理上调了大脑和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并抑制脑部MCP-1和sl CAM-1的表达。结论:丁苯酞通过上调脂联素表达,抑制MCP-1及sl CAM-1的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 BHQ)和莱菔硫烷(SFN)在患有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疗效差异性。方法:80只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规损伤组、t BHQ治疗组和SFN治疗组,使用电子颅脑损伤仪(e CCI)制备TBI模型。其中t BHQ治疗组在伤前24 h大鼠腹腔注射三次t BHQ(50 mg/kg),每8 h一次;SFN治疗组在伤后15 min给予腹腔注射SFN(5 mg/kg)。给药24 h后,采用m NSS方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利用干湿称量法计算脑含水量,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的NOX2和Nrf2的表达水平。结果:损伤发生后第24 h,t BHQ治疗组和SFN治疗组在m NSS评分((4.5±0.71)vs(9.2±0.79),(6.0±0.82)vs(9.2±0.79))、脑水肿(79.4%vs 85.6%,80.3%vs 85.6%)、NOX2和Nrf2(0.93 ng/m L vs 0.81 ng/m L,0.87 ng/m L vs 0.81 ng/m L)表达上与常规损伤组差异明显,而t BHQ治疗组和SFN治疗组间在m NSS评分((4.5±0.71)vs(6.0±0.82))、NOX2和Nrf2(0.93 ng/m L vs 0.87 ng/m L)表达上差异显著。结论:在大鼠TBI模型中,t BHQ和SFN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机体自身的氧化应激作用,并改善神经功能,但t BHQ的疗效要好于SFN。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平分为三组-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与模型组各18只。三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丁苯酞注射液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检测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2)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3)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突触素及PSD-9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4)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大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应用可促进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的表达,并减小脑梗死面积,因而有利于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针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神经功能及5-HTR1A/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平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各12只大鼠。空白组不进行造模,针刺组在造模完成1周后进行针刺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结果:所有大鼠都顺利完成实验,无死亡大鼠出现。针刺组、模型组治疗后2周与4周的神经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模型组治疗后2周与4周的脑缺氧缺血组织体积都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的脑缺氧缺血组织体积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模型组治疗后2周与4周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低于空白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模型组治疗后2周与4周的大脑组织5-HTR1A蛋白、cAMP蛋白、PK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针刺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应用能激活5-HTR1A/cAMP/PKA信号通路,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能改善大鼠的脑神经功能,降低脑缺氧缺血组织体积。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miR-124和MAPK/ERK途径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I组)、miR-124组(miR组)、脑梗死+miR-124组(CI+miR组)和脑梗死+MEK/ERK阻滞剂组(CI+U0126组),采用mNSS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尼式染色检查脑组织的病理情况,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检测miR-124、ERK1和ERK2基因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Bcl-2、MEK2和ER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和miR组相比,CI组、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mNSS评分和脑含水量均显著增加(P<0.01)。Sham组、miR组、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的脑组织中尼式体的数量显著高于CI组,模型组大鼠的脑神经元结构被破坏且出现核移位和细胞坏死等病理变化;与Sham组和miR组相比,CI组大鼠中miR-12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中miR-124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中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0.01),ERK1和ERK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脑组织中磷酸化的p-MEK-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miR-124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脑梗死大鼠的神经细胞的凋亡,最终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探究瑞马唑仑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IRI组、低剂量-瑞马唑仑组(L-瑞马唑仑组,5 mg/kg)、高剂量-瑞马唑仑组(H-瑞马唑仑组,20 mg/kg)、H-瑞马唑仑+PERK抑制剂组(瑞马唑仑20 mg/kg+GSK2606414 1 mg/kg),每组18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0.5 h、再灌注2 h制备MIRI大鼠模型,于再灌注2 h后即刻尾静脉注射给药,再灌注24 h后进行组织取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中铁死亡相关标志物[铁、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I组心肌结构受损,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呈现显著的铁死亡特征(膜固缩,膜密度增加,嵴减少),血清中CK-MB、cTnI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铁、ROS、MDA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及p-PERK/PERK、核Nrf2/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IRI组相比,L-瑞马唑仑组和H-瑞马唑仑组心肌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CK-MB、cTnI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铁、ROS、MDA水平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及p-PERK/PERK、核Nrf2/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瑞马唑仑组相比,H-瑞马唑仑+PERK抑制剂组心肌组织上述病理改变加重,血清CK-MB、cTnI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铁、ROS、MDA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及p-PERK/PERK、核Nrf2/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大鼠MIRI,可能通过激活PERK/Nrf2/HO-1信号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BMSC移植组,每组30只。对照组和BMSC移植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需要分离大鼠颈部组织,而不造MCAO模型。BMSC移植组在MCAO模型术后1天经尾静脉注射1 mL/3×10~6 BMSC,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MCAO术后1 d、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术后2个月对BMSC移植组及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AP2、TUJ1、Ⅷ因子、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的第7天至第35天,BMSC移植组mNS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BMSC移植组MAP2、TUJ1、Ⅷ因子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FAP表达量显著低于于BMSC对照组(P0.01)。结论:BMSC移植可以促进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烟酰胺经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只SD大鼠,随机选择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36只进行高血压脑出血造模,对比4组大鼠的血肿体积、左扭转比率、神经功能变化、出血脑组织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凋亡诱导因子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烟酰胺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与烟酰胺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烟酰胺组、尼莫地平组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模型组的血肿体积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烟酰胺组的向左扭转比率、p-p38MAPK/p38MAPK、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明显较高,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较低;与烟酰胺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的左扭转比率、p-p38MAPK/p38MAPK、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明显较高,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较低;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假手术组的左扭转比率、p-p38MAPK/p38MAPK、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明显较高,脑组织含水量、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中,p38MAPK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会加剧高血压脑出血的脑损伤,烟酰胺会经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