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念珠菌是引起机体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机体通过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与白念珠菌细胞壁表面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结合,激活机体固有免疫应答。机体和白念珠菌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抵抗白念珠菌侵袭,清除白念珠菌感染,但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白念珠菌会持续引发感染,引起慢性黏膜念珠菌病,严重时可以引发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危及生命。部分模式识别受体如Dectin-1还通过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对白念珠菌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一定的作用。该文将对已发现的能够识别白念珠菌的模式识别受体,以及这些受体在机体抗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构建斑马鱼成鱼感染模型,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对机体Th1/Th2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细菌口饲感染8月龄的斑马鱼成鱼,绘制3周生存率曲线。观察各剂量下对成鱼的感染情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脏Th1、Th2型细胞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计算Th2/Th1相对表达量比值。结果:用105 CFU感染2周斑马鱼全部存活,第15天开始出现死亡,且在3周后死亡率达到50%;感染后3周解剖发现,肝脏、脾脏和肠道有明显红肿和糜烂;肝脏Th1、Th2型细胞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明显向Th2偏移。结论:用105 CFU鼠伤寒沙门菌口饲感染斑马鱼成鱼构建的模型,能反映机体感染和免疫功能变化,可用于研究体内Th1/Th2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3.
T辅助细胞(Th)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Th1、Th2和Th17三个亚群,Th1细胞主要分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等,促进细胞免疫;Th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5、-6、-10、-13(IL-4、IL-5、IL-6、IL-10、IL-13)等,促进体液免疫。正常情况下Th1/Th2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变化是体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免疫平衡变化的基础,与疾病发生和预后关系密切。Th17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反应。Th细胞在炎症所致的诸多疾病的形成、发展及转归中发挥巨大作用。研究证明吸烟可促进炎症形成而致多系统疾病,特别是肺部疾病,这与T细胞分化和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状态相关,本文对Th细胞与吸烟所致肺部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及其主要细胞因子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以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为特征的辅助性T细胞Th17(T help cell 17,Th17)细胞被认为是有区别于Th1(T help cell 1,Th1)、Th2(T help cell 2,Th2)新型的细胞亚群,它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只将Th细胞分为Th1、Th2的传统分类认识。Th17细胞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的发生及机体各种炎症的发病机制,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Th17细胞的活化需要各种转化生长因子、IL-6(interleukin 6,IL-6)、IL-23(interleukin 23,IL-23)等细胞因子的参与,活化的Th17细胞同时再进一步的促进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以通过分泌IL-17、IL-21(interleukin 21,IL-21)、IL-22(interleukin22,IL-22)、IL-26(interleukin 26,IL-2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细胞因子导致机体炎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阴道微生态与Th1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98例先兆流产患者的资料,记为A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在该院体检的92例健康孕妇的资料,记为B组。对比A组和B组阴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对比A组和B组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先兆流产患者阴道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与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阴道微生物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低于B组(P<0.05),A组阴道微生物群门水平上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属水平加德纳菌、奇异菌属、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B组(P<0.05),门水平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属水平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低于B组(P<0.05);A组Th1类细胞因子TNFα和IL2水平高于B组(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低于B组(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先兆流产患者阴道微生物群门水平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属水平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与TNFα和IL2水平呈负相关(P<0.05),分别与IL4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加德纳菌属、奇异菌属、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与TNFα和IL2水平呈正相关(P<0.05),分别与IL4和IL10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阴道微生物菌群分布与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常妊娠大鼠的Th2型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QH  Huang YH  Hu YZ  Wei GZ  Lu SY  Zhao YF 《生理学报》2004,56(2):258-262
采用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和酶联免疫打点(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方法研究妊娠免疫学指标的改变。妊娠晚期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MHCⅡ)明显下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11c明显减少,共激活分子B7-1和B7-2未见改变;脾脏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2细胞因子IL-10、IL-4表达增多,TGFD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增加,而Th1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未受抑制。此外,脾脏和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增殖未见改变,而腹腔淋巴结细胞的增殖明显升高。脾脏单个核细胞在妊娠晚期分泌较少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提示妊娠期性激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怀孕时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得到缓解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的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FN-γ的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IL-4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存在着明显失衡,两者以Th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占优势,这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状态是重要因素,其平衡的紊乱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病变的心肌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均可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研究证实这些细胞因子影响心肌重构.近年来关于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与免疫应答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Th1/rh2细胞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注射液、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n=9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利多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45例)、对照组(利多卡因,45例)。对比两组麻醉常规评分、术后恢复质量、应激反应指标、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术后6 h、术后12 h相比,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更高,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术后1 d相比,研究组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更低,总抗氧化态(TAS)更高(P<0.05)。与对照组术后1 d相比,研究组IL-2、Th1、Th1/Th2更低,IL-10、Th2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相比,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机体应激,调节Th1、Th2平衡,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对致敏脾淋巴细胞Th1/Th2及Treg/Th17平衡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β-乳球蛋白(β-Lg)建立BALB/c小鼠牛乳过敏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分别与不同剂量的WPG共同孵育,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抗体(总IgE和特异性IgE),Th1/Th2及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过敏小鼠脾细胞中Th1/Th2及Treg/Th17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和RORγt mRNA的表达量。【结果】WPG体外刺激致敏脾细胞后可显著抑制IgE的产生,上调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下调Th2型因子(IL-4,GATA-3mRNA)和Th17型因子(IL-17,RORγt mRNA)的表达,且与过敏组相比,中、高剂量WPG的作用效果显著(P0.05);另外,WPG体外作用还上调了Th1型因子(IFN-γ,T-bet mRNA)及Treg型因子(TGF-β,Foxp3 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嗜酸乳杆菌WPG体外刺激可有效纠正致敏脾淋巴细胞的Th1/Th2及Treg/Th17失衡。  相似文献   

11.
白念珠菌感染机体后,机体首先通过固有免疫系统来发挥抗真菌作用,模式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细胞用于识别PAMPs的分子,其中Toll样受体和C型凝集素家族是识别白念珠菌的主要PRR。这两类受体被激活后,会通过信号通路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募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来杀灭白念珠菌,同时,还可传递相关信号诱导Th1、Th2、Th17和Treg等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活化,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发挥抗真菌作用,对模式识别受体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1/Th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1/Th2细胞亚群的分化是不同的细胞因子、抗原及环境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细胞因子参与的Th细胞分化中,JAK/STAT信号途径是细胞因子受体转导细胞内信号的一种主要机制。本文主要就Th1/Th2细胞的功能、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探究乳腺癌肺转移模型鼠肺组织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利用皮下接种或尾静脉注射乳腺癌细胞系-4T1细胞的方式,建立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在4T1细胞接种后第7、14、21天分离模型鼠肺组织,通过HE染色、墨汁染色确认模型建立成功后,提取肺组织总RNA,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内IFN-γ、IL-4、IL-5、IL-1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4T1细胞的BALB/c鼠,肺组织内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皮下接种4T1细胞的BALB/c鼠,其肺组织内Th1型细胞因子水平一致处于较低水平。与Th1型细胞因子不同,肺组织内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论在皮下接种鼠亦或是尾静脉注射鼠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结果表明,乳腺癌肺转移过程中出现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并且由刚开始的Th1优势应答逐渐转变为Th2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14.
T-bet特异表达于胸腺细胞和Th1细胞,参与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随着众多学者对该转录因子研究的深入,发现T-bet的表达与Th1/Th2比例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Th1/Th2正是目前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就转录因子T-bet与Th1/Th2及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邓伊  王志强 《生命科学》2013,(11):1089-109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Th1/Th2免疫失衡、Th2优势应答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是一类与细胞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有关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参与细胞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和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SOCS-3均表现出分子水平或功能的异常,提示SOCS.3可作为哮喘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就SOCS-3与哮喘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其在哮喘Th1/Th2免疫失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机制,以及脾脏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肝损伤组尾静脉注射12.5mg/Kg ConA一次。各组分别于ConA注射后8h,24h,72h取材,进行下列研究: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②经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ALT和AST。③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新鲜肝、脾组织(各100mg),获取肝、脾组织裂解液。用多参数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即FlowCytomix技术,通过流氏细胞仪对荧光素PE信号强度的检测,实现对各组小鼠血清、肝组织、脾组织内多种Th1/Th2类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正常。肝损伤组8h时表现为急性肝损伤表现,24h时可见大片坏死灶,72h时肝损伤缓解。②血清ALT和AST检测:正常对照组3个时间点内无明显升高,肝损伤组3个时间段内ALT和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③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肝脏:肝损伤组8h时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后开始下降,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以下,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清: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均升高,24h后逐步降低。脾脏: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时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时明显降低。结论①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主要是由Th1类细胞、巨噬细胞和Th2类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所造成。②脾脏通过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起到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C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龈沟液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34a表达水平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失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4例CP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CP合并T2DM组36例和单纯CP组78例,另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牙周指标、龈沟液miR-21、miR-34a表达和外周血Th1、Th2、Th17、Th1/Th2/Th17、血清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P合并T2DM患者龈沟液miR-21、miR-34a表达与牙周指标和外周血Th1、Th2、Th17、Th1/Th2/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CP合并T2DM患者牙周指标与外周血Th1、Th2、Th17、Th1/Th2/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单纯CP组、CP合并T2DM组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依次增加,龈沟液miR-21和外周血Th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NF-γ)依次降低,龈沟液miR-34a和外周血Th1、Th17、Th1/Th2/Th17及血清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P合并T2DM患者龈沟液miR-21表达与PLI、BI、AL、PD和外周血Th1、Th17、Th1/Th2/Th17及血清IL-4、IL-10、IL-17、TNF-α呈负相关,与外周血Th2和血清IL-2、INF-γ呈正相关(P<0.05);而miR-34a则与之相反。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P合并T2DM患者PLI、BI、AL、PD与外周血Th1、Th17、Th1/Th2/Th17和血清IL-4、IL-10、IL-17、TNF-α呈正相关,与外周血Th2和血清IL-2、INF-γ呈负相关(P<0.05)。结论:CP合并T2DM患者龈沟液miR-21低表达和miR-34a高表达,与牙周状况差有关,可能通过调节Th1/Th2/Th17失衡参与CP合并T2DM进展。  相似文献   

18.
姚金晶  陈宜涛 《生物磁学》2009,(13):2597-2600
正常情况下,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处于平衡状态,Th1/Th2平衡失调并向Th1或Th2状态转化的趋势称为Th1/Th2的漂移。习惯上把Th1及其细胞因子占优势的状态称为Th1状态,Th2及其细胞因子占优势的状态称为Th2状态。Th1/Th2平衡影响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有密切的关系。现就Th1/Th2平衡与人类相关疾病间的关系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辅助性T细胞通常分为Th1型和Th2型.20余年来,该分类方法形成了理解CD4 T细胞免疫生物学、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节理论的框架.近来研究发现,机体存在一种新型的不同于1型和2型的CD4 效应T细胞——辅助性17细胞(Thelp 17,Th 17),该细胞是由天然T细胞前体分化而来,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并特异性地产生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效应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这将对深入研究机体免疫调节、免疫病理和机体防御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就这种新型的辅助性T细胞的产生、发育分化机制和免疫调节效应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Th17细胞和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新亚群,在分化发育、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受到Th1型、Th2型效应细胞以及自身分泌产生细胞因子的调节,参与自身免疫病、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对Th17和Treg分化发育、和功能发挥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进行阻断或加强,可以上调或下调Th17和Treg在疾病中的表达,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