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吻合口狭窄经内镜下萨氏扩张器扩张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9例食管良性吻合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41),对照组给予内镜下萨氏扩张器扩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37%(35/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79%(25/38)(x~2=4.138,P=0.002)。研究组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再次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t=21.573、27.209,P=0.000、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Stool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6,P=0.791),两组患者治疗后Stooler评分均降低(t=16.606、25.962,P=0.000、0.000),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7.407,P=0.0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51%(8/4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2.11%(16/38)(x~2=4.760,P=0.009)。结论:食管良性吻合口狭窄经内镜下萨氏扩张器扩张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8例胆道损伤进行分析总结:分别施行了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10例,保守治疗2例,Roux-en-Y胆肠吻合术6例。结果:3例术后过早拔管发生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1例因梗阻性胆管炎并发肝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胆肠吻合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昏迷死亡。余术后良好。结论:尽早发现及正确处理对提高疗效和预防术后胆管狭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立即行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后数天发现或多次胆道修补术失败者,则宜行规范的Roux-en-Y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双套管肛管处理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以及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为两组,A组286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同时经肛门放置多侧孔粗胶管于吻合口上方作为肛门减压管)、B组314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通过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并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2.45%)显著的低于B组(5.73%)(p0.05),A组患者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二次手术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600例患者中,一共有2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数据分析显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其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BMI≥25 kg/m~2、术后采用新辅助化疗(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本研究表明采用双套管肛管处理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有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超重及术后应用辅助化疗是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上下腔静脉不同缝合方式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对,以SD大鼠为供体和受体,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对。两组均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A组采用双定点连续缝合方式吻合肝上下腔静脉,B组采用单定点连续缝合方式吻合。比较两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长、无肝期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等情况。结果:A组供体取肝、修肝、无肝期、肝上下腔静脉(SHVC)吻合时长分别为28.5(27.0-31.1)min、9.5(9.0-10.6)min、20.6±1.3 min、8.5(8.0-9.0)min,B组分别为30.0(27.8-32.0)min、9.0(8.6-10.0)min、18.1±1.4 min、7.0(6.5-7.4)min,其中两组的无肝期、SHVC吻合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SHVC吻合口出血4/30例、其他并发症6/30例,B组吻合口出血1/30例、其他并发症5/30例,术后2天以及术后2周存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定点连续缝合SHVC比双定点连续缝合更有效地缩短无肝期时长,并降低开放后吻合口漏血发生几率,两种吻合方式均能成功建立稳定可行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在晚期伴食管完全梗阻的喉癌病人中通过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的应用体会。方法:18例喉癌术后复发伴食管完全梗阻的病人,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16例在局麻下、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手术平均时间32.1±5.8分钟,无手术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是安全、简便及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术后耐受好、易于护理,适合喉癌伴食管完全梗阻病人建立长期营养支持途径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7例明确病因的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最初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证实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缝合漏口,腹腔冲洗引流,1例证实肝总管侧壁漏,行肝总管侧壁修补+T管引流术,另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加腹腔引流治愈.随访1-13年疗效满意.结论:L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迟发性胆漏的可能,ERCP+ENBD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组(简称: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组(简称:常规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切口大小、并发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15.9%)(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显著小于常规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33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125例患者使用传统胆管切开并T管引流术,B组100例患者使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C组110例患者使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脓性胆汁引流量、术后1周血清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91/100)及90.9%(100/110),明显高于A组71.2%(89/125),B组与C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脓性胆汁引流量、术后1周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0%(11/100)和8.2%(9/110),均明显低于A组的28.0%(35/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肝脏淋巴回流淤滞(Intrahepatic lymphatic stasis,IHLS)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2004~2012年期间行肝移植手术并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或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诊的IHLS病人,分析正常肝移植组IHLS阳性率与肝移植术后静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乙肝复发、肝癌复发、动脉并发症、移植排斥、药物性肝损害、转移瘤组IHLS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正常移植肝组术后IHLS的阳性率分别与术后胆道并发症、静脉并发症、乙肝复发组肝移植术后IHLS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并发症组IHLS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静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及乙肝复发可影响肝移植术后IHLS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情况下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处理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患者,换周西罗莫司后肾功能恢复的临床资料.患者因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后出现发热,明确诊断为胆道感染,予以控制感染.继之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确为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所致,治疗上停用他克莫司胶囊,服用西罗莫司.结果: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促进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发生,在胆道感染控制的基础上,予以换用他克莫司为西罗莫司,同时扩容、补液等改善肾脏灌注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现于我院门诊跟踪并规律复查.结论:西罗莫司是一种低肾毒性的免疫抑制剂,对于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处理,换用西罗莫司治疗能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