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使人工饲养的蛇类安全过冬谈四春(江西省丰城市梅林乡店前蛇业养殖场331132)如何保护蛇类安全过冬是人工饲养蛇类成败最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其生长,蛇的温度是16~28℃之间。蛇类在10月底逐渐开始进入冬眠,10℃以下的各种蛇类就...  相似文献   

2.
对2001-2007年先后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4条巨蜥的食性、行为和疾病等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巨蜥生性胆小,白天很少活动;在人上饲养条件下可以自主采食鲫鱼、青蛙和小白鼠等活的动物,也可自主采食牛肉、精猪肉和鹌鹑蛋;常患寄生虫、感冒并继发肺炎等疾病.人工饲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90%;安全越冬的基础温度为20℃,相对湿度60%~90%.人工饲养的难度较大.提出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巨蜥饲养环境配置、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越冬和越夏的饲养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肉蛇常见病的防治顾学玲顾孝玲(山东省青州市益都镇北城蛇蝎养殖园262500)养蛇和养家禽、家畜一样,在饲养过程中,蛇类会感染疾病。现将蛇类常见的疾病分述如下:1黑色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蛇类常见皮肤病。此病多发于阴雨季节,病蛇腹部鳞片产生点块状...  相似文献   

4.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roxellanae)是我国的珍稀动物,由于其生性胆怯、体质娇弱,在动物园的环境和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活有一定困难。北京动物园自1986年开始对川金丝猴的繁殖生物学进行研究.1991年5月20日第一只人工饲养下的川金丝猴子二代(雄性)顺利出  相似文献   

5.
中国蛇类保护和养殖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丕鹏 《蛇志》2009,21(3):173-176
蛇类是中国一类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对其利用由来已久,然而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致使蛇类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但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蛇类人工驯养繁育的发展和探索。作者总结了中国蛇类资源概况、保护法律法规和措施以及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蛇类养殖及技术简况。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参与 ,蛇类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 ,但因环保等诸多因素 ,野生蛇类资源逐渐减少。所以 ,人工养蛇对满足人们日有所增的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因蛇类有易惊恐、易激怒、好斗殴、相互残食、生长繁育周期长等特点 ,使某些养蛇者耗资巨大却收效甚微。笔者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变蛇类上述习性 ,进行高密度饲养的研究 ,旨在通过亲和驯化 ,增加单位空间的饲养量 ;打破休眠 ,延长生长期等手段 ,使蛇类饲养朝着降低成本 ,增加生长速度 ,体型变大、变肥、性成熟早、生殖能力增强、生产周期短及提高产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动物园人工饲养的7条湾鳄Crocodylus porosus Schneider为对象,介绍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经常会用到的抓捕、采血、性别鉴定等技术操作及其意义,为湾鳄的人工饲养管理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曾伟才 《蛇志》2004,16(1):76-77
蛇类在药用、食用及化工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场需求量大,价值高.然而,我国野生蛇类资源已逐年减少,野生蛇的规格、质量也逐年下降,人类利用蛇类资源必须靠人工驯养繁殖,把野生变为家养,才能满足人类对蛇类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养鲸类动物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仁俊  杨健  陈德勤 《兽类学报》2003,23(3):245-249
介绍多年来对鲸类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雌雄性生殖器官的组织解剖,饲养和采精训练,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孕豚护理,分娩和幼豚饲养。为推动我国鲸类动物的人工繁殖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养蛇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弘  卢开和 《蛇志》2004,16(4):5-9
目的探讨广东省蛇类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的策略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按各市县养殖场逐个进行实地考查,调查蛇类养殖场的分布、规模、面积、养殖技术和投资金额以及蛇的种类、数量、来源和贸易情况,分析蛇类养殖存在的问题和经营利用的可能性。并以表格的形式搜集各养蛇场的基础资料、近年来的养殖情况及意见和建议。结果3个养殖最成功的蛇场饲养的主要蛇种类有眼镜蛇、眼镜王蛇、滑鼠蛇、乌梢蛇,目前已基本上解决了蛇类养殖的难题,掌握了蛇类冬眠和管理等关键技术,蛇类存栏量都达到10万条以上,存栏的个体都在第三代以上;养殖成本明显下降,经济效益可观。结论眼镜蛇、眼镜王蛇、滑鼠蛇、乌梢蛇是人工养殖成功的种类,提出发展我国蛇类产业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为蛇类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喜马拉雅旱獭血液生理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测定了45只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的血液生理值.结果显示人工饲养条件下除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因动物年龄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不同性别、不同饲养时间喜马拉雅旱獭的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7项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建立的旱獭人工饲养管理方法可保证动物的血液生理指标的稳定性,所测血液生理指标也可作为喜马拉雅旱獭饲养管理和疫病检测判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人工饲养技术是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前题.稻纵卷叶螟人工饲养所要解决和重视的关键问题是食料和饲养条件.目前主要以天然食料、人工饲料以及2种食料相结合的方法饲养稻纵卷叶螟.而饲养条件,如温湿度、饲养密度、化蛹介质、产卵介质等会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厘清该虫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脉络,促进人工饲养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推动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人工饲养技术是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前题.稻纵卷叶螟人工饲养所要解决和重视的关键问题是食料和饲养条件.目前主要以天然食料、人工饲料以及2种食料相结合的方法饲养稻纵卷叶螟.而饲养条件,如温湿度、饲养密度、化蛹介质、产卵介质等会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厘清该虫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脉络,促进人工饲养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推动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人工饲养技术是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前题.稻纵卷叶螟人工饲养所要解决和重视的关键问题是食料和饲养条件.目前主要以天然食料、人工饲料以及2种食料相结合的方法饲养稻纵卷叶螟.而饲养条件,如温湿度、饲养密度、化蛹介质、产卵介质等会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厘清该虫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脉络,促进人工饲养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推动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金印  张华安  丁志山 《蛇志》2011,23(2):117-121,125
本文对我国蛇类养殖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同时对我国经济蛇类自然资源及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经济蛇类的人工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白鱀豚的发声及其与环境适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人工饲养条件下白鱀豚的发声、发声信号的类型和信号参数及其与环境适应的关系。随着生活环境或其他条件的改变,白鱀豚发生信号的类型,发声的多寡等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可根据这些规律判别白鱀豚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所处的状态及性周期的发生等等。为白鱀豚的人工饲养及种群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声呐系统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冬虫夏草蝙蝠蛾人工饲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宏生 《昆虫知识》2002,39(2):144-146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蝙蝠蛾Hepialusspp .卵及幼虫的影响和半人工饲料的饲喂效果。试验表明 ,卵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 ,以 1 5℃下的孵化率最高 ,为 86 75 %。用冷冻的方法可以将幼虫保存一定的时间 ,在低温条件下幼虫的抵抗能力变弱。在人工饲养 90d的时间内 ,对各试验组综合分析 ,初步确定 1号料较适合蝠蛾幼虫生长 ;在饲料中添加的 2种不同的防腐剂对幼虫体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古河祥  叶明彬  周婷 《四川动物》2006,25(2):393-394
本文报道了2001年10月至2004年4月间,2只丽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观察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爱心饲养对大熊猫心理健康及配种受孕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单调、狭小的生存空间和伸手即来的食物使大熊猫的生活也变得单调而枯燥,不少饲养大熊猫的单位都存在较严重的种群健康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1,(3):224-F0002
当前,我国蛇类养殖已成为新兴的产业,养殖场的数量及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蛇类保护和人工繁育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这为我国蛇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