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学通报》2006,23(4):430-430
为了及时了解和交流国内外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促进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8月8日~10日在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召开“第七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有建树的科学家作报告,欢迎从事该研究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2.
《遗传学报》2006,33(5):428-428
为了及时了解和交流国内外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促进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8月8~10日在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召开“第七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有建树的科学家作报告,欢迎从事该研究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其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得到完善。该文综述了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及其在植物离子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植物基因组学在离子诱变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第 14届欧洲植物生物学联合会学术研讨会 ,将于 2 0 0 4年 8月 2 3~ 2 7日 ,在波兰克拉科夫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的议题有 (1)植物细胞学 ,(2 )植物发育 ,(3)植物生长调节剂 ,(4 )光合作用与作物生产 ,(5 )水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 ,(6 )植物组分的生物合成 ,(7)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 ,(8)植物改良的代谢工程 ,(9)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 ,(10 )生物信息学 ,(11)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以及 (12 )植物育种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12项。研讨会的秘书处设立在波兰科学院弗兰西斯莱克·戈尔斯基植物生理学研究所。 (详见PlantScienceBulletin …  相似文献   

5.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植物基因组计划的深入,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已经转变为基因组功能的研究,即利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和高通量的系统分析技术,在基因组水平研究植物结构和组织与植物功能在细胞、有机体和进化上的关系.对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基因组研究已经由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转向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本简要介绍了植物功能基因组的主要研究方法,如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法、表达序列标签法、差异表达谱基因芯片法、蛋白质组学分析法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及其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规律的科学。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助于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和对植物性状的定性改造和利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入侵植物基因组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它利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与植物入侵性相关的分子基础和表达调控机制, 甄别入侵性基因型, 进而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外来种入侵性产生和进化的分子机制。本文扼要综述了可用于植物入侵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基因组学方法, 包括比较基因组学、群体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等方法; 运用基因组学技术研究入侵植物除草剂抗性和根状茎发育的分子基础已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 入侵植物基因组学仍处于发展初期, 选择理想的入侵植物模式种, 建立入侵性研究的模式系统,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入侵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发展方向, 包括基因组信息的完善、不同环境条件下入侵植物的分子响应机制以及入侵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基因组是指一个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总和,是生物学研究的关键之一.自2000年拟南芥基因组被测序发表以来,已有超过800个植物基因组相继被破解,极大促进了植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发展.即便如此,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高杂合、高重复度、高倍性等复杂基因组的组装和泛基因组的构建等.本文从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概况、基因组测序技术、组装算法等三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植物基因组的快速发展.其中,介绍了简单基因组装和复杂基因组装的相关策略,总结了“端粒到端粒”(telomere-to-telomere或称T2T)的组装和泛基因组构建方法以及其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植物基因组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组解析技术和方法将会更加完善,为植物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支持.本文为植物T2T、复杂基因组组装和泛基因组的构建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遗传》2011,(11):1170
"2011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于2011年9月16-19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学会植  相似文献   

1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林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包括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DNA微阵列、反向遗传学的发展及其在植物,特别是在林木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变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手段,它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植物功能。主要介绍了双向电泳技术、生物质谱、蛋白质质谱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及植物应答病原菌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并对蛋白质组学在研究植物抗病机制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第 1 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 1 999年 8月 1日至 7日在美国密苏里召开 ,这是 2 0世纪世界植物学家的最后一次盛会 ,大约有 450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2 1世纪的植物科学等主题展开讨论 ,主要内容包括 6个方面 ,即植物生物多样性 :系统和进化 ;生态学、环境和保护生物学 ;结构、发育和细胞生物学 ;遗传和基因组学 ;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 ;植物的人类利用 :经济植物学和生物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概况 ,特别评述了有关植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并对我国植物科学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太奎  苑兆和 《遗传》2018,40(1):44-56
植物古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一个新兴分支,从现存物种中重建其祖先基因组,推断在古历史中导致形成现存物种的进化或物种形成事件。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测序读长更长、更准确,加快了植物参考基因组序列的组装进程,为古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大批量可靠的现存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资源。全基因组复制(whole-genome duplication, WGD)亦称古多倍化,使植物基因组快速重组,丢失大量基因,增加结构变异,对植物进化极其重要。本文综述了植物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研究进展、植物古基因组学的原理、植物基因组WGD事件以及植物祖先基因组进化场景,并对未来植物古基因组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学通报》2007,24(1):79-79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组学与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并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植物比较基因组学最新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抵抗细菌病害能力的研究进展。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的方法包括:阻断病原细菌的致病途径,强化植物抗病反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导入植物防御基因,导入非植物源抗菌蛋白的编码基因,利用细胞调亡反应控制病害的发生。随着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对植物与病原细菌之间相互作用更深入的了解,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所面临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品种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将评述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最新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遗传》2012,(4):75
为充分展示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定于2012年8月召开第十三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会议将邀请国内外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学术研究报告,诚邀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20.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酵母双杂交技术能有效地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文简单介绍了此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以及十几年来此项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