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参与胆固醇酯的合成并在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遗传性LCAT缺陷症是一种以低HDL-胆固醇(HDL-C)为特点的罕见遗传疾病。近年来,LCAT在HDL-C代谢中以及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本领域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就LCAT缺陷症的遗传学和生化学特点做一综述,重点阐述为何尽管HDL-C水平明显减低,LCAT突变携带者却并未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催化血浆中绝大多数胆固醇的酯化—外周组织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ation,RCT)到肝脏进一步分解的关键步骤,同时调节血浆高密度胎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脂蛋白的成熟与代谢。对其基因多态性和突变的研究表明:LCAT在RCT、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3.
人血浆LCAT活力测定方法的探讨——自身底物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的人血浆LCAT活力测定方法。本方法以血浆本身为底物,用酶法测定游离胆固醇的降低来反映LCAT活力大小。在37℃反应60分钟,LCAT活性可达100nmole/ml/hr左右。方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脂蛋白(HDL)生物合成是一个有多种膜蛋白和胞质蛋白参与的复杂过程,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HDL中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它能活化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贫脂apo A-Ⅰ也是巨噬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重要接受体.因此,apo A-Ⅰ在HDL及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赋予了HDL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本文主要就HDL生物合成及apo A-Ⅰ在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揭示HDL的代谢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脂蛋白(HDL)生物合成是一个有多种膜蛋白和胞质蛋白参与的复杂过程,载脂蛋白A-Ⅰ(apoA-Ⅰ)是HDL中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它能活化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贫脂apoA-Ⅰ也是巨噬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重要接受体.因此,apoA-Ⅰ在HDL及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赋予了HDL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本文主要就HDL生物合成及apoA-Ⅰ在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揭示HDL的代谢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ecithin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LCAT)是产生血浆中大部分胆固醇酯 (CE)的主要酶 ,并且是胆固醇逆转运 (reversecholesteroltransfer,RCT)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将含有人apoA I和 /或LCATcDNA的rAAVAIL/rAAVL表达载体与 pDG质粒经磷酸钙共沉淀法转导入 2 93T细胞中 ,包装为重组腺辅助病毒 (rAAV) ;以Iodixanol密度梯度离心 ,继以肝素亲和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及浓缩rAAV ;斑点杂交鉴定制备的rAAV颗粒数达 7× 10 14 个 /L(rAAVAIL)和 1× 10 14 个 /L(rAAVL)。以rAAVAIL/rAAVL转染小鼠肌源性细胞C2C12 ,经ELISA、Western印迹和 [3 H] 胆固醇标记底物的放射化学方法结果分别表明 ,apoA I、LCAT在转染细胞中持续 30天表达 ;分化为多核的肌管细胞后 ,仍保持这种表达能力。PCR结果表明 ,目的基因已整合入细胞基因组。以rAAV为载体 ,能有效介导人LCAT、apoA I基因在肌源性细胞中表达 ,并分泌至细胞外  相似文献   

7.
胆固醇在血液循环中的转运及其在外周组织中的清除都依赖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ecithin :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LCAT)的活性。低密度脂蛋白 (LDL)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外周组织 ,而高密度脂蛋白 (HDL)则将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 ,在这里胆固醇或以胆酸盐的形式排出体外或用于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这个被称为胆固醇逆转运的过程与血浆中LCAT的作用密切相关。在血中 ,LCAT结合到其体内的最适底物HDL上 ,被HDL中的主要载脂蛋白apoAI激活 ,催化胆固醇和卵…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A-I(Apo A—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在HDL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Apo A—I三级结构仍不清。在新生盘状HDL分子中,Apo A—I主要存在两种结构模型:栅栏模型和带状模型。Apo A-I可通过其N末端及C末端结构域与磷脂结合,引发HDL形成。Apo A—I作为细胞胆固醇的受体,促进HDL对外周组织胆固醇的摄取。Apo A-I氨基酸残基144~186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主要激活域,通过激活LCAT,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相似文献   

9.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LCAT)缺乏综合征是一组独特的有关HDL代谢的遗传性疾病,由LCAT基因的自发突变所致。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LCAT基因与蛋白质人类LCAT基因位于16q21-22区,含有4.2kb的碱基对,主要在肝脏表达。其成熟蛋白质分子量为47.090kD,除含有一段极其疏水的多肽外,还含有4个N-连接的糖基化作用位点,这些位点的消除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在HDL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Apo A-Ⅰ三级结构仍不清.在新生盘状HDL分子中, Apo A -Ⅰ主要存在两种结构模型:栅栏模型和带状模型.Apo A-Ⅰ可通过其N末端及C末端结构域与磷脂结合,引发HDL形成.Apo A-Ⅰ作为细胞胆固醇的受体,促进HDL 对外周组织胆固醇的摄取.Apo A -Ⅰ氨基酸残基144~186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主要激活域,通过激活LCAT,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相似文献   

11.
对纯化的北京鸭脂蛋白进行了电镜观察、梯度凝胶电泳、总胆固醇及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活力分布测定等研究,对鸭apo AⅠ的氨基酸组成、序列、亲-疏水性同人及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并初步进行了二级结构预测.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北京鸭血清胆固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HDL)携带运输,鸭apo AⅠ在胆固醇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类由有毒蓝藻产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环状七肽,生物降解能有效且持续的去除MCs,其中Mlr 降解途径在 MCs 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转运酶MlrD被认为负责MCs及其降解产物的转运,但对于MlrD功能及其结构的研究依然缺乏。该文分析了MlrD的保守性并构建了其三级结构。结果表明,MlrD在MCs降解菌之间高度保守, MlrD二级结构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进一步分析其活性位点为位于第2和3跨膜螺旋连接处的Gly69、Ala73、Asp74、Gly78、Arg79、Ala82、Ile83以及位于第5跨膜螺旋上的Phe142、Tyr143、Ala146、Val147、Gly150,可以通过突变或敲除活性位点研究其功能。该文为进一步研究MlrD的结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深入了解MCs的转运及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1,poA-Ⅰ)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高密度脂蛋白对于冠心病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盘状高密度脂蛋白或者ApoA-Ⅰ是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的关键因子,而游离的ApoA-Ⅰ是胆固醇和磷脂的受体,因此,了解其结构对于研究其功能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ApoA-Ⅰ单体的结构、未结合脂质,以及结合磷脂后的构象及其相关功能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紊乱包括胆固醇(CH)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代谢异常、富含甘油三脂(TG)的脂蛋白代谢异常、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异常.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CH和LDL代谢异常主要是由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和肝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上调以及LDL受体和HDL受体下调所致;而富含TG的脂蛋白代谢异常主要与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肪酶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受体的下调有关;HDL的代谢异常则主要是由于尿液中大量丢失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和HDL受体下调所致.上述代谢异常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玉米胚芽经提取精制得到粉状物(YF)。以含15%YF的饲料饲喂大、小鼠,可在短期内阻抑实验性高血脂大、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的升高(P<0.01),并显著升高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1),使TC-HDL-c/HDL-c显著降低(P<0.01)。对高血脂患者食用YF2个月的食疗观察表明,YF的降脂效果与动物实验一致,并且能使血浆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CAT)相对活性升高(P<0.05)。提示YF可能具有促进体内游离胆固醇(FC)转化为酯化胆固醇(EC),从而加速胆固醇从肝内移出的作用,对此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载脂蛋白A-I结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1,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高密度脂蛋白对于冠心病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盘状高密度脂蛋白或者ApoA-I是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的关键因子,而游离的ApoA-I是胆固醇和磷脂的受体,因此,了解其结构对于研究其功能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ApoA-I单体的结构、未结合脂质,以及结合磷脂后的构象及其相关功能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CAs)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提高或抑制该酶的活性可大幅度影响CAs的合成。近年来对于TH的关注越来越多,大量的研究表明,TH含量及活性的异常改变能通过影响CAs的含量而导致相应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疾病。本文将TH的结构功能、分布、表达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疾病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 O,LLO)的关键结构域PEST序列(包含S44、S48和T51关键磷酸化位点)突变体,并针对其生物学功能展开研究。[方法]以李斯特菌参考菌株EGD-e为模板扩增编码LLO的hly基因,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氨基酸突变技术获得表达PEST突变体(LLO△PEST、LLOS44A、LLOS48A和LLOT51A)的重组质粒,转入E.coli 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分析。利用红细胞裂解试验检测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突变蛋白刺激Caco-2细胞后对MAPK关键信号分子ERK1/2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获得重组LLO及其突变体蛋白LLO△PEST、LLOS44A、LLOS48A和LLOT51A。在pH5.5和7.4条件下,LLO△PEST、LLOS44A、LLOS48A和LLOT51A均具有和LLO相当的溶血活性,说明PEST序列缺失或突变并不影响LLO的膜裂解活性。研究进一步发现,重组LLO及其突变蛋白刺激Caco-2细胞后均能激活ERK1/2的磷酸化。[结论]研究表明LLO的关键结构域PEST序列对于维持该蛋白的膜裂解能力及穿孔活性并非必需,且该结构域的缺失不影响李斯特菌在感染宿主时依赖LLO介导ERK1/2磷酸化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索细菌感染过程中PEST序列对于LLO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潜在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载脂蛋白AI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脂蛋白AI(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主要的蛋白质,它是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RCT)的特殊重要因素,ApoAI能与磷脂,多种血浆因子及细胞膜受体结合,可以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起着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酯化,转移,以及调节HDL代谢的作用。ApoAI在各种HDL亚类中其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这与HDL成熟过程及运载胆固醇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ITm超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分布最广泛的DNA转座子家族之一,它们以DNA为媒介,通过"剪切–粘贴"机制在基因组中不断跳跃,引起基因组的重组与突变。随着对ITm转座子的深入研究,许多ITm转座子逐渐成为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及其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该文对活性ITm转座子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对其结构、拷贝数、分布以及转座特性进行了系统归纳,分析了活性ITm转座子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HTH)结构,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Asp-Asp-Asp/Glu,DDD/E)催化结构域、Linker、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及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erminal inverted repeats,TIRs)的序列特征。结果表明,自主转座活性的ITm转座子必须具备完整的转座酶及TIRs,上述结构及序列的突变均会不同程度的对转座子活性产生影响。这为活性ITm转座子的鉴定及功能分析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人工调控ITm转座子转座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