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控问题日渐突出。加强对国民的生态学观点教育,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尤为紧迫。几年来,就如何结合中师生物教学,加强对学生生态学观点的教育问题,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结合必修课教学进行生态学观点教育现行中师生物教材中,涉及生态学知识的内容很多,在教学中把这些内容与生态学观点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结合“绪论”部分的教学,介绍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四个大问题,初步建立学生的生态学观点和环保意识。结合植…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环境污染严重,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土地沙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严重等。一方面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迅速减少、枯竭;另一方面公众环境意识却相对薄弱,仍在无休止地破坏环境。环境危机现状与公众环境意识淡薄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因此,开展环境教育刻不容缓(王志平200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谈谈我们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基础性实验科学和21世纪领先科学———生物学,更离不开创新。因此,通过改革生物实验教学,应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一、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意识包括创新动机与兴趣,创新理想与责任等。因此,让学生了解、观察、理解科学实验的产生和发展及实验的结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创新意识。1.用典范事例唤起创新动机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适当进行科学史教育,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一些创新典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时在大学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青年作为新世纪的创业者和决策者其环境意识将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从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等三个方面对新疆大学非环境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了初步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非环境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环境基本知识,环境态度方面的认识比较好,但环境行为方面还存在有些问题,与生态环保的总体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与环保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习惯。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与高中生物学教学密切关联。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结合生物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理念渗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进行调查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环境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有很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李晓辉(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100032)1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生物学大纲规定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力应重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人口、粮食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问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将环境教育渗于其内,寓于其中。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做法和体会。一结合教学,渗透环境意识环境知识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环境知识都作了充分准备。例如在植物学教学中通过对根叶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根系对固堤保土的作用,叶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中的作用,通过对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裸子植物讲述使学生了解藻类、裸子植物在净化污水、调节空气中的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环保意识强弱对今后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显得逾来逾重要和紧迫。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挖掘环保内容传授环保知识1.1抓住主要章节,重点传授高中生物...  相似文献   

10.
我根据多年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就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谈一些体会。1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环境意识教育在中学生物课本中,有许多章节可渗透环境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讨课本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  相似文献   

11.
中师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师生是国家未来的教师,他们环境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关系到小学环境教育工作成败,因此,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具有根本性意义。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应站在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高度,结合学科特点,对中师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使他们成为有环境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保护环境、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范围性的话题。为了解决当前情况下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只有抓好基础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有道德、有文化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本篇文章对如何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学生在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绿色化学"这一思想被提上了环保舞台。其需要一代又一代绿色化学意识较强、具备大量绿色化学知识及技术的人才来实现。"绿色"的人才与"绿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需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理念,使他们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意识的培养。本篇文章介绍了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的绿色化学思想,包括绿色化学的含义,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调查     
夏虹 《生物学通报》2003,38(8):44-45
环境教育是当今生物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使学生乐于接受环境教育并自觉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近年来 ,我在实施环境教育中 ,注重以教材为依据 ,选取恰当的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时 ,我联系实际选择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水资源调查”,并设计了下面一组可供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内容。1 研究水体在你们居住的地区选择一个较大的重要水体 (某一水库或河流 )。回答下列问题以确定该水体的重要性。该水体的地…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想办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组间或个人间进行比赛的形式获得,如比比谁先观察到玻片标本上的东西。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设计方面,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方案,根据现有条件重新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通过评选最佳方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诸如此类的情感教育,完全可以让学生全面体会到实验教学的功效,在情感的指引下唤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巩固实验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6.
张彦 《生命世界》2010,(2):90-91
环境教育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重视环境教育,使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思想意识,学习和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与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把握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谈生物教学中科技兴农教育的渗透刘子波(山东省海阳二中265141)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科技兴农教育的渗透,培养中学生的爱农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就此做些探讨。1树立生物出学与科技兴农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当代中学生对农业这个关系到吃饭大事的态度和认识,有赖...  相似文献   

18.
朱清 《生物学通报》2000,35(1):33-34
中师教育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小学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有机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笔者在执教“吸收作用”一课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转变观念是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1.1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监控。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讲课过程中很少甚至完全不钻研学生如何来获得知识的问题,也就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以学论教的宗旨。为此,在本节课中,我一改传统的“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境意识不仅影响当前的环境保护,而且在我国未来的环境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树立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现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意识教育,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深入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环境意识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乡土教材的作用环境污染和防治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800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发展和环境三大问题的挑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中学生认识环境。培养起热爱环境的情感,逐步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和知识,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在《生理卫生》的教学中,结合教材讲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治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对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呼吸系统”一章时,着重讲解了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而产生的。向学生介绍了,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