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加拿大北极地区黄昏鸟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拿大北极地区Bylot岛晚白垩世陆相沉积中发现一黄昏鸟化石。这是首次在极地地区发现这类不会飞行的已绝灭的潜水鸟类,该地点也是白垩纪最晚期的黄昏鸟产地。新材料的形态构造与Heaperornis regalis比较接近,但它个体大,颈椎椎体后部特别向两侧扩展,椎体侧凹亦特别大而深等,具特化的性状,因而建一新属新种:Canadaga arctica gen.et.sp. nov.。  相似文献   

2.
垣曲盆地一新的细齿兽(食肉目,细齿兽科)化石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在山西省垣曲县毫清河右岸火石坡发现的细齿兽一新种──毫清河细齿兽?(Miacis? boqinghensis sp  nov.)。新种与细齿兽属所有已知种不同在于上臼齿具发育的前、后小尖,且小尖均具明显的前、后棱。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发现森林古猿新材料及其在大型猿类进化中的新见解最近,在西班牙东北部的CanIlobaterCs地点发现Dryorilhecuslaiclanus的新材料,标本为一具残破的头骨(CLL-18000).此头骨包括大部分面骨和保留岩部的拥骨部分.从岩...  相似文献   

4.
萨斯卡通市是加拿大农业生物技术最活跃的中心。这里设有许多重要的国家研究中心、萨斯喀彻温大学农业学院、西部兽医学院、农业/农业食品加拿大萨斯卡通研究中心。国家研究委员会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家畜传染病机构,萨斯喀彻温研究委员会和转基因植物中心。此外,萨斯卡通还拥有一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技术的专业研究中心,以及许多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的私营公司。该市还有40多个农业生物技术机构,雇员近2000人,年销售额达1亿多美元。农业生物技术界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发展的基础设施。预计,到本世纪末企业的农业生物技术产…  相似文献   

5.
鞋形共系蚤Syngenopsylluscalceatus(Rothschild,1905)自发表迄今85年以来为一独模属。在峨眉山发现的一新种,是本属首次有了第二种。共系蚤属的地理分布也因新种的地理位置向北推到了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新种雌蚤(配模)盲管的末端具一受精囊的雏形,认为这一结构在角叶蚤科的共系蚤属中的出现是一个返祖遗传性质的畸形。  相似文献   

6.
陈炯  程晔 《Virologica Sinica》2000,15(2):97-105
线状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病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等地均有发生。这类病毒由根肿菌纲的禾谷多粘菌(Polymyxagraminis)传播,并归类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的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日本的Sawada(1927)[1]首次发现并描述小麦花叶病害,随后的研究表明病原是土传的。Inouye(1969)[2]证明该病害的病原是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lowmosaicvirus,WYMV)。Slykhuis(1960)[3]首次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冬小麦上发现并描述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害。Slykhu…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石纹螳属一新种(螳螂目:螳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石纹螳属一新种,云南石纹螳Humbertiella yunnanensis sp.nov.,本种与老挝石纹螳Humbertiella laosana Beier近似,但额盾片具一条连续的黑色横带,前胸背板近后缘处具2个较明显的瘤状突起,前足胫节具11枚内列刺而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云南金线鲃一新种及其性状的适应性(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金线,新种SinoryclocheilushyalinusChenetYang,sp.nov.生活于云南阿庐古洞的暗河中,就其性状的适应性演变序列而言,应是迄今发现的5种洞穴定居性金线种类中特化程度最高者.在洞穴鱼类中,类似金线种类普遍存在于头部的感觉突是罕见的,据此推测具2行咽齿的驼背属是源于金线的一个特化分支。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走廊区早中石炭世网状脉之蕨类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甘肃北祁连走廊区早中石炭世的沉积特征。该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具网状脉的蕨类化石,计有网羊齿13 种、矛羊齿2 种和杂羊齿1 种。并对其中的Linopteris m usterii、L.obliqua、L.pseudoneu-ropteroidessp. nov.、L.ovalissp. nov.、L.lanceolatussp.nov.、L.varium sp. nov.、Lonchopterislanceolatussp. nov.、L. crassinervissp. nov.和Palaeow eichselia yuanii等9 种进行了描述。这一地区早中石炭世植物区似应属欧美植物区,但欧美植物区系的某些重要分子在我国这一地区的出现,要比欧美和前苏联更来得早一些,这对前人关于上述构成欧美植物区系的3 个具网状脉蕨类的主要属起源于西欧或前苏联的看法提出了异议。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的华夏植物群不应从欧美植物区划出,而是继我国西北地区具地方色彩的晚泥盆纪植物群后发展起来的,其通道即为北祁连走廊  相似文献   

10.
张小青 《菌物系统》1997,16(4):259-263
作者在《中国灵芝科志》的编写过程中,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中发现我国尚未报道过的灵芝科4个新记录种,它们是:唐灵芝Ganoderma donkii Steyert、亮黑灵芝G.nigrohicildum(Loyd)Reid、壳状灵芝G.ostracodesPat.和具柄灵芝G.stipitanus Murr.。以上所有研究标本均保藏在HMAS。  相似文献   

11.
四种步甲一龄幼虫的形态研究(鞘翅目:步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娟 《昆虫分类学报》1996,18(4):283-293
本文采用加拿大学者Y.Bousquet创立的幼虫原生刚毛标记分类法对一棘蝼步甲ScaritesterricolaBoneli;铜绿婪步甲HarpaluschalcentusBates;黑通缘步甲PterostichusvernalisPanzer;耶气步甲PheropsophusjesoensisMorawitz的一龄幼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在安徽省潜山盆地晚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晌髓类的一个新属新种──李氏皖掠兽(Wanolestes lii gen.et sp.nov.)。新属以p4臼齿化程度低,下颊齿跟座脊状,仅具两个下臼齿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王马先蒿的传粉综合征状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西北部中甸和昆明黑龙潭的大王马先蒿(PedicularisrexClarkeC.B)的不同居群进行了传粉生物学观察。大王马先蒿花为黄色,花冠短管、无喙、具二齿、无蜜腺,是一种原始的花冠类型。该种由红腹熊蜂(BombusfriseanusSkorikov)和明亮熊蜂(BombuslucorumL.)的工蜂在直立的位置上,通过震动花粉背触式传粉;同时也观察到红腹熊蜂的工蜂在倒悬的位置上,通过震动花粉腹触式传粉。熊蜂的工蜂在大王马先蒿上的这两种传粉综合征状的发现,可能是仅存在于马先蒿原始类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线ba一新种及其性状的适应性:(鲤形目:鲁科)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透明金线ba,新种Sinocyclocheilus hyalinus Chen et Yang,sp.nov。生活于云南阿庐古洞的暗河中,就其性状的适应性演变序列而言,应是迄今发现的5种洞穴定居性金线ba种类中特化程度最高者。在洞穴鱼类中,类似金线ba种类普遍存在于头部的感觉突是罕见的,据此推测具2行咽齿的驼背ba属是源于金线ba的一个特化分支。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与黑熊显带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军  陈红卫 《遗传学报》1999,26(4):309-314
以体外培养的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与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应用BrdU复制带显示技术,研究了大熊猫和黑熊染色体晚复制带带型。通过对大熊猫与黑熊显带染色体带型的比较,发现黑熊部分具端着丝粒的染色体与大熊猫部分具中,亚中,或亚端着丝粒的染色体的整个短臂或整个长臂有明显的带型相似性,在黑熊具中,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中,仅33  相似文献   

16.
1982年,Prusiner等发现,在感染瘙痒病的仓鼠脑中有一种异常蛋白,名其为“蛋白质感染颗粒”(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Prusiner用prion(现译为朊病毒)这一名词把这类病原体与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其它已知的病原体区分开。后来发现这种蛋白质能够自我催化复制,且有两种构象,即正常态的PrPC和感染态的PrPSC。两者的化学性质也不同:PrPC能溶于非变性洗涤剂而PrPSC不溶;PrPC易被蛋白酶消化而PrPSC则具部分抗性。在酵母中,朊病毒不…  相似文献   

17.
木兰科及其近缘科种子内种皮合点区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木兰科、林仙科、八角科、五味子科的种子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发现,木兰科种子为Endotestal型,且合点区具孔或管的特殊形态,其余三科为Bxtotestal型,由此说明它们与木兰科的亲缘关系较远。木兰科植物是一个自然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双尾蚜属种类记述(同翅目: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7年,对双尾蚜属Diuraphis Aizenberg种类进行调查,共发现7种,其中1新种,害冰麦双尾蚜D.nociva Zahgn et Liang,sp.nov.新种的鉴别特征是:具上尾片,其长度仅仅为尾片的01.8。中国3新纪录种:雀麦蚜D.(Holcaphis)bromicola Hille Ris Lambers,西方麦蚜D.(Holcaphis)freqyuens(Wa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我国云南红河流域山柚子科的一个原始新属--甜菜树属,该属具大型圆锥花序,两性,是Lepionurus,Melientha和Champeueia3个单型属的祖型,远远无疑起源于康滇古陆即今之云南高原,其发现对山柚子科的起源分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绥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美绥螨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美绥螨属一新种,即具齿美绥螨Ameroseius denticulatu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下关大绒鼠体上,保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