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干细胞由于其巨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而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许多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对其加大投入,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与干细胞相关的论文和专利数量在2001年后均快速增加,其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目前仍以脐血干细胞项目为主。美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均处于世界顶级地位。中国与干细胞相关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也居世界前十位,但没有一家机构居世界先进行列,也缺乏新产品研发。面对美国相关政策的放宽所带来的格局变化,中国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Stem Cells)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对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专利数据库收录的1975-2013年世界范围内申请的干细胞技术专利进行了数据计量分析,给出了干细胞专利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发重点分布、机构分布等,揭示了已展现出明显优势的干细胞技术的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得到的结果可为这种新技术的研发决策提供支持与依据。研究发现,干细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和中国对干细胞领域研究资助力度持续加大,美国和日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正处新一轮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一本以多媒体光盘为主,纸质导读本为辅的电子期刊。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2015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重点报道我国细胞与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介绍细胞与干细胞研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一本以多媒体光盘为主,纸质导读本为辅的电子期刊。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2015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重点报道我国细胞与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介绍细胞与干细胞研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中国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概况。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ino Med)数据库收录的干细胞治疗病例报告进行分析,并利用TDA和Ucinet等软件展现了分析结果。结果我国1998年就有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报道,自2000年以后,每年都有干细胞治疗相关的病例报告,迄今为止,有近500家机构发表了相关论文;治疗病例涉及眼病、心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内分泌病与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类型的疾病,主要利用自体骨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等。结论中国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和市场未成熟,也未得到国家的正式审批,符合临床试验基本标准的前瞻性对照试验并未见相应数量的报告,但是通过文献报道可以看出,已经有大量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治疗业务,迫切需要严格区分研究与应用,弥补监管空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基础研究、专利申请、临床试验角度对比分析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为中国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检索SCI论文数据、DII专利数据及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数据及新药审批情况,利用Excel、DDA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讨论。结果:中国在间充质干细胞基础研究、专利申请及临床试验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论文、专利和临床试验数量快速增长,2014年起发表论文数量及2016年申请专利数量均超过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已达200余项;在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等研究领域,内分泌系统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等临床试验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已具备坚实的团队与技术基础。但我国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仍面临激烈的竞争,存在进步与发展空间。结论:我国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应发挥已有优势,加强战略性布局;重视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的新药开发路径;做精做细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加大资金投入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健全监管机制及评价体系,抓住机遇的同时积极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一本以多媒体光盘为主,纸质导读本为辅的电子期刊。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2015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重点报道我国细胞与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介绍细  相似文献   

8.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学术刊物,是一本以多媒体光盘为主,纸质导读本为辅的电子期刊。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2015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重点报道我国细胞与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介绍细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潜能的组织细胞,在器官移植、细胞治疗、组织工程、生殖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前景广泛。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且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为促进国家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政府于2011年10月专门成立了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以统一指导和协调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中国科学院从2011年启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干细胞领域的专项研究进行了重点部署。 随着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国干细胞研究进展迅速,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本刊对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也十分关注,2009年以来共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涉及到干细胞分化、造血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及重编程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为促进对该领域现状及发展的了解,本期汇集了3篇述评和1篇研究论文,作为干细胞研究专题发表,以飨读者。本专题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体细胞重编程、干细胞遗传操作技术等3个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评述,并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了目前干细胞研究的一个侧面。刘光慧等主要评介了基于人多潜能干细胞的人类疾病机理与治疗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该领域研究成果为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再生医学治疗带来的革命性突破。张毅等简要概括了体细胞重编程的主要方法, 并重点评介了细胞提取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初步阐明该技术的原理和机制,为其应用奠定基础。孟姝总结了大鼠胚胎干细胞遗传操作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大鼠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敲除模型的建立,将在揭示基因的生理功能、研究人类疾病的遗传机制以及寻找新药物靶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袁军等研究发现,BMP9可通过p38激酶途径调控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骨分化,进一步揭示了BMP9诱导和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理。 本刊欢迎和期待更多、更好的有关干细胞研究的来稿,以更广泛和深入地促进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学术刊物。本刊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2015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相似文献   

11.
Ju XF  An TZ  Teng CB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3):213-218
干细胞巢即干细胞周围的微环境构成,一般包括干细胞的相邻细胞、粘附分子及基质等,但不同的干细胞有不同的巢结构。干细胞巢通过不同信号途径调控着干细胞的行为,使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处于平衡状态。根据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巢的研究,本文从果蝇生殖系干细胞巢、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巢、肠干细胞巢、毛囊表皮干细胞巢和神经干细胞巢等五个系统分别综述了干细胞巢的构成及其对干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了干细胞巢作用于干细胞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果蝇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果蝇五种干细胞,包括生殖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小肠干细胞、肾干细胞及其微环境(niche)的组成成份;简述了五种干细胞系统对应的分子标记;最后重点介绍了调控每种干细胞系统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
Organization of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the generation-age hypothe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previous division history of each stem cell is one determinant of th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haemopoietic stem cell population. Stem cells from a lineage of stem cells which have generated many stem cells (older stem cells) are used in the animal to form blood before stem cells which have generated few stem cells (younger stem cells). The stem cell generating capacity of a lineage of stem cells is finite. After a given number of generations a stem cell is lost to the stem cell compartment by forming two committed precursors of the cell lines. Its part in blood formation is taken by the next oldest stem cell. We have called this proposal the generation-age hypothesis.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proposal is presented. We stripped away older stem cells from normal bone marrow and 13 day foetal liver with phase-specific drugs and revealed a younger population of stem cells whose capacity for stem cell generation was three- to four-fold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normal, untreated population. We aged normal stem cells by continuous irradiation and serial retransplantation and found that their stem cell generative capacity had declined eight-fold. We measured the stem cell generative capacity of stem cells in the bloodstream. It was a half to a quarter that of normal bone marrow stem cells and we found a subpopulation of circulating stem cells whose capacity for stem cell generation was an eighth to a fortieth that of normal femoral stem cells. This subpopulation was identified by its failure to express the brain-associated antigen which was present on 75% of normal femoral stem cells but was not found on their progeny, the committed precursors of granulocytes.  相似文献   

14.
ORGANIZATION OF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THE GENERATION-AGE HYPOTHE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previous division history of each stem cell is one determinant of th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haemopoietic stem cell population. Stem cells from a lineage of stem cells which have generated many stem cells (older stem cells) are used in the animal to form blood before stem cells which have generated few stem cells (younger stem cells). The stem cell generating capacity of a lineage of stem cells is finite. After a given number of generations a stem cell is lost to the stem cell compartment by forming two committed precursors of the cell lines. Its part in blood formation is taken by the next oldest stem cell. We have called this proposal the generation-age hypothesis.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proposal is presented. We stripped away older stem cells from normal bone marrow and 12 day foetal liver with phase-specific drugs and revealed a younger population of stem cells whose capacity for stem cell generation was three- to four-fold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normal, untreated population. We aged normal stem cells by continuous irradiation and serial retransplantation and found that their stem cell generative capacity had declined eight-fold. We measured the stem cell generative capacity of stem cells in the bloodstream. It was a half, to a quarter that of normal bone marrow stem cells and we found a subpopulation of circulating stem cells whose capacity for stem cell generation was an eighth to a fortieth that of normal femoral stem cells. This subpopulation was identified by its failure to express the brain-associated antigen which was present on 75% of normal femoral stem cells but was not found on their progeny, the committed precursors of granulocyt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为体内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因此,其在再生医学治疗、体外疾病模拟、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干细胞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出现使干细胞领域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我国干细胞研究在这场干细胞技术变革中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逐渐成为了世界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力量。本综述着重介绍近几年来,主要是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技术出现之后,我国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涵盖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转分化、单倍体干细胞以及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和基因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展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由于最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技术的突破 ,一门崭新的学科“干细胞生物工程”已经形成 .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以及一种组织的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向另一种组织细胞横向分化的发现 ,为利用“干细胞生物工程”技术治疗疾病奠定了基础 .本综述着重介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些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干细胞分化的基因调控 .对干细胞生物工程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了概括性讨论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同属于21世纪生命科学的热点领域。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干细胞的研究,能够为了解干细胞提供蛋白质水平的信息,揭示干细胞的增殖、定向分化和迁移的机制,为人们更好地将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及药物开发等领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细胞生物学近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干细胞的基本特征,以及国际上在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间质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作一概述,另外,对国内干细胞研究现状也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