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CV感染者血清中扩增编码HCV病毒蛋白酶的NS2-NS3cDNA片段,在其5′和3′端分别引入EcoRⅠ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重组载体pcDNA-NS23,重组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用SP6和T7通用引物对目的基因片断进行序列分析.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与HCV-J、HC-C2有高度的同源性,与HCV-1、HCV-J6、HCV-J8同源性差,提示所克隆的基因属HCVⅡ型.该区内重要的功能位点如Zn2+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催化中心、丝氨酸蛋白酶催化中心等均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2.
对来源于我国华东地区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QD免疫原S1基因cDNA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和DNA免疫的初步研究。RTPCR扩增QD毒株的S1基因,将其5′和3′端分别进行分子修饰后插入克隆载体pUC18的BamHⅠ/HindⅢ位点,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克隆;利用英国IBV毒株S1全基因核酸探针与QD毒株S1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分子杂交后,采用HaeⅢ,PvuⅡ和XbaⅠ等限制酶对此流行毒株S1基因cDNA进行了酶切分析;在测定QD毒株S1基因5′端高变区核苷酸序列并以此与IBVM41,H120,6/82及Beaud等参考毒株序列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QD株S1基因DNA免疫表达质粒,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后,鸡胚病毒中和试验的结果表明,IBVS1基因DNA免疫表达质粒能诱导小鼠产生病毒特异的中和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初步显示基因疫苗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细胞中表达HBeAg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CR技术扩增含有PreC信号肽序列及完整的HBeAg基因的序列(即HBcAg基因5′端447bp),在5′端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克隆到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m030上,与野生型BmNPV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空斑纯化后得到多角体基因失活的重组病毒。ELISA法测定表明培养液上清中HBeAg效价达1∶32000,细胞内HBeAg效价为1∶2000,培养液及细胞内的HBcAg含量极低(<1∶160)。研究结果表明,BmN细胞能正确识别与切割HBeAg信号肽序列,所表达的HBeAg效价高,纯度好,明显优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T21是由黑曲霉3.795经诱变育种获得的糖化酶高产菌株,为阐明其高产的分子机制,由黑曲霉3.795克隆了糖化酶结构基因及其5′旁侧序列,并与黑曲霉T21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由黑曲霉3.795菌丝体分离染色体DNA,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糖化酶结构基因位于~2.5kb的EcoRⅠ-EcoRⅤ染色体DNA片段上,在此EcoRⅠ位点上游约1.0kb处有一SalⅠ位点.为构建糖化酶结构基因及其5′旁侧序列的基因组文库,该染色体DNA分别用EcoRⅠ+EcoRⅤ和EcoR+SalⅠ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回收长度在1.0kb左右和2.5kb左右的DNA片段,分别与pUC19载体连接后转化入E.coliDH5.用原位杂交方法筛选到了携带糖化酶基因编码区及其1505bp5′旁侧序列的阳性克隆.对克隆片段的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黑曲霉T21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糖化酶基因编码区及其150bp3′非编码区内,未发现碱基差异,但在-340~-1505的5′上游区内发生了9个位置的碱基变化,包括缺失、插入和替换.这些结果表明,黑曲霉T21与3.795的糖化酶产量的差异与其结构基因无关,但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5.
新OPG/OCIF变体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正常中国人肝细胞株L02中抽提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亲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PG/OCIF)cDNA,同时从人胎肾细胞株293细胞中克隆了OPG/OCIF基因3′端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外文献报道相比较,中国人肝细胞株中该cDNA3′端存在一个赭石型终止码突变,从而使这一蛋白质所报道的在C端少8个氨基酸残基。从293细胞克隆的基因组序列也同样存在这一突变。将OPG/OCI  相似文献   

6.
12株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了9株假线酵母和1株克鲁维酵母的25SrDNA片段,测定其5′端部分苷酸序列与报道的Candidaalbicans及Saccharomycescerevisiae25SrDNA相应区域的核苷酸序列比较,采用neighbor-joining和boot-strap法分析并绘制系统树,结果提示CandidakefyrCBS834与Kluyveromyces cicerisporusCBS4857亲缘  相似文献   

7.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能产生降解木质素的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 和锰过氧化物酶( MnP)同工酶。为研究LIP基因的转录调控机理, 对LIP基因( GLG3 和GLG6) 的5′端上游序列进行亚克隆, 获得6 个亚克隆DNA 片段, 然后应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筛选能与菌体蛋白质专一性结合的DNA片段。结果表明: LIP基因GLG6 的5′端上游有一个约670 bp 的DNA 片段能与总蛋白质组分专一性结合, 其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可能含有蛋白质结合的序列特征。研究结果初步显示, 黄孢原毛平革菌可能存在有与LIP基因上游某些顺式调控元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调控着LIP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5’RACE和3’RACE确定了CMV-SDRNA2的5’和3’未端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得到了RNA2的5’端一半的cDNADQ BTG Pc25和3’端一半的cDNA克隆PC23,并通过拼接构建了RNA2全长cDNA克隆PC2F。  相似文献   

9.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5′端上游调控序列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能产生降解木质的胞外木质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同工酶。为研究LIP基因的转录调控机理,对LIP基因(GLG3和GLG6)的5′端上游序列进行亚克隆,获得6个亚克隆DNA片段,然后应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筛选能与菌体蛋白质专一性结合的DNA片段。结果表明:LIP基因GLG6的5′端上游有一个约670bp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以3′-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基因(APHI)为报道基因的一套启动子探针质粒pSK-kan401、pSK-kan1105、pSK-kan1238,从酵母Klyveromyces cicerisporus基因组中克隆到8个有较强启动功能的DNA片段,分析出3′端DNA序列,并在酵母Kluyvero8mycese lactis中通过检测报告基因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APDH)的mRNA表达量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