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ucogen like peptide 1, GLP-1)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在改善β细胞功能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效应,但有关其作用机制尚需更深入研究。本研究探讨GLP-1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模型胰岛细胞损伤的影响,观察GLP-1在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损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HE染色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胰岛损伤。ELISA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大鼠血清中GLP-1表达水平上调。放射免疫结果表明,GLP-1和谷氧还蛋白1(Grx1)促进HIT-T 15细胞分泌胰岛素,Cd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GLP-1加药处理后,各组与糖尿病组相比,药物提高了Grx1和胰岛素表达水平,降低了胰高血糖素表达水平,同时降低了活性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GLP-1在肥胖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中起保护作用,同时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其机制可能与Grx1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奇龙  王晓慧 《生命科学》2020,32(9):963-97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的减少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中的重要作用为运动降低体重和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防治肥胖及T2DM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运动可能通过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介导GLP-1的增加。增加的GLP-1可发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食欲和胃排空以及降低chemerin等作用,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能量摄入和改善血糖水平。这可能是运动防治肥胖、T2DM的机制之一,但仍需更多研究证实。该文就运动增加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GLP-1水平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胰高血糖素样截短肽(sGLP-1)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Ⅱ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以合成的GLP-1为阳性对照,观察sGLP-1对Ⅱ型糖尿病GK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以及糖耐量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sGLP-1对胰岛β细胞系β-TC3增殖作用.结果 与GLP-1相比sGLP-1能够长效控制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P<0.01).同时sGLP-1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胰岛β-TC3细胞的增殖,使得胰岛体积增大,数量增多.结论 sGLP-1控制血糖的长效能力优于GLP-1,可能从刺激胰岛素分泌和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两个方面对Ⅱ型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大量研究表明,除刺激胰岛素分泌外,GLP-1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抑制β细胞凋亡而增加胰岛β细胞量,本文就其相关分子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受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促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胃排空等作用,近年来成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中的热点。GLP-1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我们从4个方面对GLP-1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GLP-1的二级结构、GLP-1单个残基改变及残基间的相互作用、GLP-1不同残基片段对GLP-1结合并激活受体的影响和GLP-1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治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高血糖素样肽l(glucagon—like peptide—l,GLP-1)与胰岛素分泌和糖代谢调节密切相关。GLP-1与其受体(GLP-1receptor,GLP-1R)结合后,主要通过cAMP和P13K两条信号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刺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GLP-1R结构和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在糖尿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为开发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素。GLP-1能通过葡萄糖依赖模式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有延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体重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体内血糖稳态。目前,基于GLP-1的药物作为新的糖尿病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简要综述GLP-1对胰腺β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GLP-1(1~37) 诱导人类胚胎小肠 上皮细胞表达胰岛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类胚胎小肠的上皮细胞,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lucagon-like peptide 1 (1~37),GLP-1) 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 RT-PCR 检测胰岛内分泌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 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人类小肠上皮细胞,免疫组化证明细胞表达小肠上皮的标志物细胞角蛋白 18 和 19 ,同时细胞也表达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但无胰岛素表达 . GLP-1(1~37) 诱导小肠上皮细胞 6 天, RT-PCR 显示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基因盒 1 (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 , PDX-1) 、葡萄糖转运蛋白 2 (glucose transporter-2 , GLUT-2) 和胰岛素基因均有表达,免疫组化也检测到胰岛素阳性小肠上皮细胞 . 未用 GLP-1(1~37) 诱导小肠上皮细胞为对照的 RT-PCR 显示 PDX-1 、 GLUT-2 也表达,但无胰岛素 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 . 研究表明 GLP-1(1~37) 能够诱导人类胚胎小肠上皮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 .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TCF7L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现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2型糖尿病(T2D)相关以来,该结论在不同人种中得到广泛证实.研究认为它可能通过影响肠胰岛素轴Wnt信号传导通路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表达或通过在胰岛β细胞的表达,或参与胰岛素的合成、加工、分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等方式导致糖尿病发生.本文对该基因目前的研究成果及趋势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0.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降低食欲等多种重要功能,在控制体内血糖平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的发生伴随着胰高血糖素样肽-1生物应答功能受损。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降解酶抑制剂等糖尿病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姚艳丽  冯凭 《生命的化学》2005,25(4):316-317
近年来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增殖均起重要作用,包括抑制β细胞凋亡、刺激β细胞增生、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腺内分泌细胞,从而使被破坏的胰岛细胞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这些作用为其治疗Ⅰ型糖尿病提供了证据,使其成为Ⅰ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肠促胰素之一的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在肠道L细胞中编码的产物。研究发现GLP-1具有抑制摄食、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而GLP-1类似物和受体激动剂等已作为糖尿病治疗主要药物用于临床。本文总结近年关于GLP-1合成与分泌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转录、翻译后修饰及其相关调控机制,并从营养物质、激素、自主神经系统、机体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等方面,介绍影响GLP-1水平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胰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的一种激素,主要由肠道L细胞产生并分泌进入血液。GLP-1能激活胰腺、肾脏、肺、胃、心脏和脑等组织中存在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GLP-1受体(GLP-1R)的激活,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3',5'-环腺苷酸,随后通过cAMP依赖性第二信使途径激活蛋白激酶A和鸟苷酸交换因子。大量围绕胰岛素产生细胞——β细胞开展的研究证明,GLP-1短期作用能够加强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作用,持续的GLP-1R激活也能增加胰岛素的合成,促进β细胞的增殖和新生,抑制β细胞凋亡。GLP-1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发了大量针对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我们对胰腺中GLP-1R激活所产生作用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核因子(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s,HNFs)是一类分布在肝、胰、肠、肾等多个组织器官,调节肝脏内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一类转录因子。其主要亚型为HNF1、HNF3、HNF4和HNF6等,这些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调控网络。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损伤,最终导致高血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NFs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损伤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对HNFs在T2DM发生中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损伤作用研究新进展作以回顾性综述,旨在为认识T2DM发病机制及提出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宋愉  于吉人 《生理学报》1991,43(5):428-435
本工作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对铃蟾肽防止胰岛 B 细胞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在整体水平,预先注射铃蟾肽(50μg/kg,iv)可明显抑制单独给予四氧嘧啶(200mg/kg,s.c.)引起的大鼠血糖升高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的趋势。(2)在离体胰腺灌流实验发现,在四氧嘧啶之前预灌流铃蟾肽(10~(-2)mmol/L)可使胰腺对高糖刺激产生反应性分泌;而仅以四氧嘧啶灌流时,胰腺对高糖刺激无反应。(3)在离体胰岛水平,初步研究了在四氧嘧啶引起胰岛 B 细胞功能改变时,铃蟾肽对胰岛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铃蟾肽可防止四氧嘧啶引起的胰岛素和生长抑素分泌的抑制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胰高血糖素样肽1: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XH  Yang W  Qi JS 《生理学报》2010,62(5):398-406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人们正在逐步深入研究治疗T2DM的最新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 ptide1,GLP-1)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大胆地提出了利用GLP-1治疗AD的设想。本文对T2DM与AD的发病相关性、GLP-1的合成与分泌、GLP-1受体的中枢分布及其生理效应,特别是GLP-1与AD治疗策略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严重影响青少年和儿童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T1DM由多病因引起,其中机体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是T1DM的主要发病原因。胰岛β细胞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反应在其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机体的OS反应在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机体OS反应产生机制及其在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认识T1DM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胰高血糖素样截短肽(sGLP-1)对II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GKⅡ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以合成的GLP-1为阳性对照,观察sGLP-1对GK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以及糖耐量的影响。结果与GLP-1相比sGLP-1能够长效控制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P〈0.01)。结论sGLP-1控制血糖的长效能力优于GLP-1,可能从刺激胰岛素分泌方面对Ⅱ型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大量证据表明,AD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等方面关系密切。近年来,已有不少有关T2DM最新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用于AD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报道,GLP-1及其类似物极有可能成为防治AD的一个新策略。本文将就AD和T2DM的相关性、GLP-1及其类似物、GLP-1受体分布及生理作用、GLP-1神经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不同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TLR4/NF-κB炎症通路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T2DM组、UCMSC A组和UCMSC B组,每组8只,予相应干预8周:UCMSC以尾静脉输注方式干预,其中UCMSC A组采用单次大量模式(细胞数20×106个);UCMSC B组采用多次足量序贯模式(每次细胞数5×106个,每两周干预1次共4次)。定期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C肽(C-P);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TLR4、NF-κB及IL-6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与T2DM组比较,UCMSC A组和UCMSC B组大鼠FBG均呈明显下降,其中UCMSC B组明显低于UCMSC A组[(20.0±3.5)比(13.1±1.7)、(7.2±2.2)],P0.05;与T2DM组比较,两个治疗组大鼠INS和C-P水平呈不同程度增高;T2DM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紊乱,仅见少量胰岛细胞团存在,而两个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呈不同程度改善;与T2DM组比较,两个治疗组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以UCMSC B组为甚;与T2DM组比较,两个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TLR4、NF-κB及IL-6蛋白表达降低,以UCMSC B组为甚,分别为(1.58±0.43)比(1.15±0.27)、(0.96±0.20),(1.06±0.22)比(0.80±0.15)、(0.62±0.10),(0.91±0.10)比(0.77±0.09)、(0.60±0.16),均P0.05。结论多次足量序贯输注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炎症通路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