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简单的无尾两栖类早期胚胎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民  叶瑞琼 《遗传》1985,7(1):39-40
众所周知,两栖动物是实验胚胎学研究自 古以来使用得最有价值的材料之一。近年来, 发育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亚细胞以至 分子水平。两栖类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动 物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为了深人研 究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尤其是发育过程中核 质关系和细胞分化等发育生物学的核心间题, 迫切需要有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析其胚胎早期发 育阶段的染色体的技术。用压片法研究无尾两 栖类早期胚胎细胞的染色体,已有报道3,但这 种方法难以避免压片时人为因素的影响。我们 参考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2,5,61,并进行了改进, 以空气干燥法制作无尾两栖类胚胎细胞的染色 体标本,已获得初步的结果。现把我们的工作 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一直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无尾两栖动物因其胚胎发育的独立性和易观察性而成为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良好材料,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综述了无尾两栖类原始性腺形成、性腺分化、精巢和卵巢的发育,以及配子发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无尾两栖类原始性腺形成主要发生在鳃盖褶和后肢芽形成时期,不同物种略有不同;性腺分化通常以卵原细胞或卵巢腔出现为标志,但对于部分具有初级性腔的物种并不适用;精巢内支持细胞包围精原细胞形成生精囊,囊内细胞经过一系列事件最终排出精子;卵巢由于卵母细胞发育最终卵巢腔消失,卵母细胞在卵泡内不连续分裂,最后形成卵细胞。无尾两栖动物的性腺发育过程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性别发育是进化生物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性别发育主要包括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主要分为基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两种模式。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基因型性别决定模式,其基因型性别由受精时两性配子的性染色体决定,但性腺分化所产生的表型性别还会受环境温度和性激素的修饰。在两栖动物中性别逆转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相关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也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性别相关基因对性别决定的影响、温度对两栖动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性激素对两栖动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温度和性激素对性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四方面对两栖动物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进行一定的概述,并提出了未来两栖动物性别发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Hallowell)卵是研究正常个体发育和实验发生学以及教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但黑斑蛙卵的发育系在水内进行,需经常补充及更换培养液,在操作上不方便。 基于自然界中产卵在水外发育的两栖动物之普遍存在,正常产卵于水内发育的黑斑蛙卵是否也可以进行水外培养呢?遵照毛主席关于“你要有知识,你就得  相似文献   

5.
两栖动物年龄组划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年龄结构是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两栖动物生理、生态甚至分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两栖动物年龄划分的方法主要有骨学年龄法、体长体重划分法和生殖腺发育状况观察法。这3种年龄组划分的方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将骨骼环带的结果结合体长、体重的测量和生殖腺的发育状态及外貌参数特点进行综合判断,使两栖动物年龄组鉴定的方法从实验室的理论型转变为野外的应用型。  相似文献   

6.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各綱中最少的类羣,分布上也下如其他各綱广泛,但是两栖动物是开始从水栖轉变为陆栖的脊惟动物,阻此从进化观点上来看,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两栖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两栖动物的幼体完全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无四肢,但有較长的尾作为运动器官。由幼体发育成为成体要經过变态。成体能够在陆上生活,但需要較潮  相似文献   

7.
对心脏发育调控机制的认识是从观察两栖动物和鸟类的胚胎学过程开始的.心脏的诱导调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从心脏的形态发生,心脏诱导和心脏的分子标识等3个方面对最近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欧阳为明  金伯泉 《生命科学》2000,12(3):112-116,99
B细胞同其他血细胞一样,也是由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为祖细胞,再发育成 末成熟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向B细胞发育的前 细胞逐渐推动向其他谱系发育的潜能,B细胞谱系特征性基因开始表达。近来的研究表明,B细胞发育过程中有多种转录因子参与,它们调节多种重要基因的转录,保证B细胞的正常发育。本文综述了与B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粘细菌的多细胞形态发生及其分子调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粘细菌的多细胞形态发生是粘细菌细胞社会性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细胞有序聚集、细胞自溶、子实体发育和粘孢子的分化形成等.粘细菌的形态发生过程涉及复杂的信号系统和调控,与真核生物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是研究原核生物细胞分化发育以及生物进化的重要模式材料.  相似文献   

10.
书评与动态     
两栖动物在系统动物学、理论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全方位的囊括两栖动物各个水平信息的书籍极少,诺布尔(G. K. Noble)的《两栖动物生物学》(Bioligy of Amphibians)1931年出版后,距今已半个世纪,显然是陈旧了。那时记载的两栖动物仅1900种,而今已是3900种;5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兴起、细胞遗传学和生态学的深入发展、分类学和进化论中新的方法和理论的问世,两栖动物学领域内新的信息的大量涌入,急需一本含有新的研究成果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1.
细胞粘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在食物(细菌)枯竭时,大量独立的细胞向称作聚集中心的细胞聚集,相互粘连成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成柄细胞和孢子两类。其生活史分成营养生长期和发育期。发育中先形成由前柄细胞和前孢子细胞构成的能爬行的蚰蜒体,以后固着形成子实体。其生活史仅需24小时,分化过程易于观察,两类细胞的分布及比例恒定,遗传操作简单,成为研究分化发育、信号跨膜传导的热门材料之一。80年代对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取得大量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激素在两栖动物变态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栖动物的幼体变态是研究甲状腺激素调节组织和器官重构的理想模式。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两栖动物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3种脱碘酶D1、D2和D3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蛋白结构、类型和机能;以及甲状腺激素对两栖动物幼体变态过程中各个类型组织和器官重构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和脱碘酶的互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多花黄精和安徽黄精叶片发育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和安徽黄精(P.anhuiense)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气孔器指数都是由低到高,达到最高值后再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2)叶片长宽比在发育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且与叶片形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片长宽比与表皮细胞长宽比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两者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发育方式基本一致,都是由表皮细胞进行横向和径向生长的过程;(4)在叶片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分化出来的是表皮,其次是叶肉,最后是叶脉;(5)多花黄精的叶缘在发育早期叶肉中有大型薄壁细胞出现,但叶片成熟时,大型薄壁细胞消失或继续保存,而安徽黄精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叶肉中都未见大型薄壁细胞出现。该研究为黄精属互生叶类和轮生叶类植物的叶片发育研究积累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造血和免疫器官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郭琼林  贾伟章 《动物学报》2003,49(2):238-247
采用常规孵化的中华鳖胚胎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造血和免疫器官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描述了卵黄囊、胸腺、肝、脾、肾以及骨髓的形态结构变化。发现胚胎期首先出现的造血器官是卵黄囊。此后,卵黄囊的造血干细胞出现在胚体的血循环中,造血功能相继在胚胎胸腺、肝、脾、骨髓(可能还包括肾)中产生。胸腺是中华鳖免疫系统发育的第一个淋巴器官,来自卵黄囊的干细胞在此先分化成小淋巴细胞,然后再迁移至脾脏。脾脏发育中首先出现各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嗜酸性的细胞和少量粒细胞,淋巴细胞出现较晚,未发现淋巴小结。在胚胎期肝脏发育过程中可见不同发育时期的红细胞和嗜酸性的细胞。在肾的发育过程中,尚可观察到嗜酸性的细胞和类似头肾组织的细胞团。直至出壳前,骨髓内方可见各发育阶段的各系细胞[动物学报49(2):238—247,2003]。  相似文献   

15.
两栖动物的染色体及其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脊椎动物从水生进化到陆生的过程中,两栖动物有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两栖动物能在陆地存活,但无陆地繁殖的本领。是一群过渡类群。“二者兼而有之”的过渡性质,不仅表现在形态、生态和生理机能上,而且还反映在遗传物质-DNA-的携带者-染色体的特征上。60年代后,两栖动物的核型研究有了长足的发  相似文献   

16.
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两栖动物作为衡量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脊椎动物中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两栖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2003–2021年文献,提取并整合关键词。首先分析了当代人类活动中的人为噪音、夜间人造光、路杀等3个因子对两栖动物的影响,发现人为噪音导致两栖动物的鸣叫行为发生改变,并且干扰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夜间人造光降低了两栖动物的生长速度,减少了行为活动时间,路杀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其次归纳相应的缓解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如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安装隔音屏障以缓冲噪音;控制两栖动物密集区的光照强度;建造两栖动物通道等。最后对今后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影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应加强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影响的研究,努力减小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类型和性染色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已发现异形性染色体两栖动物中,大部分物种Y或W染色体大于其对应的X或Z染色体,少数物种具有高度分化的Y或W染色体。同时两栖动物类群内基因组大小差异大,性染色体间分子水平上也存在差异。高频转换、偶然重组和染色体重排可能是两栖动物性染色体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机制。本综述通过对两栖动物性染色体进化的深入探讨,揭示其遗传性别决定的机理,有助于对两栖动物性别人工调控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贺新强  吴鸿 《植物学报》2013,48(4):357-370
细胞程序死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在内源发育信号或外源环境信号作用下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生的细胞死亡过程,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植物细胞程序死亡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植物发育性细胞程序死亡研究常用的实验体系, 并着重概述有关植物发育性细胞程序死亡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鸡胚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通过基因导入技术调节胚胎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迁移,有助于更好地诠释相关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原肠胚期三胚层的形成、心管的发生及神经嵴的发育都伴随着显著的细胞迁移过程。该文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该过程的研究进展,介绍这三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迁移及相关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20.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合意非洲铁羽片表皮及气孔器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在羽片发育过程中表皮细胞变化不明显,主要是细胞伸长和壁增厚的过程;表皮的角质层连续出现。(2)气孔器发育可大致分3个阶段:保卫细胞母细胞阶段、幼保卫细胞阶段和成熟保卫细胞阶段;气孔器发育方式为单唇型或周源型;成熟气孔器属单环型。(3)在羽片发育过程中,气孔密度起初很低,后急剧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4)有早熟气孔器。(5)羽片表皮发育成熟的方式是由基部向顶部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