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绿孔雀在中国的分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孔雀在中国现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通过1991年至1993年的调查,绿孔雀现存数量较多的地区有云南省瑞丽县、陇川县、昌宁县、永德县、新平县、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过去有分布记录现已绝迹或濒临绝迹的地区有盈江县、沪水县、腾冲县、蒙自县、河口县。永仁县的中和、直左为新近发现的分布点,据当地群众反映,在维西县的叶枝,德钦县的拖顶和奔子栏也发现绿孔雀。由于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导致绿孔雀现存种群形成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据估计,中国现存野生种群数量约为800~1100只。  相似文献   

2.
正绿孔雀(Pavo muticu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中部、南部及西部地区,国内关于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繁殖生物学资料较为缺乏,仅郑作新(1979)、杨岚等(1995)对绿孔雀的巢与卵等有简单描述记录,但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尚无确切的野外绿孔雀巢的影像资料发表。2017年5月20日,在元江上游绿汁江流域的楚雄市双柏县(23°25′55″N,101°11′13″E,海拔1 132 m)境内进行样线调查时惊飞绿孔雀,从而发现1处绿孔雀繁殖巢(图1、2)。该巢简陋,无明显边界,几乎无巢材,仅  相似文献   

3.
顾伯健  王放 《生物多样性》2021,29(11):1554-15
绿孔雀(Pavo muticus)是我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物种。在历史上, 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 但目前在国内只分布于云南省部分地区。在国外有绿孔雀分布的东南亚国家, 绿孔雀同样经历了从广布到局部甚至零星分布的严重退缩。关于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和种群现状的研究已开展了不少工作, 但仍有许多空缺; 而该物种面临的生存威胁给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绿孔雀在国内外种群和分布区的变迁与现状、栖息地选择、与同域分布物种的种间关系, 分析了主要的致危因素, 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现有研究显示: (1)绿孔雀在国内的种群数量已不足500只, 在东南亚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的部分区域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2)绿孔雀对水源地有很强的依赖, 倾向于利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 并偏爱利用生境开阔、旱季落叶的热带季雨林, 喜爱与大型有蹄类混群; (3)大型猫科动物可能是绿孔雀潜在的天敌; (4)偷猎和栖息地丧失是绿孔雀面临的最主要的致危因素。综上, 我们建议尽快建立起中国绿孔雀监测网络, 评估野生绿孔雀的种群动态, 识别不同区域绿孔雀的受胁因素, 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在保护实践上, 应在目前中国野生绿孔雀分布较为集中、原生栖息地保存较为完整的红河(元江)中上游河谷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 同时加强巡护工作, 启动栖息地恢复工程, 并杜绝在野生绿孔雀栖息地附近的蓝孔雀(Pavo cristatus)养殖。  相似文献   

4.
生态位分化是同域分布的潜在竞争物种长期稳定共存的基础。研究对比一个物种与其同域分布的潜在竞争者的生态位分化,可用于指导多物种保护工作的实践。2018年6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和峨山交界处同域分布的绿孔雀Pavo muticu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进行野外调查,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非参数核密度分析旱季和雨季对植被、海拔的利用情况和日活动节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同域分布6种雉类中,绿孔雀和白鹇的RAI指数最高(分别为0.73和0.56),为优势物种。绿孔雀活动的平均海拔高于白鹇(1 486 m±75.2 m vs. 1 390 m±71.9 m; w=8 122.5,P 0.001),且海拔生态位宽度更宽。绿孔雀对4种植被类型利用较为平均,而白鹇则倾向于利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旱季利用率93.00%,雨季利用率77.27%)。绿孔雀的日活动节律为正常的晨昏双峰模式,白鹇却呈现出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单峰模式,且与绿孔雀差异明显。二者在不同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化可能是种间竞争的结果。建议将该地区划为以绿孔雀为主的重点雉类保护区域,未来开展更多关于野生绿孔雀的基础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绿孔雀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正在威胁其生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内观测到的15个绿孔雀出现点和8个环境变量数据,用MaxEnt模型评价绿孔雀的生境适宜性,使用最小费用模型设计生境廊道。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评价结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AUC=0.951);影响绿孔雀适宜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是河漫滩距离(贡献率为59.2%)和海拔(贡献率为30.1%);最适宜和较适宜生境呈条带状分布在恐龙河两侧,较为破碎,面积分别为44.47和76.91 km~2,合计占总面积的15%;在海拔500~1000 m的河谷地区设计了28条1000 m宽的绿孔雀生境廊道,廊道总长度232.08 km,面积241.97 km~2,为绿孔雀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孔雀是人人所喜爱的热带大型鸟类。现在亚洲的孔雀有蓝孔雀和绿孔雀两种。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见于缅甸、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和印尼的爪哇等地。中国的孔雀都属于绿孔雀,目前它的分布仅限于云南省西南部。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 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 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 而秋季的则不显著。生态因子比较和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春、秋季绿孔雀均选择落果多、接近水源、坡度小、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觅食地。乔木和草本盖度, 距小路、居民点和林缘距离等是影响判别春、秋季觅食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概率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 春、秋季绿孔雀在研究区内的概率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 不同季节觅食活动位点均趋向于聚集分布, 分布区存在分离, 但有部分重叠。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人为干扰对绿孔雀的影响大于安全和食物需求对它们自身的影响。隐蔽条件、食物和水源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觅食地选择行为, 它对觅食地利用的不均匀是由于可利用资源分布不均匀所致, 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可利用的适宜生境, 降低了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8.
概述绿孔雀的基本生物学资料,包括形态特征、亚种分化、栖息地和繁殖特征、食性、种群数量与分布;同时指出我国绿孔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绿孔雀种群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中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种间的遗传差异是物种分类和确定保护管理单元的基础,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未知样本进行鉴定,通过NCBI进行BLAST得到结果是:与绿孔雀的同源性为96%。近一步通过对蓝孔雀(Pavo cristatus)和绿孔雀(Pavo muticus)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oxidaseⅠ,COⅠ)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物种间的COⅠ基因在碱基组成、核苷酸多样性等各项指标上均具有明显差异。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蓝孔雀与绿孔雀种内遗传距离为分别0和0.012,种间遗传距离为0.045,表明种间仍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通过对两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的比较分析,发现ND1基因变异位点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考虑作为绿孔雀和蓝孔雀种群遗传学研究的最优分子标记。本研究将为分析孔雀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及制定绿孔雀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濒危鸟类。笔者于1989年2月14日至3月6日在对楚雄地区的动物资源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和落实了孔雀在楚雄州的分布情况。现简报如下: 楚雄州位于东经100°43′——102°20′,北纬24°14′——26°30′的滇中北地区。据资料报道和以往的调查,孔雀在国内仅分布于滇西南和滇南的沪水、盈江、潞西、临沧、沧源、耿马、景东、景谷、墨江、思茅、西双版  相似文献   

11.
孔雀微卫星引物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包文斌  陈国宏  束婧婷  徐琪  李慧芳 《遗传》2006,28(10):1242-1246
利用29对鸡微卫星标记对孔雀基因组DNA进行种间扩增, 发现14对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 每对引物扩增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71, 有7对引物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 其中MCW0080和MCW0098最为理想。蓝孔雀和绿孔雀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绿孔雀和蓝孔雀两个群体的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422和0.6943,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78, Reynolds’遗传距离和基因流分别为0.0603和3.896, 结果显示这两个孔雀群体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都很低, 且有相互混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绿孔雀(Pavomuticus)在世界共3个亚种,其中P.muticusimperator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缅甸东部、泰国和印度等地[1~3]。三十多年前,在西双版纳的大部分地区均有该种的分布,是有名的“孔雀之乡”[4]。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云...  相似文献   

13.
本期封面刊登的水椰,为棕们科丛生灌木,虽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分布,但在我国仅产于海南。1959年钟义发现于万宁石海湾泥沼地,今海南东北至南部沿海有少量分布。封二刊登的长梗肖根,为锦葵科小乔木,20年来几沦绝迹,近年仅在海南三亚地区发现2株。海南海桑,海桑科乔木,特产于海南文昌海边,仅发现5株,属于濒危种。小花龙血树,又名海南龙血树,虽然在越南、柬埔寨也有,但在我国仅产于海南西南部的干燥砂土地上。雅加松是海南特产濒危植物,仅见于昌江县雅加大岭海拔1300——1400米的山林中。海南特有珍稀植物  相似文献   

14.
动物学家发现 ,最近几年 ,在世界许多地区 ,青蛙、蟾蜍以及蝾螈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下降幅度从50 %到90%不等 ,有许多地区已经灭绝。据报道 :美国内华达山脉北部地区10年前遍地都是青蛙 ,行人每迈一步都需十分小心 ,不然会踩死青蛙 ,现在该地区青蛙几乎已经绝迹。由于印尼已取代印度成为欧洲青蛙腿的最大供应地 ,使印尼一些青蛙品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随时都有爆发大规模虫害流行的危险。据意大利科学家统计 ,欧共体1990年共进口了6202吨青蛙腿 ,主要由比利时、卢森堡与法国所消费 ,其中大部分来自印尼 ,其余来自土耳其、中国…  相似文献   

15.
1 观察方法 3~5月在孔雀繁殖最活跃的季节,每周利用双休日带同学到动物园观察1d,时间是8∶00~19∶00,共观察10d。对动物园2号笼的4只成年绿孔雀(1∶3♀)进行重点观察,对其它笼内的孔雀作对照观察。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进行观察,电子计时器计时,观察绿孔雀的求偶行为,交尾行为等。2 观察结果2.1 繁殖期绿孔雀日活动时间分配(24h) 通过10d观察,繁殖期绿孔雀日活动时间分配见图1,图中绿孔雀静栖行为占60.42%,在时间分配中占的比例最大,求偶行为占16.67%,居第2位。说明进入…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盛周  陈壁辉 《四川动物》2002,21(3):136-141
1 研究简史安徽省爬行动物在明清两代的地方志中有过一些记载 ,多归属在食货、土产或地理志、物产类。从众多地方志中 ,能考证其确切学名者共有 :乌龟、大头平胸龟、中华鳖、鼋、乌梢蛇、银环蛇、扬子鳄等 7种 ,其中 ,鼋 (Pelochelysbibroni)一种 ,近几十年从未发现过 ,可能已绝迹。 1 93 5年 ,Pope著《中国爬行动物》一书 ,记载安徽省爬行动物 2 2种。 1 973年浙江医科大学中医研究所蛇伤组记载了黄山蛇类 2 8种。 1 974年四川省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对安徽省大别山和黄山地区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 ,并总结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南岛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重新发现一度绝迹的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而且由微小按蚊引起局灶性疟暴发时有发生,我们于1989和1990年选择儋县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我园有一笼舍的7只幼年绿孔雀发生禽痘病。在相邻的笼舍里分别关养有16只成年孔雀和一些禽类动物。当1只幼孔雀初病时,出现食欲减退,羽毛蓬乱,2天后在冠、嘴角、眼结膜上出现突起的圆斑,继之变为绿豆样痘疹,触有坚硬感。病初认为可能系蚊咬所  相似文献   

19.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常弘  柯亚永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遗传》2002,24(3):271-27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14只和笼养18只绿孔雀(Pavo 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3个随机引物,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161和166个扩增片段,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分别是0.0555和0.1355,两种群间的为0.1635;两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分别是0.4348和1.0163,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分析都显示野生绿孔雀的遗传多样性很低。用UPGMA法聚类显示两个种群都是分别来源于两个家系,可据此进行繁育管理。 Abstract: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 of 14 wild green peafowl and 18 captive green peafowl(pavo muticus).Total of 161 and 166 band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and 23 random primers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genomic DNA of the wild and captive green peafowls.The average relative hereditary distance of the wild and captive green peafowls is 0.0555 and 0.1355 respectively;and th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is 0.4348 and 1.0163 respectively.There is a prominent differentia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by T-Test of HO.All the analyses above show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is very low in wild green peafowl.It tells us that the two populations come from two families by using UPGMA,which can be useful in the breeding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对孔雀并不陌生,但你们可又知道,我们常见的孔雀实际上是蓝孔雀,原产地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并不是我国的本土物种。而在云南,却依然生存着中国真正的原生物种——绿孔雀。它是凤凰的原型,是吉祥与富贵的象征。古人用"一身金翠画不得"来形容这种美丽的鸟,但是近几十年来,绿孔雀这一原本在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物种,却极少被公众所关注,甚至连关于它们的基础研究都少之又少。它们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