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鸡爪草属的染色体及其系统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毛茛科鸡爪草Calathodes oxycarpa的核形态。其静止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属于复杂中央染色微粒型和中间型,中期染色体属于R型,核型公式为2n=16=8sm 8st(2sat)。据此并结合有关资料,讨论了鸡爪草属与毛茛科其它类群的亲缘关系,认为鸡爪草属与金莲花属和特产于南朝鲜的Megaleranthis属是极为近缘的类群,不宜将它们分开置于不同的族或亚科中。  相似文献   

2.
毛茛科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细胞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茛科金莲花族Trolliese和升麻族Cimicifugeae的细胞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在云南西北部形成一个多倍体系列(2n=32,48,64),四倍体细胞型(2n=4x=32)较为常见,其核型有明显的居群间变异。驴蹄草属Caltha、鸡爪草属Calathodes、Megaleranthis以及金莲花属Trollius的染色体在大小上基本相似,都属于中等大小的R-型染色体。细胞学和花粉学证据都支持鸡爪草属与Megaleranthis和金莲花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铁破锣属Beesia、Anemonopsis、黄三七属Souliea、升麻属Cimicifuga以及类叶升麻属Actaea的核型彼此基本相似,在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上都与驴蹄草属、鸡瓜草属、Megaleranthis以及金莲花属的核型明显有别。细胞学证据表明铁破锣属应是升麻族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3.
毛莨科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细胞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毛茛科金莲花族Trollieae和升麻族Cimicifugeae的细胞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 在云南西北部形成一个多倍体系列(2n=32, 48, 64),四倍体细胞型 (2n=4x=32) 较为常见,其核型有明显的居群间变异.驴蹄草属Caltha、鸡爪草属Calathodes、Megaleranthis以及金莲花属Trollius的染色体在大小上基本相似,都属于中等大小的R-型染色体.细胞学和花粉学证据都支持鸡爪草属与Megaleranthis和金莲花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铁破锣属Beesia、Anemonopsis、黄三七属Souliea、升麻属Cimicifuga以及类叶升麻属Actaea的核型彼此基本相似,在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上都与驴蹄草属、鸡爪草属、Megaleranthis以及金莲花属的核型明显有别.细胞学证据表明铁破锣属应是升麻族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分布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喜盐草属(Halophila Thou.) 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它们的核型公式分别为:喜盐草(H. ovalis (R. Br.) Hook. f.) 2n=2x=18=4m+14sm;贝克喜盐草(H. beccarii Asch) 2n=2x=18=8m+10sm(首次报道)。核型均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5.
蔡联炳 《植物研究》2004,24(4):394-395
首次报道了青海固沙草属2 新记录种--固沙草和鸡爪草, 并对两种植物地理分布上过去的不完善认识进行了分析, 编制了区分该属4 种植物的分类检索表, 同时引证了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两记录种的全部考证标本。  相似文献   

6.
王广艳  周宁  钱敏  张婵  杨永平 《广西植物》2019,(9):1192-1200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32)、六倍体(2n=6x=48)和八倍体(2n=8x=64)构成的多倍体复合群,花葶驴蹄草具有四倍体(2n=4x=32)和八倍体(2n=8x=64)两种倍性水平。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均是四倍体较为常见,目前尚未见有二倍体报道。由于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大部分居群采自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在冰期时存在古二倍体,其适应性较弱,逐渐被其他的倍性取代,这是由于不同细胞型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驴蹄草可能存在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从甘肃到达云南;另一条是从西藏到达云南。前期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花葶驴蹄草与驴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结果中花葶驴蹄草染色体比驴蹄草要小,花葶驴蹄草可能比驴蹄草相对进化。目前花葶驴蹄草只有10个居群,还需进一步增加居群量来解析其演化路线。  相似文献   

7.
王广艳  周宁  钱敏  张婵  杨永平 《广西植物》2019,39(9):1191-1200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32)、六倍体(2n=6x=48)和八倍体(2n=8x=64)构成的多倍体复合群,花葶驴蹄草具有四倍体(2n=4x=32)和八倍体(2n=8x=64)两种倍性水平。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均是四倍体较为常见,目前尚未见有二倍体报道。由于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大部分居群采自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在冰期时存在古二倍体,其适应性较弱,逐渐被其他的倍性取代,这是由于不同细胞型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驴蹄草可能存在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从甘肃到达云南;另一条是从西藏到达云南。前期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花葶驴蹄草与驴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结果中花葶驴蹄草染色体比驴蹄草要小,花葶驴蹄草可能比驴蹄草相对进化。目前花葶驴蹄草只有10个居群,还需进一步增加居群量来解析其演化路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 L.)植物的细胞学特征,对驴蹄草(C.palustris L.)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C.scaposa Hook.f.&Thoms.)5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驴蹄草贵州纳雍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四倍体),两个云南中甸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4(八倍体)。花葶驴蹄草四川红原、康定、石渠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2(四倍体),该数目为首次报道;西藏林芝和云南德钦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4(八倍体)。驴蹄草的染色体比花葶驴蹄草大。这两种植物的32或64条染色体分别以4条或8条为单位大致能够排列为8组同源染色体,但同一组内的染色体经常具有明显的异形性(heteromorphy),不同居群的核型组成多少具有差异。同时,还分析了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的不同倍性细胞型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式样。  相似文献   

9.
角叶铁破锣的核型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角叶铁破锣的核形态。其静止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属于复杂中央染色微粒型和中间型;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0m+4st十2t(2sat)。根据上述结果并结合有关资料,本文讨论了铁破锣和角叶铁破锣之间的核型差异以及铁破锣属的系统位置,指出铁破锣属可能与升麻属等类群关系较近而与金莲花属等类群关系较远,因此将该属置于升麻族中比置于金莲花族中合理。  相似文献   

10.
毛茛科金莲花亚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毛茛科金莲花亚科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亚科植物除了少数属的一些种分布到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些种分布或延伸到亚热带山地、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外,绝大部分的属、种均分布于泛北极区域。根据其17个属的地理分布式样,把它们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1)北温带分布类型4属;(2)北温带和非洲分布类型1属;(3)北半球温带和南半球间断分布类型1属;(4)欧洲和东亚间断分布类型1属;(5)西亚分布类型1属;(6)地中海分布类型3属;(7)欧亚和温带亚洲分布类型1属;(8)东亚分布类型5属。本文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花粉和染色体的性状分析,认为东亚特有的鸡爪草属、Megaleranthis和铁破锣属可能分别是联系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鸡爪草属和金莲花属以及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的中间类型。另外,文中详细地统计了该亚科的不同等级分类群及特有种在各个植物区的分布,并从系统发育的观点讨论了各个植物区所具有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提出了如下论点,即东亚植物区(特别是中国西南部)不但是金莲花亚科植物分布的多度和多样性中心以及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伊朗-土兰区及地中海周围是第二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1.
毛茛科金莲花亚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毛茛科金莲花亚科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亚科植物除了少数属的一些种分布到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些种分布或延伸到亚热带山地、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外,绝大部分的属、种均分布于泛北极区域。根据其17个属的地理分布式样,把它们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1)北温带分布类型4属;(2)北温带和非洲分布类型1属;(3)北半球温带和南半球间断分布类型l属;(4) 欧洲和东亚间断分布类型l属;(5)西亚分布类型l属;(6)地中海分布类型3属;(7)欧亚和温带亚洲分布类型l属;(8)东亚分布类型5属。本文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花粉和染色体的性状分析,认为东亚特有的鸡爪草属、Megaleranthis和铁破锣属可能分别是联系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鸡爪草属和金莲花属以及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的中间类型。另外,文中详细地统计了该亚科的不同等级分类群及特有种在各个植物区的分布,并从系统发育的观点讨论了各个植物区所具有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提出了如下论点,即东亚植物区(特别是中国西南部)不但是金莲花亚科植物分布的多度和多样性中心以及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伊朗-土兰区及地中海周围是第二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2.
关莉  陆阳  刘璐  朱世新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9):1771-1775
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了菊科(Compositae)假福王草属(Paraprenanthes Chang ex Shih)、翅果菊属(PterocypselaShih)和紫菊属(Notoseris Shih)3属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林生假福王草(Paraprenanthes diversifolia)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该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核型结果分别为林生假福王草2n=8m+10sm(2SAT);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2n=4m+10sm+4st;光苞紫菊(Notoseris macilenta)2n=10m+8sm(2SC);三花紫菊(Notoseris triflora)2n=10m(2SAT)+8sm;南川紫菊(Notoseris porphyrolepis)2n=12m(2SC)+6sm;林生假福王草和紫菊属4个种的核型为"2A"型,翅果菊的核型为"3A"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星叶草属的核形态。其间期核和前期染色体分别为简单染色中心型和中间型;中期染色体较小,长度介于3.00μm到1.20μm之间;核型公式为2n=30=22m+8sm。其明显很高的染色体基数以及其它退化和特化的形态学性状,表明该属是一个孑遗的古多倍体类群。该属与独叶草属在间期核形态、前期染色体形态以及中期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方面极为相似。结合其它方面的资料,本文认为星叶草属和独叶草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将它们一起置于星叶草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苦苣苔科直瓣苣苔属Ancylostemon、筒花苣苔属Briggsiopsis和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中4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形态。凹瓣苣苔A.aureus的染色体数目为n=34,与其近缘种凸瓣苣苔 A.convexus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该种的核型公式为2n=20m(1sat)+14sm,核型类型属于2A。间期核 为复杂染色中心型(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近基型(proximal type) 我国特有单种属筒花苣苔属Briggsiopsis的间期核为简单—复杂染色中心型(simple-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中间—渐变型(interstitial—gradient type);核型公式为2n=34=25m +6sm+3st,与近缘类群——粗筒苣苔属Briggsia染色体数目2n=34,68相比,无论染色体数目还是核 型均显示比较原始的特征。吊石苣苔属的蒙自吊石苣苔L.carnosus和翅茎吊石苣苔L.serratus D. Don var.pterocaulis的核型公式分别是2n=30=21m+5sm+3st+1t和2n=32=21m+10sm+1t。核 型类型分别属于2A和2B。间期核均为简单—复杂染色中心型(simple-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细胞 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渐变型(gradient type)。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单型属毒药树属Sladerua的核型,并与被认为有关的狭义山茶科、厚皮香科和猕猴桃科等进行了核型比较。毒药树属的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2n=4x=48=4M 36m 8sm,核型为2A型,没有发现随体和次缢痕。体细胞间期核为浓密分散型,前期核为中间型。结果表明,毒药树属与相关类群不但在染色体基数上有差异,而且在染色体大小、核型、间期核、前期核以及随体的有无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不支持目前分子研究的观点,即把毒药树属放在厚皮香科,且认为它与猕猴桃科和狭义山茶科的亲缘关系也较远。  相似文献   

16.
大吴风草(菊科:千里光族)的核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全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1):159-163,T007
研究了大吴风草属的核形态,染色体间期为复杂型;前期 色体为中间型,染色体长度从3.70μm到2.64μm,平均长度为3.20μm;核型公式为2n=60=14m 26sm 20st(4SAT),为3A类型。过去认为大吴风草属与橐吾属接近,并比之原始,但染色体和花粉特征并不支持这种处理。  相似文献   

17.
假橐吾属(菊科:千里光族)的核形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发表假橐吾属Ligulariopsis Y.L.Chen的核形态研究结果。染色体间期为复杂型,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染色体长度从2.70μm到4.70μm,平均长度为3.62μm,无明显的二型性;核型公式为2n=58=34m+18am(2sat)+6st,核型类型属于2A 。假橐吾属的核型和蟹甲草属与橐吾属相似,但假橐吾属具有较多的亚中部、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仲彬草属八个物种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仲彬草属 (KengyiliaYenetJ .L .Yang) 8个物种的核型 ,其中 4个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核型公式是 :阿勒泰仲彬草K alatavica ,2n =6x =4 2 =36m 6sm ;长颖仲彬草K longiglumis,2n =6x =4 2 =36m 6sm ;大颖仲彬草K grandiglumis,2n =6x =4 2 =36m 6sm ;窄颖仲彬草K stenachyra ,2n =6x =4 2 =36m 6sm ;喀什仲彬草K kasgarica ,2n =6x =4 2 =32m 10sm ;梭罗仲彬草K thoroldiana ,2n =6x =4 2 =36m 6sm ;黑药仲彬草K melanthera ,2n =6x =4 2 =36m 6sm ;矮生仲彬草K nana ,2n =6x =4 2 =34m 8sm。它们的核型属于 1B或 2B型 ,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19.
毛茛科鸭跖花属的核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毛茛科鸭(足石)花属Oxygraphis Bunge 3种植物的核形态。其间期核均为复杂中央染色微粒型,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染色体基数为x=8。脱萼鸭(足石)花O.delavayi的染色体明显大于鸭(足石)花O.glacialis和细叶鸭(足石)花O.tenuifolia的染色体。结果支持鸭(足石)花属是毛茛科毛茛亚族subtrib.Ranunculinae的一个自然成员以及脱萼鸭跖花可能是该属的原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仲彬草属(Kengyilia Yen et J.L.Yang)8个物种的核型,其中4个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核型公式是:阿勒泰仲彬草Kalatavica,2n=6x=42=36m+6sm;长颖仲彬草Klongiglumis,2n=6x=42=36m+6sm;大颖仲彬草Kgrandiglumis,2n=6x=42=36m+6sm;窄颖仲彬草Kstenachyra,2n=6x=42=36m+6sm;喀什仲彬草Kkasgarica,2n=6x=42=32m+10sm;梭罗仲彬草Kthoroldiana,2n=6x=42=36m+6sm;黑药仲彬草Kmelanthera,2n=6x=42=36m+6sm;矮生仲彬草Knana,2n=6x=42=34m+8sm。它们的核型属于1B或2B型,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