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对2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术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SAP于入院后一周内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清除坏死组织并充分低位引流;早期手术治愈率71%(17/24),疗效满意。结论:SAP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可在一周内手术,手术方式以充分低位引流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 目的 评价实施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对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影响,为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某三甲医院实施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前后同期所有住院由本院医师主刀进行三级及以上非介入手术病例,分析手术级别、主刀医师职称、学历、专业年限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实施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后,三级及以上手术患者例数同期增长32.6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74%,研究生学历组及高年资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开展手术医师权限管理,有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医疗安全。手术难度、手术医师学历、年资是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单一采用职称与手术操作相对应的技术准入标准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杜向阳 《蛇志》2011,23(3):263-264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满意,住院时间为(9.8±5.7)天,随访6个月~4年,除1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及时进行,可降低复发率,达到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要点。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57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巧克力囊肿32例,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19例,良性畸胎瘤6例)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min,平均术中出血48ml,术后平均住院2.4d,无病理性恶变。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并发感染率低及其他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明显优势,是妇科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COPD病人行腹部手术时的危险性、手术耐受力评估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主要分析35例COPD病人行上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人中术后有发生肺部感染、腹部创口破裂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呼衰,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COPD病人手术有一定危险性,主要在术后,但术前与术中应进行适当的准备与处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不能过分强调其危险性而丧失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3年4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切口问题。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者专业水平及患者病情因素等因素有关。结论 作为手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抓手。  相似文献   

7.
目前,超声刀因其手术效率高、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在乳腺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使用。近几年来通过对超声刀在乳腺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我们发现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实践性、直观性的优势。借助超声刀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教学方式可激发临床实习和见习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对临床乳腺外科学习的兴趣。临床实习和见习学员在乳腺癌手术中学习并掌握超声刀的使用原理与操作方法可提高学员对乳腺外科手术的直观认识,有助于提高外科临床带教的效率和质量。本文结合超声刀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应用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教学中的主要优势与现存问题,对借助超声刀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教学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谢静  洪捌英  刘晓瑛 《蛇志》2016,(4):445-446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探讨,为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对180余例手术病人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负性心理在手术患者中具有普遍性。结论:应当进行必要的的心理护理,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对手术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是全球卫生保健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或避免手术风险,对外科手术进行分级管理,并对手术医师的权限加强管理,是提高手术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讲解了外科手术、手术医师权限分级管理的含义,紧接着分析了外科手术管理的发展现状,并对外科手术及手术医师权限分级管理进行了大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于重大手术进行术前律师见证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11年12月1478例非急症手术的术前签字所进行的律师见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这种手术签字形式予以肯定,无一例因告知不足引发的医疗纠纷发生。结论:手术律师见证是手术风险的合理分担,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健  杜彦玲  王巨  贾彤  周旋 《生物磁学》2013,(36):7108-7111
目的:总结应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手术配合过程。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共3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胸部采用微创技术,使用胸腔镜器械进行食管游离和淋巴结清扫,腹部小切口进行胃部游离并制作管状胃,最后颈部切口进行食管胃吻合。结果:顺利完成3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配合,手术护士可以通过电视胸腔镜观察手术进程,熟练默契的配合每个手术步骤,术中出血较少,胸部手术时间30.60min,无一例中转开胸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微创,便于操作,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且效果显著。我们通过观察腹腔镜技术用于老年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肿瘤的优势,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101例老年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1例并发症,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适合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科室来源、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防范措施,提高全院的手术质量。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度所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回顾性分析62 179份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发生重返手术室的有2411人次,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有435人次,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6.94‰,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发生在男性、40~59岁年龄组患者中,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科室来源为神经外科(143例)、心胸外科(39例)及口腔颌面外科(27例),术后出血/血肿、未达到效果手术再调整、术后漏、切口问题及手术部位感染为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占总原因的78.8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上报制度,对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高的重点科室、重点手术进行监管,是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莫惠萍 《蛇志》2016,(1):91-93
正腹腔镜手术是借助摄像系统、光源及器械进行操作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手术的革命。随着腹腔镜设备、器械不断更新,腹腔镜手术范围逐渐扩大,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逐步成为成熟的妇科微创手术方法,是未来妇科手术方法发展的趋势[1]。国际妇产联盟(FIGO)提出,在21世纪应有60%以上妇科手术在内镜下完成[2]。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如切口小、创伤小、  相似文献   

16.
就卫生部下发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与《手术分级目录(2011版)》在医院管理系统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法,结合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从手术分级目录建立、科常用手术名称维护、医师分级维护与审批、手术申请与变更、手术分级与手术编码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将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为促进医院手术规范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龄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高龄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要点及处理。方法:对64例6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就体外循环管理和心肌保护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结果:64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04.6±56.2(25—332)分钟,主动脉阻断51.5±128(13~128)分钟。自动复跳14例(14/56,25%),电激一次36例(36/56,64.3%)。两例进行左心转流,时间分别为136和65分钟,均存活。64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全心衰竭,死亡率为1.6%。结论:高龄心脏手术患者应注意保护肺、肾等脏器功能的同时,尤要加强心肌保护,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FMEA和POSSUM评分的手术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 研究建立手术风险评估的架构,以正确决策手术时机。方法 采用用于计数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POSSUM)评分原理进行分层计分,同时引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手术可能发生故障模式的严重度及发生可能性及风险因素的影响度3个维度进行评估。结果 建立了手术前风险预警机制及手术评估架构,利用评估架构对某综合医院2010年200例80岁高龄的手术病人进行了术前评估,结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2009年同年龄的手术病人的并发症下降了10.45%。结论 在手术前对手术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可以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因妇科疾病住院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手术425例病例构成和手术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腹腔镜下完全子宫切除术3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89例,子宫次全切切除术145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68例,附件手术87例.子宫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平均120 ml,附件手术时间平均55 min,出血平均60 ml,术后平均住院4天,未发生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下段胆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79例中下段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对单因素进行生存分析评价。结果:79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36.2%,19.1%,中位生存时间为19.8个月。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5.5%和24.2%,分别显著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28.9%、14.3%和7.1%);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4.5个月,较姑息性手术患者显著延长(8个月),根治术与姑息性手术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四项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化,慢性病史,淋巴结转移为影响中下段胆管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慢性病史、手术切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中下段胆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病史、手术切缘、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为中、下段胆管癌行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可提高中、下段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