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合理施肥对银杏园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研究合理施肥对银杏园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壤酶的活性;从而培育了银杏发达的根群,促进了树体的生长。增加了银杏鲜根重和百叶鲜重,减少了银杏黄化株率,提高了银杏挂果株率及种核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银杏发展态势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 Biloba L.)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通过综合国内有关资料。从银杏的适应能力、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详尽阐述了近几年银杏栽培迅猛发展之原因,指明其发展趋势,给人们在今后的银杏栽培及开发利用方面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姬生祥 《生物学通报》2006,41(3):M0002-M0002
银杏(Ginkgo biloba),又名白果、公孙树,是城市和农村绿化美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重要的果材兼用树。目前,银杏繁殖常用的方法有种子繁殖和绿枝扦插,而硬枝扦插由于成活率低不太常用。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银杏硬枝扦捅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银杏硬枝扦插成活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扦插时期、插条质量和插床基质等是影响银杏硬枝扦插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注意这几个方面的前提下,其他采用常规管理,硬枝扦插的生根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唐辉  CRAIG Winter  覃湘 《广西植物》2008,28(4):495-499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太平洋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是目前为止南半球唯一一个将银杏作为产业来发展的国家。银杏在新西兰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南岛和北岛的各个城市和地区均栽植有银杏,但主要用作庭院、公园、街道绿化树种零星种植,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被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通过对新西兰的Auckland,Wellington,Hamilton,Hastings等主要城市的银杏种质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和定点观测,结果只发现有梅核类、佛指类、马铃类、园子类等四种类型。种核也较小,最大的为2.15g,最小的仅1.44g。本文主要报道了银杏在新西兰的栽培历史、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及发展现状等,以期为中新两国开展在银杏方面的合作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杏的科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平 《生物学通报》1996,31(11):31-32
银杏素有种子植物的“活化石”之称,其古老性与独特性,使其在植物分类、进化与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我国是银杏的原生地和分布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银杏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银杏(■inkgo biloba)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稀、特植物,它既可果材兼用,又可药材、观赏并施,在经济开发利用上有很重要的价值。银杏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乔木树种,在地史时期曾分布很广,由于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破坏,野生种群仅独存于我国浙江西天目山。汉末三国时,银杏就已盛植于我国江南一带,至唐朝已广植于中原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华北以南20余个省(市、区)普遍栽植的城市、庭  相似文献   

7.
银杏科研的主要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源于我国的特有珍贵树种。学者们一向把它视为植物界的奇珍,在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果树栽培学和古植物学上占有特殊的位置,至今国内外植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果树栽培学家们,仍对它进行着深入细致的研究。银杏的科学奥秘将逐步被揭开。  相似文献   

8.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最古老裸子植物之一,其传粉受精过程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原始性状和特征,在种子植物的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银杏种实经济价值高,但栽培上由于授粉受精不良而导致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因此了解银杏传粉生物学特性对于其种实的优质高产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从银杏雌雄株开花物候学、雌雄花形态结构特征、花粉和胚珠发育进程、花粉和胚珠生物学特性、传粉机制及花粉在胚珠内萌发生长进程等方面,对银杏传粉生物学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银杏的系统演化、授粉受精和种实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介绍了江苏银杏商业性栽培的品种、资源、产量等情况。其资源贮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白果的生产量约占全国的55-60%。银杏综合利用的研究和系列产品的加工业在全国均占很重要的位置,并逐渐成为江苏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银杏资源开发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银杏资源概况 银杏是中国特有的多用途树种。它集果用、叶用、材用、防护、观赏于一体,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世界上一些国家栽植的银杏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种去的。引入欧洲的第一株银杏树至今不过260多年,北美最早引种的银杏树也不过240多年,日本、韩国引种银杏最早最多。我国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银杏生产国和出口国。 全国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西藏四省区外,其余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银杏栽培。根据银杏生长发育和资源、白果产量等情况,又有中心分布区、一般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引种区)  相似文献   

11.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最古老的种子植物,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有许多奇怪的特性:一、至今只有在浙西山区保存着野生的直接后裔。其它地方栽培的银杏都是从浙西山区野生种繁衍出去的。著名植物学家台湾学者李惠林在三十年代经  相似文献   

12.
黄金银耳不同基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银耳(TrmellaauranfiaSc-hw.exFres.)又名金耳、黄耳,是我国名贵的食、药兼用菌。黄金银耳的人工栽培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十几年来发展很快,在全国各地黄金银耳栽培已相继开展。随着食用菌产品外销出口创汇的不断发展,黄金银耳栽培越来越被重视,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本文立足本地资源,以棉籽壳为主料,探求黄金银耳代料栽培的高产基质配方。期望推进黄金银耳栽培生产的发展。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黄金银耳菌种原引自昆明,为本地商品种。经PDA+5q0麦粒浸出液加富培养基活化,转接配方为:棉籽壳78畅…  相似文献   

13.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是常用的药食兼用植物。本文对其药、食用价值及开发前景作了综述,并对其栽培条件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83,自引:4,他引:79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泰兴、美国纽约的栽培银杏(Ginkgo biloba)群体和中国3个可能为野生的银杏自然群体(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湖北大洪山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3个引物对5个群体共66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88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45%。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裸子植物相比,银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He=0.2408;Ho=0.3599)。贵州务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56.82%,He=0.2089,Ho=0.3087),江苏泰兴栽培群体(PPB=34.09%,,Ho=0.1269,Ho=0.1858)和美国纽约的栽培群体(PPB=23.86%,,He=0.0884,Ho=0.1312)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3个可能的自然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0.1476,Φst=14.26%)。群体间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是人为选择压力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分别构建了群体间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贵州务川群体与浙江西天目山群体优先聚类;美国纽约群体与湖北大洪山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为同一野生群体的后裔。通过对银杏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群落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务川银杏群体很可能为野生自然群体。基于银杏群体遗传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建议在自然银杏群体最适生境和遗传多样性最高的贵州务川建立银杏保护区。由于银杏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建议3个自然群体间可进行植株和幼苗相互移栽,以提高群体间的基因交流,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银杏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目前,银杏药用物质的获取仍然是通过叶片提取这一途径,这同时存在地理环境、季节等诸多限制因素。而通过银杏组织、细胞培养获得其药用物质的技术研究刚刚起步,距离实际应用仍有相当的距离,但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不仅可用于生产银杏黄酮类和银杏内酯,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银杏所含的特殊化学成分及其相关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6.
银杏优良单株繁殖体系的建立与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霄  唐辉  蒋运生  傅秀红  李锋   《广西植物》2000,20(3):255-257
论述了银杏优良单株繁殖体系的建立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技术要点 ,对促进广西银杏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广西银杏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惠凌  唐辉  韦霄  李锋   《广西植物》2000,20(3):264-268
近年来 ,银杏病虫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主要报导了在广西危害比较严重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病虫害及其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这些病虫害在广西多属首次发现报导。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外种皮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世界上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对银杏叶和果的研究,尤其是对银杏叶黄酮的研究,已取得了多项成果〔1,2〕,但对银杏外种皮的研究还不多。银杏外种皮是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长期以来,被视为废物丢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国内自90年代末,扬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开展了银杏外种皮研究工作,但目前还没有规模生产的产品投向市场〔3〕。笔者在综合检索的基础上对银杏外种皮研究工作作一综述,希望引起对银杏外种皮开发利用工作的广泛重视。1 资源状况目前…  相似文献   

19.
银杏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27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栽培区域还在不断扩大。现将其边缘分布,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引种栽培之参考。 吉林 在南部的集安市80年代有零星引种,无冻害及病虫害。1983年临江市林业局从沈阳引入15株三年生银杏幼树,栽植于林业局大院内,1995年调查,树高5.2至6.3米,胸径7—8厘米,长势良好。 辽宁 沈阳市的银杏行道树生长良好。辽北开原市黄旗寨乡大寨村南庙沟(42°19′N,124°18′E)有引种100多年的银杏树4株,其中仅1株为雌,树高10米多,胸  相似文献   

20.
银杏药用物质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了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目前,银杏药用物质的获取仍然是通过提取这一途径,这同时存在地理环境,季节等诸多限制因则通过银杏组织,细胞培养获得其药用物质的技术刚刚起步,距离实际应用仍有相当的距离,但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不仅可用于生产银杏黄酮类和银杏内酯,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银杏所含的特殊化学成分及其相关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