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闪蚕豆根尖细胞诱变法监测铲河西安河段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朱必才  段昌群 《遗传》1988,10(5):15-19
早在兰十年代,国外学者就发现在射线作 用下引起的染色体畸变E17、七十年代以来,广 泛利用染色体畸变来检验射线和化学药剂的致 突变性ue.is坛目前,在国外已利用染色体畸变 来监测环境污染,美国环保局已把有关项目作 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指标。.0 在国内,利用动、 植物在环境诱变物作用下引起染色体畸变、姊 妹染色单体交换、间期微核增加这些效应来监 测环境污染进行过探索〔3'-91。以蚕豆为材料, Francesca Degrassi建立了诱变剂检测系统us] 国内也有以此为手段进行污染监测的报道 n0,11]。我们利用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 核方法对流经西安东郊工业区的铲河水污染进 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植物细胞微核和环境污染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微核监测技术是利用环境污染因子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产生微核而建立起来的一类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微核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及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青弋江芜湖市段水环境质量的蚕豆根尖微核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核实验 (micronucleustest ,MCNT)是根据环境污染物能引起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的原理来检测诱变物质对染色体损伤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陈光荣在 1983年开始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Vicia MCN)来检测农药和化学诱变剂对染色体的损伤情况[8] 。 1986年 ,国家环保局把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水污染的测试方法编入了《生物监测技术规范》[3 ] 。目前利用蚕豆初生根尖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和危险化学品的研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7] ,成为我国水环境监测的规范化方法之一[8,9] 。本文应用该技术对青弋江芜湖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例推测由于慢性辐射引起的男性不育患者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畸变。在患者的精液中有44.4%的减数分裂异常细胞,睾丸染色体标本的畸变细胞占50.0%,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16.0%。本工作表明,精液染色体技术简便、可靠、可以得到良好的减数分裂图象。利用该技术可以不经睾丸活检术检查男性不育患者的减数分裂异常,其结果和睾丸活检标本中观察到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能够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MN)率的增加,可使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延迟及细胞分裂指数下降,且这些作用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指出,亚硫酸氢钠在低浓度下仅引起细胞染色单体型畸变,在高浓度下既可引起染色单体型畸变,又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结果还指出,亚硫酸氢钠对染色体畸变(CA)和MN的诱发效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硫酸钠未能引起上述细胞  相似文献   

6.
合成洗涤剂对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各种合成洗涤剂(洗衣粉,洗发膏,餐具洗涤剂等)产量日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洗涤剂直接或间接通过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潜在的致突变性引起公众的普遍注意。而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选用三种型号的合成洗涤剂,以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和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离体的人类细胞和中国仓鼠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为测定指标,系统地对合成洗涤剂的诱变活  相似文献   

7.
空间诱变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将作物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使生物体产生变化,引起生物体DNA序列结构变化和染色体畸变,进而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诱变育种新技术。它具有诱变效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在当今作物育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空间诱变育种开辟了玉米育种的新途径,丰富了玉米育种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用~(6O)Coγ线照射一种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O)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有:染色体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P<0.025),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的细胞学诱变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三年生鳞茎,首次研究了辐射后中国水仙鳞茎M1代形态损伤、剂量效应曲线、细胞学变化及其与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60Coγ射线抑制细胞分裂,降低细胞分裂指数,引起中国水仙的形态损伤,并诱发中国水仙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畸变类型丰富。在染色体畸变中染色体桥的发生频率较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染色体断片率提高。细胞核畸变中,微核发生率最高。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4、0.9829,线性方程表达式分别为Y=-0.085 1.0385X,Y=-9.6727 2.3697X。间期细胞微核率与分裂期染色体畸变率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史庆华  施立明 《遗传学报》1990,17(4):269-275
本文以C57BL/6J小鼠为材料,以骨髓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和生殖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为指标,对国产减毒麻疹活疫苗的遗传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麻疹疫苗可引起小鼠骨髓微核细胞率、染色体畸变率以及精细胞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与接种剂量和接种后的时间有关;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对照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微核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光平  王钦南  周社祯 《遗传》1985,7(1):15-17
由于染色体畸变的分析可以准确地反映外 界因素对生物体的作用。因此,这种技术被广 泛地用于遗传毒理学的研究以及诱变剂的筛选 等工作。但在检测方面,中期细胞染色体分析 存在着人所共知的缺点,例如实验周期长而程 序繁。另外,畸变反应过于敏感也给工作带来 某些局限性,如,药剂和实验条件造成染色体粘 连而分散不佳,或中期细胞太少,降低了分析的 可靠性。而利用微核技术来检测对生物的损伤 却简便、迅速,恰恰弥补了畸变分析的弱点。所 以自Matter 等介绍了微核率作为染色体损伤 检测的经典方法以来,目前这种技术在人和动 物染色体损伤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植 物小抱子母细胞的微核也用于环境检测。  相似文献   

12.
辐射引起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 已有很多的报告,相比之下,射线诱发人减数分 裂染色体畸变的报告却非常少。生殖细胞对电 离辐射作用是很敏感的,研究射线对生殖细胞 的损伤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人攀丸组织 来源困难,所以限制了对这个问题的深人探讨。 我们采用精液染色体分析技术研究男性不育的 病因时,曾先后发现了两例由射线引起的男性 不育病例。一例X射线引起的男性不育病例已 经报道【,’, 本文报告的是放射性艳诱发的一例 男性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13.
频繁使用染发剂对小鼠染色体畸变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多次接触7 种染发剂对不同组小鼠骨髓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7 种染发剂均导致出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3 种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上升, 其中以粉末状染发剂的影响最为严重。4 种染发剂对进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的小鼠均产生显著影响, 尤以氧化型染发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频繁使用染发剂对小鼠染色体畸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次接触7种染发剂对不同小鼠骨髓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7种染发剂均导致出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3种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上升,其中以粉末状染发剂的影响最为严重。4种染发剂对进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的小鼠均产生显著影响,尤以氧化型染发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60Co线引起伤害真厉螨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报道用60Coγ线照射一种地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0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裁畸变类型有: 染色提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 P<0.025), 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3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作用。方法测定人参皂苷Rb3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设立不同剂量组,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观察人参皂苷Rb3接触CHL细胞6 h、24 h及加S9后6 h染色体的畸变情况,根据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染毒6 h、24 h及加S9后染毒6 h染色体畸变为阴性。结论人参皂苷Rb3不能引起CHL细胞染色体产生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瑞珍  李玉环  何建 《遗传》1981,3(1):14-16
目前人类正处在广泛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因此就难免不受到电离辐射的损伤。若一旦不幸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必须要知道所接受的剂量的大小,然后才能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国内外现已广泛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统计其染色体畸变率来估计受照剂量大小。许多作者认为这样所得到的染色体畸变率可以作为生物剂量计。但一些实验结果证明〔1,21培养时间的长短,染色体畸变率也就有所不同。例如人类淋巴细胞培养72小时的比培养48小时的,其染色体畸变率降低约两倍。其下降原因是由于培养中的淋巴细胞第一次分裂到第二次分裂时畸变染色体数量丢失的结果。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将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率的下降,从而影响到过去的一些实验的结果。为此有必要严格控制所观察的细胞, 并规定畸变率的统计应在细胞的第一次有丝分 裂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髓细胞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采用80、40、20、10、5μg/mL 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体外培养的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CHL)3小时后更换新鲜培养液,恢复生长21小时后收获细胞制片.体内试验以10000、5000、2500mg/kg剂量的槲皮素给ICR小鼠灌胃后取股骨骨髓、两侧睾丸进行制片.观察槲皮素对三种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槲皮素在浓度>10μg/mL均能够诱导CHL细胞染色体断裂和交换等,染色体细胞畸变率显著增加(P<0.01);而槲皮素各剂量组未引起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断片、交换、畸变细胞率显著增加,亦未引起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断片、易位、畸变细胞率、常染色体单价体、性染色体单价体显著增加.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槲皮素对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显示出明显致突变性,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对体内哺乳动物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染色体无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氯苯胁迫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对蚕豆幼苗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CB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蚕豆幼苗根长的生长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降低甚至停止.TCB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50-100μg.g^-1TCB胁迫12-24h,蚕豆根尖染色体的主要损伤形式为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和不均匀排列,其出现百分率达1.0%--10.3%.300μg.g^-1TCB胁迫12-96h,蚕豆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粘连(S)、S+染色体断裂(S+B)、S+染色体环(S+R)、S+染色体不均匀排列(S+A)及S+染色体桥(S+Be)出现的百分率达47.9%--88.9%,各种类型染色体断裂出现的百分率仅为18.1%--29.6%,说明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作为TCB土壤污染监测的敏感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一种宫内节育器的体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作为遗传毒性评价的一部分。方法在加和不加S9活化系统条件下,试验组用三种不同浓度的节育器浸提液处理CHL细胞20h,对照组分别加入阴性、阳性进行交换,各组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后采集细胞并分析中期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计算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在4g/20mL的浓度下受试物对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稀释浸提液的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受试物稀释浸提液未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