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吸血虱是家畜体外的重要寄生昆虫。在国外研究和综述较多,但在国内还很少报导。1935年胡经甫教授所著的中国昆虫名录中,中国有记载的只有2种:猪血虱(Haematopinus suis)和东方水牛血虱(Haematopinustuberculatus)。解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就保护家畜的健康来说,对家畜体外寄生昆虫的了  相似文献   

2.
中华卵索线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  王国秀  陈思礼 《动物学报》2004,50(1):141-144
昆虫寄生线虫 (又称虫生线虫、昆虫病原线虫)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 ,它寄主范围广、能主动寻找寄主、对人畜及环境安全无毒。中华卵索线虫是昆虫寄生线虫的一种 ,由我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新种 (陈果等 ,1 9 91 ) ,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 ,可杀灭粘虫 (任慧芳等 ,1 989)、烟青虫、烟蚜 (侯茂林等 ,2 0 0 2 )及棉铃虫 (陈果 ,1 994)等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 ,其寄生率等于宿主的死亡率。因此在生物防治手段日益突出的今天 ,中华卵索线虫无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 ,在线虫培养的过程中 ,无论是体内培养还是体外培养 ,我们发…  相似文献   

3.
寄生性昆虫避免过寄生的现象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寄生性昆虫的过寄生现象(superparasitism)是指在一奇主上产下的子代个数超过了能在该寄主上健康发育的个数,从而导致一部分或全部寄生昆虫发育不良、或不能发育而死亡。约在一个世纪前,昆虫学工作者就观察到了许多寄生性昆虫具有辩别寄主是否被寄生过、从而避免过寄生的能力(Howard,1897)。由于寄生性昆虫的这种行为对于寄生——寄生性昆虫相互关系的研究、寄生性昆虫的利用和昆虫信息素(phero-mone)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不少人在这方面做  相似文献   

4.
林勇文  侯有明 《昆虫学报》2018,61(12):1488-1496
昆虫体外共生菌是指能在体外与宿主发生互利共生关系的微生物。体外共生菌虽然不如肠道微生物那样普遍存在于昆虫中,但也在宿主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昆虫体外共生菌一般寄生于昆虫体表或体内特异器官(如储菌器),在特定时期转移到植物组织中。体外共生菌产生的挥发物能作为宿主定位寄主植物的信号物质,能为宿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参与了宿主体外免疫。对昆虫体外共生菌的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揭示昆虫与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丰富昆虫共生菌的研究,还能从共生菌的角度探索害虫引诱剂和昆虫免疫豁免机制。本文对昆虫体外共生菌寄生方式、传播途径、对宿主的影响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害虫综合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丝虫体外培养的研究对丝虫和丝虫病的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尽管此项工作早在1912年(Bahr;Full(?)born;Wellmen和Johns)即已开始,但Weinstein(1970)认为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创始阶段,数十年来进展很少,且多数均采用动物寄生丝虫的微丝蚴。五、六十年代开始才有动物丝虫成虫体外培养的报道(Hanking,1954;Earl,1959;Tavlor,1960;Weinstein和Sawyer,1961;Wong,1964)。Wenk等(1978)用Tc 199加灭活或未灭活正常棉鼠血清培养棉鼠丝虫雌虫,其存活期可达17—23天。近十余年来,由于新的丝虫小型啮齿动物模型不断建成,为丝虫体外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虫源,从而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但有关人体寄生丝虫成虫的体外培养研究的报道仍然极为少见。国内  相似文献   

6.
赵华福  刘佳  胡建 《动物学研究》2007,28(6):675-680
包囊反应是昆虫清除侵入体内的外源物如病原物和寄生生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免疫反应。由于受到不便于观察、操作复杂等问题的限制,很多包囊分析实验无法或难于在昆虫体内完成。体外包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体外包囊是在96孔板中加入昆虫血细胞和外源物,如凝胶珠进行培养观察,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本文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0.2mL的离心管(Eppendorf tube)代替96孔板,并将其固定在匀速旋转的载体上培养,极大程度的模拟了反应物在昆虫体内的状态。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后昆虫血细胞的体外包囊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且血细胞的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而添加抗凝剂会减弱血细胞对外源物的包囊能力。  相似文献   

7.
昆虫寄生线虫新线虫属酯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酯酶分析已逐渐被广泛地作为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一种手段。蚊蝇的酯酶分析不仅应用在分类上而且还涉及遗传学和抗性问题的研究(Ahmad,1976;Steiner等,1979)。蠕虫方面仅见寄生于脊椎动物的蠕虫的酯酶分析(Balasubramanian等,1982),尚未见到对昆虫寄生线虫酯酶研究的报道。本文就实验室保存并在人工培养基上连续培养四年以上的五种昆虫寄生线虫对它们的非特异性酯酶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作一初步分析,以期作为在昆虫寄生线虫分类学上应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壳斗科三种植物种子大小对昆虫寄生及种子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内的寄生昆虫可以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育、损害种子活力。种子足余策略理论认为大种子有利于抵御和适应昆虫寄生取食,但动物最优觅食理论推测,大种子更易遭受昆虫寄生。为对这两种对立观点进行验证,本实验以青冈、苦槠和麻栎各2个种群的种子为材料,对昆虫寄生与完好种子间的体积和萌发率进行比较,并对寄生种子萌发率与种子体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6个种群的种子中,只有松阳麻栎和青冈种群的寄生种子体积大于完好种子,其余4个种群的寄生种子体积小于完好种子,但这种差异不显著;(2)所有寄生种子的整体萌发率(18%)显著低于完好种子(45.66%)(P<0.001),在不同种群内,寄生种子的萌发率也分别显著低于完好种子。(3)比较同种植物体积差异显著的寄生种子的萌发率发现,大种子总比小种子具有更高的萌发率,但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植物的寄生种子间比较时,体积最大的麻栎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体积较小的青冈和苦槠种子。研究结果表明,象虫在种子上产卵时对大种子没有选择偏好,在昆虫寄生取食严重损害种子活力的压力下,大种子比小种子具有更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9.
雷鸟虱属Lagopoecus Waterston 1922是鸡形目鸟类体外寄生昆虫,也是为害家鸡的重要害虫,该属在我国鸡形目鸟类上寄生的种类至今已报导6种:异型雷鸟虱L.heterotypus(Megnin)1880,宿主为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Latham);雉鸡雷鸟虱L.colchicus Emerson 1949,宿主为雉鸡(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相似文献   

10.
杀虫剂对拟寄生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有关杀虫剂对拟寄生昆虫影响的研究结果,包括致死、亚致死效应,杀虫剂在寄主-拟寄生昆虫间的选择毒性,拟寄生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等。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杀虫剂对拟寄生昆虫影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种子内的寄生昆虫可以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育、损害种子活力.种子足余策略理论认为大种子有利于抵御和适应昆虫寄生取食,但动物最优觅食理论推测,大种子更易遭受昆虫寄生.为对这两种对立观点进行验证,本实验以青冈、苦槠和麻栎各2个种群的种子为材料,对昆虫寄生与完好种子间的体积和萌发率进行比较,并对寄生种子萌发率与种子体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6个种群的种子中,只有松阳麻栎和青冈种群的寄生种子体积大于完好种子,其余4个种群的寄生种子体积小于完好种子,但这种差异不显著;(2)所有寄生种子的整体萌发率(18%)显著低于完好种子(45.66%)(P<0.001),在不同种群内,寄生种子的萌发率也分别显著低于完好种子.(3)比较同种植物体积差异显著的寄生种子的萌发率发现,大种子总比小种子具有更高的萌发率,但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植物的寄生种子间比较时,体积最大的麻栎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体积较小的青冈和苦槠种子.研究结果表明,象虫在种子上产卵时对大种子没有选择偏好,在昆虫寄生取食严重损害种子活力的压力下,大种子比小种子具有更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2.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13.
查玉平  陈京元 《昆虫知识》2011,48(1):160-166
听觉对于昆虫的求偶、同种竞争、躲避天敌以及寄生昆虫寻找寄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年人们对昆虫听觉系统的形态学、生理学及行为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昆虫听觉分子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昆虫听觉相关基因包括Atonal(Ato)基因、Spalt(Sal)基因等十几种基因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昆虫听觉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蜂虻交尾     
<正>蜂虻,英文名:Bee Fly,为双翅目(Diptera)蜂虻科(Bombyliidae)昆虫,全世界已知有16亚科221属5 000余种,中国已知有5亚科28属233种,因很多种类拟态熊蜂、胡蜂和姬蜂,故得名蜂虻。蜂虻成虫喙长而突出,用以吸食花蜜和恫吓敌害,幼虫寄生或捕食其他昆虫,因此,蜂虻可以作为传粉昆虫和天敌资源昆虫研究,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5.
朱海清 《昆虫学报》1964,(1):133-137
在过去的文献中,关于内寄生昆虫对于寄主组织器官的影响研究很少。只有Mac-kauer(1959)对于被Aphidiidae几个种类寄生后的蚜虫的组织学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关于内寄生膜翅目昆虫对于鳞翅目幼虫(寄主)组织器官的影响研究非常不够,仅有零星片断或没有实验根据的一些推测。例如 Gatenby(1919)曾提到被Apanteles glo-meratus L.寄生的 Pieris brassicae L.(菜粉蝶)幼虫血淋巴健康幼虫血淋巴没有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跳蚤     
一、引言跳蚤是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昆虫.在成虫时期它们是靠宿主的血液为生的;大多数的跳蚤可以离开原来的宿主,短时期地各处活动,或者更换到另一种类的动物身上寄生.它们所以能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于这个缘故.有少数种类的雌蚤,在成虫时期终生不离开宿主,利用发达的口器固定在宿主的皮肤上,或全身钻到皮肤下面,营固着的寄生生活,例如我国鼠身上的盲潜蚤(Tunga caecigena)原称  相似文献   

17.
拟寄生昆虫中的过寄生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元喜  刘树生 《昆虫知识》2001,38(3):169-172,181
对拟寄生昆虫同种过寄生现象做了综述。拟寄生昆虫的认识能力和寄生经历、其与寄主数量的相对比例、寄主的大小及两次被寄生的时间间隔等是导致过寄生是否出现的主要因素。过寄生常导致拟寄生昆虫发育历期延长、存活率下降、个体变小、子代雌性比降低。试验研究和大量饲养中应采取措施避免过寄生。  相似文献   

18.
包囊反应是昆虫清除侵入体内的外源物如病原物和寄生生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免疫反应。由于受到不便于观察、操作复杂等问题的限制,很多包囊分析实验无法或难于在昆虫体内完成。体外包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体外包囊是在96孔板中加入昆虫血细胞和外源物,如凝胶珠进行培养观察,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本文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血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0.2 mL的离心管(Eppendorf tube)代替96孔板,并将其固定在匀速旋转的载体上培养,极大程度的模拟了反应物在昆虫体内的状态。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后昆虫血细胞的体外包囊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且血细胞的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而添加抗凝剂会减弱血细胞对外源物的包囊能力。  相似文献   

19.
SDS-PAGE电泳表明,黏虫Pseudaletia separa-ta、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小地老虎 Agrotisypsilon的幼虫受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寄生后,血淋巴中都出现一个98.6 kDa的寄生特异蛋白(p98.6)。畸形细胞(teratocytes)的体外培养发现,p98.6是由来自中红侧沟茧蜂胚胎浆膜层的畸形细胞分泌的。这一结果将为研究寄生蜂的寄生生理和畸形细胞在协调寄生蜂和寄主关系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蜜蜂Apis spp.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的社会性昆虫。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虫,是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因子。近十多年来,由于全球蜂群损失现象严重,而同时以蜜蜂为代表的授粉昆虫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关于狄斯瓦螨与蜜蜂的寄生关系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作为社会性昆虫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狄斯瓦螨不仅需要适应蜜蜂个体的生长发育,借助蜜蜂化蛹期间的封盖期完成繁殖,同时还要能够逃避蜜蜂社会性行为的清理。本文从狄斯瓦螨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进一步理解寄生虫-无脊椎动物寄主(特别是社会性昆虫寄主)的相互作用,为寄生虫病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