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羊年话羊     
羊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考古学家认为,羊被驯化至少已有12000年。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史上,羊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从人类进入狩猎游牧生活,以肉类作为食品以后,两种成就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一是火的利用,另一个则是动物的驯养。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和约旦古代遗址中发掘出洞穴壁画和人们遗弃的羊骨碎屑,经鉴定距今约12000年。在以色列的埃尔奇洞穴发掘出的羊骨以及伊朗北部地区贝尔特洞穴发掘出的羊遗骸,表明在公元前6000—8000年人们已经驯养羊了。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羊已遍布西南亚地区。中国的考古发掘确证,  相似文献   

2.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是我国的珍贵保护兽类,也是一种药用动物。 野生的黑叶猴人工驯养较为困难。据广西南宁西郊公园统计,近几年来该园从野外引进的黑叶猴,在人工驯养下最初一个月内死亡率高达90%。因此,人工驯养黑叶猴的困难是从野生过渡到家养的最初阶段。只要突破了这一阶段,就能解决黑叶猴的驯化。  相似文献   

3.
名犬轶事     
名犬轶事彭学彦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西班牙阿尔卑拉发现的14000年前的岩石壁画中,除绘有原始人、牛、马、驯鹿、班羚等动物之外,还有3只外形像狗的动物。从它那平伸向后的尾巴形态来看,尚处于半驯化状态。由此可见,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就开始驯化...  相似文献   

4.
我們現有的优良猪种都是由野猪馴化而来的,考古学家的发掘指出:继在旧石器时代馴化了狗之后,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显然已經驯养和馴化了猪,因此被驯养的猪大約在八千到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前期就已經出現了。在中国以及瑞士最古的水上村落內,猪是仅次于狗的最早被驯养的动物。要馴养动物,定居生活——哪怕是相对的定居生活——是一个必要  相似文献   

5.
鸡年说鸡     
孙悦华 《化石》2005,(1):2-5
20 0 5年是乙酉鸡年 ,在十二生肖中 ,鸡是唯一的鸟类 ,而鸡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 ,不能不说与中国长期饲养家鸡的历史以及丰富的野生雉鸡类资源有关。家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在分类上属于鸟纲鸡形目。古文记载 ,距今 30 0 0多年前我国就有驯养的家鸡了。近年来 ,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类似家鸡的骨骼 ,这个发现表明 ,我国驯养家鸡的历史很可能可以追溯到 70 0 0多年前。家鸡的祖先一般认为是一种称为红原鸡的野生鸡类 ,它在体形、羽色、习性及鸣声等方面都与家鸡最为相似。世界上的野生鸡类共有 2 81…  相似文献   

6.
李晶  张亚平 《生物多样性》2009,17(4):319-329
动物的驯化是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 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从狩猎向畜牧的转变。开展家养动物起源与驯化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人工选择下动物的进化过程, 而且有助于开展家养动物的良种选育和遗传多样性保护, 因此该研究领域受到了人们的长期关注。近年来, 随着更多考古证据的发现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人们对于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家养动物起源与驯化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家养动物的野生祖先、起源地、起源时间、建群者大小和扩散路线等问题; 第二部分则涉及家养动物驯化的条件、过程、性状改变及其遗传机制等方面。最后指出了家养动物起源与驯化研究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家犬俗称狗,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世界上饲养率最高的宠物。现代分子学研究已确认家犬由石器时代的灰狼驯化而来,是第1种被人类驯化的家养动物,并形成了繁多而丰富的品种,因此家犬的驯化和品系化一直以来都是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家犬与人类关系密切,甚至与人类有很多共患疾病,因此也成为关键的疾病研究模型。家犬不但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研究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羊年散记     
<正>时光荏苒,匆匆又是一年。看着2015年日程本上印着的羊年图标,卷曲便似一个绵羊角的模样,却在旁边赫然写上"2015Goat",让人不禁好奇起来:我们总说羊年羊年,这"羊"指的到底是绵羊,还是山羊呢?从英文翻译来看,既有翻译成绵羊年的(sheep),也有翻译成山羊年的(goat),更有翻译成公绵羊年的(ram),似乎不论是哪种羊,只要沾了边,就都没问题。在我们自己的古书典籍里,羊便是羊,从来不提山羊绵羊之分。从甲骨  相似文献   

9.
家养动物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都经历驯化而来,在自然和人工选择下,适应了当地环境和人类需要,形成了各类品种。驯化、自然和人工选择都会在基因组上留下选择信号。对这些选择信号研究,可以直接挖掘到功能基因,是目前最重要的功能基因筛选策略之一。当前已经对猪、鸡、牛、羊、狗等家养动物开展了选择信号研究,并挖掘了大量功能基因。本文主要概述了选择信号的种类和检测方法,简述其在家养动物中的研究,并讨论了选择信号分析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驯化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互作的重要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绵羊(Ovis aries)作为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早期的研究证据显示,现代家养绵羊驯化自亚洲摩弗伦羊(O.orientalis)[1],其驯化约在8000~11000年以前的新月沃土(fertile crescent)地区完成.驯化后的绵羊随着人类活动扩散至世界各地,在不断扩散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高强度的人工选择,形成多达1400余个绵羊品种.而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对于品种内、种群间的遗传模式与基因交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因此,对于整个欧亚大陆范围内地方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现今许多种农作物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中经过不断驯化培育而成。考古发现,我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开始驯化种植了粟和稻。粟又被称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是由一种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来。  相似文献   

12.
蔡如鹏 《生命世界》2006,(1):F0005-F0005
人类对狗的情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因为忠诚而信赖它们,另一方面又由于它们对人类的依赖而贬低它们。这种矛盾或许正反映了两者近乎一体的密切关系。没有任何一种驯化动物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像狗与人类那样密不可分,狗介入人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远超越了其他驯养动物。可以说没有人类就不会有狗的出现,没有狗人类也不会像今天这样。那么,假如没有狗,人类会怎样呢?假如没有狗,几万年来可能会有无数的动物幸免成为猎物,但我们的祖先却会在黑暗的原始森林中摸索更久。考古学家一般认为,在旧石器时代,狗是人类驯化的第一位动物朋友。狗和人类结成了一种生命和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群体遗传学下动物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子龙  赵毅强 《遗传》2021,(3):226-239
动物驯化是将野生动物改变为能够长期稳定饲养的家养动物的过程。作为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内容,驯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和人类的密切关系,驯化不仅改变了动物的野生状态,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性和文明进程。动物驯化研究的关键问题包含驯化祖先是谁、驯化所产生的改变及驯化时间地点等。随着高通量基因组技术和对应分析方法的发展,目前研究动物驯化一般基于群体水平,在群体遗传学的框架下研究动物驯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本文总结了群体遗传学下动物驯化研究的相关内容,包括群体动态历史、选择信号、基因交流等,着重介绍了基因选择初始时间和基因交流时间两个新的拓展内容及分析方法,概述了家猪(Sus scrofa f.domestica)、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绵羊(Ovis aries)和山羊(Caprine hircus)等几种主要农业动物近期驯化研究的进展,以期为动物驯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  相似文献   

14.
居龙和 《生物学通报》2006,41(1):15-16,F0004
家犬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最忠实的伴侣动物。家犬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 犬科-犬属-家犬种。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林奈把家犬从诸多野生犬属动物中分列出来,单作为一个种,命名为“家犬”(Canis familiaris),家犬成为家畜中唯一单独称种的家畜。  相似文献   

15.
<正>自古以来,羊与我们中华民族就有着非常深的渊源。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在我国古代是六畜之一。早在8 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7 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出现了陶塑羊的形象。商周时代,不少青铜器上都有羊的形象,在湖南的宁乡、湘潭、衡阳等地出土了四羊方尊等众多以羊为造型的商代青铜尊。在古代典籍中时常将"羊"与"吉祥"放在一起,如《春秋说题辞》说:"羊者,祥也。"《杂五行书》说:"悬羊头门上除盗贼。"《瑞应图》说:"钟律调和则玉羊见。"《春秋繁露》记:"凡贽卿用羔,羔饮其母必跪,类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wild animal)一词不止在我国, 在全球的英语使用者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国内法和国际法背景下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结合人类对动物繁殖和生活条件的控制情况, 本文提出了“野生动物”的二维概念框架, 梳理了动物从“野生”到“驯化”的12个连续状态。以下状态即未经中长期人工选择的动物类群应被视为野生动物: (1)其在荒野自然或人工环境(如城市或乡村)中自由生存繁殖, 无论是否存在人工投喂、经救护或辅助生殖后被放归的个体; (2)被捕捉圈养在人工环境中生活, 或源自野外但在圈养条件下出生的个体; (3)直系血亲(《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解释为世系前四代)仍有野外来源的人工繁育后代; (4)放生、逃逸或引入到自然环境中的人工繁育个体。在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的目标和语境之下, 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驯化动物, 无论其是否在人类控制下生活, 如家养猫狗、家禽家畜或模式实验动物, 以及流浪猫狗、放生禽畜和野化家养动物等都不是“野生动物”。但对于一些经过一定程度的人工选择, 所处人类控制情况和对野外种群的影响各异(如经过多代人工繁育的驯养动物、因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来动物等), 其是否需被作为野生动物管理, 则需要根据生态安全、物种管理、立法目标等特别设定监管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可以考虑为: 受到人类威胁濒临灭绝的, 或者具有重要生态作用的野生动物物种, 其状态可不限于是在野外还是人工控制条件下。其他动物的管理, 可根据遗传资源保护、疫病防控、动物福利和生态安全等需要, 另外设立《动物福利法》《生物安全法》等, 并和已有的法律法规如《动物防疫法》《渔业法》等做好衔接。本文还就《野生动物保护法》可能采用的“野生动物”定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同号文 《化石》2004,(2):30-33
人类驯化和家养动植物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一万多年前。2002年Diamond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上的章认为,对动植物的驯养是人类在过去13000年的历史中所取得的最重要进步。从某种意义来讲,人类社会的真正兴起与动植物的驯养是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的家养,首先是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  相似文献   

18.
绵羊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远在八、九千年前人类已经饲养绵羊.据苏联学者研究的结果,确定现代一切棉羊的品种或变种都发生于三种野生羊,即马福隆(Ovis musimon)、阿尔加尔(Ovis arcal)、阿尔加里(Ovis argali)。这三种野生羊和它们的许多变种至今尚生长繁殖在欧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现代的绵羊虽然都自野羊进化来的,但由于  相似文献   

19.
羊是最早被人类驯养为家畜的动物。我国养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羊不仅与上古先民的生活休戚相关,而且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对中华民族的语言、饮食、宗教信仰、审美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组成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国内外著名绵、山羊品种简介如下:中国著名品种美利奴羊是我国利用澳洲美利奴羊培育出的有代表性的细毛羊品种,1985年由新疆、内蒙古和吉林三省(区)联合育成。全国20多个  相似文献   

20.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栽培方式多样,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第一大蔬菜作物。2012年全球产量达到1.62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产值超过550亿美元。番茄也是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研究的重要模式系统。番茄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随着人类迁移和驯化逐渐传到中美洲和墨西哥一代,16世纪传到欧洲,在随后的几百年中番茄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同的人工选择,产生了丰富的变异类型。番茄果实大小的变化是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人们食用的大果栽培番茄是由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驯化而来,野生番茄果实非常小,只有1~2g 重,经过人工的长期驯化,现代栽培番茄的果重是其祖先的100多倍。然而,番茄果实变大的人工驯化过程一直未有全面的研究,人类选择如何改变番茄基因组仍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