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治害虫试验效果的测定主要是根据虫口密度、为害程度或损失情况来衡量:如邱式邦等(1963)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试验是在心叶末期施药后7—10天,每处理剖查玉米60-70株,以“百株虫数”和“减虫%”用作衡量防治效果的标准;郑炳宗等(1965)在心叶末期防治后11—14天剖查玉米植株的蛀孔及虫数,田间试验设计是采用随机排列,并用变量分析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根据作者的研究,潜蛀在玉米茎秆  相似文献   

2.
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螟是我省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利用化学农药(滴滴涕、六六六)治螟,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邱式邦等,1963;农安县柴岗公社农业站等,1966)。随着近年来防治面积的扩大,使用农药数量日益增多。同时,从国内、外发展趋势表明,由于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等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残毒,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迫切要求研究治螟的新方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玉米螟是玉米、杂粮、棉花等作物的大害虫。赤眼蜂是抑制玉米螟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发现我国寄生于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8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nae Paag et Chert占总数的98%以上,分布亦广,是优势种。 我省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效果达80%左右,相当于施用滴滴涕颗粒剂;防治第二代玉米螟因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是河北省主要粮作害虫。过去在玉米心叶期应用颗粒剂防治已可基本控制为害。近年来一些地区耕作改制后玉米螟的为害又有所回升。我们1974年在永清县对耕作改制后玉米螟的发生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初步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对玉米螟发生期及生活史的系统调查,初步澄清耕作改制后,夏玉米由收麦后平播,改变为麦垄套播,玉米螟第二代卵,主要产在抽雄吐丝期,而麦茬平播夏玉米则心叶期和穗期各半。这点是近年穗期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2.通过试验、示范,找出代替有机氯治螟的药剂。如1%、0.5%、0.25%1605颗粒剂效果高于或略低于5%DDT颗粒剂;白僵菌20倍加0.5%1605,或白僵菌20倍加0.1%1605颗粒剂,效果分别高于或稍低于5%DDT颗粒剂。0.1%、0.2%辛硫磷颗粒剂效果高于0.1%六六六颗粒剂。2.5%螟铃畏颗粒剂,效果与5%DDT颗粒剂相仿。 3.通过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我们认为本地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概括为:“越冬防治,处理秸秆,诱杀成虫,压低虫源;田间防治,菌药结合,安全经济,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5.
利用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京郊耕作改制后,套种玉米面积迅速扩大,约占整个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往往造成二代玉米螟对套种玉米的严重危害。为解决套种玉米的二代螟害,曾进行了心叶末期撒颗粒剂和穗期药剂防治的试验,虽有一定防治效果,但因颗粒剂来源问题和工效低等原因,未能大规模推广。目1974年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以来,也遇到了如何选择适宜蜂种和解决寄主卵的供应等问题。两年来,我  相似文献   

6.
<正> 深层施药防治水稻害虫,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新的施药方法。不但治虫效果显著提高,残效期延长,而且能保护害虫的天敌,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华南农学院于1975年开始进行研究,为我国稻田深施农药打下了基础。湖北黄冈地区农科所在早稻、晚稻秧田、晚稻上试验,证明用呋喃丹、杀虫脒+乐果、叶蝉散等深施,能有效地防治水稻害虫,同时保护了天敌。湖北监利县病虫测报站防治褐稻虱试验结果,呋喃丹残效可达30天以上。江苏丹阳县农科所对杂交稻南优3号试验,用3%呋喃丹,亩施7斤(折合有效成分105克),残效可达70天。浙江嘉兴县农业局试验,呋喃丹和巴丹深施对褐稻虱、黑尾叶蝉,残效最长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为害玉米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经邱式邦、吴维均、李国柱等(1964)研究,认为心叶末期被害较穗期影响产量显著为大,在穗期或乳熟期为害的幼虫对产量影响不大或甚至没有影响。所以认为当前应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提倡在心叶末期施药一次,不仅从防治效果(减少虫数)上看是适当的,从保证产量的角度来看也是有利的。因此,要正确检定防治效果,必须在抽雄后或开花期进行虫口密度检查,此时幼虫密度能代表心叶末期的为害,可以作为检定防治质量的标准,而在抽穗以后进行检查,则不能正确反映对产量的影响。 但是,在抽雄或开花期调查虫口密度,必须剖开植株才能检查。根据作者的研究,玉米螟幼虫的田间分布是不均匀的(经测定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式分布),要较准确的进行抽样调查,必须剖查大量的玉米植株才能达到目的,这样对生产不但带来较大损失,而且又很费工,不易推行。因此,如何精确而又节约的检定防治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这是在大面积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生物防治措施的复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振铎  李国忠  王江  凤佰良 《昆虫知识》2010,47(6):1208-1211
为探索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生物防治新技术,春季应用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封玉米秸秆垛加夏季田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的方法,实施了大面积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利用白僵菌封垛加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的复合技术防治玉米螟,平均防治效果达70.95%,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6.45%。这种复合生物防治技术减少了田间玉米螟成虫和幼虫的数量,延长了控制玉米螟的时间,可以根据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和玉米生产的需要而应用。  相似文献   

9.
历年,我社防治稻蓟马一般使用乐果、滴滴涕、苏化203、马拉硫磷等乳剂,虽能控制危害,但因残效期较短,必须隔4—5天防治一次,才能奏效,结果增加用药量、施药次数。治虫季节,正值“三抢”,顾此矢彼,容易忽视秧田治虫;秧苗蹲长不壮,移栽后影响大田早发。 1977年,我们推广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后季秧田稻蓟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秧苗露青后,每亩用呋喃丹颗粒剂3斤加细泥30斤拌成毒土,于湿润秧板上撤施,一般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残效期长达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玉米田中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的安全性。【方法】室内用田间推荐剂量在玉米叶片上施用4种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叶枯唑和吡唑醚菌酯)以及4种杀虫剂(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施药后1, 3, 5和7 d调查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接触玉米叶片24 h时的死亡率、寄生能力(寄生的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量)及子代羽化率。【结果】施药后不同时间,不同杀菌剂和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虫的死亡率、寄生能力和羽化率产生显著影响。4种杀菌剂中,叶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能力持续影响时间长,在施药7 d后,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接触含叶枯唑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玉米叶片24 h时其寄生的麦蛾卵量分别为20.25和20.80粒;戊唑醇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最大,施药7 d后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接触含戊唑醇残留的 玉米叶片24 h时子代羽化率为18.48%,施药3 d后接触时死亡率高达37.03%。4种杀虫剂中,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能力持续影响时间长并且毒性较大,在施药7 d后,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接触含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残留的玉米叶片24 h时的寄生的麦蛾卵量为3.43和9.19粒,施药后1-3 d时死亡率分别高达96.21%和74.00%;高效氯氰菊酯对玉米螟赤眼蜂子代羽化的持续伤害时间长,施药7 d后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接触含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玉米叶片24 h时的子代羽化率为27.92%。总体来说,4种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较4种杀菌剂大。【结论】田间释放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前7 d不建议喷施戊唑醇、叶枯唑和吡唑醚菌酯3种杀菌剂以及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两种杀虫剂,前5 d不建议喷施甲基硫菌灵和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使用时应该根据该药的田间推荐浓度合理喷施。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