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大型真菌冬菇103工业发酵产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萍  柳世儒 《真菌学报》1994,13(4):273-281
本研究表明大型真菌冬菇103Flammulinavelutipes(Curt.:Fr.)Sing.-103工业酵性能良好,具备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产物种类多等特点,发酵时间72-96小时,在深层发酵培养基中,每升可形成9-15克干菌丝体;菌丝体的稠密度为每升含有40-42克干物质。并能产生多种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从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析出16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14种维生素、其中包括脂溶性维生  相似文献   

2.
黄威  孙雪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3,11(2):129-132,140
为筛选出红缘拟层孔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并用于升罐发酵,试验优选出5个基础培养基,再以发酵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指标,确定红缘拟层孔菌发酵的最佳条件。进行升罐发酵,间隔取出少量发酵液进行显微观察并检测葡萄糖含量,描述出菌丝体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红缘拟层孔菌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镁1.5 g/L,维生素B10.4 g/L。升罐发酵中,菌丝干质量在前60 h处于快速的增长状态,最大为6.890 1 g/L,而60 h之后菌丝的生长变缓慢,到84 h之后,菌丝自溶,菌丝的产量开始下降。菌丝的葡萄糖含量经血糖仪检测在60 h时最高,达到0.296 5 g/L,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红缘拟层孔菌升罐发酵的最佳发酵时间为56~64 h。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广谱抗菌功能野生菌株并提高其发酵产物中抗菌物质的含量。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功能菌株,ITS序列分析鉴定功能菌株,通过响应面法和正交设计优化发酵生产抗菌物质的工艺。筛选到一株强效、广谱抗菌功能菌株,鉴定为Cerrena sp.,其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有显著拮抗作用。该菌株的摇甁发酵配方及培养条件为:马铃薯13.99 g/L,蔗糖 41.58 g/L,VB1 0.027 g/L,麸皮7 g/L,KH2PO4 2 g/L,MgSO4·7H2O 2 g/L;摇床温度28 ℃、发酵周期10 d、种龄4 d、接种量8%、初始pH为5.0、装液量110 ml/250 ml。该菌株有明显抑菌活性,发酵工艺优化后抗菌活性提高了30.37%,为该菌株今后的应用、抗菌剂的分离提纯和产业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水解南珠片高、中和低剂量(2.04 g/kg,1.02 g/kg和0.51 g/kg)30 d,观察水解南珠片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解南珠片高剂量(2.04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粒廓清指数K(p0.05);水解南珠片高、中、低剂量(2.04 g/kg,1.02 g/kg,0.51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对数量(p0.01);水解南珠片高、中剂量(2.04 g/kg,1.02 g/kg)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吸光度值(p0.01)。上述结果表明,水解南珠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香菇C91-3菌丝发酵蛋白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24只,S180瘤细胞荷瘤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平均分为3组:香菇C91-3菌丝发酵蛋白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香菇C91-3菌丝发酵蛋白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IFN-γ和TNF-α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香菇C91-3菌丝发酵蛋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论香菇C91-3菌丝发酵蛋白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维生素E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染毒小鼠生殖内分泌功能和卵巢的影响,设计了急性染毒实验。将24只4-5周龄的健康雌性小鼠(Mus musculus)随机分为对照组、TCDD(30μg/kg)染毒组和染毒同时给予100mg/kg维生素E组3组。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孕酮、雌二醇含量的变化,显微镜下计数卵泡数量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表明,TCDD能导致小鼠血浆孕酮含量的降低及卵巢结构的紊乱、卵泡数量的减少。100mg/kg的维生素E能明显对抗急性TCDD染毒引起的雌鼠孕酮含量和卵泡数量降低,缓解TCDD引起的小鼠卵巢形态结构的病变;TCDD染毒和维生素E对小鼠血浆雌二醇含量均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TCDD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卵泡数量降低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缘拟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对小鼠免疫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缘拟层孔菌是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药用真菌,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为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以红缘拟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及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单体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者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然后测试免疫功能的4个指标来判断红缘拟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和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单体在免疫系统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红缘层孔菌组的吞噬率、血清溶血素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在低浓度时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P0.05)。因此,红缘层孔菌发酵菌丝体具有良好的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霉TS67菌株活性产物的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探讨了青霉TS67(Penicillum sp.)的发酵活性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其50%的发酵液分别处理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maydis)和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0 h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7.78%和70.30%,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分别达58.8%和73.5%:同时发现用50%发酵液处理病原茵的无性繁殖孢子12 h后,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78.3%和62.O%.经显微镜观察抗菌活性物质处理后的菌丝体,发现菌丝体表面瘤状畸形、菌丝生长顶端不规则膨胀、内部发生原生质浓缩,初步推测青霉TS67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壁而实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杰  冯娜  贾薇  杨焱  张劲松 《菌物学报》2016,35(6):722-733
以沪农灵芝1号为供试菌株,葡萄糖作为碳源,用硫酸铵、氯化铵、鱼粉蛋白胨、胰蛋白胨和酵母粉作为氮源,研究不同种类氮源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过程的影响。首先,确定了N-10酵母自溶粉作为发酵的氮源,降低了发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考察N-10酵母自溶粉不同浓度对灵芝菌丝体发酵合成灵芝三萜过程中菌丝体的生物量、葡萄糖消耗、灵芝三萜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了N-10酵母自溶粉的适宜添加浓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4因素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N-10酵母自溶粉、磷酸二氢钾和七水硫酸镁的含量分别为31.06g/L、2.76g/L、1.77g/L和1.99g/L时,灵芝三萜的理论产量为21.166g/kg干菌丝体,实际发酵产量提高到21.153g/kg干菌丝体。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的灵芝三萜产量提高了6.22%。  相似文献   

10.
芽孢杆菌B1、B2对豌豆尖镰孢菌抗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异步培养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1、B2对豌豆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pisi)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经B1、B2无菌液处理后的病原菌由灰白色变为白色,气生菌丝增多且纠结成团。抗菌显微特征是:导致病菌孢子和菌丝体膨大、畸形、原生质凝聚、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菌丝生长点产生大量泡囊、生长受阻,后期菌丝体断裂、泡囊破裂、原生质外泄。B1、B2无菌液中蛋白含量分别为1795.53μg/mL和1345.93μg/mL,各含一种抗菌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103.5kD(B1)和127.6kD(B2)。  相似文献   

11.
【背景】植物内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AT1分离自药用植物荠苨根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有强抑菌活性,在农林业生物防治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目的】揭示该菌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的抑菌效果和抑制细菌的活性物质类型,为该菌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液和菌体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培养基成分对抑菌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选择抑制细菌活性高和无抑菌活性的培养基进行发酵,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UPLC-MS/MS鉴定活性物质的成分。【结果】所选用的7种链霉菌常用发酵培养基中,无论发酵液还是菌体萃取物,TSB、GS和R5培养基无抑制细菌活性;PDB、ISP2、MS和H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PDB、ISP2和TSB发酵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3 567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多集中在global and overview maps、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上,而且与TSB比,PDB和ISP2分别有18个和5个上调基因定位于moenomycin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上。以标准品为对照,...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菌丝体中各组分多糖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深层发酵培养的姬松茸菌丝体依次采用热水、冷碱、热碱提取,得到了四种主要的多糖组分。其中冷碱提取的水不溶性多糖(CAASP)得率最高,达8.5 8g/ 10 0g干菌,且不同的多糖组分具有不同的单糖组成。其中热水提取的水溶性多糖(HWSP)及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CAWSP)在2 0mg/kg·d的剂量下对小鼠S180 移植瘤显示出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抑瘤率分别高达5 9.84 %和6 4 .6 6 %。同时发现在四种多糖在发挥抗肿瘤作用过程中,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各多糖活性组分在体外均具有显著的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赤霉菌丝固定在海藻酸钙微球中进行连续发酵,考察产赤霉素情况。对海藻酸钠和钙盐浓度固定赤霉菌菌丝的微球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讨论了固定不同菌龄的赤霉菌微球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产素能力及菌丝生长能力。实验表明:菌丝微球较稳定的固定条件是菌丝8 g/L、海藻酸钠浓度3 g/L和钙离子浓度3 mol/L;摇瓶发酵72 h,90 h的菌丝微球中菌丝营养生长基本停止,当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2 g/L时,赤霉素终浓度为1 145.5 μg/ml,比生产速率为4.61×10-3/h;在该条件下固定菌丝球的床层式连续发酵,赤霉素比生产速率为4.82×10-3/h,是相应分批发酵过程中最大赤霉素生产速率的1.87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点青霉菌作为指示菌,研究影响植物内生多粘芽胞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部分因素,为鉴定发酵液的抑菌物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液进行不同处理(改变pH、加热、乙醇处理和蛋白酶酶解),采用牛津杯法观察处理后发酵液对点青霉菌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抑菌效果明显;而在中性和碱性范围内不稳定,抑菌效果不明显;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液中的有些抑菌物质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80%乙醇处理的发酵上清液有抑菌作用;经蛋白酶酶解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变化不大。结论多粘类芽胞杆菌产生的乙醇沉淀物具有抑菌作用;发酵液中可能含有类细菌素的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样品中的真菌进行了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筛选,从红曲米中分离出1株高产L-精氨酸菌株红曲霉H13,其初始发酵液中L-精氨酸产量为1.67 g/L.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液体发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浓度为10%,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浓度为3%,最佳pH值4.5,温度30℃,种子培养时间为18 h,摇瓶装液量50 mL/250 mL.转速为120 r/min,发酵时间7d.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所得发酵液产L-精氨酸4.08 g/L,菌丝体干重为10.32 g/L,菌丝体中L-精氨酸含量为24.17 mg/g.  相似文献   

16.
忍冬桑黄和蛹虫草两种药用真菌均可产活性多糖,共发酵模式是产生新化合物或提高化合物含量或药效的潜在方式。本研究尝试用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并对其共发酵所得的菌丝体多糖开展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忍冬桑黄和蛹虫草预先分别发酵3d和1d后再同时接种共发酵,两菌可以较好地进行共生长,菌体总量和总多糖得率显著高于两菌单独进行发酵时的相应量。进一步对适宜两菌共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获得适宜两菌共发酵高产多糖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30g/L、牛肉粉12g/L、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各1.5g/L。共发酵菌丝体中多糖和黄酮含量均高于两菌单个菌体中的相应含量,但三萜含量和桑黄菌体中的三萜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共发酵菌体多糖、忍冬桑黄菌体多糖和蛹虫草菌体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共发酵菌体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强于两菌单个菌体多糖的清除效果。本研究表明忍冬桑黄和蛹虫草共发酵联产真菌多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液态发酵条件下通气量、转速、pH、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松茸菌丝生长量的影响,探讨了可溶性淀粉稳定pH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气量≤0.4vvm时松茸菌丝产量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增长,当通气量>0.5vvm时,菌丝产量增加不明显;转速增大菌丝产量增加,转速>80r/min,菌丝产量下降;松茸菌丝发酵的最适pH为5.5,初始pH不同,发酵罐中培养基最终的pH趋于6.0;可溶性淀粉是影响松茸菌丝量的重要因子,可溶性淀粉浓度≤4g/100mL时菌丝量随可溶性淀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浓度为4g/100mL时,菌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osition of submerged mycelium of Lentinus edodes, grown in laboratory fermenters, has been studied. The mycelium contained 23-24% proteins, 8-9% lipids, up to 1800 mg% phenolic substances, an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including calcium and iron. The fungus produced up to 5.0% intracellular and 3.5-4.0 g/l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The submerged mycelium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elicited by sheep red blood cells.  相似文献   

19.
拮抗链霉菌S24对黄曲霉、赭曲霉、黑曲霉等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曲霉菌具有广谱抗性。优化了该菌株抗菌物质高产发酵培养基配方,并分析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通过单次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对S24菌株抗菌物质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利用显微镜观察,研究了S24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黄曲霉菌丝及孢子的抑制作用。获得适合S24菌株抗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10 g、葡萄糖40 g、黄豆饼粉24 g、酵母浸膏粉8 g、KH2PO4 4 g、CaCO3 0.8 g、水 1 L。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草珊瑚炭疽病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草珊瑚炭疽病发生严重,目前尚未有植物内生细菌对该病原菌生物防治的研究报道。【目的】筛选对肿节风炭疽病Colletotrichumdematium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健康肿节风植株的不同组织分离、纯化获得内生细菌。【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来自茎的RJ-4和JJ-5对草珊瑚炭疽病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菌株是RJ-4,其抑制率达到84.10%。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RJ-4、JJ-5对供试的14种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效果,拮抗作用最强的是RJ-4,平均抑制率达到95.30%;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以及几丁质酶,破坏病菌菌丝,抑制病菌生长;含有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明显,菌丝扭曲、断裂且分枝缠绕、菌丝颜色加深等。通过形态学特性和16S rRNA基因鉴定,RJ-4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RJ-4菌株具有抑菌抗病功能,并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这可为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