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翻开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茂物的地图,你就会发现这个城市像蜘蛛网一样,有一个中心向八方辐射着;中心的区域看起来像一块绿色的吐司切片,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茂物植物园了(英文:Bogor Botanical Gardens,印尼文:Kebun Raya Bogor)。悠久的历史说到茂物植物园,就不得不先说说茂物这个城市。从雅加达机场到茂物的路上,你就会感觉到气候和植被的变化:越靠近茂物,气温越低,湿度越大,树木也就逾  相似文献   

2.
石斛为名贵中药,又是美丽的观赏兰花。我国云南石斛属资源非常丰富,在国产石斛种类中,有三分之二以上产于云南。广州兰圃于1966年自西双版纳引种了一批石斛属植物,华南植物园自1973年以来陆续由云南西双版纳、文山等地区采集了一批石斛属植物。在生物学特性观察和种类鉴定过程中,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新分类群和分布新记录,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果熟率和存活率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原产澳大利亚的引种植物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原产澳大利亚的引种植物引入西双版纳后总体适应性较差,在557号引种植物中,存活率和果熟率分别仅为5.0%和3.6%。植物区系地区、气候区、植物类群、引种途径和引种年代等因素对引种植物的适应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气候区和植物区系地区是影响引种植物适应性的主要因素,间接引种植物的适应性高于直接引种植物。因此,从气候相似且在植物区系发生上有亲缘关系的地区进行引种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引种栽培蛇皮果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栽培的蛇皮果在引种地的生长状况及繁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从1949年成立之始,就十分重视对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并关心植物园事业的发展。从1950年起,先后接管了庐山植物园、昆明植物园,以后又先后建设了北京、南京、沈阳、武汉、鼎湖山、西双版纳、华南和西安植物园等,当时,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有10个,占全国总数的1/3。10个植物园总面积1930公顷,职工805人。为有效地开展植物  相似文献   

6.
铁力木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力木(Mesua ferrea)材质坚硬,是热带亚洲著名的珍贵用材,重要的经济林木。我国无天然分布。为保护和发展这一珍贵经济林木,1960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已在园内营造了3.4 hm2铁力木人工林。本文就引种栽培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开放研究项目——“依托种质资源库的植物DNA条形码研究”2010年度会议于2010年8月12~13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功召开。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相似文献   

8.
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建。在其后发展的四十多年中,经历数次体制调整。1996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  相似文献   

9.
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蕴藏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葫芦岛,即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岛上收集着各种各样的热带奇花异木。其中有一种木棉科的植物叫水瓜栗,七十年代末,植物园从墨西哥引种栽培水瓜栗,现已株高10米左右。树干基部延伸出翼状树根,形如板墙,仿佛有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10.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菌中最关键的真菌类群,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植物园对植物上真菌资源的保护状况, 在2010-2021年间, 作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个代表性植物园中木本植物上的多孔菌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 记录多孔菌164种, 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6目23科79属。其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儋州热带植物园和广西药用植物园多孔菌种类最多, 分别有90种、46种和37种; 兰州植物园、西宁植物园和乌鲁木齐植物园物种数量最少, 分别有4种、3种和2种。在植物园中, 分布最多的物种是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和黑管孔菌(Bjerkandera adusta), 分别生长在24、18和18个植物园中, 而软多孢孔菌(Abundisporus mollissimus)等32种多孔菌只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在164种多孔菌中, 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分别有114、40和10种。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仅占全国所有森林生态系统多孔菌总数的16%, 而植物园中发现的稀有种仅占全国稀有种总数的3.1%。在10种稀有多孔菌中, 有6种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天然林中, 其中4种稀有多孔菌发现于植物园内的人工林中, 占植物园所有多孔菌的2.4%, 占全国稀有多孔菌的1.3%。所调查植物园多孔菌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北半球广布和寒温带成分, 分别包括50、45、38、20和11种, 占本研究多孔菌总数的30.5%、27.4%、23.2%、12.2%和6.7%。目前中国植物园保存了我国60%的植物种类, 包括85%的珍稀濒危植物, 但对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资源保护作用有限。因此, 对稀有多孔菌的保育仍需聚焦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一新记录种:厚叶卷瓣兰(B.sacrophylloides Garay,HamerSiegerist),并提供特征描述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厚叶卷瓣兰为附生或石生草本,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勐仑镇的石灰岩地区林下岩石上和林中树干上。  相似文献   

12.
白网籽棕树形优美,老叶浓绿向下弯曲,新叶暗红,观赏效果颇佳。本文介绍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的白网籽棕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及观赏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比较引种植物和本土植物的生长状况,主要是果熟现象,讨论了引种植物对引种目的地的适应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和保存了国内外万种以上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对多种引种植物进行了长期连续生长监测。本文统计分析了其中观测4年以上的569个编号的引种植物生长适应状况。结果表明:1)引种植物基本适应植物园的环境,但是不同气候区来源的植物适应性表现不同,不同地区来源植物适应性顺序为:热带亚洲植物〉亚热带和热带北缘植物/热带非洲植物〉热带澳洲植物〉热带美洲植物;2)不同科属植物个体适应表现也有差别,无患子科,蝶形花科,楝科和紫葳科等的植物个体适应性和本土植物比较相似,而大戟科植物个体适应性和本土植物差异最大;3)分析表明引种植物对植物园的适应受到来源地气候和区系起源两个因素的影响;4)紫蒇科,桃金娘科和含羞草科的一些引种植物个体果熟年比高于本土植物,其入侵性有待于进一步入评估。  相似文献   

14.
气温被普遍认为是春季物候期最主要的控制因子之一,然而低温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效应一直都存在不同的观点。西双版纳由于地处热带地区的北缘,其气温相对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较低。自1959年以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入了来自世界各个热带地区的4万余种植物进行保护,之前的研究证明西双版纳的低温对这些引种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因此,1974年西双版纳出现的极端低温势必对引种植物造成极大威胁,同时也是对这些植物低温适应能力的一个考验。通过对比43种引种植物物候期(生长抽梢期与开花期)在1974年与常年的差异情况,分析不同来源(热带亚洲、热带美洲与热带非洲)引种植物对西双版纳低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经历西双版纳1974年初的极端低温之后,使81%的引种植物生长抽梢期提前,同时也造成35%的引种植物在该年没有开花;而植物生长抽梢提前的主要原因则是极端低温以及低温过后气温迅速回升。引种植物均能顺利度过1974年的最冷时期,并出现生长抽梢物候,这意味着引种植物在经历极端低温之后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活动,但极端低温对引种植物繁殖活动的不利影响大于其对生长活动的影响;引种植物对西双版纳极端低温的适应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亚洲来源植物〉美洲来源植物〉非洲来源植物。因此在迁地保护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多选择亚洲热带植物,其次为美洲热带植物,而对非洲热带植物的引入则需谨慎考察。  相似文献   

15.
华南植物园中的蕨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植物园蕨园始建于60年代初。此后 ,陆续从国内外引种栽培成功了近200种食用、药用和观赏蕨类植物。其中包括我国重点保护植物桫椤、鹿角蕨 ,原始观音座莲、扇蕨、苏铁蕨、七指蕨 ;此外还有荷叶铁线蕨、华南条蕨等。这些蕨类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 ,本园又以观赏蕨类为重点 ,并在观赏蕨类的引种、繁殖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仅从国内外引进的鹿角蕨就有76种 ,而华南地区常见的观赏蕨类如黑桫椤、江南星蕨、苏铁蕨、鸟巢蕨、崖姜、华南紫箕、金毛狗、阴石蕨、翠云草、卷柏等在本园生长良好 ,犹如一幅…  相似文献   

16.
我国部分热带果树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所用材料采自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和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所。凭证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标本室。春季当幼芽萌发时采取幼芽或幼叶用去壁低渗法进行染色体标本制片。按第一届全国植物染色体学术讨论会的规定进行染色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肖云学  刘光裕 《广西植物》2021,41(5):843-852
龙脑香科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被认为是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性物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建园开始就注重龙脑香科植物的研究、收集与保护,并建立了龙脑香科植物专类园。经过几十年收集,现已成为我国龙脑香科植物重要的保育基地。该文结合历年的引种保育、物候及生长量观测等资料,系统整理了版纳植物园在龙脑香科植物引种保育和研究利用的工作。结果表明:自建园以来,版纳植物园共收集了7属34种龙脑香科植物,国内的有11种,国外的有28种。国内引种种类长势良好,除广西青梅外均能开花结果。国外种类开花结果的有13种。此外,版纳植物园部分龙脑香科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植株抗寒及抗病虫能力的分析,也说明版纳植物园的龙脑香科植物的迁地保护是成功的。该文还结合新的研究成果,对龙脑香科植物在造林、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加强该科植物的引种、保育及研发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温被普遍认为是春季物候期最主要的控制因子之一, 然而低温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效应一直都存在不同的观点。西双版纳由于地处热带地区的北缘, 其气温相对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较低。自1959年以来,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入了来自世界各个热带地区的4万余种植物进行保护, 之前的研究证明西双版纳的低温对这些引种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因此,1974年西双版纳出现的极端低温势必对引种植物造成极大威胁, 同时也是对这些植物低温适应能力的一个考验。通过对比43种引种植物物候期(生长抽梢期与开花期)在1974年与常年的差异情况, 分析不同来源(热带亚洲、热带美洲与热带非洲)引种植物对西双版纳低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经历西双版纳1974年初的极端低温之后, 使81%的引种植物生长抽梢期提前, 同时也造成35%的引种植物在该年没有开花; 而植物生长抽梢提前的主要原因则是极端低温以及低温过后气温迅速回升。引种植物均能顺利度过1974年的最冷时期, 并出现生长抽梢物候, 这意味着引种植物在经历极端低温之后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活动, 但极端低温对引种植物繁殖活动的不利影响大于其对生长活动的影响; 引种植物对西双版纳极端低温的适应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 亚洲来源植物>美洲来源植物>非洲来源植物。因此在迁地保护植物的选择过程中, 应多选择亚洲热带植物, 其次为美洲热带植物, 而对非洲热带植物的引入则需谨慎考察。  相似文献   

19.
<正>姬波达斯植物园(英文:Cibodas Botanical Garden,印尼文:Kebun Raya Cibodas)是位于印度尼西亚茂物市东南郊区的一座大型植物园。该园始建于1852年,由著名的荷兰植物学家约翰内斯·伊莱亚斯·特斯曼(Johannes Elias Teisjmann)主持兴工,现在属于印尼茂物植物园(Bogor Botanical Garden)的一部分。姬波达斯植物园坐落在离首都雅加达约100公里外的格德火山(Mount Gede)山坡上,海拔1300~1450米,占地约125公顷。在这里,格德火山喷发带来了肥沃土壤,再加上丰沛的水汽,为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经过多年的整修发展,姬波达斯植物园已成为雅  相似文献   

20.
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植物数据管理系统(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DATABASEMANAGEMENTSYSTEMOFINTRODUCEDANDCULTIVATEDPLANTSIN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LaiZhimin(BotanicalGardenOfSouthChinaInstituteofBotany,AcademicSinica,Guangzhou510520)1前言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对植物园引种栽培植物数据和资料进行管理,是提高植物园管理水平,协助进行科研、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亦便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西方发达国家早在60年代就已建立起由计算机管理的植物档案,到80年代已经形成网络结构;80年代后国内若干单位也相继利用Lotusl-2-3、MS-DOS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