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研究比较多的是二氧化硫,它是危害植物的主要气体,它直接破坏植物的叶肉组织,使叶片失绿,严重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浓度高时,会使植物枯死。二氧化硫遇到下雨时,形成“酸雨”,“酸雨”会损害森林、植被,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为了使学生对二氧化硫对植物所带来的危害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特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审阅《植物杂志》的一篇来稿:“植物教材中对细胞壁的描述值得商榷”(作者:郑春明)时,感到应该写篇短文谈谈有关“植物细胞的初生壁与次生壁”的问题。 该文作者认为:在现行大中专植物形态解剖学教材中,对植物细胞壁的描述存在三个明显的错误(详见该文)。为什  相似文献   

3.
初中《植物学》“茎生长的向光性”一节里提到:“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在初中《生理卫生》“垂体”一节里提到:“生长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这二者实际上并非同一种物质,后者应称“生长激素”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化学名称为吲哚乙酸(简称IAA)。它没有专门的分泌器官,是由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茎尖、根尖、幼叶以及其他分生组织等产生的。因为它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故取名为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二重性,即在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时抑制植物的生长。自从发现吲哚乙酸以后,已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植物自卫能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克研究所的植物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克里斯·拉姆博士及其同事近年发现,当植物遭受病原真菌或其它病虫侵犯、受到创伤和各种环境胁迫时,其细胞壁中特异的蛋白质分子可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交联、硬化,从而形成一种坚固的防御性障壁。 拉姆博士说:“这一发现使我们对植物病的理解有了显著的进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机理酷似动物卵子受精时激活的防御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所收集的1175种(品种)植物的1390个傣名,并对生活型外的1691个含义进行分析、统计、归纳,阐明了傣族对植物的认知。他们用“宏哦宾”,即“从地上长出来的,有生命的东西”对“植物”这个抽象而综合词汇进行定义,与现代科学“从地上长出的任何东西”的“植物”定义异曲同工,这是世界上很多其它民族所没有的。他们把植物的生活型和经济类型作为“属”名,把植物的形态特征、经济用途、分布生态和故事传说等有关含义作为“种”名,在对1691个植物名字含义的统计中,它们分别占了60%、30%、8%和2%,充分体现了傣族对植物“见什么像什么就叫什么”的植物命名方法。它类似于现代植物分类学对植物命名的林奈氏“双名法”。基于傣族对植物的认知和植物傣名结构,可以建立起“植物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两个“科”、生活型和经济类型的约20个“属”,以及具有“双名”的3000多个“种”和1000多个“品种”的5个结构层次的民间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行为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中达到吸附平衡时存在“快”和“慢”两个吸附过程,植物能够从土壤中吸收低分子量的PAHs并向植物的地上部分迁移转化,但PAHs在植物体内主要的累积方式是植物地上部分的空气污染,微生物对PAHs的降解依然是去除PAHs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微生物产生的酶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PAHs生物去除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季米里亚捷夫在“植物与干旱的斗争”一文中谈到这一个问题,他的原文是这样写的:“非常有趣的是,植物在与干旱作斗争时的这些最完善的适应方式,是在最迟出现于我们的地球上的、最高等的代表中间产生——也就是在蝶形花科和菊科的植物中产生。”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主要地都是朝向减少水分无谓的损耗而发展,季  相似文献   

8.
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 (全一册必修 )第 12 2页 ,解释植物的向光性时说 :“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 ,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结果 ,茎就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即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使植物的茎显示出向光性。”这表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使植物生长快 ,低浓度时植物生长慢 ;而第 12 3页又说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与其浓度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地说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 ,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并以此解释顶端优势现象 ,似乎与前者形成矛盾。究竟是高浓度促进生长还是低浓度促进生长 ,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对植物的命名采用了“双名”法。他们的“属”概念包含了植物的生活型和经济型;而“种名”则根据植物的特征、特性、用途、产地和生境等加以描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按照傣族对植物的概念与命名,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傣族民间植物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大多数植物种子,在母株上发育成熟并脱离母株后,重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水分时才开始前发的进程。但是,也有少数的植物种子,在果实没有脱离母株前就工始前发,这种现象叫种子的胚胎萌发,简称种子的胎萌。有胎前特性的植物则称为脂前植物。最著名的胎前植物当数生长在热带海滩边的红树林植物,如某些红树属植物果实脱离母株时,由种子长成的幼苗可长达1米。禾本科中的土米、小麦、水稻、蟋蟀草、梯牧草、穗三毛等植物,在种子成熟时若遇温暖潮湿环境,也往往在穗l:前发,叫做:‘“穗萌”。而既非生K在海边,种子成熟时也不定遭…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美国、中国无土栽培技术来介绍科学家通过溶液培养法研究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时,引起学生的兴趣,纷纷询问无土栽培怎么做?笔者不忙于解答,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成立实验小组。  相似文献   

12.
刘冰  杨永 《植物杂志》2012,(6):36-37
攀援或缠绕植物,亦称旋卷植物,指茎细长不能直立,须攀附支撑物向上生长的植物。这类植物的茎在支持物上,靠缠绕运动和侧向地陛,以一定角度呈螺旋状缠绕而进行生长。它们在攀援其他的植物体上生长时,可能同被攀援植物产生营养、能量和水分的竞争,从而影响被攀援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有些攀援植物具有很强的“绞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诠释植食性昆虫是怎样选择食料植物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昆虫对食料植物的选择,是各种昆虫行为最为明显的表现,和人类的农林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在蝗虫、甲虫等昆虫种类中,幼虫和成虫常取食相同的植物,但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的食料植物与成虫的不同,常在成虫产卵时决定幼虫取食的植物。昆虫对植物的选择依靠感觉器官的功能,而植物除合有昆虫所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合有种类特异性的代谢次生物质,它们对昆虫产生感觉刺激,是昆虫对植物进行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些昆虫在选择植物时嗅觉、味觉、触觉起着比较严格的限制作用,称为寡食性或单食性的种类。另一些昆虫虽然感觉作用也很灵敏,但适应的范围较广,能取食多种植物,称为多食性昆虫。以飞蝗、棉铃虫与烟青虫为例,介绍了昆虫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在选择食料植物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泥炭植物残体是泥炭和泥炭矿体的主要组分。泥炭的植物组成与泥炭的分解度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进行泥炭分类时,植物残体组成是其重要依据。各泥炭矿体特征间“质”的差异也反映在泥炭植物残体组成成分的不同上。因此,在进行泥炭矿体分类时,可将矿层的植物残体组分作其依据。本文拟将我国的泥炭矿体分为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和混合四个泥炭矿体型;并续分出十一个泥炭矿体组。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与植物的关系十分密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们把这种关系分为三个等级。Ⅰ级相互关系当大气污物的剂量(浓度×接触时间)较低时,对植物不致产生有害的影响,相反,植物能够吸收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低浓度的污染物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现象称为“似激素刺激作用(hormoligosis)”,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有些植物缺乏必需的元素(如硫等),而低浓度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应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和植物学会的邀请,美国爱荷华大学植物系休伦(Sjolund)教授于1988年11月18~26日在杭州讲学,内容分别为“电镜与冰冻蚀刻技术”、“菌质体(Mycoplasma organism)对鸢尾植物的致病作用”、“糖在植物韧皮部的运输”及“植物组织培养中韧皮部的发育”等。在杭期间参观了杭州大学、浙农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转移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转基因植物商品化应用的增多,全面了解转基因植物潜在的生态风险性尤为重要。国内外对“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向野生亲缘物种漂移的可能性”、“昆虫对抗虫转基因植物的耐受性”以及“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等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研究。对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几种可能转移途径作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经花粉散布或与野生亲缘物种杂交等途径引起的外源基因转移”以及“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此外,还对“鉴定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存在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植物水势的研究是近年来植物生理学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我们在进行油菜不同叶龄幼苗叶片水势的实验时,采用了“小液流法”。(见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主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12—14页。)“小液流法”与“重量法”(见同书第14—16页)比较,具有实验时间短、直观性强、实验结果计算快速、所需仪器简单等优点,宜于在教学实验时采用。但通过大量实践,我们认为该实验步骤中的某些环节需待改进。 1.关于染色剂的使用问题众所周知,溶液的水势受溶质颗粒(离子和分子)与水分子的比例数值所影响。比例越大,则水势值越小,这是因为溶质  相似文献   

19.
答:有的教科书上提到多倍体的植物时,举出“苹果、梨、樱桃……都是多倍体植物”的实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苹果的绝大多数是二倍体植物(2n=34),如红玉、新红玉、金冠、元帅、红星、白龙、印度、倭锦、国光等.少数为三倍体,如金星、陆奥、大珊瑚等,极少数为四倍体,如柯拉.据Heilborn对181个苹果品种的染色  相似文献   

20.
吕春 《生命世界》2010,(3):52-5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素来认为草木无情、无义、无意识。确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随着对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植物不但有“情:还有“智”!在神奇的植物世界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