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钟健荣  何志球  陈杰珍  梁丽琼  徐小丽 《蛇志》2010,22(1):26-27,31
目的探讨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方法。方法对6例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及时使用抗蛇毒血清、中草药等治疗,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正确局部处理伤口是抢救成功的前提;早期足量应用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抢救成功和治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红曲中桔霉素的检测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荣华  郑立忠  姜嘉善  蒙辉  徐小丽 《生物磁学》2013,(36):7160-7164,7134
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用红曲菌属(Monascusspp.)红曲霉发酵培养制得,具有红色的颗粒或用其制成的粉末。目前红曲可分为色曲、酒曲和功能性红曲。在红曲霉的发酵过程中,同时与红曲色素相伴产生一种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一桔霉素。研究表明桔霉素具有肾毒性,可致畸、致癌和诱发基因突变。桔霉素的存在,制约了红曲在食品及药品方面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曲产业的发展。为此,在红曲生产中如何快速准确检测桔霉素以及有效地防控桔霉素,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红曲中桔霉素的检测方法及控制策略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桔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抑菌圈法、TLC法、酶联免疫法和HPLC法等,其中HPLC法是检测红曲中桔霉素高效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桔霉素的控制主要从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及产品后续处理等方面进行调控。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控制策略全部去除桔霉素,只有采用低产桔霉素的菌种,适合的生产工艺及结合后续的物理或化学处理等综合措施,生产出符合桔霉素控制标准的高品质红曲产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中草药金荞麦的致突、致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荞麦1-5000μg/皿的7个剂量,对Ames 4个标准菌株(±S9)未诱发阳性突变;对正定霉素和甲基甲烷磺酸醋所诱发的TA98和TA100菌株的回复突变,具有杭突变作用;对NIH系小鼠未见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S9)无诱发畸变作用;对NIH系小鼠的生殖能力和胎鼠的生长发育未见不良影响,对胎鼠外观、骨骼、内脏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