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s。多项研究表明,lnc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GEPIA数据库结合qRT-PCR结果提示,lncRNA AC006449.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且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水平也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进一步分析发现,lncRNA AC006449.2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较差的预后负相关,与瘤体大小和远端转移密切相关,而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细胞功能研究发现,上调AC006449.2,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平板克隆能力降低;而下调AC006449.2之后,该细胞的增殖和平板克隆能力显著增加。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AC006449.2可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和p27的表达量,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而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最终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上述研究结果推测,lncRNA AC006449.2在卵巢癌细胞中可能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亚硒酸钠,AC1,AC3对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组大鼠的晶状体尚未混浊前已出现GSH-Px活性增高及GR和GST的活性降低。GR活性下降随白内障进展而加重。AC1及AC3均可使亚硒酸钠所致的酶活性变化逆转,但对正常晶状体的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AC1和AC3对抗亚硒酸钠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的脂类过氧化作用,非蛋白质疏基水平及硒含量。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组大鼠,在晶状体混浊出现前已发生脂类过氧化作用及硒含量的明显增加,非蛋白质巯基含量的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核混浊期;而同时接受AC1或AC3的大鼠,晶状体非蛋白质巯基水平初期降低,然后逐渐恢复至正常。AC1可有效的对抗亚硒酸钠所致的脂类过氧化作用增加,而AC3的对抗效应需一定剂量及时程,两者对晶状体硒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5.
长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作为一类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LncRNAs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了寻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LncRNAs,本研究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发现,LncRNA AC009686.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乳腺癌病人的预后不良正相关。qRT-PCR分析发现LncRNA AC009686.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其中在乳腺癌细胞MCF7、T47D、ZR7530、BT549、HCC1937、MDA-MB-231和SKBR3的表达量分别是MCF10A细胞的6.58倍、5.66倍、7.29倍、9.06倍、6.89倍、11.17倍和5.38倍。在相对高表达的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干扰LncRNA AC009686.2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并且诱导细胞发生G1 /S 期阻滞,其中干扰LncRNA AC009686.2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DA-MB-321和BT549的克隆抑制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496%,0.438%和0.495%,0.353%。同时干扰LncRNA AC009686.2能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CCND2)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1,ZEB1)的蛋白质水平。而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ZEB1能明显逆转干扰LncRNA AC009686.2引起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进一步通过在线软件JASPAR数据库分析发现LncRNA AC009686.2的启动子存在ZEB1结合位点,过表达ZEB1能上调细胞中LncRNA AC009686.2的表达水平。总之,LncRNA AC009686.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通过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2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ZEB1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而ZEB1能正向调控LncRNA AC009686.2的表达。本研究将为阐明AC009686.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桑树上喷施AC药剂,有显著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和比叶重,加快光合产物输出进程,增加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等效应,从而获得桑叶增产、优质的作用。研究指出:AC药剂增强光合速率与减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适当抑制光呼吸有关。  相似文献   

7.
AT┐AC内含子及其剪接机理的研究进展滕胜明镇寰(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2)关键词AT-AC内含子剪接机理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内含子,它在mRNA前体中存在的比例不到0.1%,其剪接位点高度保守的双核苷酸为AT和AC(AT-AC内含子...  相似文献   

8.
AC—PCR法检测连云港海域贝类HAV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连云港海域贝类甲型肝炎病毒(HAV)污染状况,证实其在本地区甲肝传播中的媒介地位,我们应用抗体捕捉聚合酶链反应(AC/PCR)检测市售贝类的HAV,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贝类样品于1996年春、秋二季采集新浦区、连云区和赣榆县等地水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9.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RNA分子.在细胞生长发育、物质代谢以及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但在蜕膜化相关领域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探究lincRNA AC027700.1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初步探讨AC0...  相似文献   

10.
用1%胆酸钠和20%饱和度的硫酸铵抽提牛脑皮层细胞膜得到含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AC)的制剂,通过Sepharose6B柱将两者分开,再将含G蛋白的级分用庚胺-Sepharose4B疏水柱、羟基磷灰石柱将其它亚型的G蛋白(主要是Gs和Go)从抑制型G蛋白(Gi)中除去,获得纯化的高活力的Gi,其GTP结合活力为17.6nmol/mg,比细胞膜Gi活力提高50倍;并具有较高的产率,从1g膜蛋白中可获得0.66mg的Gi,同时可获得无G蛋白污染的AC和少量的Gs蛋白.SDS-PAGE显示分子量为41000和36000的两条蛋白带,证实是Gi的α基和β亚基.进一步用重建脂酶体的方法检测Gi对AC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Gi对AC活力的抑制达40%左右,表明CAMP信息跨膜转导通路中Gi与AC之间具有较好偶联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IFN-γ在黏蛋白产生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儿童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MUC5AC转录。通过采用人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NCI-H292)和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本研究评估了IFN-γ对MUC5AC转录的影响,发现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双链RNA (polyI:C)诱导的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被IFN-γ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IFN-γ对TGF-α和polyI:C诱导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激活作用有限。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表明Sp1与位于MUC5AC启动子上的同源序列结合。Sp1抑制剂光神霉素A抑制MUC5AC mRNA,表明Sp 1在MUC5AC诱导中起关键作用,同时IFN-γ阻碍Sp1与MUC5AC启动子的结合。本研究初步表明,IFN-γ可以抑制MUC5AC的表达,干扰Sp1与其靶序列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DC和AC磁场混合作用下的离子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讨了在微弱DC磁场和频率非常低的AC磁场并行作用下,位于大分子内部的离子运动情况。主要焦点是大分子中磁场对离子热运动的影响,通过一些离散频率的分析揭示了热运动的共振效应。指出当DC和AC磁场施加或切断时离子热运动能量将发生变化,如果大分子周围的媒介质的粒子能充分阻止瞬间接触,就会引起大分了子量子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激光诱变选育AC10菜用大青豆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性杂交和激光红宝石辐照交替进行,经10多年的研究、试验、选育出一个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特高的菜用大青豆-AC10。AC10菜用大青豆,系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迟播、产量高、效益好的品种。全生育期110天、80-85天采摘青毛豆、单产鲜毛豆700公斤以上,老豆单产160公斤左右。据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分析,蛋白质含量48.32%,脂肪含量21.36%,合计69.68%。查新结果表明,为国内  相似文献   

14.
用1%脑酸钠和20%饱和度的硫酸铵抽提牛脑皮层细胞膜得到含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AC)的制剂,通过Sepharose6B柱将两分开,再将含G蛋白的级分用庚胺-Sepha5rose4B疏水柱、羟基磷灰石柱将其它亚型的G蛋白(主要是Gs和Go)从抑制型G蛋白(Gi)中除去,获得纯化的较高的Gi,其GTP结合活力为17.6nmol/mg,比细胞膜Gi活力提高50倍;并具有较高的产率,从1g膜蛋白扣可获  相似文献   

15.
用生物膜的拆离与重建方法将从牛脑皮层膜中纯化的激活型GTP结合蛋白(Gs)和腺苷酸环化酶(AC)在含有不同极性头部或不同脂肪酸侧链的磷脂组成的脂质体上重建形成脂酶体,测定脂酶体中AC的基础活力及Gs激活AC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磷脂影响AC的基础活力和Gs激活AC活力的顺序依次为:PE>PS>PC;含不同脂肪酸侧链的混合磷脂对Gs的激活活力的影响大于含单一脂肪酸侧链的纯磷脂,如PEDPPE,PSDPPS,PCDPPC。含不同脂肪酸侧链的磷脂影响Gs的活力的顺序为DLPC>DMPC>DPPC。用反映磷脂分子的堆积程度的荧光探剂MC540和脂双层的流动性变化的DPH以及专一性标记蛋白质巯基(-SH)基团的荧光探剂acrylodan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磷脂影响Gs的活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脂质物理状态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6.
将神经节苷脂GM3(Monosialoganglioside-GM3)通过保温法掺入到含激活型G蛋白(StimulatoryGTP-bindingprotein,Gs)与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Cyclase,AC)的脂酶体中,研究了GM3对Gs和AC偶联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10μmol/L浓度范围的GM3增加AC的基础活力;在高于4μmol/L时,GM3可显著抑制Gs激活AC的能力;而在GM3浓度高于100μmol/L的条件下,Gs结合GTPγS(Guanosine5'-O-(3-thiotriphosphate))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随外源GM3浓度的增加,GM3对Gs激活AC的能力与对AC基础活力的影响似乎并不完全一致。这些结果提示,Gs与AC的解偶联对较低浓度的GM3的影响更加敏感。用荧光探剂MC540标记脂酶体,测量其荧光光谱的结果显示,随着GM3浓度增加,MC540的荧光强度增强,这说明外源性的GM3的掺入使膜脂质分子头部的堆积变得更加疏松。这可能提示,GM3介导的膜脂物理状态的变化是调节Gs与AC偶联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激光诱变选育AC10菜用大青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学华  周立人 《激光生物学报》1997,6(2):1082-1084,1051
采用有性杂交和激光红宝石辐照交替进行,选育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菜用大青豆-AC10。  相似文献   

18.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资源,开发其微卫星标记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了藏羚羊的(AC)n和(AG)n微卫星富集文库。各文库随机挑取150个白色菌落,分别筛选到76个(AC)n和61个(AG)n阳性克隆;经测序得到含AC重复的微卫星序列37条和含AG重复的序列29条。研究共设计、合成微卫星引物47对,以扩增、电泳等方法进行筛选,最终获得15个可稳定扩增且具有多态的微卫星标记。筛选出的引物可用于评估藏羚羊的核DNA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群动态以及构建藏羚羊遗传图谱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了大鼠正常肝、宿主肝和肝癌组织中AC和cAPD比活力及其比值。三种组织AC比活力无差异。肝癌和宿主肝cAPD比活力比正常肝分别降低54%和22%,肝癌和宿主肝AC/cAPD比值较正常肝分别升高123%和50%。提示cAPD比活力和AC/cAPD比值的变化可作为肝癌早期的生化标志。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黏蛋白5AC基因转录表达的顺式调控元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道黏蛋白(mucin,MUC)5AC基因5'上游序列顺式调控元件在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utrophil elastase , NE)诱导MUC5AC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和MUC5AC启动子不同长度片段的嵌合质粒。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在嵌合质粒的基础上构建MUC5AC启动子区特殊蛋白(specificity protein)-1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并测定NE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4种含有不同长度MUC5AC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索酶报告基因质粒。含有启动子序列-1330bp、-689bp、-324bp的嵌合质粒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含有启动子序列-64bp的嵌合质粒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可诱导含有MUC5AC启动子区NF-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NF-кB-MU)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增加,而NE不能诱导Sp-l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SP-1-MU)荧光素酶表达增加。结论:MUC5AC 5'上游序列中-324~-64位点存在参与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位于此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Sp-1位点在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位点可能作为靶向性基因治疗的关键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