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乳酸菌是一类能发酵糖产生乳酸而多数不能分解蛋白质的细菌的总称。1868年,Schulzc发现酒精厂的酵母醪中混有乳酸菌。1877年,Lister分离出乳酸链球菌。迄今为止,已知的乳酸细菌有40多种。按Bergey的细菌分类法,乳酸菌可分为五个属,其中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使用最广。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十分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乳酸菌是一大类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兼性厌氧菌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发酵等工业 ,主要包括乳杆菌( L actobacillus)、乳球菌 ( L actococcus)、明串珠菌( L euconostoc )、片球菌 ( Pediococcus )、链球菌( Streptococcus)、肠球菌 ( Enterococcus)、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和肉食杆菌 ( Carnobacterium)等属 [1 ]。许多乳酸菌除产生乳酸、乙酸和双乙酰外 ,还可产生一些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细菌素 ( bacteriocin) ,在食品防腐保鲜中起重要作用 [2 ] 。细菌素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细菌素是由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的细菌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乳酸菌的细菌素山东大学微生物所济南250100刘稳,马桂荣山东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济南250012朱文淼长期以来,乳酸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蔬菜、水果及肉食品的发酵与防腐中。许多乳酸菌除产生乳酸、乙酸和过氧化氢外,还可产生一些具有抑菌生物活性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是指一类能够通过同型发酵或异型发酵而产生乳酸的细菌。它们一般呈革兰阳性,厌氧,无芽孢,耐酸。根据发酵形式的不同,乳酸菌可以分为两类:同型发酵的菌主要产物为乳酸,而异型发酵的菌除了乳酸还同时产生乙酸、乙醇、二氧化碳及甲酸等。乳酸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人类的胃肠道、口腔以及生殖道都能够找到一些正常生存的乳酸菌,它们被认为是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对于维持肠道的完整性、免疫调节及抑制致病菌、抗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有证据显示乳酸菌还能够加强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目前乳酸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乳酸发酵以及医疗保健领域。对于乳酸菌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形态学研究发展为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是一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目前,在自然界已发现至少43个属的这类菌。近年来,随着乳酸菌益生作用的相继发现,乳酸菌制品的生产及销售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正因如此,对乳酸菌进行正确的鉴定已成为乳酸菌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细菌素的合成与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素是由细菌产生的抗菌蛋白,可以杀死与产生菌相近的细菌。很多乳酸菌产生不同多样性的细菌素,虽然这些细菌素都是由发酵或非发酵食品中发现的乳酸菌产生的,但是迄今只有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和抗生素不同的是,细菌素由核糖体合成,需经翻译后修饰活化并且通过特定转运系统输到胞外才能发挥其功能,它一般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来抑制靶细胞的生长,同时本身合成细菌素的细胞对其产物具有免疫性。细菌素能安全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生长,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解淀粉乳酸细菌及其产生的淀粉酶和发酵工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解淀粉乳酸细菌具有分泌淀粉酶的能力,可免去原料水解处理工序直接发酵淀粉质原料生产乳酸,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并可节约设备投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解淀粉乳酸细菌主要分离自传统发酵食品,也可从有机废弃物和厨余垃圾中分离得到。介绍了解淀粉乳酸细菌直接利用淀粉质原料的机理,比较了解淀粉乳酸菌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提出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获得更加高效的解淀粉乳酸细菌,并结合先进的发酵、分离技术来提高乳酸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酱油生产中用固定化乳酸细菌进行快速连续乳酸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酱油分批生产中,酱油醪的酶水解,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时间需要6个月。乳酸发酵在控制酱醪的pH和为酵母菌的乙醇发酵准备适合的条件是很重要的。乳酸发酵过程对酱油醪的质量控制也很重要,它能影响酱油的风味。研究表明,在酱油醪中加乳酸菌,对快速发酵是有效的。但需要在酱油醪发酵之前大量培养乳酸细菌。此外,乳酸细菌和酵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泡菜中富含乳酸菌。收集乐山师范学院附近餐馆、食堂以及本人家乡的泡菜及泡菜汁,采用MRS鉴别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唯一碳源利用、唯一氮源利用、对染料的抗性测定、耐盐性、耐酸碱性测定、生长温度范围等表型性状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揭示其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泡菜及泡菜汁样品中分离到29株乳酸细菌,21株杆菌,8株球菌。这些菌株在Watson距离为0.43时聚在一起,群A有3个菌株,群B有26个菌株。群B在Watson距离为0.17时可分为9个亚群。四川泡菜乳酸菌具有表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常见细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近年来,对于乳酸菌作为宿主菌表达外源蛋白或抗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乳酸菌的代表菌种,以其生长迅速、易于操作等优点成为表达外源抗原,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的理想菌株。随着对乳酸乳球菌基因工程的研究逐渐深入,已发展了一系列组成型和诱导型乳酸乳球菌表达系统以及蛋白定位系统。破伤风毒素片段C、布氏杆菌L7/L12蛋白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抗原已成功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并已证明部分重组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疫苗可以同时刺激局部黏膜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目前,如何使活载体乳酸乳球菌以最佳方式向黏膜免疫系统提呈抗原继而诱导有效免疫反应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巨大挑战。实现外源抗原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准确定位及与细胞因子的共表达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外源抗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乳酸菌分类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群体,是人体肠道的重要菌群也是食品发酵工业中的一类重要菌种,绝大多数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的统称。由于具有许多有益的代谢特征和人类长期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苹果酸乳酸发酵(MLF)是现代葡萄酒酿造工艺中重要的生物降酸手段。MLF是L苹果酸在乳酸菌的苹果酸乳酸酶催化下转变成L乳酸的酶促反应过程,该过程没有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但在MLF过程中苹果酸确实能够刺激细菌的比生长速率,增加细菌生物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代谢能的产生并非由于苹果酸的脱羧反应,而主要源于跨膜的L苹果酸摄入和(或)L乳酸的流出,从而产生跨膜质子电动势(pmf)(一小部分能量可能由L苹果酸的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产生)。按照化学渗透理论,pmf驱动F0F1ATPase合成ATP用于细菌生长。本文还对苹果酸的运输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载体pMG36e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乳球菌通用表达质粒pMG36e是一个经典的人工构建的组成型表达载体,是以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蛋白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信号为基础构建而成的。它包含一个强启动子,能够在多种细菌中表达外源蛋白。已用于研究细菌素作用机制,乳酸菌基因工程菌株的改造以及口服疫苗的开发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已成为乳酸菌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工具质粒之一。本文主要从载体构成、基因表达与食品级载体改造等三方面的应用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质粒今后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菌为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细胞形态呈多样性,一般形成链杆状或球杆状。DNA的G+C为32~53mol%,因能发酵糖类产生大量乳酸而得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是人和动物口腔、肠道及阴道的正常菌群之一。乳杆菌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不同,乳酸菌指的是一类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乳酸的细菌通称,  相似文献   

15.
新疆伊犁地区原牛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新疆伊犁地区原牛奶中乳酸细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菌落培养、Rep-PCR(Repetitive genomic fingerprinting)指纹图谱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牛乳内乳酸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从5份原牛乳中分离出乳酸菌29株,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9株乳酸菌隶属于5个属,分别为:Lactococcus、Lactobacillus、Leuconostoc、Pediococcus和Enterococcus。优势属为Leuconostoc(27.6%),其次为Lactococcus(24.0%)。【结论】新疆伊犁地区原牛乳中乳酸菌多样性丰富,为开发新疆地区益生乳酸菌提供了丰富的活性资源。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传统的酸马奶是由鲜马奶自然发酵而成,鲜马奶中的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酸马奶的品质。然而,鲜马奶中的微生物组成却鲜有报道。【目的】解析鲜马奶中细菌多样性,比较分析鲜马奶和酸马奶中微生物的差异,探究马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方法】采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对6份采集自内蒙古锡林浩特牧区的鲜马奶中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全长进行测序,在种水平解析鲜马奶样品的细菌组成,并与前期同一地区的酸马奶菌群组成作对比。【结果】鲜马奶中包含大量的乳酸菌,主要为乳酸乳球菌(12.43%)、格氏乳球菌(3.53%)、肠膜明串珠菌(1.77%)等。此外还有部分板崎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存在。马奶发酵前后菌群变化较大,鲜马奶中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酸马奶,其中乳酸乳球菌和瑞士乳杆菌为鲜马奶和酸马奶的共有细菌。鲜马奶中的肠膜明串珠菌与乳酸乳球菌、格氏乳球菌呈正相关关系,与嗜水气单胞菌等有害菌为负相关关系,表明在马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能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结论】在马奶的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大量生长抑制了马奶中有害菌生长,降低了马奶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提升了酸马奶的品质。为酸马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素是在乳酸茵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并胞外分泌到环境中的一类对革兰阳性茵(尤其是亲缘性较近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蛋白或多肽,大多对热稳定,能够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或抑制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溶茵目的.乳酸菌素作为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比抗生素更具优点的抑菌素以及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步得到科研重视.对乳酸菌素产生茵的选育,生物合成及影响因素,应用方向和措施、趋势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宿主系统的几株乳酸菌的表型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酸菌载体-宿主系统。方法:采用涂片染色和形态特征观察,用鉴别生化实验如过氧化氢酶实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实验,精氨酸水解实验及抗生素抗性实验等对含有pMG36e质粒的乳酸菌MG1363,乳球菌IL1403和乳杆菌ATCC4356进行研究鉴定。结果: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MG1363,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IL1403含有质粒pMG36e的MG1363致及嗜酸乳杆菌ATCC4356其表型特征分别与伯杰氏手册中相应细菌特征一致,质粒pMG36e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结论:此乳酸菌宿主一载体系统可用载体来源的红霉素抗性进行筛选,用于外源基因在乳酸菌中克隆和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几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鑫  马桂荣 《生物技术》1994,4(1):37-39
通过厌氧分离技术,从鸡肠道和西红柿花面分离得到五株产乳酸细菌,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1]鉴定SB1、SB2451、SB3151均为干酪乳杆菌(L.casei),A、SA则可能是乳酸菌的一个新种。五株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产量均达到96%以上.对抗生素等药物及低pH有一定耐受性,是益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种[2]。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文淼  刘稳 《生物技术》1999,9(6):32-36
乳酸菌是一类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分解蛋白质但不产生有毒物质的细菌,主要包括乳球菌(Lactococcus)、明串珠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ediococcus)、乳杆菌(Leuconostoc)和肉食杆菌(Carnobacterium)等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