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三條具有慢性腮腺瘻管的狗上進行實驗,實驗分為二種方式進行:條件刺激舆非條件刺激合併作用時間由短變長,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合併作用時間由長变短。 (二)實驗結果表明:合併作用時間的長短對非條件反射量具有一定的影響。合併作用時間長,非條件反射量增多;合併作用時間短,非條件反射量減少。 (三)觀察實驗所在的位置(在實驗日中的次序)與非條件反射量的多少無關。  相似文献   

2.
巴甫洛夫把外在動因与有機體對其回答性活動之間的固定聯系叫做非條件反射,而把它們之間的暫時聯系叫做條件反射,他認為皮層下神經節是最重要的非條件反射或本能的中樞——食物反射、防禦反射、性反射等的中樞;而條件反射則是高級神經活動,它代表着大腦兩半球以及位於其下的皮層下神經節的活動。同時他叉認為,從皮層与皮層下相互作用的觀点來看,高級神經活動雖不僅是皮層的活動,但是以大腦皮層的活動為其主要組成。貝科夫曾寫道:“在實驗條件下對所有器官都能形成暫時性聯  相似文献   

3.
家兎的運動性食物條件反射研究方法與其他的小動物運動性食物條件反射研究方法一樣具有以下幾個優點,就是:實驗設備簡單,儀器裝置輕便,實驗動物的飼養和管理都較容易,而且實驗的費用開支也較低廉。因此,小動物(家兎、天竺鼠、大白鼠、小白鼠、……等)的運動性食物條件反射研究方法目前在生理學、藥理學、  相似文献   

4.
治療高血压的藥物研究過去很多採取動物急性實驗,它們的缺點:動物是麻醉的,血压水平不高,而且試驗時間很短。為了使試驗條件更接近臨床情况,我們需要慢性高血压的動物作為試驗對象,不麻醉,可以長期給藥(特别是口服中藥),用間接法測量血压。要使動物產生慢性高血压,必須首先回顧一下臨床原發性高血压病的發病機制,現將其扼要地歸納為圖1。  相似文献   

5.
(一)在電防禦性條件反射實驗中,身體一側一定部位建成触覺條件反射後,刺激該部位對稱點也能獲得條件反應。對稱點的條件反應並不十分穩固,經若干次試驗不伴隨强化後,對稱點即形成分化抑制。 (二)一側觸覺刺激條件反射建成後,在原來的陽性觸覺刺激的同时,加入触覺刺激部位對稱點的刺激作為條件抑制物形成條件抑制,即同時刺激相互對稱兩點時不伴隨强化,單獨刺激原先的陽性刺激點時伴隨强化。這樣可以形成條件抑制。 (三)在已切斷胼胝體的狗身上,身體一侧一定部位建成的触覺刺激條件反射仍能向對稱點傳遞。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用人為的方法使動物的精液和成熟卵相遇,從而完成受精作用,稱為人工授精,把已受精的卵放入孵化器內,使胚胎從卵中孵化出來,稱为人工孵化。我們知道,人工授精在家畜育種方面,已普遍地使用;在实验胚胎學上,為了要掌握受精的時間空间和其他條件,人工授精也是一項最基本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长年控制蟾蜍生殖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有一定的規律性,有一定的時間性。各種動物又往往需要不同的外界條件,才能完成它們慣常的生命循環。因此,南方的動物到了北方,屢屢不能生殖;春季生殖的動物,到了夏秋,也常失去生產後代的可能。有機體這種特殊性質,给生物學工作者,帶來很多的麻煩;以致在教學上、在研究上、常常不得不取用死的,保存着的標本。許多生理和發生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腦皮層的結構及高級神經活動 在本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上,蘇聯因病未能出席,但他有一篇書面報導,證明大腦皮層的結構與機能的相互關係。通過複杂的暫時聯繫的機制,即各種條件反射的形成,機體得以適應變化萬千的環境。在大腦皮層內,有三種細胞參加皮層活動的過程,即錐體細胞、星形細胞與梭形細胞。錐體舆梭形細胞的軸突,通常離開皮層,向外傳導衝動。在種族與個體發育中研究皮層的神經细胞舆神經細胞間的聯繫,發見星形細胞有三個特點:(1)星形細胞系統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年來,許多實驗證明維生素B_6是構成大多數代謝氨酸的酶的輔酶部分;因此,維生素B_6對於有機體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但是維生素B_6廣泛地存在於各種食物,所以在一般的自然條件下,動物不易發生不足或缺乏的現象。 維生素B_6對於蛋白質代謝的作用,不斷地由實驗得到證實。如動物缺乏維生素B_6時,黄尿酸自尿中排出增加,給予維生素B_6時,黄尿酸的排出量就減少。缺乏維生素B_6的動物,若給予大量蛋白質,就會很快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近年來已有不少研究者觀察到部分成人不能形成言語强化運動性條件反射。所謂莒語强化運動性條件反射是指一個無關動因舆任何引起運動反應的言語命令多次結合後,單是原來的無關動因就會引起有關動作。在我們以前的工作中也曾報告過有不少受試者不能形成這種條件反射的事實,並指出在這些不能建立運動性條件反射的受試者一般都出現一個“準備狀態”,即當一個無關動因舆言語强化多次結合之後,這個動因雖不  相似文献   

11.
在條件反射研究工作中,巴甫洛夫学派及其繼承者非常重視條件性和非條件性唾液分泌的記錄。從唾液的分泌情况,可以窥察高級神經活動的過程,因此記錄方法是否能很好地反映動物的真實生理過程,乃是高級神經活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以往各實驗室都是採用的“空氣——水系統”記錄法,目前個別實驗室也會採用、的“空氣系統”記錄法。但是,它們都存在着某些缺點。近來  相似文献   

12.
厦门的文昌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昌魚在動物學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習動物學時所必需的材料,在厦門文昌魚沒有發現以前,向美國去買一條文昌魚的標本,要美金兩角,自厦门文昌魚發現以來,舉世聞名,年產量達35噸以上,不僅可大量供給我們作學習研究之用,且供當地人民作為食料,實在是我們偉大祖國寶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們蘇聯的生物科學,很早就已揭露秋播性(冬性)植物與春播性(春性)植物的遺傳性的差別。這些差別表現在秋播性植物和春播性植物為了通過春化過程(其個體發育的極端重要過程之一)對外界環境條件提出的不同要求方面。在秋季播種的情形下,秋播性植物通常在冬季的長期凍寒到來以前就已完成了春化階段。同時,在此期間秋播性植物得到了鍛練,亦即發展了對冬季艱苦環境的抵抗力。春化階段的通過和穀類作物對冬季不利條件的抵抗力的發展(鍛鍊)是兩個不同過程。但是  相似文献   

14.
能有機會在中國的諸位先生面前講演,我感到十分光榮。前次以郭沬若先生為首的貴國科學代表團到日本的時候,得到了舆我所尊敬的馮德培先生交談的機會,討論了研究生理学的問題。當時馮先生雖然很謙虛地說貴國條件反射的研究是剛開始,但據我了解,貴國已經具有了研究高級神經活動的各方面條件,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這方面一定會作出巨大的貢献。在日本,遺憾的是,條件反射研究的重要性還沒有足够  相似文献   

15.
1910年,Hatcher曾以低濃度强心苷緩慢靜脈灌注的方法,測定其效價。1927年,Hauptstein發現毒毛旋花子苷等强心苷在快速短期灌注時致死量較小,在緩慢長期灌注時致死量大,並推想在灌注時間無限延長時(灌注速度極慢),則無限大量的强心苷也不能對動物發生作用。1933年,Lendle用靜脈灌注法測定貓對强心苷的消除時,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中國動物學會北京分會的理事會叫我在這裏作一個關於蘇聯和歐洲各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動物園概况的報告,我感覺很榮幸,同時也覺得慚愧,因為我所準備的材料,恐怕不能如諸位同志所希望的那樣豐富。這是一個很廣泛的題目,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很豐富、很充實的,但是我們這次到歐洲去交換動物,全部時間只有三個月,其中大部分還是用於行路及辦事上;而用於參觀及研究上的只有很短的時間。蘇聯、捷克、匈牙利和民  相似文献   

17.
引言 機體局部低温是醫學上最古老的止痛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實用價值,而人工低温或低温麻醉亦素為一般學者所注意。James Currie(1798)最早對低溫作了實驗研究,以觀察機體處於冷水內時體溫的變動。和(1863)首創地在實驗條件下应用低温来增强機體對外傷性刺激和缺氧的耐受性,但他們的工作未為一般所重视。溯自1905年,Simpson和Herring業已指出人工低溫有减弱中樞  相似文献   

18.
在中等學校里所有達尔文主義基礎以及動物学等生物課程中講授各種生物體與其生活條件統一的關係。很多同學們祇能從形態上或者生活方式上去體會生物體與生活條件的統一性,很少能從新陳代謝的作用上去體會生物體與生活條件的统一性,於是也就更無從體會到生物體一定形態的决定往往也是它的新陳代谢作用因環境影響而變化成一定形式後的結果。這主要的就是因為很  相似文献   

19.
在唯物主義的米丘林生物學的基本規律中,關於有機體與他的生活條件的統一這個命題,占據着中心地位。為了支配的目的而了解及掌握有機體的個別的發展及生物的質的改造——物種及變種的界限等,必須對這個命題作多方面的學習,才能達到。因此可見,在講授生物學原理時,使學生對於有機體與他的生活條件的統一的命題,獲得正確的了解,必須予以特別的注意。雖然初看時,這個命題,似乎是很簡單而明白的,然而這種看法往往是不正確的。  相似文献   

20.
在硫賁妥鈉淺麻醉下,或在清醒狀態下,犬的頸動脈竇用靜脈囊法加壓時引起呼吸運動的多樣性变化,主要是呼吸加强反應,呼吸抑制反應極少出現。呼吸加强乃由於壓力感受性神經衝動所引起,並非由於血壓降低或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副作用。在清醒動物,重覆的頸動脈竇壓力刺激還可引起癫痫性發作,說明此種內感受性衝動能在中樞引起廣泛的興奮擴散。當切除或阻斷兩側迷走神經幹後,反應形式在基本上無变化,但少數實驗中呼吸抑制反應比較易於出現。看來呼吸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感受性衝動的反應形式在極大程度上决定於中樞的機能狀態,但血管運動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刺激的反應却不易变化。因此我們認為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在調節血壓方面起巨大作用,而對呼吸機能則僅發生影響而無直接的調節意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