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感病毒与人流感和禽流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引起流感的罪魁祸首就是流感病毒。以下就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防治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及其免疫防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一直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养禽业发展的头号大敌,近期又成为继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后又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由于禽流感病毒抗原及其致病力的易变性,这就要求未来的防制策略要采取快速检测,并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毒鉴定、检疫及免疫保护等措施,建立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禽流感检测防制网络,并且搞清禽流感与人类流感的关系,从而保证人和动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fowl plague)。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禽流感可分为不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禽类体内产生病毒抗体的非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并有零星死亡的低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可致染病禽类“全军覆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一种人畜共患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流感 (AvianInfluenza ,AI)是严重危害畜牧业与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此病 ,危害严重 ,经济损失巨大。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 ,包括人、猪、马、鲸、海豹和雪貂。禽流感病毒经变异或基因重组 ,已具备感染人的能力 ,有可能成为人类新型流感流行的潜在病原。本文对与禽流感病毒相关的流感疫情进行历史性的回顾 ,并对其人畜共患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禽流感的症状、传播、感染、流行规律、疾病发生历史、流行监测、诊断、防治以及禽流感病毒的分类地位、命名、病毒粒子形态结构、病毒基因组结构、病毒复制、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作了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也有俗称为Bird Flu)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1]。甲型流感病毒具有16个血凝素亚型(Subtype),分别为HA1~16;9个神经氨酸酶亚型,分别为NA1-9。与其他动物来源的流感病毒不同的是,从禽(鸟)来源的甲型流感病毒含有所有不同的HA与NA亚型,因此被认为禽(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储存基因库。HA亚型与NA亚型的组合构成了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联合(HANA),即为血清型^[2]。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的历史和公共卫生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简要介绍了禽流感的历史,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危害,与其动物流感的关系及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产业》2006,(1):64-66
禽流感(Al)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类传染病.是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传染病之一。鸡的流感首次报道于1878年(意大利).自发生以来的100多年中.世界各地都有过特定病毒株引起的禽流感的爆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把禽流感列为强制免疫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与猪流感病毒:跨越物种传播的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今年在墨西哥暴发的流感疫情来源于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这种病毒包括人源,禽源和猪源等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为混合毒株.比较了禽、猪和人的流感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的致病机理,主要目的是评估猪和禽的流感病毒成为人兽共患病的可能性,同时还评估猪在禽流感病毒传入人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禽流感和猪流感作为人畜共患疾病,在流感病毒从动物到人的传播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猪作为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具有混合器作用,人、猪、禽流感病毒可在其体内进行基因重排产生新病毒,并可能跨越种间屏障感染人类.但是流感病毒本身的跨越种间障碍传播不足以引起人流感的大暴发,动物流感病毒必须经过显著的遗传变异后才能使其在人群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07,42(11):35-35
也许存不久的将来.禽流感的检测将非常容易。JuergenPipper和同事发明了一种廉价、快速又有效的液滴检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30min的时间内从~份鼻咽喉抹检样品中直接检测出禽流感病毒H5N1。新方法还可应用于SARS、艾滋病和乙肝等疾病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龟鳖动物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龟鳖动物的疾病日益增多,许多养殖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一些学者对龟鳖动物的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龟鳖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诊断及防治等应用方面的研究,指出了龟鳖动物疾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宠物伴随人类文明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当今宠物日益受到大众青睐,给人们带来精神上享受,但宠物是外来动物疾病一个潜在载体,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畜牧生产造成影响。本文概括了我国宠物外来动物疾病的现状及潜在的威胁,简要分析了几种外来动物疾病的特点,对防止宠物引入外来动物疾病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N1禽流感为新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建立良好的哺乳动物模型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禽流感防治的重要基础。本文报道了禽流感哺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对病原株、造模方法、模型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病毒复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比较了小鼠模型、雪貂模型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特点。各种禽流感动物模型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病毒株和实验动物进行造模。  相似文献   

14.
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易感性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将病毒通过滴鼻接种实验猴,观察感染后动物的临床症状,采血、咽拭子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动物表现轻度食欲下降、一过性体温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检查感染急性期动物肺组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明显,肺泡受压变形,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改变,感染后14 d动物血清IgG抗体水平较感染前升高4倍。结论H5N1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实验动物用作为疾病模型,不仅在医药学方面,在其它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正期待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掌握疾病模型动物的开展和利用的状况,我们已在1973年、75年和78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征询调查,明确了在疾病模型动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已相隔五年,有必要调查其间所发生的变化,作为文部省科学研究费综合研究——“关于新发现的有趣的疾病模型动物的育成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实验动物伦理管理的完善,动物实验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的3R原则日益被研究人员接受。实验动物替代的方法主要是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和用组织细胞或用计算机模拟等新方法代替实验动物。生物材料、基因编辑和微型生理系统等新技术,推动了脏器芯片(organ-on-a-chip)和微器官培养(organoid cultures)等3D培养技术在实验动物替代中的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毒理评价,还可以用于建立疾病模型来研究疾病发病过程,在阐明非遗传性疾病和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大幅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对实验动物替代发展及其部分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沉默靶基因的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并且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水产动物疾病频繁爆发,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致病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水产动物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主要对RNA干扰的发现、作用机制以及在水产动物抗病毒和抗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作以综述,并对未来RNAi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旨为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标志物是指与生理或病理变化相关的可监测的变化。尿液作为机体的一种排泄物,不受稳态机制的调节,可以反映机体的多种变化。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疾病过程,监测疾病的变化,并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大鼠作为常用的模型动物并非所有疾病的优势模型动物,因此比较大鼠与其他动物的尿液蛋白质组,从而为其他疾病选择优势模型动物提供线索。文中通过膜上酶切切成肽段再通过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偶联技术(LC-MS/MS)分析肽段信息,比较大鼠、豚鼠和金黄地鼠的尿液蛋白,结果显示3种鼠的尿蛋白数量不同,在机体不同系统中表达情况不同,参与的生物功能也不同。这为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优势模型动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是以导致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感染动物,或人工导入病原遗传物质,使动物发生和人类相同疾病、类似疾病、部分疾病改变或机体对病原产生反应,为疾病系统研究、比较医学研究以及抗病原药物和疫苗等研制、筛选和评价提供的模式动物。目前,国内外没有严格的感染性疾病模型的分类标准,但是,感染性病原动物模型的分类明显不同于一般动物模型的分类,因此,本文建议将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按照病原种类特性以及疾病表现程度进行分类,便于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人们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了人病疫苗的开发研究,然而,动物疫苗对人类健康可能有重大作用。上个月,在全美微生物学会会议上,几个小组报导了他们开发动物疫苗的研究情况。这些疫苗预防的动物疾病可传染给人类,或者可以作为人类疾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