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1-II级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实验组)和丙泊酚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先于10 min内缓解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同样时间内静脉输入1μg/kg芬太尼。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镜检前(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退镜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镇痛效果(VAS评分)、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T1-T4时间的HR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p O2在T2-T3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不良体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相对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10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后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43,t2=69.724,t3=2.451,均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1min、术中、术毕30min组内R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42,F2=99.133,P0.05),插管后1min、术中两项指标均降低,MAP、HR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241,F2=11.383,P0.05);而观察组患者MAP、HR、RR、SpO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4,F2=12.35,F3=5.34,F4=12.83,均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452,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组(P组),观察患者给药前(T0)、插镜时(T1)、停药时(T2)和睁眼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的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停药后20 min内Ramsay评分;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结果:D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F组和P组稳定;P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大于F组和D组(P〈0.01);P组的苏醒时间长于F组(p〈0.05)和D组(P〈0.01),且离院时间也明显长于F组和D组;停药10 min时,D组的Ramsay评分小于P组(P〈0.05),停药15 min时,D组和F组的Ramsay评分均小于P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应用于鼻内镜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内镜下收治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在诱导前15分钟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泵入等量盐水,两组均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15 min(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_2)、插管后10 min(T_3)、拔管后5 min(T_4)、拔管后10 min(T_5)心率、收/舒张压变化,术中15 min(T_6)及30 min(T_7)Fromme术野质量评分和拔管时(T_8)及拔管后1 hour(T_9)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组插管后5 min(T_2)、拔管后5 min(T_4)和拔管后10 min(T_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对应时间点收缩压(P0.05)。两组插管前心率(HR)均低于入室时15 min分钟心率(P0.05)。T组T7时间点术野质量评分高于C组(P0.05),拔管后2小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内镜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有利于稳定患者心率、收/舒张压,显著改善术野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肠镜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在BIS监测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在BIS监测下给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5min、10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入室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给药后5min、1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无痛肠镜患者的临床检查过程中,在BIS监测下行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麻醉,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两组均复合使用瑞芬太尼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总数(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苏醒即刻、苏醒后10 min、苏醒后30 min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小时血清IL-6、TNF-α、WBC、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答问切题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2 min MAP及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气腹10 min、20 min及60min的PaCO2均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其他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显著减轻插管应激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  相似文献   

8.
韦家新 《蛇志》2016,(4):412-4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45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椎管内麻醉前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椎管麻醉前加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给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入室时(P0.05),而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在入室时、给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后30、45min的镇静、镇痛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给药后45min的镇静、镇痛效果评分低于给药后30min(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达到镇静、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情况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自愿申请无痛人流孕妇20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104)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药,实验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药。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手术前(T1)、扩宫时(T2)、术后(T3)的MAP、SpO_2、RR、HR;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患者醒后宫缩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在T1和T2时的MAP、SpO_2、RR、HR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平均苏醒时间、醒后宫缩VAS疼痛评分及丙泊酚注射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较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痛作用更佳,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无痛人流手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腰椎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择期行腰椎全麻手术患者9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于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给予对照组静脉泵入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1 min(T1)、插管5 min(T2)、拔管后1 h(T3)及术毕(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_2)和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疼痛及镇静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吗啡使用剂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时刻SBP、DBP水平较T0明显下降,对照组T3时刻SBP水平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时刻DBP、SBP水平高于对照组,T3时刻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刻观察组H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而Ramas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吗啡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腰椎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镇痛、镇静效果显著,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分别联合艾司氯胺酮、盐酸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盐酸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艾司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基础值(T1)、开始镇静时(T2)、胃镜置入后(T3)、肠镜置入后(T4)、操作结束即刻(T5)五个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对比检查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时间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同组间T1、T2、T3、T4、T5时间SBP、DBP、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1到T2时间SBP、DBP、MAP、HR水平降低,到T3和T4时间升高,T5时间恢复平稳,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2、T3、T4时间SBP、DBP、MAP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时间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后6 h S100B 蛋白明显升高,检查后1 d的S100B 蛋白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检查后6 h褪黑素明显降低,检查后1 d的褪黑素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盐酸舒芬太尼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减少麻醉药追加次数,且麻醉起效快,苏醒质量好,另外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检查后认知功能情况,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与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观察组持续输注依托咪酯,对照组持续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拔管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及血清白介素-2(IL-2)、IL-10、IL-12水平的变化。结果:拔管时,观察组的DBP、SBP、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5、10、24、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天时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0、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良好,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与炎症反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芪苈强心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6 min步行最大距离、脑钠肽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2%(46/63)(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心率和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6 min步行最大距离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胞磷胆碱联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49例,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痴呆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VD,可促进其痴呆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接诊的行无痛胃肠镜患者的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诱导时间、清醒时间、离室时间、术前、术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7.87%、76.7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离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3 h及6 h,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丙泊酚,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2例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20 mg螺内酯口服,一天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4 mg培哚普利口服,一天1次。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血钾、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2%(23/31),较观察组[93.5%(29/31)]显著降低(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LVEF(左室射血分数)、血清钾浓度、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LVEDD、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血清钾浓度、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1),观察组为12.9%(4/3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有效降低血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2019年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的变化、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值(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心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血压变异性(BPV)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3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BPV以及心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SBPV)、24h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DBPV)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A峰速度、A/E峰值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E峰速度、EF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BPV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入院的9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试验组在服用相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小剂量美托洛尔12.5 mg/次,2次/d,两组用药时间均为8 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试验前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变化情况,讨论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2)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试验组8.68%,对照组6.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较单独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