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竹叶青蛇咬伤治疗中抗蛇毒血清选用策略与优化.方法 收集我院157例竹叶青蛇咬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情况分为抗五步蛇毒血清单用组(A组)、抗蝮蛇毒血清单用组(B组)、两种抗蛇毒血清联用组(C组),分析比较各组的抗蛇毒血清使用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7例患者中共应用229支抗...  相似文献   

2.
危型竹叶青蛇伤性DIC的救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游剑明  饶新  何炳贵 《蛇志》2003,15(1):14-16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中医药治疗与抗蛇毒血清及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法,观察竹叶青蛇伤性DIC患者的疗效。方法:用抗蛇毒血清、立止血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从1996年8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危型竹叶青蛇伤性DIC患者25例。结果:25例均治愈。结论:抗蛇毒血清的早期应用是有效方法。抗五步蛇毒血清或抗蝮蛇毒血清和立止血合用,可以对竹叶青蛇毒的出血毒素和促凝毒性起较好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精制抗蛇毒血清救治孕妇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羊梅兰  陈康德 《蛇志》2001,13(2):22-25
目的 观察蛇毒毒素(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抗蛇毒血清制品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方法 对6种不同毒蛇咬伤的12例孕妇,采用精制抗蛇毒血清治疗,配合抗生素、中医中药等。结果 12例患者中治愈10例,占83.3%;好转2例,占16.7%,总有效率达100%。出生后新生儿全部存活,无畸形,发育正常。结论 抗蛇毒血清治疗孕妇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过敏反应,也无流产、早产及胎儿致畸现象。研究表明,胎盘的屏障作用完全可以抵御蛇毒素、抗蛇毒血清制品对胎儿的损害,关键是要尽早使用足量的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4.
成千上万病例证实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伤唯一特效药物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县乡级医院不愿使用此药,极大多数的乡村人在遭毒蛇咬伤后,首先想到的是找民间蛇医治伤。的确,祖国医药宝库中有着不少治疗蛇伤的精品,但科学定论抗蛇毒血清才是蛇毒的真正克星。在本所已正式投产的抗蝮蛇毒、五步蛇毒、银环蛇毒和眼镜蛇毒等多种抗毒血清中,唯有抗蝮蛇毒血清近两年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年销量由过去的几千支激增到近年的几万支,而其他几种抗蛇毒血清始终打不开销路,年销量只在二、三千支,象抗眼镜蛇毒和抗银环蛇毒血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有近五十种毒蛇中,具有剧毒且对人畜危害较大者,约有十几种,即银环蛇,眼镜蛇,金环蛇,眼镜王蛇,蝰蛇,蝮蛇,尖吻蝮,竹叶青,烙铁头蛇及常见的几种海蛇。我国抗蛇毒血清的研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及至1970年始有抗蛇毒血清供临床使用。目前计有四种产品,即精制抗蝮蛇毒血清,精制抗尖吻蝮蛇毒血清,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和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现正陆续研制抗蝰蛇毒血清,抗金环蛇毒血清等,为治疗我国毒蛇咬伤中毒患者提供可靠的特效药。  相似文献   

6.
袁汉宁 《蛇志》2012,(4):379-38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抗蛇毒血清救治银环蛇咬伤中毒致呼吸麻痹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联合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抗银环蛇毒血清救治的25例银环蛇咬伤中毒致呼吸麻醉患者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机械通气联合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后,2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配合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中和蛇毒治疗是提高银环蛇咬伤致呼吸麻痹抢救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伤后不同时期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机体保护作用的差异,为探索临床抗蛇毒血清使用的最佳有效时段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蛇毒组、40、60、80、100、120 min血清保护组),每组30只。动物经戊巴比妥腹麻,于单侧背部皮下及双侧小腿腓肠肌注射眼镜蛇毒以制备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4×LD50)大鼠模型,分5个不同时段分别注射抗蛇毒血清,于注毒后连续观察3 h,统计各组平均存活时间、成活率及保护率。结果蛇毒组大鼠注入挑战剂量的眼镜蛇毒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48.8±11.4)min,成活率仅为20%;其他血清保护组分别于注毒后40、60、80、100、120 min经腹腔注射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125 u血清/mg蛇毒),40 min血清组保护率达80%;60 min血清组存活率及保护率分别达到70%、50%,平均存活时间为(172.8±7.2)min,与蛇毒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而801、00 min血清组保护率依次下降,分别为40%、30%,但仍较蛇毒组显著提高(P<0.01);120 min血清组存活时间及保护率与蛇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用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大鼠模型,通过不同时段施予同剂量抗血清,可显示出明显的机体保护时效性,该研究为探讨临床正确使用抗蛇毒血清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子安  沈庭光 《蛇志》1991,3(3):32-33
蛇毒(Snakc venom)是毒蛇头部毒腺所分泌的有毒体液。蛇毒在医药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是极珍贵的药物原料,素有“液体黄金”之称。据研究分析蛇毒中含有二十种以上的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是毒蛋白、多肽和多种酶类。由于蛇毒的成分极为复杂,所以使蛇毒具有多种多样的毒理和药理效应。近年来,随着对蛇毒研究的深入发展,将促使蛇毒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因此,科学地采集蛇毒,并制备成冰冻干燥粉剂。是综合利用毒蛇资源及提高蛇毒利用价值的一项有实用意义的项目。一、蛇毒的活体采集应用咬皿法,按毒蛇的种类分别进行活体采毒。为安全起见,采毒前必须准备蛇伤急救药品,如抗蛇毒血清,或蛇药与胰蛋白酶注射剂等。采毒  相似文献   

9.
抗蛇毒血清滴眼治疗眼镜蛇毒致眼外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单价抗眼镜蛇毒血清溶液滴眼治疗中华眼镜蛇毒(Naja naja atra,Chinese cobra)不慎进人眼睛引起外伤中毒性急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992~2002年我院急诊救治眼镜蛇喷毒或加工蛇毒时不慎蛇毒进人眼睛引起外伤性急性角膜炎8例男性病人,从受伤到就诊时间最快15min,最慢50min。就诊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受伤眼睛,紧接着给予单价抗眼镜蛇毒血清溶液滴人患眼0.5h后,用氯霉素眼药水、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眼药水交替滴眼,直至痊愈。结果使用抗蛇毒血清滴眼后局部疼痛、异物感等症状在20min内得到缓解,3天内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角膜炎症状消失。8例病人均治愈,未留有后遗症。结论:单价抗眼镜蛇毒血清滴眼治疗中华眼镜蛇毒致眼外伤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方法,可能与其能迅速中和眼睛内残留的蛇毒有关。  相似文献   

10.
毒蛇咬伤5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蛇伤抢救与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1996年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56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循毒类毒蛇咬伤245例(43.13%),神经毒类毒蛇咬伤99例(17.42%),混合毒类毒蛇咬伤204例(35.91%),其他毒蛇咬伤20例(3.58%).经采取常规处理伤口,局部封闭(予相应抗蛇毒血清及胰蛋白酶、地塞米松),静滴抗蛇毒血清及对症治疗.痊愈548例(96.47%),好转16例(2.8%),未愈(成植物人)1例(0.18%),死亡3例(0.53%).结论 毒蛇咬伤应尽早正确的伤口处理,尽早应用相应抗蛇毒血清,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患者就诊时间的早晚及处理伤口是否及时、正确、有效与病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杰 《蛇志》2007,19(1):38-39
目的观察抗银环蛇毒血清和机械通气对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抗蛇毒血清和机械通气救治23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结果银环蛇咬伤患者及早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毒蛇咬伤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间为2.5~16h。当患者出现睁眼困难、吞咽困难、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困难时,即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抗蛇毒血清是救治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余方芳  范泉水  蓝海 《蛇志》2007,19(3):169-174
传统的抗蛇毒血清是从全毒免疫的马或绵羊的血清中提取,但目前的免疫方法包括对马或绵羊进行的超免也不能达到对大多数临床上重要的毒素都产生免疫应答的目标。目前利物浦大学的Simon. C. Wagstaff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最新的研制抗蛇毒血清的方法—通过鉴定蛇毒金属蛋白酶(SVMPs,SVMPs主要是产生持续性致死性出血,SVMPs很复杂,它具有多种功能型,能作用于多种底物)中有重要临床意义的7个部分,并将它们改造成单链DNA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抗体。为研发更合理的抗蛇毒血清制备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计数在五步蛇咬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乐冬友  徐自强  王志英 《蛇志》2010,22(2):110-1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五步蛇咬伤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7例五步蛇咬伤病人在运用抗蛇毒血清治疗时对病人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动态监测。蛄果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越低,抗蛇毒血清用量越大,呈负相关。结论在五步蛇咬伤治疗中,血小板计数可指导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剂量。在应用抗蛇毒血清后血小板计数仍较低者.常提示抗蛇毒血清的用量不足,需追加剂量。  相似文献   

14.
文军  乐冬友  徐自强 《蛇志》2014,(2):173-174
目的探讨临床上缺乏抗银环蛇蛇毒血清治疗银环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银环蛇咬伤患者9例与同期67例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变化与转归。结果经机械通气支持、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胆碱药物,以及肺部抗感染治疗,9例未经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患者均成活,但较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明显增加。结论重症银环蛇伤患者在缺乏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时,应用机械呼吸支持,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胆碱药物,以及积极抗感染治疗也能救治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李云龙 《蛇志》2006,18(3):207-209
蛇、獴(Herpestes edwardsii)和欧洲刺猬(Erinac euseuropeas)等动物血清中含有天然抗蛇毒成分,称抗毒因子。现已发现有抗神经毒因子、抗出血毒因子和抗致死因子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精制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786例,治愈783例,占99.6%,死亡3例,占0.38%。临床应用中认为精制抗蝮蛇毒血清应用越早越好,该制剂对轻、中型,疗效十分显著,对重型患者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宜。本组786例精制抗蝮蛇毒血清皮试假阴性者22例,当病人接受蛇毒血清时,出现过敏反应,经及时抗敏处理,反应未再发展。通过临床实践并提出了新的脱敏方法,减少了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毒蛇咬伤125例临床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雯  李其斌  李峥  覃韬  林启庆  王威  邓海霞  苌海华 《蛇志》2008,20(2):124-126
目的 总结毒蛇咬伤的急诊处理方法,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水平. 方法 分析2005~2007年,我科收治的各类蛇咬伤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神经毒类毒蛇咬伤患者23例,血液毒类毒蛇咬伤患者54 例,细胞毒类毒蛇咬伤患者39例,其他蛇咬伤9例.经采用局部伤口常规处理,静滴并局部封闭注射抗蛇毒血清,地塞米松、654-2(或长托宁)防治MODS等方法治疗.痊愈123例(98.4%),死亡2例(1.6%). 结论 毒蛇咬伤应予早期伤口处理、应用抗蛇毒血清、抗感染、预防并发症治疗为主,就诊时间的早晚、急救时的伤口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病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黑皮蛇、山白菜抗五种蛇毒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鲎试剂凝胶法对黑皮蛇、山白菜抗五种蛇毒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黑皮蛇药液浓度在0.4g/ml以上、山白菜药液浓度在0.2g/ml以上,均能抗五种蛇毒与鲎试剂的凝集反应。结论黑皮蛇、山白菜有较强的抗眼镜蛇毒、竹叶青蛇毒、蝰蛇毒、蝮蛇毒和五步蛇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2,(1):94-F0004
为落实卫生部的指示精神,减少蛇伤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限度降低蛇伤患者病死率和伤残率,卫生部应急办公室于2012年2月24日在重庆市召开紧缺药品储备工作研讨会,研究建立抗蛇毒血清药品的应急储备、调用和供应机制。会议由卫生部应急办杨峰处长主持,国家卫生监察厅郝阳专员作重要讲话,并就抗蛇毒血清药品应急储备、调用作了布署。会议还关注近年来的蛇伤及抗蛇毒血清的生产供应及质量问题。预计未来1~2年,我国抗蛇毒血清的质量及数量将有明显改善,从而缓解我国目前抗蛇毒血清紧缺、告急状态。  相似文献   

20.
钟健荣  何志球  陈杰珍  梁丽琼  徐小丽 《蛇志》2010,22(1):26-27,31
目的探讨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方法。方法对6例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及时使用抗蛇毒血清、中草药等治疗,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正确局部处理伤口是抢救成功的前提;早期足量应用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抢救成功和治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