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结合MRI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结合MRI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MRI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肺错构瘤的CT和MRI的表现,以及3例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肺错构瘤病灶光滑整齐,浅分叶3例,无深分叶征和毛刺征.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钙化,1例为"爆米花"样钙化.4例病灶内有脂肪密度.3例肺错构瘤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轻度增强(5HU-16HU).6例T2WI呈高信号中夹杂分隔样低信号.结论:钙化(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脂肪密度是其特征性表现.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和MRI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83例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73例不论肿瘤大小(包括21例结节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10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83例中57例为巨块型(68.67%),16例为结节型(19.27%),10例为弥漫型(12.04%).73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9%、98%、92%、98%.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早期肝癌诊断,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不典型CT、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对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ENs的不典型CT和(或)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病变相对于正常胰腺呈等密度1例,稍低密度3例,其中1例瘤内见钙化;CT增强扫描4例均为轻~中度增强,静脉期较动脉期增强幅度稍减低,所有患者各期增强幅度均未超过胰腺实质,其中1例可见延迟期不完整包膜强化,包膜密度略高于周围胰腺.3例患者行MRI平扫、DWI及增强检查,2例肿瘤相对正常胰腺呈长T1、稍长T2信号,较均匀,1例T1WI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较高与稍低混杂信号,CT所显示之病变内钙化T1、T2均呈较低信号.DWI序列3例病变均呈较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3例病变均呈轻到中度强化,2例强化较均匀,1例强化不均匀,强化幅度均未超过正常胰腺.2例MRI可见有部分包膜环形强化,略高于周围胰腺实质.结论:明显增强以及包膜强化被认为是P-NENs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但其影像学表现多样,认识其多样性及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可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18例急诊胸部创伤患者均行胸部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对胸部大血管进行重建、分析。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随访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例中,CT平扫显示胸部主要损伤有:肺挫伤10例(55.56%),血胸及肋骨骨折各9例(50%),气胸8例(44.44%),锁骨骨折6例(33.33%)。CT增强扫描诊断心脏大血管损伤7例,其中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胸主动脉夹层和心包破裂各1例。CT增强扫描结果与手术、临床随访结果相吻合。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全面而准确地诊断急诊胸部创伤的重要影像技术,可以对CT平扫不能确定的心脏、大血管的损伤情况作出明确判断,对临床救治方案的早期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替代传统CT平扫成像可行性,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已确诊的肝脏疾病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种不同的扫描成像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对49例患者采用传统CT平扫成像的方式进行肝脏扫描成像分析;实验组:对49例患者采用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的方式进行肝脏扫描成像分析。2组成像结果出来之后统一交给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小组,并由诊断小组对2种影像进行噪声、伪影、病灶检测能力三方面进行主观对比评价、分析。结果: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的平均噪声为2.18±0.58,平均伪影为1.57±0.38,而患者的平均吸收剂量为10.16±2.57;传统CT平扫成像的平均噪声为1.68±0.37,平均伪影为1.44±0.24,而患者的平均吸收剂量为20.06±4.47。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可以代替传统CT平扫成像进行肝脏检查,且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MRI资料,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3.0T 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动态增强MRI显示23个病灶中20个病灶形态不规则或有毛刺征;MRI显示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内乳淋巴结肿大2例,6例病灶累及胸壁.所有病灶均不均匀强化,其中16个呈环形强化,7个见对比剂填充征;15个病灶呈Ⅲ型曲线,7个呈Ⅱ型曲线,1个呈Ⅰ型曲线.结论:边缘不光整、毛刺征及环状强化、冲刷型曲线、肿块周边异常增多的粗大扭曲血管影强烈提示乳腺癌;3.0TMRI能较清楚的显示乳腺癌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及部分淋巴结情况,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CT与MRI对脑脓肿及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脑转移瘤及脑脓肿各20例,分别进行CT、MRI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鉴别诊断的可能性。结果:脑脓肿多以全身或局部感染为首发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灶多为单发,平扫以囊性或囊实性表现为主,呈环状强化,壁薄,光滑,无壁结节。周围水肿以轻、中度片状水肿为主。脑转移瘤多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影像学表现多为多发,平扫以低、等密度为主,较小者呈结节状强化,边缘规则,较大者呈环状、花环状、结节状强化,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周围大片状指状水肿。结论:脑脓肿及脑转移瘤具有不同的影像表现,CT及MRI具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CT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原发部位:腋窝区1例,肘部1例,胸椎11-骶椎1硬脊膜内外及相应软组织内1例,大腿上部2例,膝关节2例,骶臀部2例,其中3例伴其他部位转移瘤。肿瘤CT征像:肿块7例:关节附近呈偏心性肿块6例,胸腰段脊椎旁肿块1例。小者平扫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与周围肌肉分界模糊,大者平扫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到中度强化。骨质破坏4例,骨膜反应2例。结论CT对滑模肉瘤的诊断无特异性,关节附近软组织肿块伴钙化、邻近骨质改变提示滑模肉瘤可能,最后确诊需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岩  刘莉莉  梁莉丽  敬素伟  方芳  陈林 《生物磁学》2013,(35):6913-6917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过程中,图像引导对于放射治疗的精确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及放射治疗近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使用医科达SynergyTM锥形束CT(CBCT)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25例患者进行误差纠正,调整后行调强放疗。患者在进行放疗前,用锥形柬CT对射野的偏差进行校正,其偏差利用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螺旋CT图像进行手动匹配,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根据误差调整治疗床位置后治疗。对急性放射性反应采用RTOG5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锥形束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X、Y、Z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0.429±1.683mm、0.431±1.728mm、0.583±2.041mm:摆位误差纠正后,误差值分别为:0.068±0.429、0.019±0.438、0.158±0.697,调整后摆位误差控制在1mm之内进行治疗。放疗后2周急性皮肤反应为0级23例、1级2例;4周为0级21例、1级4例。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心脏损伤的病例出现。结论:目前调强放疗是乳腺癌临床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能够使放疗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孙燕  方芳  情培德  张艳坤  只晓会 《生物磁学》2014,(4):755-758,711
目的:在CT等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常需要应用造影剂。在造影剂的使用常常发生不良反应,掌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使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提高检查安全性。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的1500例CT造影增强检查患者,包括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头部CT血管成像(头CTA)、肝脏增强、泌尿系三维成像(CTU)以及双下肢血管成像(双下肢CTA),进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类型、造影剂药物剂量、注射速度等统计分析,总结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发热、呕吐、荨麻疹、面色潮红、局部疼痛、流泪、血压下降、喉头水肿、休克等。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者85例,占5.67%。其中轻度反应65例,占4.33%;中度反应16例,占1.06%;重度4例,占0.27%。结论: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用量及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相关性。cT检查过程总应该认真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积极防治,正确处理,将造影剂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X线特征,探讨乳腺癌X线征象与HER-2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5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HER-2阳性组(314例)和HER-2阴性组(839例)。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肿块和钙化的X线特征,肿块主要分析形态、边界及边缘,钙化主要分析形状及分布形式,并对各项分析结果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R-2阳性组乳腺癌较阴性组多表现为钙化(X2=42.528,P=0.001),HER-2阴性组乳腺癌X线表现多为单纯肿块(389/839,X2=16.374,P=0.001)。星芒状肿块在HER-2阴性组比例较高(57/514,X2=5.912,P=0.015),两组类圆形(P=0.480)、分叶状(P=0.111)、不规则形肿块(P=0.152)分布比例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ER-2阳性组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X2=8.319,P=0.004),阴性组肿块边界多为部分清楚(X2=5.818,P=0.016)。HER-2阳性组乳腺癌钙化形态多表现为沙砾状(X2=8.955,P=0.001)、多形性和不定形(X2=7.137,P=0.001),分布形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X线表现钙化居多,且多为沙砾状、多形性和不定形钙化,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HER-2阴性乳腺癌多表现为单纯肿块,边界多为部分清楚,星芒状肿块多见。  相似文献   

14.
巴红珍  李延静  刘冬琴  高翔  闫伟  巩凡 《生物磁学》2014,(13):2529-2531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0例具有典型心前区不适的患者进行双源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其发生部位,测量其长度和深度并进行分析。结果:260例受检患者中,62例共70段存在心肌桥,检出率达20.76%,高于文献报道的检出率18.2%。所有心肌桥均发生于左前降支,其中近段17段(24.4%),中段43段(61.4%),远段10段(14.2%)。心肌桥平均长度为15.8±6.4mm,深度为1.4±0.85mm。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因其便捷无创,不受心率严格限制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心肌桥筛查的理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郑候华  张绍权 《蛇志》2014,(1):34-36
目的分析不典型原发性肝癌(PLC)CT动态强化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9例原发性肝癌中4例多期动态增强CT不典型表现。结果 29例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2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增强扫描呈典型改变(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造影剂廓出或门脉期强化,平衡期造影剂廓出)。1例HCC呈渐进性强化呈等密度,再延时扫描出现低密度环;1例肿块出现坏死、囊变并出血,周边持续明显强化并见增粗血管;2例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呈分叶或不规则,渐进性强化不达等密度,无胆管扩张。结论少部分原发性肝癌因病灶内组织成分不同致影像表现不典型,需结合多相期表现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行穿刺取活检,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学结果,探讨其特异性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手术及CT资料。结果:5例均为单发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周围,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肿块直径3CM-7CM,平均4.5CM,瘤体密度较均匀,无囊变和坏死,增强后呈明显较均匀强化。结论:腹膜后异住嗜铬细胞瘤常位于腹主动脉旁,CT增强显示腹主动脉旁类圆形富血供软组织肿块,若t临床合并高血压,应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钟伦坤  孙永东  胡文健  陈隆晖  刘梦颖 《生物磁学》2013,(25):4874-4876,4899
目的: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改善及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耳鼻喉科进行慢性中耳炎手术的患者,将随访资料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置入PORP病例术后气导听阈平均39.6±14.9dB,较术前,提高平均为13.9±13.2dB(P〈0.001);平均气骨导差为20.5±8.5dB,气骨导差改变平均为8.8±10.7dB(P〈0.001)。术后气导听阈改善在0.5KHz,1KHz,2KHz三个频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气骨导差改善显示2KHz的改善不及0.5KHz,1KHz的气骨导差改善((P〈0.001)。6例行颞肌筋膜鼓膜成型术病例术后气导听阈平均21.1±4.3dB,较之术前提高平均为13.6±7.2dB(P〈0.05),平均气骨导差为11.1±4.2dB,气骨导差改变平均为6.7±4.2dB(P〈0.05)。结论:置入PORP、颞肌筋膜鼓膜成型术均可明显改善听力。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羟基磷灰石假体听骨对于听力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