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测定异丙托溴铵中甲醇?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苯等7 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 色谱柱:DM-624( 聚乙二醇PEG-20M) 毛细管柱(30.0m×0.53mm,3.00μm);载气: 氮气, 流速为2.0mL·min-1;柱温:程序升温, 初始温度为40℃ , 保持5min, 然后以6℃·min-1 升温到150℃ , 再以50℃·min-1 升温到230℃ , 保持3min;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40℃;顶空进样量:1.0mL。结果: 甲醇?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甲苯分别在15.02~900.92mg·L-1(r=0.9999)、21.03~1262.00mg·L-1(r=0.9999)、21.30~1278.16mg·L-1(r=0.9999)、7.80~468.25mg·L-1(r=0.9998)、22.22~1332.97mg·L-1(r=0.9999)、0.31~18.79mg·L-1(r=0.9992) 和3.48~209.02mg·L-1(r=0.9998)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RSD=0.19%)、100.1%(RSD=1.08%)、101.4%(RSD=1.03%)、98.1%(RSD=0.40%)、98.1%(RSD=1.55%)、98.9%(RSD=3.08%) 和101.8%(RSD=2.12%)。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结果准确, 适用于异丙托溴铵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1.配制试剂 100×磷酸缓冲液:Na_2HPO_4·7H_2O 0.49克。NaH_2PO_4·H_2O 0.7克,溶于100毫升水中,过滤除菌。—20℃贮存。Hepes缓冲液:Hepes(50mM)1.19克(分子量为238.3),NaCl(280mM)1.64克,溶于水中,用1N NaOH调节pH为7.05—7.10,加水至100毫升,过滤除菌。—20℃贮存。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增殖细胞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蛋白为切入点, 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克隆了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PCNA基因的cDNA序列。该cDNA序列包含1240 bp, 其中837 bp为编码区, 编码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30.93 kD。把PCNA基因ORF中的部分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b(+)中, 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BL21 (DE3)菌株, 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重组PCNA蛋白, 再用该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PCNA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 assay, WB)。采用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及WB方法检测水螅头部再生进程中其PC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在再生进程的中后期阶段水螅PCNA表达量呈现一定程度的上调。结果暗示水螅头部再生进程的中后期阶段其伤口及附近区域可能存在细胞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雷竹生理生态对林地覆盖经营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测定了不同覆盖经营年限(CK、1、3和6年)雷竹林1~3年生立竹叶片可溶性糖、淀粉、氮(N)和磷(P)含量,分析了覆盖经营对雷竹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与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盖经营1年雷竹林叶片NSC及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升高,N/P显著降低,N限制作用增强;覆盖经营3年雷竹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显著升高,而NSC含量变化不明显,单位质量N、P的NSC含量最高;覆盖经营6年雷竹林叶片NSC、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降低,淀粉含量和N/P显著升高,P限制作用增强.短期覆盖(≤3年)经营雷竹林叶片NSC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长期覆盖(6年)经营雷竹林叶片淀粉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P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短期覆盖(≤3年)经营雷竹林叶片N/P的降低可促使叶片淀粉分解和可溶性糖积累,明显增强雷竹生长活性,而长期覆盖(6年)经营雷竹林叶片N/P升高则促进叶片淀粉积累,雷竹生长由N限制转变为P限制,立竹生长活性明显降低,引起雷竹林退化.因此建议雷竹林连续覆盖经营不宜超过3年.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下腹部手术麻醉患者应用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腹部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均固定瑞芬太尼靶浓度,A组为6ng/ml,B组为8ng/ml,C组为10ng/ml,同时改变异丙酚靶浓度,范围为2~4μg/ml,观察比较各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T1时刻A组的收缩压(SBR)高于B组,心率(HR)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时刻比较,A组的SBR以及HR均较B、C组高(P0.05)。随时间推移,去甲肾上腺素(NE)各时点比较,T1时刻A组的NE高于C组,而血清皮质醇(COR)低于B、C组;T2、T3时刻A组的NE均显著高于B、C组,但3组COR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指令反应时间和离室时间均较长,而其睁眼时间较短(P0.05)。结论将瑞芬太尼靶浓度调节为8ng/ml,可取得较为明显的麻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培养实验水螅的身体上,发现了危害水螅生命的变形虫(Am oeba!sp.)。这种变形虫依附于水螅的触手及体壁上,以触手上为多。水螅被变形虫危害的初期,表现为身体伸展不充分,触手收缩成一团小棒状,在水螅附着处周围有散落的破碎的组织颗粒。变形虫分裂速度较快,如上述的“病”水螅,不能及时给予“治疗”、杀灭变形虫,水螅群体则在10 ̄15h内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我们实验室内培养的强壮水螅(H ydra robusta)、大庆水螅(H.daqingensis)和绿水螅(Chlorohydra)曾先后被该种变形虫侵害,死亡率都极高。为了清除依附在水螅触手和体壁上的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中国绿水螅(Hydra sinensis)分子系统发生地位以及水螅属内部各类群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中国绿水螅总DNA,扩增线粒体COI和16S r RNA基因片段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再利用Clustal及MEG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本研究重建的所有系统发生树中,中国绿水螅始终与绿水螅Hydra viridissima的不同种群一起构成绿水螅单系群。同时,棕色水螅群的单系性被基于COI基因的NJ树以及基于16S r RNA基因的NJ树和ML树支持,唯独基于COI基因的ML树不支持棕色水螅群的单系发生。在基于COI基因的ML树中纤弱水螅族在系统树的基部独立为一支系,而绿水螅群和其他棕色水螅群水螅一起组成另一支系,提示纤弱水螅族水螅的系统发生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文的结果,棕色水螅群内3族的划分仍然有一定疑问。基于COI基因的NJ树和ML树支持普通水螅族、寡水螅族和纤弱水螅族各自族内的单系发生,但16S r RNA基因的NJ树和ML树中仅普通水螅族水螅聚为单系群,而寡水螅族和纤弱水螅族水螅各自并非单系发生。结论:把水螅属划分为绿水螅群及棕色水螅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棕色水螅群内寡水螅族、普通水螅族和纤弱水螅族3族的划分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8.
近日发现一种喂养水螅的好饵料——水丝蚓 (鱼食 ) ,它容易获得 ,是非常好的水螅饵料。喂养的具体方法是 :将少量水丝蚓分散放入水螅培养缸中 ,因水丝蚓在水底生活 ,所以 ,在水底的水螅可直接捕捉到水丝蚓 ,在缸壁及水面上捕捉不到水丝蚓的水螅可人工喂养 ,方法是 :用吸管吸取 1条水丝蚓 ,放到水螅触手附近 ,这样水螅可直接将其缠绕捕捉 ,每天喂 1次 ,同时 ,随时清除水底异物。笔者试验用 6条水螅经 10几天的喂养后 ,发展为 2 0几条 ,而且有许多还带有 2~ 3个芽体。因食物充沛 ,水螅繁殖非常快 ,实验室中可通过食物投入的多少来控制水螅的…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真核绿藻在中国水螅(Hydra sinensis)内胚层皮肌细胞中共生是有较高科研价值的特殊生物学现象。水螅宿主细胞为共生藻提供CO2、氮源及矿物质,而共生藻通过光合作用可能为宿主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营养,因此水螅与共生藻间代谢流是以共生藻光合作用为中心,但基于代谢流二者间的互作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水螅通过营养积累进行出芽生殖,从母体脱落的芽体数量间接反映水螅营养积累的相对量。而光暴露时长能影响共生绿藻光合作用,如果共生藻的确能向水螅细胞转移光合作用产物,那光暴露时长应该能间接影响水螅的营养积累、从而进一步影响水螅无性出芽生殖。为证实该假说,本研究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观察了光周期对中国水螅种群增长、无性出芽生殖及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周期对中国水螅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培养15 d后,所有实验组水螅的种群密度均为正增长,其中8L∶16D(在一个24h周期内光暴露8 h、黑暗16 h)实验组种群密度最大、而0L∶24D(持续黑暗)实验组种群密度最小。另外,随着光暴露时长的增加,中国水螅SOD及CAT活力整体均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从光周期对中国水螅无性出芽生殖及两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来看,中国水螅对光周期的生理学响应较为敏感,这个现象可能源于共生绿藻能通过向宿主细胞转移光合作用产物的方式为水螅提供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0.
两种陆栖等足类的种群及其分解落叶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固定路线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并用落叶饲养,测定食性、食量,以探讨潮虫、鼠妇在广东小良人工阔叶混交林中分解落叶的作用。结果:(1)潮虫Philoscia sp.喜湿,主要分布于低湿、荫蔽处;鼠妇Armadillo sp.耐干旱,主要分布在较高爽处。(2)两种虫的种群数量高峰均在6月份。潮虫繁殖期延长到雨季之后,鼠妇则在雨季高峰前结束。(3)对未经沤化过的落叶多选食薄且质软的。鼠妇在25℃时摄食量最大,为117.1±12.4毫克/克体重·天;潮虫在20℃时食量最大,为251.2±7.3毫克/克体重·天。 通过种群年生物量变化及不同温度下的摄食量等因素来推算林中等足类的年分解落叶量:在荫蔽潮湿的林下,其分解量最大,占凋落物的自然消耗量的11.4%。  相似文献   

11.
对律草[Humulus scandens(Lour.) Merr.]全草干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以及丙酮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在葎草的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提取物(333 g·L-1)中,丙酮和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触杀作用较强,其中丙酮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试虫的48h校正死亡率达到86.67%.6种溶剂提取物(100g·L-1)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均较弱,24和48 h拒食率仅为9.65%~ 20.45%.6种溶剂提取物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均有较强的触杀效果.其中丙酮提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经50g·L-1丙酮提取物处理后棉蚜24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78%和85.64%,而经100g·L-1丙酮提取物处理后棉蚜24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63%和92.53%.丙酮提取物的石油醚、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菜蛾均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且随萃取物浓度提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触杀活性增强;其中石油醚萃取物的触杀作用最强,经25.0g·L-1石油醚萃取物处理后小菜蛾24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0.00%和96.67% 研究结果表明:葎草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和棉蚜的杀虫活性均最强,其主要有效杀虫活性成分存在于丙酮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经 H型磁化杯 (磁场为 4 0 m T的非均匀场 )磁化水培养正常生活的水螅和横切恢复后的水螅出芽生殖的观察 ,探索磁化水对具有两个胚层的低等水生动物细胞增殖的影响。1 材料方法1.1 材料 采用黑龙江省广泛分布的雌雄异体、实验室培养近 2年的强壮水螅 ,(H ydra robusta) ,培养液为储放两周以上的自来水 ;每天定时喂食 1次 ,食物为裸腹氵蚤 (Moina) ,摄氏 2 2~ 2 6℃条件下培养。1.2 方法1)取刚脱离亲体的水螅 2 8个 ,分成实验组 (2 1个水螅 )和对照组 (7个水螅 ) ,分别以单个水螅培养在磁化水和非磁化水培养液中。每天定时检查产…  相似文献   

13.
淡水水螅对环境因子的要求与适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水螅是淡水生活的低等动物 ,是动物学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作者通过对实验室内常年培养的4种水螅 (漠河水螅、太阳水螅、大庆水螅、哈尔滨强壮水螅 )的观察 ,浅淡水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与适应特点。1 水质 水螅对其生活环境的水质要求比较严格 ,培养用水的清洁度对水螅的生存有直接的影响。用储放 1周以上的自来水或用充氧泵充氧 8h以上的自来水为培养用水 ( p H在 7.4~ 8.0之间 ) ,4种水螅都能正常生活。投喂食物后 ,需及时清除食物残体及排遗物 (不超过2 4 h为宜 )。清除如不及时 ,霉菌污染水质 ,造成水中乏氧 ,水螅的生存则…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国绿水螅(Hydra sinensis)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基因的起源及功能, 研究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中国绿水螅AP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总长1357 bp, 包括5′非编码区107 bp, 3′非编码区146 bp及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1104 bp, 共编码367个氨基酸, 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0.79 kD。BLAST结果表明中国绿水螅APX蛋白同源序列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界; 通过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和贝叶斯分析(Bayesian inference)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植物界及动物界物种的APX序列各自形成单系群。把APX基因ORF全长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GST中, 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BL21 (DE3)菌株, 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重组融合蛋白GST-APX, 再使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APX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 assay, WB)。在不同光照时长梯度(光强度2000 lx, 每天分别光照0、4h、8h、12h、16h、20h及24h)下培养中国绿水螅30d, 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及WB检测结果均表明光照时间较长时(每天光照12h以上)绿水螅APX表达呈现一定程度的上调。在长时间光辐射下水螅体内共生绿藻连续进行光合作用所累积的大量活性氧能够扩散到水螅细胞内, 此时水螅体内表达上调的APX可能参与清除其细胞内的活性氧。  相似文献   

15.
水螅(Hydra oligactus Pallus)之觸手數目,在天然環境中,可以有自十個至五個之差異。早期之研究皆以為觸手數目之决定皆由于水螅之大小及年齡。但實際觀察中有二點,顯示觸手數目似與水螅之大小無關:(1)此二者之間之相關係數極低,(2)水螅在生長條件最優時,可以增加其體積之大小,而觸手之數目不增多。但在某種環境下,水螅之觸手確能增加。此種環境之一即為華氏五十五度左右之温度。在該情形下,出芽生殖率降低,而觸手可以長出。此一情形,在自然間,即為晚晚春及早秋之温度。故水螅經年後,可以增加觸手之數目,亦可謂,觸手數目舆水螅之年齡有關。觸手增多無一定之規則。平常皆增加一至二觸手。但有時亦可增加一圈觸手(四個至五個)。水螅觸手數目正常或係六個,最少為三個,最多為十二個。但此二情形之水螅曾不能存在長久。三個觸手之水螅不久即長出第四個觸手,十二個觸手之水螅則不久即縱裂為二個水螅。  相似文献   

16.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CO2及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梯度法及CI-301PS CO2系统,实现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CO 2、微气象因子梯度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雨季晴、晴间少云及多云天气,900~1800CO 2浓度平均值分别在349~350ml/m3(冠上2.8m)、346~348ml/m3(冠上0.8m)、345~349ml/m3(林内16m)、352~357ml/m3(林内5m),较旱季相应天气分别小14~17.5、10.1~23.7、1 6.4~35.7和18.1~36.1ml/m3;100~800,则雨季CO2浓度大于旱季;梯度浓度廓变量和实时动力计算反映出,800~1800CO2通量由大气向林冠层,旱、雨季平均CO2通量分别为(0.61×10-6kg/(m2·s)和0.71×10-6kg/(m 2·s),1900通量甚微,2000~700CO2通量则由林冠向大气,平均CO2通量分别为0.36×10-6kg/(m2·s)和0.32×10-6kg/(m2·s);雨季昼夜大气流向冠层的净CO2通量是相应旱季的1.56倍.总辐射、冠顶净辐射通量以1300~1 500为最大时域,相对林内21m,80%的辐射热能被冠层吸收,与CO2通量正相关;晴天冠上潜热、感热最高值分别在1300~1400和900,反映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的汇、源即白昼光合固定CO2大于夜间呼吸排放CO2效应,且雨季高于旱季.  相似文献   

17.
肥大细胞的选择性染色法如下:1)薄片新鲜组织(3—5毫米厚)于下液固定18—24小时,但标本置于此液至少一周尚无显明害处。配法:福尔马林液10毫升;95%酒精90毫升;醋酸钙1克。2)组织以95%酒精洗2次,每次1小时。3)以常法制做石蜡切片(8—12微米厚),粘片,脱蜡,经纯酒精至95%酒精。4)在室温于下液内染1小时。配法: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0.25克;70%酒精100毫升;浓盐酸  相似文献   

18.
第一期部分柔性的核酸双螺旋构象的模型化研究…………………………李 光 温元凯(1)稳态白噪声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功率谱的影响……………………………… ·,…………··,………………·郭连生 杨宜林 戚以胜 弓志奇 刘红光(5)生物组织 X光照片的层析合成法的研究…………………………··、齐翔林 汪云九(10)pH对紫膜表面电位的影响,…··生文君谈gjk张衡涛张 克 石志远 刘树森(14)甜菊叶片细胞微体晶体立体构型研究—………·刘 丹 陈睦传 洪维床 汪德耀(18)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弧变性全位与半位修怖酶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影响流或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DNA荧光强度的四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醛类固定剂对细胞DNA荧光有显著影响,乙醇是较好的固定剂。(2)样品之间细胞数相差3倍以上对荧光测定有影响。(3)细胞在乙醇中固定的时间长短对荧光影响不明显,但CV值增大。(4)EB为10—20μg/ml、PI为50μg/ml是最佳荧光染色浓度。  相似文献   

20.
新鲜猪心组织制成丙酮粉后,用0.45mol/L,pH4.2醋酸钾抽提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抽提液经硫酸铵盐析,Benzamidine和血纤维蛋白亲和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纯化得到t-PA。比活11000IU/mg,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分子量为67000。 本文比较了t-PA、高分子量尿激酶(H-UK)和低分子量尿激酶(L-UK)的热稳定性及抑制剂对它们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抑制剂对H-UK的抑制作用最强,L-UK次之,t-PA最弱;三者的热稳定性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