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后在21名健康人及1名一侧大脑皮層全切除的病人身上,用酸刺激一侧口腔粘膜,記录两侧腮腺分泌的方法,研究了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的特性,其阳性与阴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以及其皮層代表区的部位。获得如下結果: (一)人两側腮腺分泌反射在口腔中的感受面基本上是分开的,以酸刺激一側口腔粘膜主要地引起同侧腮腺的活动。 (二)以酸刺激一侧口腔粘膜为非条件反射,可以建立該側腮腺活动的条件反射,并且还可建立此条件反射的分化。 (三)以两个中性动因分别与两側腮腺的非条件反射活动相結合,則該两动因可分別成为两側腮腺活动的条件刺激物。 (四)人类每側腮腺分泌反射的皮層代表区在同側大脑皮層。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研究了切除一侧大脑皮层对阳性条件反射和分化抑制建立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左侧皮层后右眼阳性条件反射和分化抑制的建立速度均较正常家兔的为慢,后者尤为显著,在一部分手术兔上甚至未能建成巩固的分化抑制。当切除家兔的一侧大脑皮层比较其右眼和左眼条件反射的建立速度时,发现由刺激对侧眼昕建立的单眼阳性条件反射和分化抑制均较同侧眼的为慢,在一部分家兔上未能建成对侧眼的分化抑制。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在家兔,对侧大脑皮层在实现单眼条件反射,特别是在实现较为复杂的如分化抑制等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单眼视觉在家兔的行为活动中可能占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3.
实驗在5只成年中国产猕猴(Macaca Mulatta)身上进行。利用在条件反射实驗前不足以引起皮层誘发电位的弱閃光刺激,結合以前肢皮肤电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实驗証明,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和消退过程中,同样強度的弱閃光刺激能在大脑皮层枕叶和頂叶引起明显誘发电位,它的出現早于前肢的条件运动反应。在条件反射巩固之后,弱閃光不再明显地引起誘发电位,而在条件刺激时只有皮层自发电位的去同步化出現,或者甚至不出現大脑皮层电活动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們曾报告过人在练气功至一定状态时,皮肤电的自发节律活动可与呼吸运动同步。皮肤电活动是反映交感中樞活动的指标之一。近年来已經有不少工作述及呼吸中樞活动与交感神經系統活动的关系問題,认为交感中樞的活动可受呼吸中樞兴奋扩散的影响。本工作試图在动物实驗中探索皮肤电活动与呼吸活动的关系,二者有无出現同步的可能性,并分析其出現的条件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用5只狗进行了16次食物唾液条件反射实驗,每次实驗給药5—10天,其中11次实驗单給HCT,5次是与NaCl或KCl合用。結果表明,动物每天口服HCT10,20或50毫克/公斤时,阳性条件反射量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有时出現位相变化,有1只狗的分化抑制解除。非条件反射改变較少。单独应用HCT及与KCl或NaCl合用时条件反射的改变相似。 HCT引起的血压下降与原血压水平有关。原血压水平在正常范圍的狗,服药后血压未下降,1只腎型高血压狗在每天口服HCT50毫克/公斤时血压下降較明显,当补充NaCl或KCl时,血压不再下降。本实驗結果表明,HCT对条件反射和对心血管系統的影响在作用机制上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梅镇彤等曾观察到,将γ-氨基丁酸(下称 GABA)施加于家兔与狗的大脑皮层视区或体感区表面,可暂时压抑它们对光或对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但对共作用机制还缺乏进一步分析。本工作报道在 GABA 压抑家兔条件反射的过程中自发脑电和增募反应的变化,试图探讨 GABA 压抑条件反射的可能机制,并讨论了暂时性联系的接通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在電防禦性條件反射實驗中,身體一側一定部位建成触覺條件反射後,刺激該部位對稱點也能獲得條件反應。對稱點的條件反應並不十分穩固,經若干次試驗不伴隨强化後,對稱點即形成分化抑制。 (二)一側觸覺刺激條件反射建成後,在原來的陽性觸覺刺激的同时,加入触覺刺激部位對稱點的刺激作為條件抑制物形成條件抑制,即同時刺激相互對稱兩點時不伴隨强化,單獨刺激原先的陽性刺激點時伴隨强化。這樣可以形成條件抑制。 (三)在已切斷胼胝體的狗身上,身體一侧一定部位建成的触覺刺激條件反射仍能向對稱點傳遞。  相似文献   

8.
于家兔尾核头部分别注入γ-氨基丁酸(GABA)3mg/5μl、GABA 转氨酶的抑制剂氨氧乙酸(AOAA)10μg/5μl 及 GABA 受体阻断剂印防已毒素(Picrotoxin)0.5μg/5μl 后,可暂时抑制食物性条件反射的出现,但一般运动、摄食等机能无明显障碍。作为对照,在尾核头部注入生理盐水或士的宁不影响条件反射的出现,注射 Picrotoxin 等于内囊区及海马也不影响条件反射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尾核头部 GABA 能突触传递与实现条件反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等動物的許多分析器都是由兩個對稱部分組成的,而這两部分在接受、分析和綜合外界刺激中的協調活動是生理學中饒有興趣的問題。巴甫洛夫實驗室在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研究中,很早就注意到分析器的對稱活動。在皮膚分析器方面,和AHpen首先觀察到,在狗身體一側建立  相似文献   

10.
小脑是运动协調的重要器官,它是在大脑半球的影响下調节脊髓中的兴奋、抑制和骨骼肌的紧张性。如何能通过一个簡易的实驗来证明这个问题,使学生都能观察到小脑在运动协調中的作用,显然,在教学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哺乳动物的小脑运动协调机能的实验过去在一些生理学实验指导上都采用切除家兔和鸽的小脑,做为小脑机能的实验。这些方法当然都很好,观察的現象也比较明显,但是容易出血,手术比较麻煩一些。不少的学校用切除小白鼠的小脑来代替上述的实验。因此,我們采用了破坏小白鼠小脑的方法,即避免了流血和手术的麻煩,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性腺机能障碍会影响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巴甫洛夫实驗室有关阉割狗高級神經活动的多年研究及的研究(参見[1]),均表明阉割狗高級神經活动会或多或少的减弱,尤以抑制过程极其显著的减弱。Vicari发現給小白鼠注入睾丸酮有显著的抗痙攣效应。最近Werboff发現雄大白鼠比雌大白鼠对鈴声誘发的痙攣有較大的抵抗力,給雌大白鼠注入睾丸酮可使痙攣发作反应显著降低。这些都表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利用食物性运动条件反射和外科手术的方法对猫两眼间传递现象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胼胝体,新皮层和丘脑弥散投射系统的某些核在这一活动中的作用。首先在切断视神经交叉纤维的猫上建立包括单眼条件反射的定型,然后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分别毁坏胼胝体纤维,新皮层和丘脑弥散投射系统的某些核,以观察对传递现象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1) 不论先切断胼胝体纤维或是在形成条件反射后再切断胼胝体纤维,条件反射在两眼间的传递现象仍然存在,卽以同样的光刺激作用于另一眼时仍能引起同样的食物性运动反应。这说明胼胝体在实现条件反射在两眼间的传递活动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另外,在切断视神经交叉纤维和胼胝体纤维的猫上分化刺激作用100—150次后仍未能形成两眼间巩固的分化抑制。 (2) 切除一侧新皮层,手术后约10天单眼条件反射恢复到原来水平,传递现象则随条件反射的恢复而逐渐增强,但未能达到手术前的水平。这说明传递现象的正常实现要求两侧新皮层的同时存在。 (3) 毁坏丘脑与建立条件反射眼同侧的VA,VM核一带对传递现象没有明显的影响;毁坏对侧的VA,VM核一带时,传递现象有所减弱;当两侧VA,VM核一带均被毁坏后,传递现象不再出现,条件反射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约经一月后未逐渐达到原来水平。这说明丘脑弥散投射系统的这些核在两眼间的传递活动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利用GABA注于皮层表面能暂时地抑制阳性条件反射的作用研究了狗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在电防御性条件反射活动中的作用,同时对暂时性联系接通机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 将GABA同时注于两侧大脑皮层视区,能引起双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减弱,潛伏期延长,以至条件反射的完全消失。将GABA只注于一侧视区则不能引起该条件反射的抑制。如果遮住动物的右眼,使光刺激只作用于左眼,然后再进行注射GABA的实验。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将GABA注于左侧视区后,光刺激作用于左眼不能引起防御性运动反应;而以同样剂量的GABA注于左侧视区时,光刺激作用于左眼仍能引起防御性运动反应,唯反应强度较弱,潛伏期较长。在实验过程中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均未受影响。 (二) 在切断视神经交叉纤维的狗上,如将GABA注于左侧视区,则左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完全消失;而当GABA注于右侧视区时,未能引起该条件反射的变化。 (三) 将GABA注于大脑皮层两侧体感觉区后,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而光刺激的条件反射没有变化。如将GABA注于左侧体感觉区,则发现右前肢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减弱,潛伏期延长;如将药物注于右侧体感觉区,则该条件反射并不受影响。 (四) 将GABA同时注于大脑皮层两侧运动区时,光和皮肤机械刺激的条件反射同时受到完全抑制。分别将GABA注于左侧或右侧运动区都能引起防御性条件反射(以电刺激右后肢作为非条件刺激)的不完全抑制,但将药物注于左侧运动区所引起的抑制效应较注于右侧时为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高等动物大脑皮层在实现条件反射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皮层参与暂时性联系的观点作出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与综合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特别在大脑两半球皮层内同时而经常地进行着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动物机体的全部行为都包括在这种分析与综合之中。只有当机体对内外环境的经常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起来时,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系统而生存着,才有可能精确地使自己适应於其生存条件。在第六讲内我们研究了大脑皮层的分析活动,在本讲内我们将研究大脑皮层的综合活动。综合是作用於机体的各种刺激藉反射机制与机体某些机能的联系,是诸刺激之间的种种复杂的相互联合。如果说分化的形成是分析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则条件反射的形成或暂时联系的建立是综合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外界环境刺激必须与机体的一定机能相结合才能获得特定的生理意义。当在大脑皮层中同时出现两个兴奋灶时,其一为条件信号作用所引起的,另一为非条件强化所引起的,在这两个兴奋灶之间的暂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大脑皮层体感Ⅰ区与痛觉以及针刺镇痛作用的关系,以钾离子透入下肢皮肤作为痛刺激,以操作式条件反射作为痛指标,用钨丝微电极记录大脑皮层体感Ⅰ区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在10只清醒、可以活动的猴子上进行了实验观察。在下肢的皮层代表区分离和记录了能对不同传入刺激起反应的神经元215个。28个对皮肤伤害性刺激起反应。其中25个发放增加(兴奋型神经元),3个发放减少(抑制型神经元)。对12个伤害性神经元进行了针刺效应的观察。在针刺过程中有6个神经元(4个兴奋型、2个抑制型)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其中有些神经元的抑制可伴有痛阈的升高,但两者未呈现严格的平行关系。皮层体感Ⅰ区中亦可记录到会聚性神经元,即同一神经元既可接受皮肤机械刺激,亦可接受皮肤伤害性刺激。其中有些神经元对于不同性质的刺激可以出现不同型式的反应,如对钾离子刺激皮肤出现抑制性反应而对触觉刺激出现兴奋性反应。针刺时,往往只有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而机械刺激引起的反应没有明显变化。实验表明,针刺可以使皮层体感Ⅰ区的某些神经元对皮肤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减弱;但是这种效应可能不是发生在皮层本身,而是续发于皮层下结构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生物課在普通中学不是主要基础課,学生課后复习的时間較少,主副課的划分又相应地使学生产生了对生物課不够重视的心理,这种現实情况更加要求中学生物教师必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尽最大的可能做到使学生当堂理解当堂巩固,以減輕他們課后复习的负担,腾出更多的时間学好主要基础課。提高教学效果是涉及到教学上各个方面的复杂問題的,而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識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之一。巴甫洛夫告訴我們,在大脑皮质內,每一瞬間都有一个优势兴奋区,同时发生着一种負誘导規律的作用,优势兴奋区內的兴奋引起了  相似文献   

17.
(一)在慢性實驗中用備有小胃的狗,我們证明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能反射地为皮膚電刺激及一些其他外界刺激所抑制。 (二)這抑制現象在除去胃的迷走神經支配相交或神經支配,並隔離腎上腺的神經聯系時,仍能出現。它似有某種可以反射地形成的抑制性體液變化為基礎。 (三)但在急性實驗中我們又證明大內臟神經和注射腎上腺素均能抑制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這指示在正常動物胃分泌的反射抑制仍可能通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而得實現。 (四)本文所述的胃分泌的反射抑制現象顯然包含複雜的神經-體液機制,並且是在高級神經中樞參加下產生的。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采用食物性运动条件反射的方法和将 GABA 直接注于大脑皮层表面的方法,对家鸽的单眼条件反射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在家鸽单眼和双眼条件反射的建立速度没有显著差别。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8—15次后出现条件反射,结合30—40次后条件反射趋向巩固。(2)在条件反射巩固初期,即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约70次时,由光刺激一眼所建立的食物性条件反射能向另侧眼传递,唯刺激另侧眼所引起的反应较弱,潜伏期较长;在条件反射巩固后期,即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约400次时,这种传递现象即不复存在。(3)将0.4%的 GABA 0.03毫升注于左侧大脑皮层表面,可引起右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的抑制;而将同样剂量的 GABA 注于右侧大脑皮层时,并不引起该条件反射的显著变化。对节拍器声的条件反射,在大多数动物均未受影响,只在少数动物有减弱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以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未曾发现条件反射的任何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认为,在家鸽由光刺激一侧眼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有逐渐集中于一侧的趋势,条件反射在两眼间的传递现象随结合次数的增加而不出现。注射 GABA的实验结果说明,在家鸽单眼对光刺激的条件反射主要与对侧大脑半球有关,同时也指出了鸟类大脑皮层在实现条件反射活动中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何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都与机体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的大量工作证明了机体内部环境的改变,对于外感受性反射具有巨大影响。(?)及(?)等人又详细研究了内部感受器,证明了内感受器的广泛存在。这些内感受器能够精细地鉴别来自机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从而反射地改变皮层或皮层下樞的机能状态,又相应地影响到内臟器官的活动。在我们以前的报告中,也着重指出了这事实:化学感受性反应的大小有赖于神经中樞的兴奋情况。无论在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20.
休克或虚脱时在神经系统高级部位中发生的位相性机能变化,已由脑电波描记法及条件反射法的研究予以证实。苏联学者甚至认为此种变化系休克或虚脱发生时之强烈的病理性刺激而诱起的“超限抑制”,而且认为这种抑制过程的发展是休克状态时血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