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离被子植物雌配子原生质体对发展植物受精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最近几年,虽然用酶法分离生活的胚囊已有一些成功的报道。但对分离组成胚囊细胞的原生质体前人还没有进行过尝试。1984年我们首次从烟草生活胚珠中分离出卵细胞、中央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的原生质体。最近我们又用颠茄胚珠为材料,采用酶解压片技术进行分离胚囊细胞的原生质体,也取得预期的结果。获得了有活性的卵细胞、中央细胞和助细胞的原生质体。从而证明这项技术是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在观察中发现用酶法分离生活胚囊细胞的原生质体,能  相似文献   

2.
红色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酶浓度、酶解时间,温度等对红色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对数生长期早期的细胞,蜗牛酶浓度1%,30℃处理50-6min,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有利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相似文献   

3.
唐巍  郭仲琛 《植物研究》1997,17(3):320-324
以火炬松成熟合子胚的胚性悬浮细胞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研究了酶液组成,渗透压稳定剂和悬浮细胞生长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肖望 《生物磁学》2009,(6):1079-1081
目的:研究不同的方法对‘过山香’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筛选最适合用于‘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的酶液对‘过山香’原生质体进行分离,并对酶液的甘露醇含量、pH值进行调节。结果:3.0%纤维素酶R-10+0.2%果胶酶Y-23的是最佳酶组合;酶解8h、酶液中含0.41M甘露醇、酶液pH值为5.3时,获得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结论:合适的酶组合、酶解时间、酶液的渗透压和pH值对‘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的方法对‘过山香'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筛选最适合用于‘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不同组合的酶液对‘过山香'原生质体进行分离,并对酶液的甘露醇含量、pH值进行调节.结果:3.0%纤维素酶R-10+0.2%果胶酶Y-23的是最佳酶组合;酶解8 h、酶液中含0.41 M甘露醇、酶液pH值为5.3时,获得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结论:合适的酶组合、酶解时间、酶液的渗透压和pH值对‘过山香'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石牌广藿香悬浮细胞为材料,对影响其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酶浓度、作用时间、溶液渗透压和材料的生理状态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5%的果胶酶、0.2%离析酶和0.8%的纤维素酶组合处理继代培养3~11d的悬浮细胞8h,渗透压调节剂为9%甘露醇,原生质体产量达1.65×106 protoplasts·mL-1 PCV,活力超过86%。在原生质体的液体浅层培养中,细胞分裂频率为13.5%。  相似文献   

7.
微小根毛霉致病株的原生质体形成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重要医学真菌──肺微小根毛霉的原生质体生成系统。采用溶细胞酶以及蜗牛酶与纤维素酶联合作用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原生质体,处于指数生长期、生长旺盛的幼龄菌丝对破壁酶比生长缓慢或老龄菌丝更敏感;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无机盐类要好于有机物;原生质体的较适生成温度为31℃。  相似文献   

8.
烟草爱精后胚囊和合子的分离及合子的离体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酶解-振荡,酶解-解剖及酶解-研磨3种方法分离出烟草(Nicotianatabacum)受精后生活胚囊,其中以第三种方法效果最好,将分离在胚囊经再次酶解并结合显微解剖,进一步分离出合子,胚乳细胞及其原生质体。以微室饲养法培养离体合子,启动了第一次分裂。  相似文献   

9.
烟草受精后胚囊和合子的分离及合子的离体分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酶解-振荡、酶解-解剖及酶解-研磨3 种方法分离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受精后生活胚囊。其中以第三种方法效果最好。将分离的胚囊经再次酶解并结合显微解剖,进一步分离出合子、胚乳细胞及其原生质体。以微室饲养法培养离体合子,启动了第一次分裂。  相似文献   

10.
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确定了培养方式、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配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最佳条件:菌丝体培养12h,用1%溶壁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将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达到5.3×10^5个/mL,再生率为19.4%。  相似文献   

11.
张根发  周延清 《植物研究》1999,19(3):313-317
采用光棘豆无菌苗胚轴诱导的分化能力强的愈伤组织建立的胚必细胞悬浮系材料,对悬浮细胞原生质体解离所需酶液,原生质体培养所需要的渗透压和激素组合进行了研究。发现较低的培养基渗透压(〈0.35mol/L葡萄糖)和较高浓度的2,4-D(〉1mg/L)易于诱导细胞出芽分裂,导致细胞破碎和死亡,并引起培养细胞褐化,找出适合光棘悬浮细胞原生质培养基渗透压和激素组合。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分离与再生的研究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从黑曲霉中获得原生质体的各种条件(例如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龄、培养基的成分、 酶索统等)。结果表明,采用0.5lo蜗牛酶和1% 纤维素酶的混合溶液酶解菌丝体,可获得大最的原生 质体。该原生质体用。.8mol/L N“ 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50 %.  相似文献   

13.
用两个解剖针挤压胡萝卜花粉使其破裂释放出精细胞。用酶解-解剖方法分离胡萝卜胚囊中的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胡萝卜胚珠先在酶液中酶解40~50min,然后将其转移到不含酶的分离液中用解剖针解剖胚珠。将胚珠的合点端切破,轻轻挤压胚珠的珠孔,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即可逸出。在最佳条件下,20min可从20个胚珠中分离出5个卵细胞。对分离胚囊细胞的渗透压和酶液成分进行了筛选。分离出的卵细胞用显微操作仪收集。胡萝卜精、卵细胞的成功分离为在双子叶植物中进行离体受精探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素对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浓度裂解酶及组合、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等因素对金针菇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渗透压稳定剂、培养基、接种方法等因素对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体培养10d的金针菇菌丝,以0.5mol/L KCl作渗透压稳定剂,加入1%纤维素酶和1%溶菌酶在25℃下酶解1.5h,分离原生质体效果最佳,原生质体产量可达27.8×105个/ml以上;以0.5mol/L KCl作渗透压稳定剂,在25℃条件下,金针菇原生质体采用直接涂布法接种在RCM培养基上培养,再生率最高为0.5%。  相似文献   

15.
丝状真菌AL18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建立起产苝醌类光敏剂丝状真菌AL18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预处理方式、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条件对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最佳条件是用0.3%的β-巯基乙醇预处理15 min,酶解液以0.6 mol/L的MgSO4·7H2O作为渗透压稳定剂,0.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5.8,纤维素酶:蜗牛酶=2:3,酶的总浓度为15mg/mL,36℃酶解2h;以0.6mol/L的蔗糖作为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结论: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可分别达到1.42×107/mL和3.2%。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从黑曲霉中获得原生质体的各种条件(例如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龄、培养基的成分、 酶索统等)。结果表明,采用0.5lo蜗牛酶和1% 纤维素酶的混合溶液酶解菌丝体,可获得大最的原生 质体。该原生质体用。.8mol/L N“ 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50 %.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高产γ-亚麻酸的卷枝毛霉稳定遗传转化体系,利用酶解法对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 sp.)EIM-10的孢子进行原生质体制备。研究酶液组成、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对卷枝毛霉孢子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制备卷枝毛霉孢子原生质体的最适条件:1%纤维素酶和2%溶壁酶为酶解体系,0.5mol/L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32℃,酶解时间2.5 h,再生培养基为0.5 mol/L NaCl高渗培养基。用双层平板培养法进行原生质体再生,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为1.2×106个/mL,再生率为7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黑曲霉菌丝原生质体形成的条件,讨论了培菌方式,菌龄,酶系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5%纤维素酶,以NaCl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菌丝体,可获得大量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纯化的两种方式作了比较,同时对原生质体的释放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取继代培养后4—5天的谷子(Setariaitalica,品种豫谷一号)悬浮培养细胞,用含2%纤维素酶(Onozuka Rs)和0.1%果胶酶(Pectolyase Y 23)的酶溶液酶解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纯化后的产量在2—6×10~6原生质体/克鲜重。原生质体在培养2天后形成细胞壁并开始进行分裂。在培养6天时的分裂频率达5—12%。此后随添加新鲜培养基并降低培养基的渗透压,形成细胞团。培养一个月后,可将可见的细胞团转移到附加2,4-D和激动素的MS琼脂培养基上,即形成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20.
松茸菌丝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因素实验正交优选法比较不同酶、渗透压稳定剂、菌丝生理状况、菌丝培养基、预处理液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松茸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和再生培养基、明胶、酪蛋白对松茸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以0.6MMgSO4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硫基苏糖醇为预处理液,用2%蜗牛酶在30℃酶解6h,每克菌丝可以得到1×106个原生质体.再生最优条件0.6MMgSO4,PDY再生培养基,2.5%明胶,松茸菌丝再生率最高4.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