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采用多种免疫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我国南方某城市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存在情况。结果在902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无偿献血者中,共发现17例HBV DNA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的发生率为0.19%(95%CI:0.11~0.30%)。序列分析显示其中6例在HBsAg"a"表位(aa124~aa147)存在不同程度氨基酸突变,突变发生率为42.9%(6/14,有3例未扩增出"a"表位片段序列),G145R突变是该地区隐匿性HBV携带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突变(4/6,66.7%)。隐匿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C的比例(10/17)显著高于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0/15,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血及胃液HBeAg、HBsAg等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母亲外周血标本和新生儿外周血及胃液标本,ELISA检测HBeAg、HBsAg,PCR方法检测HBVDNA;以ABBOTT试剂检测新生儿股静脉血的HBsAg.采用X2检验、精确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33例母亲、新生儿血标本和胃液标本.5例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133例新生儿中单纯胃液HBsAg阳,阳性有58例,单纯胃液HBeAg阳性9例,胃液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7例,胃液HBeAg、HBsAg均阴性73例.PCR检测显示.胃液标本HBVDNA均阴性.统计学检验显示新生儿胃液HBsAg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有关系,而胃液HBeAg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无关系.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有关,但是由于所有标本HBVDNA均阴性,尚不支持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胃液途径.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使用巢式PCR的方法,来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因中国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与国外人群存在差异,故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现有文献已经介绍的诊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PCR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从而适用于中国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人群的诊断。本研究通过对文献报道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其Core/pre-core区段扩增结果不理想,故根据我国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及HBV C基因的保守性原则自行设计优化实验。利用临床收集的HBV阳性样本验证其灵敏度及特异度;收集父亲或/和母亲为HBV阳性患者,而孩子HBs Ag结果为阴性的样本来验证其扩增结果。本研究优化设计的检测HBV C基因的引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本研究临床收集了100份父亲或/和母亲为HBV阳性患者,而孩子HBs Ag结果为阴性的血清样本,用本研究优化后的引物检测,可以提高隐匿性乙肝病毒的检测分辨率,提高了4倍的检测效率。本研究优化设计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引物可以用于中国人群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HBV感染患者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自然病程。方法从1000例HBV感染者中检测到48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患者(HBsAg与抗一HBs同时阳性,HBeAg与抗一HBe同时阳性)。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对特殊模式患者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两组特殊模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HBV感染的自然史进行分析。结果48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HBV感染者中,36例患者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12例患者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HBeAg+/抗-HBe+患者组的年龄较HBsAg+/抗-HBs+患者组的小(P〈0.05)。HBsAg+/抗-HBs+患者中,3例(8.3%)为B2亚型,12例(33.3%)为c2亚型,21例(58.4%)未分型;HBeAg+/抗-HBe+患者中,8例(66.7%)为B2亚型,1例(8.3%)为c2亚型,3例(25.0%)未分型,两组在HBV基因型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Y2=17.44,P〈0.05)。在HBsAg+/抗-HBs+患者中,2例(4.2%)处于免疫清除期,14例(29.2%)处于低复制期,7例(14.6%)处于再活动期。HBeAg+/抗-HBe+患者中,5例(10.4%)处于免疫清除期。两组在HBV感染的自然病程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26,P〈0.05)。结论重庆地区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为特殊模式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中B2亚型为优势基因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2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四川省自贡地区3~5岁幼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索与感染有关的因素,1985年调查了1167名幼儿,其HBV总感染率为41.13%,HBsAg阳性率12.68%。幼儿的HBV感染与母亲HBsAg阳性密切相关。共检查母亲409例,38例HBsAg阳性,其幼儿HBsAg阳性率为50%(19/38),HBsAg阴性的母亲371例,其幼儿HBsAg阳性率9.97%(37/371),来自HBsAg阳性母亲的阳性子女占33.3%(19/56)。1986年随访HBV易感幼儿448例,HBV年感染率为12.95%(58/448),HBsAg年阳转率3.79%。HBV年感染率与原幼儿班级HBsAg阳性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204例首次受血(1~2单位)的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随访,以观察输血后HBV的感染和发病。血源来自224例HBsAg阴性(RPHA法检测)的献血员,受血者于受血前及受血后6~7个月各采血1次,连同献血员献血前的血清,用同一批RIA试剂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发现用RPHA筛选的HBsAg阴性献血员,用RIA检测时,仍有2.2%(5/224)HBsAg阳性。70例HBV易感者中,受血后13例发生HBV感染,其中2例输入HBsAg阳性血液者发生急性肝炎(2.86%),1例为黄疸型乙型肝炎,另一例为NANB肝炎;11例发生HBV感染,其中8例为输入HBV-DNA阳性血液。以上结果表明,RPHA筛选献血员仍不能杜绝输血后肝炎,RIA筛选献血员后不能杜绝亚临床感染。部分HBV感染不能排除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16例血清HBsAg阳性患者为实验组,19例血清HBsAg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每一患者同时采取血清和骨髓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PAP)检测骨髓涂片细胞中的HBsAg。结果,实验组3例骨髓细胞HBsAg阳性者,其血清中HBsAg滴度都很高,而且HBeAg均呈阳性。而在抗HBe阳性或HBeAg/HBeAb阴性者中均无骨髓细胞HBsAg阳性者。在5例血清HBV-DNA多聚酶阳性者中,骨髓细胞中HBsAg阳性者2例;6例多聚酶阴性者中,骨髓细胞中HBsAg阳性者仅1例。 本研究结果证明,HBV可在肝外组织细胞中测出,骨髓细胞HBsAg阳性的出现有集中于HBV高水平复制感染者中的倾向,同时更常见于HBV感染的较早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突变与乙肝病毒隐匿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构建含有隐匿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Y100C位点替换基因和野生型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中HBsAg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含有点突变基因的重组载体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和提取物中HBsAg的表达量均低于含有野生型基因表达载体转染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蛋白Y100C位点替换降低了HBsAg的合成及分泌,可能参与隐匿性异性肝炎的发生和发展,下一步的研究可结合HBV全基因的研究,以期更好的阐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方法 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就诊的170例HIV-1感染者采集血标本,使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法(MEIA)检测HIV-1感染者血清的乙型肝炎二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结果 170名HIV-1感染者中,男性146人,女性24人,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41±13岁;HBsAg阳性患者19人(11.2%),抗-HBs阳性者87人(51.2%),HBeAg阳性者7人(4.1%).抗-HBe阳性者49人(28.8%),抗-HBc阳性者111人(65.2%);抗-HCV阳性者77人(45.3%)。HIV-1、HBV和HCV三重感染者9人,约占5.3%。结论 HIV-1感染者HBsAg阳性率与普通人群相近,但HIV-1与HCV混合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传播途径各个国家及地区存在差异.通过对543位慢性HBV感染者的调查分析,家庭中女性慢性HBV感染者其子女在无任何免疫预防干预下感染后慢性化的几率76.0%;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其子女感染HBV后慢性化的几率达22.5%;夫妻之间HBV感染的结局是以形成保护性抗体为主,调查的543对夫妻中,夫妻双方均为HBsAg阳性的有50对,达9.2%;HBV在夫妻之间的传播的特点是丈夫感染HBV后更容易慢性化:妻子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丈夫被感染后慢性化的几率为13.8%(27/196);而丈夫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家庭中,其妻子被感染后慢性化的几率为7.1%(23/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46,P=0.013);除母婴传播外,乙肝病毒在夫妻、父亲和子女、孩子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接触性传播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