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0例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丁酸氢可的松软膏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疾病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为63.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和特应性皮炎,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紫草油(本院制剂)外用治疗小儿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门诊诊治的肛门湿疹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本院协定方紫草油外涂,对照组给予氧化锌软膏外涂,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瘙痒程度、皮损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瘙痒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皮损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患儿的皮损均有改善,对照组仍有5例皮损无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治疗小儿肛门湿疹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肛门瘙痒,促进皮损恢复,且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扑尔敏及肤痔清软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首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2次/d,连用1周,然后使用肤痔清软膏,2次/d,连用1周;对照组使用肤痔清软膏,2次/d,连用2周。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抗组胺药扑尔敏口服止痒。结果治疗组63例中有56例可评价疗效,治愈率为64.29%,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63例中有54例可评价疗效,治愈率为37.04%,有效率为61.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5)。两组中均无不良事件。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扑尔敏及肤痔清软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湿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0.5g/次,2次/d。全部患儿均连续治疗30d,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以及IgE水平,并计算IFN-γ/IL-4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明显升高,IL-4和IgE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高于对照组,IL-4和IgE水平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对照组(6.4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有效改善湿疹患儿免疫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5,(3)
目的观察微波配合喜疗妥药膏治疗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骨折后需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消肿而致静脉炎的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喜疗妥药膏外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率和治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60%);治愈所需时间,治疗组为(2.89±0.14)天,对照组为(4.95±0.1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喜疗妥药膏外涂治疗甘露醇导致的静脉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氧化锌软膏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局部外涂对改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外阴不适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VVC患者148例,根据外阴不适的轻、中、重程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阴道内给予克霉唑阴道片1片(睡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外阴不适处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及1%联苯苄唑乳膏,早晚交替各1次;对照组仅每晚外涂1%联苯苄唑乳膏1次。3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84%(65/74)和71.62%(53/7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轻度外阴不适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34/35)和94.59%(3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外阴不适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19/23)和54.55%(12/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外阴不适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12/16)和40.00%(6/1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锌软膏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局部交替外涂用于治疗伴中、重度外阴不适症状的VVC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1%联苯苄唑乳膏局部外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为面部激素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方法对108例面部激素性皮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外用),对照组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及维生素B6软膏外用;两组均口服西替利嗪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有效率为56.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及西替利嗪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探讨氢化可的松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对12例确诊的儿童AITP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糖皮质激素处理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数量的变化,并用Wst-1(四氮唑盐)测定代表增殖的活细胞数。结果显示,激素处理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活细胞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激素处理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活细胞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激素处理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处理前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显性差异。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具有明显的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作用,说明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诱导AITP外血淋巴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发探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丹皮酚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4周对照试验,第1、2、4周复诊,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判定。结果: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91.67%,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4周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皮酚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2周后临床疗效与派瑞松相当,安全性好。在减轻脱屑及皲裂方面优于派瑞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癣止痒洗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方法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用祛癣止痒洗液泡脚,1袋/次,2次/d,泡脚后外涂硝酸咪康唑乳膏;对照组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涂,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癣止痒洗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韦无边  卢柳伊  覃江虹 《蛇志》2010,22(2):114-11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和氟康唑胶囊与氯柳酊联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将2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50mg,每天3次;氟康唑200mg顿服,每天1次,连服3天,以后改为隔3天1次;皮损外涂氯柳酊,早晚各1次,连续2周为1疗程。对照组96例,单纯口服氟康唑和外用氯柳酊,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78.30%,总有效率95.28%,对照组的治愈率53.13%,总有效率78.13%。两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2周后,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和氟康唑与氯柳酊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痤疮亦称寻常型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归属中医"粉刺、酒刺、粉花疮、肺风粉刺"范畴。本文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治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痤疮的治疗情况。中医主要以清泄肺胃、疏肝滋阴等为法,从根本上进行调理,中西医结合疗法、外治法亦对痤疮有明显作用,三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痤疮的病因繁多,病机多样,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应用光子中医信息疗法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的新型治疗仪,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具有标本兼治、疗效巩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急性湿疹是一种难治的临床常见皮肤病,患病者可出现水疱、皮肤糜烂渗出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进而泛发全身。近年来急性湿疹的发病趋势和复发率都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作为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手段,其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在降低急性湿疹的化学治疗副作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将有关湿疹的中医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从急性湿疹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6种菊科中药对酵母朊病毒[PSI^+]治愈效果。通过在培养基内加入适量浓度中药成分的方式,利用表型检测方法在细胞水平上检测中药对酵母朊病毒的治愈。淫羊藿醇提物对朊病毒[PSI^+]最佳治愈浓度为0.0975g/mL,治愈率可达到3%,而水提物没有治愈作用。淫羊藿醇提物对酵母朊病毒有一定的治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效果,并在干预前后检测血液胃动素(motilin,MTL)的浓度。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MTL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TL浓度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药热敷疗法能有效的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体内胃动素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效果,并在干预前后检测血液胃动素(motilin,MTL)的浓度。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MTL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TL浓度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热敷疗法能有效的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体内胃动素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否具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就诊并自愿接受fI盏床实验的90例宫颈糜烂并HPV患者(呈阳性),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中药组与西药组,平均每组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中药组方与西药两种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参照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总计转阴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发现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3%,西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9%,中药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转阴率分别为45.7%,62.3%,75.7%,西药组治疗的转阴率为21.0%,37.7%,47.7%,中药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得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提高HPV(人乳头瘤病毒)的转阴率,并且极大缩短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0.5%洗必泰含漱剂漱口,外敷复方冰硼散口腔溃疡膜,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重型患者应用强的松,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加用自拟的中药消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2.5%,对照组总有效72.5%,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采取对因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复方树舌液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复方树舌液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调节。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模型,用复方树舌液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肠道优势菌群、乙酸、内毒素含量及肝脏肠杆菌易位。结果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小鼠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内毒素含量下降、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舌组优于丽珠肠乐组。结论复方树舌液作为益生元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