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动物的易绝灭特征与保护优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促使大量物种走向濒危和绝灭。物种濒危和绝灭不是随机的。具有某些特征的物种容易濒危和绝灭 ,即易绝灭特征。易绝灭特征包括个体大 ,繁殖力低 ,扩散能力弱 ,营养级高 ,家域大 ,种群小 ,种群波动大 ,分布范围窄 ,种群密度低 ,栖息地特化程度高和特殊栖息地类型等。研究物种的易绝灭特征可以为生物多样性提供预防性 (proac tive)的优先保护措施。尽管物种的易绝灭特征已经用于实际的物种保护中 ,然而由于物种的各种特征对物种濒危和绝灭的影响十分复杂 ,各个易绝灭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准确的研究。探讨适合不同类群和不同地区物种的易绝灭特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特殊地史发育、中医药传统和边境频繁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我国动物的濒危模式可能与国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尖舌苣苔族(Klugieae)的5个属中12个种59个地方居群消长动态的统计分析,计算了该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在120年的时间区间内,尖舌苣苔族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和生境受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显然,一个类群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对于该类群分布地区环境的受破坏程度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尖舌苣苔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与其系统发育年龄和进化程度密切相关。进化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年青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则低。地区性特有类群,尤其是特有属更容易遭受绝灭的危险。藉此,可在短时期内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类群的濒危过程。  相似文献   

3.
舟山岛自然栖息地和物种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占总面积56.3%的自然栖息地已经消失,自然栖息地已破碎成许多碎片,碎片面积不断变小,碎片数量在增加.自然栖息地的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栖息地的易破碎带与其地理特征有关,破碎易发生于被开垦和开发的地带.由于自然栖息地面积损失、破碎、质量下降和过度捕杀,已有5种兽绝灭,3种兽正走向绝灭,绝灭速度高于临近大陆.人口增长是舟山岛自然栖息地损失、破碎、质量下降和物种绝灭的根本原因.本文还讨论了保护自然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的一些措施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尖舌苣苔族(Klugieae)的5个属中12个种59个地方居群消长动态的统计分析。计算了该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在120年的时间区间内,尖舌苣苔族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和生境受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显然,一个类群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对于该类群分布地区环境的受破坏程度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尖舌苣苔族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与其系统发育年龄和进化程度密切相关,进行了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  相似文献   

5.
植物进化与物种绝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绝灭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绝灭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的绝灭和进化是生物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方面,进化表现出连续,而绝灭表现出间断,后者对植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岁月中,旧物种陆续绝灭,新物种不断崛起,因旧物种绝灭而空出的生态位,总是被新物种所填补和占有,这就是生态替代现象。当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和整个大类群之间发生的时候,就会引起全球动物区系的巨大变化,就像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一样,使生物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进化、绝灭和生态替代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它们交互发生,贯穿于进化过程的始终口论绝灭有生必有死,有兴必有衰,一切发生的东西都必然要走向绝灭,这似乎是哲学的最一般的原理。但如果有人问,恐龙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白垩纪的末期绝灭呢?为什么有的物种寿命很长,有的物种寿命却很短呢?物种绝灭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2013,21(3):247-248
<正>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物种丧失。在物种绝灭之前,负面影响就已经产生,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如何量化物种丧失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控制实验。相关的研究进展本刊曾经作过比较详细的报道(黄建辉等,2001;  相似文献   

8.
评世界保护联盟新的物种受威胁分类系统草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物种受威胁的情况和发展,以加强物种保护工作,世界保护联盟制定了一个新的物种受威胁分类系统草案,把物种受威胁的程度分为9个级别,即绝灭种、野生状态下的绝灭种、极危种、濒危种、渐危种、敏感种、安全的/危险性小的种、不充分了解的种和未估价的种。本文对这个分类系统草案作了简略的评介。  相似文献   

9.
绝灭乎?变异乎?王大锐人们早就认识到了地球历史中的生物大绝灭现象,地质学家们用这些大绝灭来做为地质时代界线的一种重要划分标志。比如,二叠纪末的大绝灭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它使得海洋无脊推动物的半数左右的科消失了;白垩纪末的绝灭则标志着从中生代向新生代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离散单种扩散模型全局渐近稳定性,利用单调算子和凹算子的理论讨论了其全局渐近稳定性,并得到了正平衡点全局渐的稳定和物种绝灭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漫谈集群绝灭(中)——集群绝灭的模式徐星王原邵颖编译科学家们在研究集群绝灭的模式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质方面的问题,如地层和化石的保存。定义集群绝灭的第一个特征是有很多物种消失(图1)。这涉及到化石的保存和采集的问题。好的化石记录表明了绝灭模式的多样...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67,自引:8,他引:59  
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出现频率和不同沙漠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 ,探讨了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和定居特点 .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 ,沙漠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绝灭 ,其次为稀有种和普通种 .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类植物受沙漠化影响最大 ,而 1年生草本和半灌木类植物可存活于沙漠化过程各个阶段 .在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 .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回顾了自然保护区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防止物种绝灭和生物多样性消失。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的设计原则未涉及到物种绝灭的中心问题———种群生存力,所以该理论对保护实践贡献较小。种群生存力分析和最小可存活种群的理论及模型用于物种绝灭问题的研究,同时关键种的生存力用于确定生态系统的生存力,因而该理论和模型成为自然保护区设计的理论基础。保护评估方法已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选择和检验中。走廊辩论取代了SLOSS辩论,成为自然保护区设计争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物种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周红章 《生物多样性》2000,8(2):215-226
本文首先讨论生物物种的科学概念和生物学本质,分析物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物种概念的局限性,认为物种的生物学属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科学属性之间有着本质联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实质是研究生物物种的生物学多样性。度量物种多样性程度有多种方法,但物种数目是物种多样性程度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表达,估计物种多样性数目是当前国际上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核心与热点内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是物种形成,物种绝灭速率是维持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要总结了物种形成与绝灭的基本模式和机制,通过分析生物地理区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密切关系,说明物种的区系成份分析是物种多样性大尺度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物种多样性变化格局与时空尺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物种多样性时空格局作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针对物种的数量变化和物种的生物学多样性程度,在不同尺度范围内探讨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规律。本文首先讨论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特别是不同尺度上的“物种-面积”模式,分析了纬度梯度、栖息地因素对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的作用。在时间尺度上,本文分析了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格局:从生物长期进化的地史时间看,物种多样性稳定增长受到周期性大绝灭事件中断。最新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时间格局决定于最近一次大绝灭后的初始状态。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如生态群落演替、季节周期等,物种多样性变化呈现特殊的模式。此外,也发现寄主上寄生物种的多样性有随着时间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赵淑清  方精云  雷光春 《生态学报》2001,21(7):1171-1179
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关注的海洋岛屿都很熟悉,但是越来越多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都是有目共睹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和集合种群理论是目前物种保护的两个基本理论,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策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集合种群理论关注的是局部种群之间个体迁移的动态以及物种的续存条件,在概述两个理论形成、发展及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在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并论述物种保护理论范式从岛屿生物地理学向集合种群理论转变的基本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濒危种确认该种有灭绝危险,如不迅速改变生活状况,物种很难继续生存。易危种比濒危物种受到的威胁程度略轻,很可能转变为濒危物种。未定种该种鸟类可能是濒危种或易危种,至少也是稀有种,因证据不足,暂时不能确定其归属。不详种怀疑该种有绝灭危险,因缺乏资料,暂术能确定。稀有种种群数量很少且多年变化不大,有绝灭的危险,需认真管理。特别种该种目前虽无绝灭的危险,因其分布窄小且有较大生物学意义,应该特别关心该种的保护。红皮书候补种可能会属于上述各类中的一员,由于目前研究得不够充分,尚不能排定具体位置,留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解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龙和巨人的传说已不攻自破,但同时也为鉴定和识别岩石中的动物化石增加了困难。这些化石生物不仅在温带的欧洲从未发现过,而且有的是否有现生的类似物种也根本不为人知。当然,南北美洲、亚洲、非洲、澳洲等大部分地区还未开发,许多未知物种也许生活在这些地区。可是在十八世纪末叶已有许多博物学家认为大型陆生脊椎动物中的大多数已被科学地认识,因此,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属于已经绝灭的生物种类。这一点难以被人接受,因为这暗示着上帝的圆满创造出现了缺陷。圣经上的大洪水虽能解释单个生物个体的绝灭,却无法说明整个物种的绝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对比和皮张收购资料分析研究了舟山群岛大中型兽的受威胁状态。结果显示,舟山群岛曾有大中型兽16种,5种已绝灭,3种处于濒危状态,3种分布区缩小(一种种群数量正在下降),3种种群保持稳定,2种种群动态不明;食肉动物的绝灭率大于食草动物;大型动物绝灭率较高;岛屿物种绝灭率高于邻近大陆。文章还比较了确定种群趋势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恐龙绝灭的原因何在?是快速绝灭,还是延续了数千万年之久?恐龙与同时代的哺乳动物的关系如何?怎样解释进化过程的原因和动力?下面分别介绍苏联古植物学家克拉西洛夫教授和古动物学家塔塔里诺夫院士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大自然的实验我们人类,无疑是地球上的主宰。就凭这一点,过去主宰过大地的各个物种为什么绝灭了,就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