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新华网消息:美国科学家日前通过对芽殖酵母和线虫的基因分析,鉴别出两种生物共有的25个负责调控寿命长短的基因。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3月13日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杂志上报告说,在这25个“长寿基因”中,至少15个在人的基因组内存在相似版本。这意味着,科学家有可能借此锁定人体内的基因目标,研究如何减缓人的衰老过程,治疗衰老引发的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2.
《昆虫知识》2008,45(4)
英国科学家在果蝇身上发现一种基因,其角色类似于人类衰老基因。果蝇因而可能成为研究人类衰老的试验对象。人类有一种沃纳综合征,患者在青春期前便过早衰老,其根源在于一种叫做WRN的基因的变异。之前科学家只能研究该基因在单个细胞中的工作方式,却无法探索其在发育中和整体上  相似文献   

3.
陈桦 《生理通讯》2004,23(5):123-123
比利时科学家近日将生命衰老与基因之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缩小,并于2004年2月14日表示,生命衰老与X染色体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植物杂志》2009,(2):6-6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去乙酰化酶Sirtuin家族成员之一SIRT6可能对延缓衰老起关键作用,并首次证明sirtuin能调控基因活动。  相似文献   

5.
基因重组技术在衰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发现衰老相关基因,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衰老,构建老年病模型及老年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衰老相关基因的发现日本学者Kuro等发现突变的klotho基因缺陷小鼠产生衰老表现,且寿命缩短。他们是在研究高血压病遗传变化...  相似文献   

6.
不死基因的发现细胞的衰老与癌变是基因控制上的矛盾。大多数情况下细胞会停止分裂而衰老,少数情况如癌变细胞则永远分裂而不死。Baylor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决定细胞衰老抑或癌变的基因。该基因的发现多少有些偶然。为了发现与细胞不死有关的基因,人们将4...  相似文献   

7.
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叶片的衰老是制约杂交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表明水稻籽粒灌浆所需营养物质的60%~80%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实践证明叶片每推迟1天衰老,产量可提高产1%左右.因此,对叶片衰老的形态、生理生化及其相关分子机理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水稻叶片衰老的相关研究表明,叶片的衰老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叶片发生了巨大的形态与生理生化变化,而这些变化均离不开基因的调控作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叶片细胞有选择地启动或增强某些基因(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关闭或减弱另一些基因(衰老下调基因)的表达,由此来调控叶片衰老的进程.目前研究者已在研究衰老突变体等相关的材料中发现了许多与水稻叶片衰老有关的基因.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状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做了思考与探讨,以期能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瑞士两家生物技术公司于 1月 2 6日宣布 ,他们已测定出水稻基因组的所有碱基对序列。这是科学家第一次绘制出在农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作物的基因组图谱。美国无究遗传学公司和瑞士“新基达”(Syngenta)公司的科学家说 ,这一工作的完成对培育品质更好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也将加快对更加复杂的粮食作物如玉米和小麦基因组的研究。水稻共有 12对染色体 ,约有 5万多个基因。在破译水稻基因的过程中 ,研究人员发现水稻的有些基因结构与其它谷类作物的基因结构非常相似 ,有些则是独特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相似基因来识别其…  相似文献   

9.
环球风云     
《生物技术世界》2009,(6):90-91
德国研究发现植物冠瘿病发病机理;美国科学家证实端粒酶可延缓衰老;瑞典利用苔藓质粒打开生物技术新大门;西班牙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抗旱具体机制;英发现一种蛋白质对形成疯牛病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泛地利用传统的体细胞衰老理论和方法对成体干细胞衰老进行研究,忽视了成体干细胞特有的自我更新功能和相应的干性基因的作用.干性基因的下调可能是导致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主要干性基因与衰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相互拮抗关系,这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a.干细胞衰老伴随着干性基因的下调;b.干性基因表达抑制细胞的衰老;c.干性基因抑制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d.抑制衰老相关基因促进干性基因的表达.干性基因与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相互拮抗关系,这为成体干细胞衰老可能源于成体干细胞的干性降低的观点提供了坚实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应激诱导的细胞早衰与复制性细胞衰老有相似的细胞表型,但其机制不尽相同.分析二者的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特点对了解应激因素诱导细胞衰老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过氧化氢诱导的HeLa细胞早衰过程中的关键衰老相关基因及其转录后调控因子的表达做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复制性衰老过程中明显降低的cyclin A、cyclin B1、c-fos及HuR,在温和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早衰过程中并无明显改变;在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早衰过程中,p21与p16表达升高,AUF1则降低,与复制性衰老过程一致;p21 mRNA半衰期在复制性衰老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但在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早衰过程中则显著延长.上述结果提示,尽管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早衰与复制性衰老存在相似基因表达变化,调控机制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昆虫知识》2010,(6):1028-1028
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首次绘制出了两种蚂蚁的全基因组序列图。此举可为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衰老以及行为表现提供帮助。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的生化学教授丹尼·赖因伯格说:“蚂蚁是绝对的社会动物,蚂蚁个体的生存要依靠蚂蚁群体,这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无论是工蚁、兵蚁还是蚁后,蚂蚁都是绝佳的研究对象,对蚂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表观遗传学如何影响人类衰老以及行为表现。”该项研究成果刊登在《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发现有关未老先衰的基因维氏综合征(Werner′sSyndrome)是一种罕见隐性遗传病。患者表现为早年头发灰白、皮肤萎缩与一般衰老特征,严重的将导致癌症、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及Ⅱ型糖尿病,往往在50岁前死亡。美国华盛顿大学遗传学家杰勒德·谢...  相似文献   

14.
<正>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发现,长寿并不一定能延缓动物的行为退化。同时,节食提高老年动物的行为能力,部分是由于节食提高了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据了解,目前衰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寿命调节方面,科学家已发现上百个基因可调控动物寿命。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也是动物和人类衰老的重要特征,但延长寿命是否必然延缓衰老引起的行为退化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尚未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发现,长寿并不一定能延缓动物的行为退化。同时,节食提高老年动物的行为能力,部分是由于节食提高了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据了解,目前衰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寿命调节方面,科学家已发现上百个基因可调控动物寿命。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也是动物和人类衰老的重要特征,但延长寿命是否必然延缓衰老引起的行为退化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尚未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衰老和癌症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诱发衰老和癌症的原因很多,为了攻克衰老与癌症的难题,科学家们对多功能干细胞进行大量的研究,但是发现多功能干细胞也具有致瘤特性。本文从DNA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主要包括DNA损伤与修复机制,造成衰老的因素,癌症的特性,以及胚胎干细胞与多功能干细胞的肿瘤特性等。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通报》2008,43(2):38-38
衰老往往意味着记忆能力的逐渐丧失。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除了影响记忆能力.衰老还会削弱想象力。这一发现为“脑预期”假说提供了支持.该假说认为.想象力与记忆力依赖相同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寿和衰老基因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刚  贺林 《生命科学》1999,11(2):84-86
简要介绍了长寿和衰老基因及相关基因在酵母、线虫、果蝇和哺乳动物中的最新遗传学研究进展;概述了“生物钟”、端粒和端粒酶在人类长寿和衰老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人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多的长寿和衰老基因及相关基因被发现,为揭示衰老机制和延年益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项由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表明 ,人大脑的衰老是老年人感觉系统异常 ,患上语言能力、视力及身体灵活性下降等老年疾病的重要原因 ,有可能在于其大脑无法得到足够量的化学物伽马氨基丁酸(GABA)。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 5月 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短尾猴的视觉功能同人类相似 ,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恶化。科学家通过短尾猴实验发现部分老年疾病缘于大脑缺少伽马氨基丁酸。这一研究成果 ,为开展人类脑衰老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课题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目前 ,中国…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世界》2009,(8):7-7
科学家通过整台大规模芯片数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X染色体基因表达噪音并不比常染色体高,逃脱失活并不会为这些X染色体基因带来更高的表达丰度或表达噪音。进一步研究则发现基因表达丰度是决定表达噪音的重要因素;升高表达水平能降低基因的表达噪音。X染色体通过剂撼补偿机制,达到和常染色体相似的基因表达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