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淡水龟科具闭壳结构龟类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壳龟类是淡水龟科(Bataguridae)中一群具有"闭壳"结构的水栖或半水栖龟类的总称,即腹甲的腹盾和胸盾之间以可动的铰链韧带相连,使背甲和腹甲可以全部或部分闭合,它们是盒龟属(Cistoclemmys)、闭壳龟属(Cuo-ra)、锯缘龟属(Pyxidea)、齿缘龟属(Cyclemys)和果龟属(Notochelys),前4个属的龟类在中国均有分布。近几十年来,由于食用、传统中医药开发和宠物贸易的兴起,导致许多闭壳龟类野生物种数量急剧减少,并且当前许多亚洲闭壳龟的分类工作过多的依赖于市场购买的物种样本,这就使我们对闭壳龟属及种的归属划分变的较困难,因此对闭壳龟类物种种的界限的划分及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通过对淡水龟科具有闭壳结构龟类的形态学研究,细胞遗传学研究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闭壳龟类的相关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3~4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进行了专项调查。在海拔300~1 000 m设5个研究样区,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样区内选取443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3种11只,包括8只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2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和1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访问调查得知当地还有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三线闭壳龟(C.trifasciata)、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分布。研究表明,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至少有2科7种,约占海南淡水龟类总种数的60%,其中四眼斑水龟和锯缘摄龟为本次调查到的尖峰岭淡水龟的新记录,三线闭壳龟和山瑞鳖为访问新记录。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非常低,人为捕猎对淡水龟类资源破坏严重,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化石闭壳龟的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闭壳龟(Cuora)是龟科(Emydidae)中的一个现生属,有6个现生种,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我国产4种。为该地区龟类动物中的一个小类群,以前未有化石发现。本文记述的是闭壳龟属的一个化石新种(Cuora pitheca,sp.nov.),时代为上新世早期。这是该属龟类的首次化石记录。它的发现,不仅把闭壳龟属的历史从现代推至上新世早期,并为探讨该龟类的进化和分布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家庭饲养金头闭壳龟15年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陆伟  侯勉 《四川动物》2003,22(1):22-23,48
金头闭壳龟Cuoraaurocapitata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龟类 ,目前仅知分布于安徽省的少数地区。该龟体色艳丽 ,性格温和 ,很受龟类爱好者青睐。由于分布面窄 ,数量稀少 ,长期的盗捕和走私使其濒于灭绝。笔者自 1 987年起对其进行家庭饲养至今。现将自己饲养中的体会加以总结 ,以供爱好者参考。1 关于性成熟的判定1 988年购得雌龟 1只重约 4 0 0g。根据雌龟体重和背甲量度确定年龄在 1 0岁左右。该龟 1 992年体重约 60 0 g时首次产卵 2枚 ,可惜都被咬碎。 1 993~ 2 0 0 1年该雌龟每年都正常产卵 3~ 7枚 (年均 4 6枚 ) ,…  相似文献   

5.
金头闭壳龟及其濒危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道珍稀龟类金头闭壳龟的生物学特性、分布、数量及濒危现状,并提出了新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珍稀龟类金头闭壳龟的生物学特性、分布、数量及濒危现状,并提出了新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全长序列探讨闭壳龟类的系统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对淡水龟科具闭壳结构的黄缘盒龟、黄额盒龟、金头闭壳龟、潘氏闭壳龟、锯缘龟和白腹摄龟的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长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16种淡水龟科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和系统发生分析。经C lustalX1.8软件对位排列后共有1154个位点,其中可变位点413个,简约信息位点301个;A+T的平均含量(56.5%)高于G+C(43.5%)。在氨基酸密码子中,第一位富含A,第二位富含T,第三位富含C;碱基转换/颠换率为5.97,碱基替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以中华鳖和马来鳖为外群,通过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分子系统树,均具有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和潘氏闭壳龟最先聚成一支,再和三线闭壳龟聚成一组,说明形态上相似的三种闭壳龟亲缘关系最近;闭壳龟属、盒龟属和单种锯缘龟属聚成一个单系的闭壳龟群,建议合并为闭壳龟属;齿缘龟属和果龟属聚为一支,它们与新的闭壳龟属关系较远,揭示闭壳结构的形成不是由一个共同祖先分化而来;乌龟属、花龟属和拟水龟属三属为并系起源,建议三属可以合并为一属。  相似文献   

8.
三线闭壳龟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婷 《四川动物》2000,19(3):184-184
三线闭壳龟(Cuoratrifasciata)又名红边龟、红肚龟、断板龟、金线龟,其背甲上有三条黑色条纹,故名。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国外分布于越南。其在药用、食用、观赏方面均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野生的三线闭壳龟数量稀少,1988年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三线闭壳龟尚无上规模的人工养殖场,笔者饲养三线闭壳多年,现小结如下。1 生活习性在自然界,三线闭壳龟栖息于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水质清净的山区溪流地带。该龟有群居的习性,常在溪边灌木丛中挖洞做窝,白天在洞中,傍晚、夜晚…  相似文献   

9.
古猿闭壳龟的新材料及该属的地史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祥奎 《人类学学报》1985,4(2):113-117
云南禄丰古猿产地发现的古猿闭壳龟(Cuora pitheca Yeh,1981),是闭壳龟属的首次化石记录。它的发现,把该属的历史从现代一下追溯至中新世晚期。本文除补充记述古猿闭壳龟的新材料外,并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新发现,综述了该属龟类的地史分布。  相似文献   

10.
闭壳龟—亚洲的特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祥奎 《化石》1990,(4):28-29
闭壳龟是龟科的一现生属,现知有10个现生种,均生活在亚洲,我国占8种,是地道的“亚洲特产”。该属自19世纪中叶建立以来,长期默默无闻,只4—5个现生种为代表。1981年,笔者第一次记述了闭壳龟的化石种类,拉开了探索该属龟类系统发生的序幕后,近几年来,有关新的化石记录和现生种类报道频增,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新资料。可也有人呼吁,由于人们的滥捕,大别山区的黄缘闭壳龟的数量锐减,建议把这种最为常见的亚洲特产龟列为保护动物,以杜绝灭。看来,加强有关的科学宣传,我们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