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细菌荚膜染色法约有10余种(如米亨氏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骆氏美蓝染色法等),但由于细菌荚膜易被固定步骤所破坏或变皱而失去原有形态,致荚膜不完整或在菌体周围出现残缺及模糊不清的环圈。笔者使用了细菌荚膜保护液,使细菌荚膜染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改进的细菌荚膜染色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简称C群脑膜炎球菌)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新的细菌荚膜染色方法。方法制备C群脑膜炎球菌悬液,分别以Anthony法和新的荚膜染色法进行染色,新的荚膜染色法首先使荚膜与相应的抗血清进行免疫反应,生成易被染色剂染色的物质,再进行染色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荚膜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Anthony法染色后,仅菌体着色,为深紫色;荚膜透明不着色,表现为一圈白色的光环;荚膜与背景呈一定色差,但不明显;荚膜附着于细菌表面,边界不清晰,无法准确判断荚膜厚度。新的荚膜染色法染色后,菌体被染成深紫色,荚膜呈蓝绿色,与背景的色差明显;荚膜形状完整,均匀地附着于菌体表面,边界清晰,能够准确判断荚膜厚度。结论新的荚膜染色法染色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用于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的染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细菌荚膜染色纸片的制备和应用结果。与常用的墨汁法相比较,证明了用荚膜染色纸片进行细菌荚膜染色的可能性。本法操作简单,纸片携带方便.染色效果良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细菌荚膜染色制片效果的好坏,和选用菌在培养中荚膜的形成量有关。经试验,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只有在含糖量高,含氮量低的培养基中,方能形成大量的荚膜。下面就培养基配方及染色等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细菌荚膜的染色方法很多,但都是先在载玻片的一端用水或染液制成菌悬液,然后用另一片载玻片向另一端刮成涂面,再经固定、染色与冲洗等步骤而制成标本片,这样做不但麻烦而且还会使荚膜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一般都染不出多少甚至完全染不出清晰而又完整的荚膜来,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两种新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某些细菌荚膜的免疫染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2年Neufeld氏发现肺炎双球菌与相应的抗血清混合后,荚膜发生肿胀现象,利用这个现象观察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叫荚膜肿胀反应。我们在细菌检验工作中,又发现一些细菌的荚膜,用相应的抗血清处理后,能被某些染料染色。利用免疫与染色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FFTC标记的抗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球蛋白和RB-200标记的抗无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体球蛋白进行双重染色,结果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显示特异性染色反应,其荚膜发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荚膜内的菌体里黄红色。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形成荚膜或不形成荚膜的)等都被染成红色,与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避免了交叉反应,成为一种特异性很高的快速检验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种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比较济宁医学院272113刘昌平,陈恩华鞭毛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必须通过特殊的染色法,将纤细的鞭毛增粗染色后,才能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直接鞭毛染色往往难获成功,为了获得一种实验教学较为满意的染色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用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的鞭毛染色是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由于细菌鞭毛结构纤细,易于脱落且不易着色,因而细菌的鞭毛染色历来被认为是难点多,不易掌握的一种方法.现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银染法[1,2]虽染色清晰、鞭毛染出率高,但仍存在着硝酸银溶液配制过程复杂,加入氨水的量以及硝酸银回滴的程度不易把握,而且试剂不稳定(只能保存3 d左右)[2],以及试剂价格较高、易造成重金属环境污染等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实验室保存的72株脆弱类杆菌(Bf)及18株其它菌株,采用培养基添加血清和短期连续传代的方法,然后用Hiss荚膜染色法染色镜检,结果显示所检Bf均有厚薄不一的荚膜,其中具有厚的荚膜的计34株,中度厚度荚膜的19株,薄的19株,而所检的卵形类杆菌,核梭杆菌等未见荚膜,作对照的产气荚膜梭菌亦有厚的荚膜。作者对Bf的荚膜与致病关系以及荚膜染色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苯唑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对脆弱类杆菌、多形类杆菌、核梭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艰难杆菌等5种厌氧菌进行L型菌的诱导。通过诱导,可见到脆弱类杆菌、多形类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形成油煎蛋状或颗粒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菌体肿胀,并有丝状体、圆球体和巨球体。细胞壁染色法可见到部分细菌因胞壁缺损而被结晶紫透入菌体着色。诱导后的少数细菌可转变成可滤过型而能通过0.4μm孔径的滤膜。核梭杆菌诱导后形态改变极显著而较难识别。艰难杆菌形态改变小。建设在临床标本细菌培养时,有时尚需增加L型厌氧菌培养,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形性、运动性、有荚膜的嗜盐性细菌, 属于弧菌属第5群, 主要生长于海水中、鱼类及贝母类等体内1。根据寄主范围和生化反应类型的不同, 将创伤弧菌分为3 个生物型: 生物Ⅰ型(产吲哚)2、生物Ⅱ型(不产吲哚)3以及1999 年以色列的研究人员报道的创伤弧菌生物Ⅲ型。    相似文献   

13.
刘忠霞  陈文峰 《生物学通报》2007,42(6):48-50,F0003
对自环境中分离的生有鞭毛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类芽孢杆菌属,与已知种一灿烂类芽孢杆菌的各项性状极为相似,最终将此菌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研究中还发现该菌可作为良好的鞭毛染色的示范菌,可替代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用于鞭毛染色和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相似文献   

14.
Rcs是肠杆菌科细菌中的一种复杂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能调节细菌荚膜异多糖酸合成,以及细菌鞭毛基因、抗酸性基因等的表达。Rcs不同于典型的双组分系统,其由3个蛋白构成,磷酸转移过程分3步进行。不同细菌中的Rcs功能有所区别,主要为调控细菌的毒力和应激。本文在简单介绍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对肠杆菌科细菌Rcs的组成、功能及磷酸转移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为"金葡菌"或"嗜肉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滋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种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病原,至今未见报道。对此,1988年5月作者作了初步探索。材料与方法一、标本:采自成都市动物园一疑似患出血性肠炎大熊猫的肛拭子。二、培养基:S—S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三、分离培养和鉴定:将肛拭子在床旁分别接种在S—S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培养基。24小时后挑选可疑菌落作革兰氏染色及荚膜染色、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在S—S平板和伊红美蓝平板上生长的细菌几乎是纯种。经形态学、生理学等方面的鉴定,确定为肠道杆菌中克雷伯氏菌族中的产气杆菌。该菌对先锋铋(Cefoperazone),先锋霉素等敏…  相似文献   

17.
细菌的毒力质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多证据表明,细菌的致病因素如外毒素的产生、细菌粘附特性、荚膜的形成等都与质粒基因有关.本文就有关细菌的毒力质粒(Vi质粒)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对前期构建的猪链球菌2型中国强致病株05ZYH33荚膜缺失株Δcps2B进行相关生物学特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通过比较野生株05Z33和荚膜缺失株Δcps2B生物学特性发现,Δcps2B株显微形态发生改变,失去与2型荚膜特异抗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能力,突变株更易被全血清除,对上皮细胞HEP-2的粘附能力增强。动物保护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荚膜缺失株Δcps2B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提示荚膜在细菌抵抗吞噬和细菌粘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提取细菌荚膜多糖的三种方法,提取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荚膜多糖,经鉴定证实,该菌荚膜是由多糖和蛋白质两种成份组成。这不仅证明该菌存在荚膜,而且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通报》2004,39(8):48-49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6分)1.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5.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