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1年对镇江莲花洞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从洞内首次获7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5件石核和2件刮削器分别用石英和火成岩制成,初步判断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文化面貌似与上世纪末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早、中期文化略有不同。根据对第2、3堆积层间的新生碳酸盐岩并参考动物化石的铀系年代测定,主要含化石的第2层年代应在~100-300ka之间,相当于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由地层堆积、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埋藏情况分析,莲花洞不是人类的长期居址,很可能只是一处临时停留地。  相似文献   

2.
连戈果 《化石》2001,(2):24-24
今年7月河源市地质矿产局在该市上莞镇进行石灰石矿简测规划时发现距该镇不远的碧寿溶洞中有丰富的古哺乳动物化石 ,经谷祖纲等有关专家鉴定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时代为距今20万年前的中晚更新世 ,与华北的周口店和广东曲江马坝动物群可以对比 ,在动物化石层中还发现一些疑为人齿与人肢骨的化石(未经权威鉴定) ,该类化石动物群在广东的西江、北江流域有多处发现 ,但在东江流域发现尚属首次 ,而且化石之多品种之繁亦属罕见。上莞碧寿洞位于东经114°59′32″,北纬24°04′10″。溶洞长大于300米(未见底) ,海…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七九年,辽宁本溪市博物馆刘兴林等人在溪湖区三道岗洞穴堆积物中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最近,笔者同高尚华、许振宏等同志对这个化石地点(E123°45′21″、N41°20′24″)进行了试掘.该地点的堆积物赋存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中.洞内堆积面积约15平方米,我们仅在距洞口约4米处挖了一个1米宽、2米长深达洞底仅1米的探沟.堆积物为褐黄  相似文献   

4.
广西柳江土博甘前洞的铀系年代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文报道晚期智人化石地点广西柳江博甘前洞新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的铀系测年结果。该地点表层钙板在约94Ka前开始形成,含化石粘土堆积叠压的钙板年代为约20ka,人牙化石应位于二者之间。二个动物化石样的二种铀系法年代范围为85-139ka,表明该地点与含化石堆积与表层钙板间无地层倒序现象,支持人牙化石大于100ka的结论。邻近的柳江晚期智人化石地点和柳州白莲洞人类遗址铀系测年的结果与本文一致。具现代解剖特征智人在中国南方出现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西非和非洲。在现代人类起源方面,中国不应是远离中心、滞后和被取代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北京密云县溪翁庄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密云县溪翁庄化石地点先后获得11种哺乳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早期。动物化石的性质和化石地点地形表明,这一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是适宜的,为探索北京猿人的生活范围扩大了地域。  相似文献   

6.
巫山县龙骨坡地层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对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地层剖面的 4个动物牙珐琅化石的电子自旋共振法 ( ESR)测年结果 ,该剖面的第 7— 8层曾出土被原发掘者定为属早更新世的 ,目前有争议的人属化石和石制品。本文认为早更新世牙珐琅样品的 ESR早期铀加入模式年龄一般是真实年龄的上限 ,即年轻于真实年龄。 ESR测年结合该地层剖面的古地磁研究 ,给出该剖面第 7- 8层很可能与古地磁的奥杜威极性亚期相当 ,距今约 1 .8百万年。  相似文献   

7.
<正> 1980年夏,作者去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公社处理人民来信时,在公社所在地华尖附近发现三个相互邻近的上新世化石地点,其中两个已有相当数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被发掘出来(将另文记述)。本文记述的化石地点位于华兴西南约1.5公里的上庙儿沟村南山坡海拔高度2640米。地理位置是东经103°16′18″,北纬36°57′3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地点号80006。  相似文献   

8.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左岸,该遗址主要包括第1(Loc.1)、第2(Loc.2)和第3(Loc.3)三处旧石器地点。其中,第2地点发现于2010年,并于2011年进行试掘。2014年开始,在试掘基础上将发掘面积扩大至25m2,并进行系统发掘,截至2015年,第2地点共揭露文化层位5个,出土石制品318件,动物化石8件,并发现大面积动物脚印化石遗迹两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和工具(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石锥)等。乌兰木伦遗址第2地点发掘材料的详细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遗址环境和文化面貌的认识,为我们探讨中国北方晚更新世阶段古人类技术与适应性行为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光释光测年表明第2地点的年代距今约6万年,处于晚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9.
广西田东县祥周公社定模洞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田东定模洞的堆积层中,发现了一枚人牙化石和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其时代初步定为更新世晚期。这是桂西人类化石的一个新地点。  相似文献   

10.
江苏丹徒莲花洞动物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1年3月和5月中至6月初,先后从丹徒县西南白龙岗山的莲花洞中采集到一颗智人牙齿及15种哺乳动物化石。人类牙齿为—M_2,可能属于一青少年个体;哺乳动物组合性质表明莲花洞堆积物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早于溧水神仙洞,晚于江苏句容洞穴堆积物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云南西畴仙人洞动物化石铀系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晚期智人地点云南西畴仙人洞动物牙化石的铀系测年结果。4个样品的230Th234U年龄范围为47—105ka,测定了其中2个样品的227Th/230Th年龄,结果与230Th/234U法的一致。在没有进一步的地层和年代证据的情况下,将西畴人牙化石的年代暂定为47—105ka或许是合理的。但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代总体偏年轻,上述年代范围很可能被低估。本文结果与我们已有研究的广西通天岩、前洞等地点一致,是晚期智人在我国出现比原认为的早得多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2.
High-precision U-series dating of Locality 1 at Zhoukoudian, Chi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ic(230)Th/(234)U dat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intercalated speleothem samples from the limestone cave occupied by Homo erectus at Zhoukoudian, China. The samples were recently collected in proper stratigraphic context after detailed field examin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No. 5 Skull from Layer 3 is >400 ka, possibly in the range of about 400-500 ka, and that the hominid fossils from the lower strata are at least 600 ka and possibly >800 ka, much old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e near-equilibrium(230)Th/(234)U ratios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dates and stratigraphy lend credence to the results and allow us to comment on their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uman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贵州毕节麻窝口洞发现了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伴生的哺乳动物群。其中,古人类牙齿经初步研究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而与古人类相伴的大、小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动物群中大哺乳动物的典型代表——长鼻类化石,共2属2种: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麻窝口洞的长鼻类缺失我国南方早更新世的典型种类——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和华南剑齿象(Stegodon huananensis),具有从典型的中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Ailuropoda-Stegodon fauna)向晚更新世亚洲象动物群(Asian elephant fauna)过渡的特征。依动物群的性质和地貌地层的特征,毕节麻窝口洞的智人及伴生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很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这与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的初步结果(距今约11.2-17.8万年)基本吻合。麻窝口洞东方剑齿象与亚洲象的组合明显具有东洋界亚热带动物群的特点,指示温暖潮湿的气候,这些长鼻类与智人等生存于近水的森林和灌丛中,并镶嵌了一些草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王頠  莫进尤 《人类学学报》2004,23(2):130-137
广西扶绥县南山洞发现人类化石及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包括2枚智人牙齿化石,分别是左下第三臼齿和右下第二臼齿,其形态特征与广西其他山洞发现的智人化石相似,归入晚期智人。哺乳动物化石多为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时代属更新世晚期。该地点新发现的蒙古野驴化石属华南晚更新世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南山洞所有化石发现于洞内浅褐色砂质粘土中,堆积物第二层钙板层的铀系年龄为30—40ka。蒙古野驴的出现暗示中国南方大陆可能在末次冰期出现过干冷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6.
福建清流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福建省境内首次发现的出自地层的古人类化石。标本为晚期智人的一枚左下第一臼齿。根据对化石产地的地质、地貌以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种类的分析,表明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演化特点及东亚直立人的系统地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武  杨茂有 《人类学学报》1999,18(3):176-192
对中国境内不同时代人类牙齿测量数据的发析显示,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的总体演化趋势与世界其它地区人类一致,呈缩小变化,其中一个表现特点是中国直立人与早期智人在牙齿尺寸上不差别不大,但作者根据对中国古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生存年代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中国直立人在化石形态,生存年代等方面均与智人有明显的不同,取消直立人,将其并入智人意见的证据还是不够充分的,目前仍宜将直立人与智人作为人属内两个不同的种来看待,  相似文献   

18.
湖北郧西黄龙洞为近年来发现的晚期智人遗址。本文报道该地点具明确层位意义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铀系测年的结果。含文化堆积下伏一局部钙板的年代为约100ka BP, 其中部偏上一局部钙板为约77ka BP, 表层钙板形成于27—57ka BP间。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出土于文化堆积的底部, 其年代应在57—100ka BP, 并很可能在77—100ka BP间。与人牙化石同层的四枚犀牛牙化石在35—72ka BP间, 与基于次生碳酸盐岩的年代框架没有冲突。本文结果为中国现代人类的早期出现和距今40—100ka BP间有人类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9.
The Singa (Sudan) calvaria has been interpreted previously as a terminal Pleistocene modern human fossil, perhaps related to the Bushman of Southern Africa. Here we report new mass-spectrometric U–Th dates for the calcrete deposit enclosing the fossil teeth and the calvaria itself and new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dates for associated dental materials. The new data constrain the age of the hominid to at least 133±2 ka. Together with the preferred linear uptake (LU) ESR dates, the U–Th data confirm that the intriguing mixture of modern and archa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inga specimen date from isotope stage 6. Far from being a modern human fossil, it represents a rare example of an archaic African population which may have been ancestral to all modernHomo sapi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