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健伟  李晓成 《病毒学报》1999,15(3):238-243
对蓝舌病毒结构蛋白VP7作为组特异性诊断抗原进行了研究,将编码BTV13主要组特异性抗原VP7的S7cDNA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1,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evBacBTVP7。用此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获得VP7蛋白的高效表达,表达量可占细胞蛋白总量的12.4%。  相似文献   

2.
感染束顶病后香蕉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蕉束顶病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两者在香蕉束顶病毒侵染前期被诱导活性显著提高,接种后21和28d最高,42d后则都比健株低,侵染前期BBT在体内的运转受抑,接种叶在接种后28d病毒含量提高,而顶叶则在3d后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同时表达蓝舌病毒四个主要结构蛋白可装配成病毒样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基因工程疫苗和进一步研究BTV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BTV病毒样颗粒(VLP)的装配进行了研究。同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BTV主要结构蛋白VP7、VP3、VP2与VP5,将细胞裂解液超速离心纯化后,发现主要存在两 形态的颗粒:一种与前文报道的病毒核心颗粒(CLP)相同,直径约为60nm ̄70nm,蛋白壳厚10nm ̄15nm;另一种大小为70nm ̄  相似文献   

4.
受番茄花叶病毒侵染后寄主的超微病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健  薛朝阳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259-1263
电镜观察了番茄花叶病毒(ToMV)侵染不同寄主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在25℃下ToMV侵染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后,病毒粒子在叶片的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组织的细胞质中形成大块结晶体和类结晶体,液泡膜处产生小泡结构,有多泡体和髓鞘样结构构伸入液泡中,在25℃下ToMV侵染珊西烟(icotianatalacumL.cv.Xanthinn)后,除存在病毒结晶体和类结  相似文献   

5.
利用简并引物RT-PCR扩增技术,结合RT-PCR扩增片段RELP分析,对洋水仙14个病毒病样品进行分组检测,结果表明洋水仙植物上存在有四种以上PVY组病毒侵染。它们可能是TBV、NYSV、NSSV和OnYDV等。  相似文献   

6.
以柯萨奇B_3病毒(CVB_3)感染Balb/c小鼠建立心肌炎模型,检测了小鼠脾脏中T细胞亚群和血清中的抗心肌抗体,并进行了心脏病毒分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5天,脾脏中Thy1,2 ̄+(T_总)增高,7一15天降低,第21天恢复正常。L3T4 ̄+(Tc/Ts)于病毒感染后5一21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3T4+(Th/i)于病毒感染后7天开始增高,直到21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后15天,抗心脏肌球蛋白抗休开始增高,第21天继续增高。病毒感染后3一5天,心脏病毒分离均为阳性;第7天部分小鼠心脏中仍可分离出病毒;第15天心脏病毒分离为阴性。病毒感染后7一21天,心肌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进行性加重。上述结果提示,病毒感染本身和免疫因素都可能参与心肌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蔬菜植物病毒病在大连市蔬菜区己成为严重危害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迄今国内外尚无良好的防治植物病毒病农药。由于病毒对寄主细胞代谢的高度依赖特性,因而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往往对寄主产生药害,这就给筛选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8.
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夏春  黄捷 《微生物学报》1999,39(2):171-173
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HHNBV)[1]、对虾杆状DNA病毒(PRDV)[2]和白斑杆状病毒(WSBV)[3]是近年来引起全球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这三种病毒同属杆状病毒属C杆状病毒亚群中的新病毒,在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征上十分类似,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用HSV-1接种人单核细胞传代株U_(937)和T淋巴细胞传代株HSB_2细胞,通过对病毒滴度、细胞增殖与病变、病毒抗原表达及病毒DNA的动态观察,研究了HSV-1感染两种细胞的特点。结果发现接种病毒后,U(937)细胞仅允许病毒短时间低滴度复制,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在12天内降至测不出水平,细胞经过1~2周后增殖受抑、死亡增多,然后又逐渐恢复;用LPS持续刺激则能提高病毒感染滴度,延长感染时间,形成短期持续感染。HSB_2细胞允许病毒复制至较高滴度,呈现急性杀细胞性感染;用PHA持续刺激也不改变细胞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矮牵牛是一种草本花卉,主要用来布置花坛,但病毒侵染却严重地影响其观赏价值。国内外有关危害矮牵牛的病毒报道较多[1,2],但较系统研究矮牵牛病毒病的报道较少,本文从矮牵牛病毒鉴定、优势病毒种类确定及防治矮牵牛病毒病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BANANA GEL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els from banana extracts were studied. Gels were obtained with extracts more alkaline than pH 7.0 with very small quantities of calcium, strontium, and barium salts, the gel formation with these salts decreasing in the indicated order. In solutions more acid than pH 6.0, no gels were obtained with these salts. Magnesium, lithium, and sodium salts did not cause gel formation either in acid or alkaline solutions. Pancreatine gave a gel on incubation with banana extract at pH 5.0. The gel-forming property of banana extracts was destroyed on boiling.  相似文献   

12.
THE BANANA     
A.G.N. 《CMAJ》1937,37(6):586-588
  相似文献   

13.
14.
香蕉花叶病检测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华平  胡晋生 《病毒学报》1997,13(3):273-277
  相似文献   

15.
香蕉园蜘蛛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永强  韦绥概 《蛛形学报》2000,9(2):101-106
香蕉园蜘蛛群落组成隶属于17科48属71种。跳蛛科、球蛛科、狼蛛科、肖峭科、皿蛛科和抚蛛科是优势科。种类以跳蛛、数量以抚蛛最多。群落垂直分层结构明显。广西抚蛛与草间钻头蛛,幼豹蛛与类奇异獾蛛分别是植株叶片和地面群落的优势种群。群落多样性地面高于植株。植株层间的相似性高于植株与地面之间的相似性。植株叶片上的蜂蛛与昆虫数量消长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香蕉减数分裂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次报道了发生于香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部分染色体在中期I发生单价体提早分离。这可能是异源多倍体中不同源染色体组的异质性所引起.  相似文献   

17.
18.
钙对香蕉采后果实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对香蕉成熟过程中水溶性钙的变化及CaCl_2溶液真空浸渗处理对香蕉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成熟期间,水溶性钙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果实呼吸跃变上升前期,水溶性钙的增加尤为明显,果皮和果肉中水溶性钙含量与采后成熟天数呈正相关。以0.05mol/l和0.1mol/l CaCl_2溶液真空浸渗,可使香蕉果实呼吸跃变高峰延迟,但没有明显降低跃变峰值。  相似文献   

19.
香蕉束顶病毒的纯化及理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具有典型香蕉束顶病(BBTD)症状的香蕉病组织中提纯了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为18nm的球形病毒颗粒。最高紫外吸收在255nm,最低紫外吸收在240nm,A_(260)/A_(280)为1.30。用标准BBTV抗体通过ECL-Western转印法测定其外壳蛋白分子量为21kDa。其核酸经DNaseI、RNaseA和Mung Bean Nuclease分析,表明是约1kb的ssDNA。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20.
邹琦丽  姚军  林荣   《广西植物》1993,13(2):144-145+198
报道6个香蕉品种的小茎尖离体繁殖无病苗中芽产生的细胞学观察。小茎尖在改良MS附加BA 3.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5天后可以看见外植体基部膨大,10天后叶原基伸长、转绿,20天后长出叶子形成苗。20—30天左右,所形成苗的两侧表皮下的薄壁细胞转化为分生细胞,形成芽原基,继续分化形成芽,一般芽数为2—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