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岛兴隆地区某些药用植物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海南兴隆地区12种不同类型药用植物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Ax)及其含量水平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科、属、种植物对同一元素的吸收量差异显著,以Mg>Al>Fe>Mn>Zn>Cu为序;同属不同品种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各有差别,海南槟榔(Ax0.30×10-6、12.51×10-6)>泰国槟榔(Ax0.29×10-6、11.59×10-6>云南槟榔(Ax0.27×10-6、11.56×10-6),元素间吸收量相比以Mo>Zn>Cu>Mn>Ni为例;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微量元素的吸收量也是不同的,例如巴戟天的含量以根(218.48×10-6>叶(115.19×10-6)>茎(113.02×10-6)。植物与土壤中元素含量消长变化关系密切,相比之下,植物中Fe、Mn、Zn含量均高于Cu、Ph、Ni。绞股蓝(189.26)>巴戟天(169.04)>益智(161.70)>槟榔(155.88)。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地区优势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三峡地区16种优势植物20个元素的自然含量特征。〉1000μg.g^-1的元素有Ca,K和Mg,100-1000μg.g^-1的元素有Al,P,Si,Fe,S和Mn,10-100μg.g.^-1的元素有Na,Sr,Zn,B,〈10μg.g^-1的元素有Ti,Cu,Ni,Cr,Mo,Cd和V。  相似文献   

3.
九种二变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报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9种2变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结果如下:Cameliahenryana:2n=2x=30=21m+8sm+1st;C.furfuracea:2n=2x=30=20m+10sm;C.wardi:2n=2x=30=18m+11m+1st;C.anlungensis:2n=2x=30=19m+9sm+2st;C.anlungensisvar.acutiperulata:2n=2x=30=19m+9sm+2st;C.pyxidiacea:2n=2x=30=20m+8sm+2st;C.pyxidiaceavar.rubituberculata:2n=2x=30=21m+8sm+1st;C.brevistyla:2n=2x=30=18m+10sm+2st;C.leptophyla:2n=2x=30=24m(1sat)+4sm(1sat)+2st;C.yunnanensis:2n=2x=30=18m+10sm+2st;C.pitardi:2n=2x=30=18m+12sm.其中,前7种2变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比较前人的有关研究可以看出上述核型在种间较相似,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较比种间比较具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备课卡片     
备课卡片植物细胞的组成1.细胞壁A.初生壁,厚约l~3pm,含约1/4纤维素B.次生壁,厚约4μm以上,含约1/2纤维素和1/4木质素C.中层,以果胶化合物为主D.胞间连丝,直径30~100nmE.简单纹孔和具缘纹孔2.原生质体直径10~100μmA...  相似文献   

5.
披碱草属3个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次报道了我国青藏高原3种披碱草属植物的核型,即短荒披碱草核型为2n=6x=42=32m+10sm(4SAT),属2A类型无芳芒披碱草,核型为2n=6x=42=30m+12m(2SAT),属2A类型;硕穗披碱草,核型为2n=6x=42=32m+10sm(4SAT),属2B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澳大利亚特产的Callitris属植物C.preissii,C.verrucosa,C.endlicheri(柏科)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后2种的为首次报道。它们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22=22m(2SAT),22m(2SAT)和22m(6SAT),均属1A核型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同是2n=22=10M_2+12M_1该3种及其他8种Calltris属植物一致的核型K(2n)=22m和1A类型的通常被认为是最对称和原始的。因此该属在柏科的系统发育上也许处于相当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蓟属两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本厚  尹祖棠   《广西植物》1995,15(2):172-175
本文对蓟属(Cirsium)的两个形态相似的近缘种大刺儿菜和小刺儿菜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其中后者为首次报道。观察结果表明: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34:它们的核型是:大刺儿菜.2n=2x=34=20m+12sm+2st:小刺儿菜.2n=2x=34=22m+10km(2SAT)+2st。通过核型比较,认为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种.而且后者比前者进化。  相似文献   

8.
姜微波 Maya.  S 《植物研究》1998,18(2):252-252
AOA处理花瓣抑制乙烯合成,大大提高了小剂量乙烯(12h x 1μl/l)诱导的卷曲花瓣恢复为正常花瓣的比率,但对大剂量乙烯(12h x 10μl/l)诱导的卷曲花瓣影响很小,经小剂量乙烯处理的花瓣中乙烯合成速率很低。卷曲花瓣能否恢复为正常花瓣取决于花瓣所接受的乙烯剂量及花瓣中内源乙烯的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9.
山东10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德奎  周俊英   《广西植物》1999,19(4):349-354+395
对山东10 种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茴茴蒜( Ranunculuschinensis Bge-) 染色体数目2n =16 , 核型公式K(2n) = 2x = 16 = 2 M + 2m + 2sm + 10st, “3A”类型; 五脉地椒( Thymusquinquecostatus Celak-) 染色体数目2n= 26 , 核型公式K (2n) = 2x= 26 = 8 M + 18m , “1A”类型; 蛇床( Cnidium monnieri(L-) Cuss-) 染色体数目2n= 20 , 核型公式K (2n) = 2x= 20 = 2M+ 16m + 2sm , “2B”类型; 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us Cav-) 染色体数目2n = 24 , 核型公式K(2n) = 2x = 24 = 16m + 2m (sat) + 6sm , “2A”类型; 白车轴草( Trifolium repens L-) 染色体数目2n= 32 , 核型公式K (2n) = 4x = 32 = 32m , “1A”类型; 铁苋菜( Acalypha australis L-)染色体数目2n = 32 , 核型公式K (2n) = 2x= 32 = 32m , “1B”类型; 地构叶( Speranskia t?  相似文献   

10.
一步法提取植物DNA用于大规模RAPD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RAPD技术已广泛地用于植物的系统演化、种群多样性、群体遗传学及杂种种子纯度的鉴定等工作中〔1~3〕。本文基于快速节省的原则对碱液法提取植物DNA进行一些改进。1材料与方法DNA提取方法取10~20mg幼叶 ,加100μl0 5mol/LNaOH(或附加0 5 %~1 5 %巯基乙醇)研磨后 ,取40μl研磨液加入200μl100mmol/LTris HClpH7 6缓冲液(或附加0 5%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中 ,8000×g离心5min,上清液即可用于PCR反应。PCR反应体系含10mmol/LTri…  相似文献   

11.
金伟  王恩波 《植物研究》1998,18(2):162-172
对我国辽宁地区毛莨科乌头属6个种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核型分析。其染色体基数为X=8,核型公式为:两色乌头:2n=2x=2m+10sm+4st;蛇岛乌头为:2n=4x=10m+20sm(SAT)+2st+2B;黄花乌头为:2n=4x=4m+12sm(SAT)+8st+1B;北乌头三倍体为:2n=3x=2M+4m+18sm;北乌头4倍体为2n=4x=4m+28sm。同时,对乌头属下  相似文献   

12.
子午岭产4种百合科植物的核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子午岭产百合科黄精属大苞黄精(P.megaphyllum)、玉竹(P.odoratum),百合属的细叶百合(L.pumilum),葱属的糙葶韭(A.anisopodium)4种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玉竹2n(2x)=20=12m(2SAT)+8sm,核型为2B型;大苞黄精2n(2x)=22=4m+12sm+6st,核型为3B型;细叶百合2n(2x)=24=4m+10st  相似文献   

13.
东北蒿属莳萝蒿组6种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报道东北蒿属莳萝蒿组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5种为首次报道,对其中的5种进行了核型分析。核型公式分别为:大籽蒿2n=2x=18=14m+2sm(2SAT)+2st(SAT);矮滨蒿(A.nakai Pamp)2n=2x=16=12m+4sm;碱蒿(A.anethifolia Web.ex Stechm.)2n=2x=16=12m+2sm+2st;莳萝蒿(A.anethoides Mattf)2n=2x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芸苔属两种植物芥蓝和红油菜的核型及带型。结果表明:芥蓝的核型公式为2n=2x=18=10m+8sm(2SAT),带型公式2n=18=10C+2CTL++4CT++2CN;红渍菜的核公式是2n=2x=20=18m(2SAT)+2sm,带型公式2n=20=8C+6CT++4CT++2CN。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二者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稀有濒危植物特征及其优先保护等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江流域共有127 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稀有濒危植物。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松科、木兰科、樟科、毛茛科等4 个科的植物占1/3 强;以森林为生境的稀有濒危植物占66.93% ;因生境丧失而受威胁的植物达71 .65 % 。长江流域稀有濒危植物形成了2 区+6 片的地理分布格局:川西滇北和四川盆地盆周山地的2 区的地貌多为高山峡谷,东部平原丘陵区出现的6 个稀有濒危植物分布片都在片断化后形成的山地森林区。表明人类干扰是长江流域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保护森林成为保护长江流域稀有濒危植物的主要途径。以种群数≤10 个作为判定植物是否属于濒危这一级的条件之一基本符合《中国植物红皮书》的标准。长江流域的稀有濒危植物可分为5个优先保护等级,其中,8 种仅有1 个种群的本区特有植物为第一优先保护对象,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河源区高寒冰缘植物化学元素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源区35种冰缘植物16个元素含量的特征,含量〉5000μg/g的元素为Ca,在1000 ̄5000μg/g之间的元素有K、Mg、Na、Fe,在10 ̄200μg/g之间的元素有Zn、Mn、Sr、Cr、Pb,含量〈10μg/g的元素有Cu、Ag、Co、Li、Cd、Ni。元素含量特点是Ca〉K型。大多数冰缘植物的Fe、Sr、Mn、Cr、Cd的含量高于一般的自然含量,但Cu的含量低于陆生植物  相似文献   

17.
罗卜岩保护区闽楠种群与优势蕨类植物种间联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罗卜岩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群落中闽楠和17种优势蕨类植物进行种间联结测定,应用2×2联列表,以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x2统计量度量等公式计算联结值。研究结果表明,蕨类植物与闽楠种群之间联结Pc值>30的有6对植物,但Ac和x2均较低。蕨类植物种间联结较紧密,Pc值>30的有6对植物;Ac值>40的有8对植物;x2值中≥x2(1)(0.01)的有38对植物。闽楠与蕨类植物以及蕨类植物之间种间联结较紧密,体现了它们对环境要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西藏高原植物元素背景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藏植物样品中化学元素的测定结果,提出了西藏高原植物中36种元素的背景值并与全球平均值作了比较。初步研究了西藏高原植物化学元素的特点,认为本区植物有营养元素亏缺现象,营养水平较低;Al,Ti,Cr,Ba的含量偏高;大多数元素含量高低与其生长地的土壤环境有关;植物地上部分元素含量较根系丰富,不同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营养元素上。  相似文献   

19.
车前属两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宣   《广西植物》1998,18(2):119-122
本文对我国两种车前属Plantago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2。它们的核型是:海滨车前P.camtschaticaLink,Enum.2n=2x=12=8m+4sm;毛车前P.jehohlensisKoidz.2n=2x=12=6m+4sm+2st。它们的核型均属“2A”型。由12条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20.
西藏高原植元素背景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西藏植物样品中化学元素的测定结果,提出了西藏高原植物中36种元素的背景值并与全球平均值作了比较。初步研究了西藏高原植化学元素的特点,认为本区植物有营养元素亏缺现象,营养水平较低;Al,Ti,Cr,Ba的含量偏高;大多数元素含量高低与其生长地的土壤环境有关,植物地下部分元素含量较根系丰富,不同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营养元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