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环氧合酶-2(COX-2)、磷脂酶A2(PLA-2)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COPD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X-2、PLA-2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FVC。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OX-2、PLA-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OX-2、PLA-2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及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降低COPD患者血清COX-2、PLA-2浓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所致肺损伤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脓毒症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治疗疗程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 s用力呼气量(FEV1)、氧合指数(Pa O_2/Fi O_2)、慢性健康状况、急性生理评分Ⅱ(APACEⅡ)的变化、入住ICU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TNF-α、IL-6和APAC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VC、MVV、FEV1、Pa O_2/Fi 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但研究组血清CRP、TNF-α、IL-6和APAC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C、MVV、FEV1、Pa O_2/Fi 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能明显提高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和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12h,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1次/12h,连用7d。记录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7天病死率。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脉搏、呼吸、WBC、PCT、CRP、APACHEⅡ评分、7天病死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有明确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PDCD5)、1-磷酸鞘氨醇(S1P)、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PDCD5、S1P、OPN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的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1.25%,P0.05);两组血清PDCD5、S1P、OPN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哮鸣音及胸闷气短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布地奈德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清PDCD5、S1P、O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痰热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症状、血气、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AECOPD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A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组咳嗽、呼吸困难和啰音消失时间显著性短于A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SpO_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B组SpO_2显著高于A组(P0.05),PaCO_2及血清IL-1、CRP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痰热清辅助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2周,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PCT、CRP、TNF-α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FVC值、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PCT、CRP、TNF-α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PCT、CRP、TNF-α水平,提高白细胞计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炎性反应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NEC新生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生理盐水)、乌司他丁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注射液)、血必净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注射液及血必净注射液),每组例数各为30例。对比四组新生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cTnI)、B型钠尿肽(BNP)水平,记录四组死亡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组间HR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较对照组在术毕和术后1 d下降,联合组较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术毕和术后1 d下降明显(P<0.05)。术前组间MA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较对照组在术毕和术后1 d升高,联合组较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术毕和术后1 d升高明显(P<0.05)。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联合组术毕、术后1 d CRP、IL-17、TNF-α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且联合组低于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同时间点(P<0.05)。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联合组术毕、术后1 d cTnI、BNP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低于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同时间点(P<0.05)。联合组死亡率较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低。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NEC围术期使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有利于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轻新生儿的炎性反应,发挥心肌保护作用,降低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安宇  何敬远  王义兴  洪全球 《生物磁学》2011,(15):2898-2900
目的:评估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和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12h,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1次/12h,连用7d。记录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白细胞(W33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7天病死率。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脉搏、呼吸、WBC、PCT、CRP、APACHEII评分、7天病死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有明确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资料,治疗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评分、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6.39,6.27,24.07,9.82,P0.05);治疗组的VAP发生率2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6.7%(X2=5.84,P=0.0160.05);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7%(X2=5.71,P=0.0170.05)。两组之间的APACHEII评分及胸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t=7.14,6.33,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较好地改善肺功能,缓解ARDS患者症状,提高安全可靠性,控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14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EV1、FEV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肺功能改善显著,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血必净(XBJ)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血必净组(D组)和乌司他丁+血必净组(E组),每组10只。利用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UTI、XBJ和UTI+XBJ进行防治。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测定不同时点各组的血气、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UTI+XBJ组绵羊的体征表现明显减轻、死亡率明显降低,PaO2、生化指标和白细胞数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较单独应用能明显改善LPS诱导的MODS动物体征表现、降低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124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脏器保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脓毒症休克率、死亡率、好转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 O2)/吸入氧浓度(Fi O2))、血清IL-6、TNF-α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结果:经7天治疗后,两组MODS发生率、IL-6、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a O2/Fi 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治疗组脓毒症休克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脓毒症休克率、死亡率、IL-6、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好转率以及Pa O2/Fi 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能维护多器官功能、降低MODS及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提高动脉血气氧合指数等疗效。  相似文献   

13.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14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EV1、FEV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肺功能改善显著,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及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单盲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 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COX-2、PGE2 及PLA2 血清浓度。结果:两组COX-2、PGE2 及 PLA2 血清浓度,实验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 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OX-2、PGE2、PLA2 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FEV1、FVC均显著优 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衰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其COX-2、PGE2 及PLA2 血清浓度,有效 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细胞损伤及临床症状,为临床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不同压力支持水平对腹内压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给予所有患者无创机械通气,A、B、C组患者分别给予吸气相正压(IPAP)值为12 cm H2O、16 cm H2O、20 cm H2O,其他参数一致,通气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腹内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困难程度以及动脉血气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通气后,A、B、C三组患者腹内压水平与通气前相比升高(P0.05);与A、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腹内压水平较高(P0.05);通气后,A、C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相比较高(P0.05);通气后,B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与A、C组相比较高(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Pa O2与通气前相比升高,Pa CO2降低(P0.05),与A、C组相比,B组患者的Pa O2水平较高,Pa CO2较低(P0.05)。结论:AECOPD患者通气后腹内压水平随NPPV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中等压力的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改善AE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以及动脉血气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及血清白介素(IL)-2、IL-4、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平衡紊乱、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补充电解质等,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于治疗前后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IL-2、IL-4、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哮鸣音、胸闷、咳嗽症状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4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4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血清IL-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T细胞亚群中,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比明显对照组高,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乌司他丁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IL-2、IL-4及T细胞亚群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白藜芦醇组(C组)、乌司他丁组(D组)和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C+D组)。制备各组A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腹水量及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NF-κB、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C、D及C+D组与B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C+D组与C组、D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和D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组上述指标改善较C组和D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白藜芦醇通过升高SOD保护性因子、降低MDA损伤性因子,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尤其在乌司他丁与白藜芦醇合用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创伤后早期急性肺损伤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创伤后早期急性肺损伤(ALI)患者2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重症监护室(ICU)天数、住院总天数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于治疗前、治疗1 d后、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CU天数及住院总天数、ARDS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O2)后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ALI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肺部微循环功能,降低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ALI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羟基端糖肽(copept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并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致力前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选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PaCO_2、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EV1、FVC均叫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替加环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尿量、血清LA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炎性因子及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PACHEII评分较低(P0.05),尿量较多(P0.05);两组患者血清LAC、BUN、SCr、IL-6、CRP、TNF-α、CK-MB、c Tn I、LD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心肾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较单用血必净注射液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