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70例VMC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在入院后第2d、第3d、第5d、第7d、第9d和第11d分别测定所有儿童血清CK-MB、cTnI和hs-CRP水平,分析比较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cTnI、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K-MB、cTnI和hs-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0.12%、93.62%,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高于hs-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显示,hs-CRP阳性率最高,但在血清中也最先消失,CK-MB次之,cTnI最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K-MB、cTnI和hs-CRP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VMC患儿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联合双黄连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锌铜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18例给予阿魏酸钠治疗;实验组21例予阿魏酸钠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及血清锌铜比值。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2.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较低,血清铜锌比值较小,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铜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与支原体肺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3例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9例分别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心肌酶指标和心肌蛋白指标。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心肌肌钙蛋白I(c Tnl)、肌红蛋白(MYO)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10 d c Tnl、MYO均低于入院第1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入院第10 d c Tnl、MYO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10 d CK、CK-MB、AST、LDH均低于入院第1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入院第10 d CK、CK-MB、AST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临床性能,c Tnl、MYO、CK、CK-MB、AST、LDH的临界值分别为0.38μg/L、56.2μg/L、236.58 U/L、32.8 U/L、71.6 U/L、232.8 U/L,灵敏度分别为82.7%、85.4%、84.8%、89.6%、90.2、79.8%。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应用ROC回归曲线确定各指标的临界值,还可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小儿止泻安颗粒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IL-7、心肌酶及同工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止泻安颗粒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7(IL-7)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IL-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AST、ALT、LDH、CK、CK-MB水平较低,IL-7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小儿止泻安颗粒能够降低小儿急性腹泻患者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升高IL-7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72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乳酸激酶(CK)、乳酸激酶同工(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钙蛋白Ⅰ、CK、CK-MB、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的辅助应用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提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利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利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TNF-α、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发病后6h、12h、24h、48h及72h血清中cTnI、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hs-CRP在患者发病12h后达到高峰,而cTnI、TNF-α均在发病后24h达到高峰;hs-CRP在患者发病早期的检出率较高,发病后6h患者血清hs-CRP检出率与cTnI、TNF-α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TNF-α及hs-CRP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产检并于妊娠期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12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诊断为高血压的孕妇各4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健康孕妇12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健康孕妇各43例。比较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同孕期的孕妇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期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中期和孕后期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孕前期(P0.05)。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与孕周并无明显的相关性(r=0.339,P=0.307;r=0.448,P=0.167);血清IL-6水平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r=0.827,P=0.002)。结论: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可为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为防止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需严格监控孕前期之后孕妇的IL-6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均升高,而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较高,而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TNF-α、IL-1β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关节腔给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臭氧治疗,均1次/周,连续治疗5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c Guire踝关节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c Guire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新生儿70例(对照组),采用生化仪检测入选者血清心肌酶谱,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 Tn I,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酶谱和c Tn I水平。结果:研究组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n 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检测灵敏度最高,c Tn I检测的特异性最高。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c Tn 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脑钠素(BNP),CK-MB及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K-MB、pro-BNP、cTnI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末期死亡率、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末期内建立侧支循环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以有效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术后心脏重塑,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外连素、母系表达基因3(MEG3)、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200例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AMI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CK-MB、Myo、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血清外连素、MEG3 RNA、HSP-70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AMI组CK-MB、Myo、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过程中,有59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纳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剩余141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纳为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的CK-MB、Myo、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均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0.05)。AMI患者外连素、MEG3 RNA、HSP-70水平与CK-MB、Myo、cTn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中外连素、MEG3 RNA、HSP-70均呈现异常高表达,且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AMI患者早期确诊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析冠心病(CHD)合并肾功能不全(RI)应用冠状动脉心脏介入治疗(PCI)联合尼可地尔的临床疗效及对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86例CHD合并R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 两组均实施PCI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水化处理,观察组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PCI治疗前后24 h肾功能指标(Cys-C、NGAL)、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IN发生率(2.33%)、MACE率(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13.9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治疗前Cys-C、NGAL、hs-CRP、IL-6、cTnI、CK- M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ys-C、NGAL、hs-CRP、IL-6升高幅度、组cTnI、CK- 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 联合尼可地尔应用于CHD合并RI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心肌损伤,预防CIN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 年3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9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及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三者联合对AMIDE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根据Killp分级法将不同心力衰竭将AMI患者分为II、III和IV级,并根据心肌梗死范围将AM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同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联合诊断AMI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2)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随Killp分级或心肌梗死范围升高而升高(P<0.05);(3)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CK-M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P<0.05);(4)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在AMI患者含量升高,并且与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有关,适用于AMI的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162例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免疫分离法检测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对比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的表达水平,以及BNP、NT-proBNP、MYO、cTnI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单独检测,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NT-proBNP、MYO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BNP、cTnI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各指标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明显高表达,且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各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